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的发展成熟,似乎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奇迹”,比如,三天内神速完成几大本寒假作业,而且答案正确,比如作文菜鸟一夜间变成写作高手……当作业遭遇网络,“神奇”的故事正在上演……
作业太多,电子商务来帮忙
老爸傻眼:三天,儿子神速搞定寒假作业
那是上学期寒假,眼看着快开学了,爸爸发现,儿子的寒假作业几乎还是空白一片。“这臭小子假期玩得忘乎所以,作业动都没动。不教训教训他如何得了?”爸爸狠狠地骂了儿子一顿。
爸爸以为被自己骂过以后,儿子肯定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但连续三天,每天他下班回家,看到儿子不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坐在电脑前打游戏。
爸爸又把儿子叫到跟前,正准备一顿狂风暴雨,没等他开口,儿子先发制人,一溜烟跑回房间,拿出了寒假作业——不仅做完了,而且正确率颇高!这回轮到爸爸傻眼了:短短三天时间,儿子竟轻松神速地完成了所有的寒假作业!
在爸爸的再三逼问下,儿子终于承认,自己是在网上的作业贴吧找到一个卖家,花一点代价,“寒假作业的正确答案就发到了我的电子邮箱里”。爸爸大怒,儿子却倍感委屈:“好歹我还是自己抄上去的,我的同学,有的直接在网上找枪手,帮忙写作业呢!”
记者调查
在百度贴吧中,专门设立了“作业吧”,下面门类颇全,“寒假作业”“暑假作业”。“寒假语文作业吧”“寒假数学作业吧”。分门别类,甚至细化到不同的教材版本。大多是同学寻求作业答案发的帖子,每到寒暑假临近开学的一两周,每天帖子数量最为集中。
点击进入一个题为“跪求7年级的《寒假作业合订本》”的帖子,发帖人哭诉道:“到现在,寒假作业我一个字儿没动,再不写就完蛋了,、请各位高人帮帮忙,拉小弟一把吧……”跟帖的同学也颇有“爱心”和“互助精神”,帮着出谋划策,让帖主贴出题目,众人一起帮忙。
大多数求作业答案的帖子,用“求”“跪求”“泪求”等字眼,表达着自己急迫的心情。
有人“跪求”,就有人看准“商机”揽活儿。记者发现,在作业吧里,代写寒假作业的广告比比皆是。“寒假很快乐也很短暂,转眼要开学了,厚厚的寒假作业却没做,不要怕,我来帮您解决。”这是一位“枪手”拟定的“代写寒假作业”的广告语。后面是明码标价。帮人写作文每100字要价0.5元至1元,并保证“正楷字体,不潦草,无乱涂乱改,使用规定的修辞手法,保证文章质量”。另一个“枪手”代写一本寒假作业开价60元,并承诺“保证质量和准确率”。
看来。“电子商务”这一买卖双方不谋面利用网络进行商品交易的时尚方式,如今成了同学赶作业的新“利器”。
作业太难,悬赏搞定答案
老师惊讶:一夜之间,作文菜鸟变高手
语文老师发现,班上的学生小萌最近作文水平突飞猛进,她原来写的作文是苍白乏味的流水账,如今写的作文妙语连珠,长短句错落。原来,小萌是在网上发帖,悬赏积分找作文高手帮忙写的。
小萌起初只是利用网络解数学理化难题。她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时,先打开电脑,进入“百度知道”页面。如果一道题花20分钟还解答不出,她就进入提问页面,熟练地输入题目,悬赏积分,等待高人帮忙。一两个小时后,当她做完其他作业,这边网上也就有了答案,“到时候我参考一下就行”,小萌得意地说,“后来,干脆把作文题目也放在网上,等待作文达人来帮忙”。
记者调查
“袖珍个人计算机差不多有掌心大小,厚度不及两张信用卡。谁帮我看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啊!”
“老师布置了话题作文《偶然的发现》,哪位作文高手能帮我搞一篇切题的文章?”
“这道数学题好难,求详细的解答过程!”
在“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知识人”“雅虎知识堂”等搜索网站的互动知识问答分享平台上,从语文到英语再到数理化题目,求解提问五花八门,难度有深有浅。互动知识问答都有积分奖励机制,悬赏积分数由提问者根据问题难度决定,很多提问人动辄贴出30分的悬赏积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些达人非常热衷于回答,他们将答案和详细的解题过程放到网上。来换取悬赏积分。如果回答者众多,提问者会从中挑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积分奖励给回答者。
大家看法,关键是学习的诚信
无疑,利用电子商务“买”作业是欺骗老师,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而上网寻求作业答案,这是集思广益的新型学习方式还是懒人的捷径?当网络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究竟该如何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服务?
之一:学习不就是为了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至于以哪种方式和途径去知道,是求助于网络还是请教老师同学,不都一样?在网上提问找答案更方便快捷。为什么不用?
之二: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互助交流工具。在网上一人出题,众人接招。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题方案,提供不同的思路,而且,答案也不是次次都正确,因而,虽然是悬赏答案,其实也要自己思考和辨别筛选。
之三:网络可以拓宽知识面和解题思路,但原文照抄不加消化,容易产生依赖性,会助长惰性,养成抄答案的习惯。
之四:上网搜索答案,不爱学习的就抄人家的了。爱学习的通过不断做人家的怪题,成为了高手。关键是看学习的自觉性。
老师总结:借助网络学习是大势所趋。一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有限,再加上学生之间的差异,学习效果未必理想,网络能起到补充学习的效果。比如一些物理原理较为抽象,网上进行动画模拟,能变抽象为形象。但网络不是主导,应该以课本和老师讲课为主,网络学习来“锦上添花”。
在网上求教应该有个度,至少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或者是查找,否则,仅仅是想知道答案就已经失去了求教的意义。即使是得到了答案,也应该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将知识化为能力。
作业太多,电子商务来帮忙
老爸傻眼:三天,儿子神速搞定寒假作业
那是上学期寒假,眼看着快开学了,爸爸发现,儿子的寒假作业几乎还是空白一片。“这臭小子假期玩得忘乎所以,作业动都没动。不教训教训他如何得了?”爸爸狠狠地骂了儿子一顿。
爸爸以为被自己骂过以后,儿子肯定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但连续三天,每天他下班回家,看到儿子不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坐在电脑前打游戏。
爸爸又把儿子叫到跟前,正准备一顿狂风暴雨,没等他开口,儿子先发制人,一溜烟跑回房间,拿出了寒假作业——不仅做完了,而且正确率颇高!这回轮到爸爸傻眼了:短短三天时间,儿子竟轻松神速地完成了所有的寒假作业!
在爸爸的再三逼问下,儿子终于承认,自己是在网上的作业贴吧找到一个卖家,花一点代价,“寒假作业的正确答案就发到了我的电子邮箱里”。爸爸大怒,儿子却倍感委屈:“好歹我还是自己抄上去的,我的同学,有的直接在网上找枪手,帮忙写作业呢!”
记者调查
在百度贴吧中,专门设立了“作业吧”,下面门类颇全,“寒假作业”“暑假作业”。“寒假语文作业吧”“寒假数学作业吧”。分门别类,甚至细化到不同的教材版本。大多是同学寻求作业答案发的帖子,每到寒暑假临近开学的一两周,每天帖子数量最为集中。
点击进入一个题为“跪求7年级的《寒假作业合订本》”的帖子,发帖人哭诉道:“到现在,寒假作业我一个字儿没动,再不写就完蛋了,、请各位高人帮帮忙,拉小弟一把吧……”跟帖的同学也颇有“爱心”和“互助精神”,帮着出谋划策,让帖主贴出题目,众人一起帮忙。
大多数求作业答案的帖子,用“求”“跪求”“泪求”等字眼,表达着自己急迫的心情。
有人“跪求”,就有人看准“商机”揽活儿。记者发现,在作业吧里,代写寒假作业的广告比比皆是。“寒假很快乐也很短暂,转眼要开学了,厚厚的寒假作业却没做,不要怕,我来帮您解决。”这是一位“枪手”拟定的“代写寒假作业”的广告语。后面是明码标价。帮人写作文每100字要价0.5元至1元,并保证“正楷字体,不潦草,无乱涂乱改,使用规定的修辞手法,保证文章质量”。另一个“枪手”代写一本寒假作业开价60元,并承诺“保证质量和准确率”。
看来。“电子商务”这一买卖双方不谋面利用网络进行商品交易的时尚方式,如今成了同学赶作业的新“利器”。
作业太难,悬赏搞定答案
老师惊讶:一夜之间,作文菜鸟变高手
语文老师发现,班上的学生小萌最近作文水平突飞猛进,她原来写的作文是苍白乏味的流水账,如今写的作文妙语连珠,长短句错落。原来,小萌是在网上发帖,悬赏积分找作文高手帮忙写的。
小萌起初只是利用网络解数学理化难题。她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时,先打开电脑,进入“百度知道”页面。如果一道题花20分钟还解答不出,她就进入提问页面,熟练地输入题目,悬赏积分,等待高人帮忙。一两个小时后,当她做完其他作业,这边网上也就有了答案,“到时候我参考一下就行”,小萌得意地说,“后来,干脆把作文题目也放在网上,等待作文达人来帮忙”。
记者调查
“袖珍个人计算机差不多有掌心大小,厚度不及两张信用卡。谁帮我看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啊!”
“老师布置了话题作文《偶然的发现》,哪位作文高手能帮我搞一篇切题的文章?”
“这道数学题好难,求详细的解答过程!”
在“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知识人”“雅虎知识堂”等搜索网站的互动知识问答分享平台上,从语文到英语再到数理化题目,求解提问五花八门,难度有深有浅。互动知识问答都有积分奖励机制,悬赏积分数由提问者根据问题难度决定,很多提问人动辄贴出30分的悬赏积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些达人非常热衷于回答,他们将答案和详细的解题过程放到网上。来换取悬赏积分。如果回答者众多,提问者会从中挑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积分奖励给回答者。
大家看法,关键是学习的诚信
无疑,利用电子商务“买”作业是欺骗老师,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而上网寻求作业答案,这是集思广益的新型学习方式还是懒人的捷径?当网络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究竟该如何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服务?
之一:学习不就是为了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至于以哪种方式和途径去知道,是求助于网络还是请教老师同学,不都一样?在网上提问找答案更方便快捷。为什么不用?
之二: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互助交流工具。在网上一人出题,众人接招。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题方案,提供不同的思路,而且,答案也不是次次都正确,因而,虽然是悬赏答案,其实也要自己思考和辨别筛选。
之三:网络可以拓宽知识面和解题思路,但原文照抄不加消化,容易产生依赖性,会助长惰性,养成抄答案的习惯。
之四:上网搜索答案,不爱学习的就抄人家的了。爱学习的通过不断做人家的怪题,成为了高手。关键是看学习的自觉性。
老师总结:借助网络学习是大势所趋。一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有限,再加上学生之间的差异,学习效果未必理想,网络能起到补充学习的效果。比如一些物理原理较为抽象,网上进行动画模拟,能变抽象为形象。但网络不是主导,应该以课本和老师讲课为主,网络学习来“锦上添花”。
在网上求教应该有个度,至少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或者是查找,否则,仅仅是想知道答案就已经失去了求教的意义。即使是得到了答案,也应该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将知识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