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尝试从就业准备、就业观念、就业倾向、就业渠道、就业主动性等方面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相当数量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就业观念有待加强;就业倾向存在理想化倾向;就业的主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个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
[关键词]河南省 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就业现状
[作者简介]蔺文革(1966- ),女,河南偃师人,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河南新乡453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5-0089-02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社会因素、自身条件、专业局限性较大,加之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量有限,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严峻,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本研究以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从业状况为研究对象,以商丘师院、南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四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2009、2010两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四所学校2009届毕业生240人(60人/校),2010届毕业生320人(80人/校),其中男生400人(100人/校),女生160人(40人/校)。
一、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对普通高校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共发放560份问卷,回收480份,回收率85.7%,有效率100%。此次重点调查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制度的了解,并对就业方向、就业地区和就业途径等因素进行分析,记录了各个因素对男、女生比例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79%的学生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了解不全面,6%的学生几乎不了解;毕业生对专业就业方向了解情况显示,完全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的人仅有11%,而完全不知道就业方向的学生也达到25%。可以看出,河南省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及专业就业方向还处在迷茫状态。
数据还显示:所调查的毕业生中就业率达到92%,但是,总体来看绝大多数还是教育行业,占80%,即就业渠道相对单一;南阳师院、洛阳师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55%是乡村,城市以及城镇的占少数。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中,靠自己和靠亲戚、朋友的占90%。由此可以看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目前看还是比较严峻的。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一)就业准备分析
1.职业规划。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学校的体育教师、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干事、体育俱乐部的教练等。一个好的职业规划为自己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学生都为自己定下了事业奋斗目标,但真正努力去实现的学生却是少部分。(1)对于就要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的了解是择业的关键,更是求职的成败所在。从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了解得不够全面,仅有15%的学生完全了解,6%的学生选择“几乎不了解”,说明毕业生对就业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没有把有用的资源真正有效地利用起来,以至于错失良机。(2)对专业就业方向了解情况分析。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将来在哪些领域里发展等问题都还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因而择业就显得比较盲目。从图1可以看出,完全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事业的人比较少,仅为11%;选择“有些了解”的人很多;而完全不知道自己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的人的比例也高达25%。说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将来就业处于盲目”状态。
2.就业观念。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普遍还存在着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大多数还希望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学校等,对私立学校、企业、健身场馆、各类俱乐部等兴趣不大,其他与体育有关但地处偏僻、工资不高的地方很少有学生考虑。另外,体育教育专业某些毕业生就业意识不强,只有在临毕业时才感到择业的压力,后悔没能在大学的几年里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就业倾向。(1)就業方向选择。从图2以可看出毕业生就业偏向于教育行业的占80%,选择其他行业的寥寥无几,即就业渠道相对单一,这样的就业情况很难满足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这与体育教育专业性质以及该行业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有关,也与教师地位不断提高有关。(2)就业地域选择。从图3可以看出,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区域方面,有22%的学生选择去发达城市工作,那里工资高、待遇好、机遇多;15%的学生选择去中小城市和城镇,竞争压力小;55%的学生很理智,现实地选择了“回家乡工作”;有部分毕业生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
4.就业渠道。(1)就业途径选择分析。从图4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中,靠自己和靠亲人、朋友的占90%,并且他们各占一半。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仅有2%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多渠道就业,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已经开始努力克服这种尴尬的就业局面。(2)招聘信息获取途径分析。就大学生获得各种招聘信息途径的调查显示,获得招聘信息的很大部分来自学校招聘会;其次是学校就业网;之后是“社会招聘”和“社会招聘网”等,但网上求职存在着种种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对网上求职的信任度下降;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多以参加招聘会为主,多数学生认为招聘会是他们求职过程中最可信赖的途径。
5.就业实力。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体教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自身的局限性,专业口径窄,知识结构单一,再加上专业技能不突出,专业知识拓展不够,综合能力不够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但体育专业学生生性好动,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较强,这为就业和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优势。
(二)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1.就业制度变革。在2004年之前,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在这种体制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取消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剧增,就业形势严峻。
2.就业岗位需求不足。就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说,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递增而社会就业岗位数没有增加,供需双方的悬殊决定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经调查,河南省城镇中学体育教师数量已经饱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而愿意到农村中、小学去担任体育教师的毕业生数量并不多,这就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3.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关系是影响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调动自己身边的关系,来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已成为现在毕业生找工作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用人单位也不得不考虑照顾一些特殊的关系,这样就更加大了学生的就业难度,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面对这些情况,就更加无奈,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寻求合适的岗位。
4.用人单位盲目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高学历,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工作经验,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人才的培训上,使得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危机。
三、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培养毕业生的自我定位意识
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自我定位意识,使学生能从客观上评价自己,并能够对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进行分析,降低就业期望值,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养成正确的择业观。
(二)培养毕业生的自荐意识
学校多开展一些职业规划大赛,让大学生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充分显示自我,提高自荐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挑战,在就业过程中主动和用人单位联系,向招聘单位积极推销自我,展示自我能力,在比赛中让学生学会更多应聘技巧,培养应聘能力,树立就业信心。
(三)培养毕业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理论水平较其他专业学生低,择业时不占优势,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却处于明显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点,培养毕业生的竞争意识,为参与工作岗位的竞争做好充足的准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四)加强就业指导,更新就业观念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调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面对社会对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对现行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应有计划地缩减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受到师范专业的限制,特别是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多数选择了教育行业,就业面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师范类院校应调整教学目标,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从课程方案、教学结构设置到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是21世纪高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凤梅.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J].职业,2010(3):26-27.
[2]程绪彪.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108-109.
[3]李宇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6):94-96.
[4]陈阿娜.金融危机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0(1):100-102.
[5]于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国家就业政策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92-193.
[6]李慧林.河南省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供求关系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6(5):67-72.
[7]卢捷.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51-252.
[8]徐彬,冯秋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12):80-81.
[9]杨伟,黎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素质结构调整[J].中国电力教育,2009(18):170-171.
[10]單一飞,李皓.豫北地区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形势调查与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0(1):47-48.
[关键词]河南省 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就业现状
[作者简介]蔺文革(1966- ),女,河南偃师人,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河南新乡453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5-0089-02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社会因素、自身条件、专业局限性较大,加之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量有限,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严峻,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本研究以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从业状况为研究对象,以商丘师院、南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四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2009、2010两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四所学校2009届毕业生240人(60人/校),2010届毕业生320人(80人/校),其中男生400人(100人/校),女生160人(40人/校)。
一、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对普通高校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共发放560份问卷,回收480份,回收率85.7%,有效率100%。此次重点调查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制度的了解,并对就业方向、就业地区和就业途径等因素进行分析,记录了各个因素对男、女生比例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79%的学生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了解不全面,6%的学生几乎不了解;毕业生对专业就业方向了解情况显示,完全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的人仅有11%,而完全不知道就业方向的学生也达到25%。可以看出,河南省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及专业就业方向还处在迷茫状态。
数据还显示:所调查的毕业生中就业率达到92%,但是,总体来看绝大多数还是教育行业,占80%,即就业渠道相对单一;南阳师院、洛阳师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55%是乡村,城市以及城镇的占少数。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中,靠自己和靠亲戚、朋友的占90%。由此可以看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目前看还是比较严峻的。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一)就业准备分析
1.职业规划。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学校的体育教师、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干事、体育俱乐部的教练等。一个好的职业规划为自己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学生都为自己定下了事业奋斗目标,但真正努力去实现的学生却是少部分。(1)对于就要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的了解是择业的关键,更是求职的成败所在。从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了解得不够全面,仅有15%的学生完全了解,6%的学生选择“几乎不了解”,说明毕业生对就业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没有把有用的资源真正有效地利用起来,以至于错失良机。(2)对专业就业方向了解情况分析。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将来在哪些领域里发展等问题都还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因而择业就显得比较盲目。从图1可以看出,完全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事业的人比较少,仅为11%;选择“有些了解”的人很多;而完全不知道自己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的人的比例也高达25%。说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将来就业处于盲目”状态。
2.就业观念。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普遍还存在着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大多数还希望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学校等,对私立学校、企业、健身场馆、各类俱乐部等兴趣不大,其他与体育有关但地处偏僻、工资不高的地方很少有学生考虑。另外,体育教育专业某些毕业生就业意识不强,只有在临毕业时才感到择业的压力,后悔没能在大学的几年里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就业倾向。(1)就業方向选择。从图2以可看出毕业生就业偏向于教育行业的占80%,选择其他行业的寥寥无几,即就业渠道相对单一,这样的就业情况很难满足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这与体育教育专业性质以及该行业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有关,也与教师地位不断提高有关。(2)就业地域选择。从图3可以看出,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区域方面,有22%的学生选择去发达城市工作,那里工资高、待遇好、机遇多;15%的学生选择去中小城市和城镇,竞争压力小;55%的学生很理智,现实地选择了“回家乡工作”;有部分毕业生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
4.就业渠道。(1)就业途径选择分析。从图4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中,靠自己和靠亲人、朋友的占90%,并且他们各占一半。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仅有2%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多渠道就业,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已经开始努力克服这种尴尬的就业局面。(2)招聘信息获取途径分析。就大学生获得各种招聘信息途径的调查显示,获得招聘信息的很大部分来自学校招聘会;其次是学校就业网;之后是“社会招聘”和“社会招聘网”等,但网上求职存在着种种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对网上求职的信任度下降;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多以参加招聘会为主,多数学生认为招聘会是他们求职过程中最可信赖的途径。
5.就业实力。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体教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自身的局限性,专业口径窄,知识结构单一,再加上专业技能不突出,专业知识拓展不够,综合能力不够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但体育专业学生生性好动,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较强,这为就业和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优势。
(二)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1.就业制度变革。在2004年之前,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在这种体制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取消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剧增,就业形势严峻。
2.就业岗位需求不足。就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说,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递增而社会就业岗位数没有增加,供需双方的悬殊决定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经调查,河南省城镇中学体育教师数量已经饱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而愿意到农村中、小学去担任体育教师的毕业生数量并不多,这就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3.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关系是影响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调动自己身边的关系,来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已成为现在毕业生找工作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用人单位也不得不考虑照顾一些特殊的关系,这样就更加大了学生的就业难度,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面对这些情况,就更加无奈,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寻求合适的岗位。
4.用人单位盲目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高学历,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工作经验,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人才的培训上,使得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危机。
三、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培养毕业生的自我定位意识
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自我定位意识,使学生能从客观上评价自己,并能够对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进行分析,降低就业期望值,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养成正确的择业观。
(二)培养毕业生的自荐意识
学校多开展一些职业规划大赛,让大学生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充分显示自我,提高自荐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挑战,在就业过程中主动和用人单位联系,向招聘单位积极推销自我,展示自我能力,在比赛中让学生学会更多应聘技巧,培养应聘能力,树立就业信心。
(三)培养毕业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理论水平较其他专业学生低,择业时不占优势,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却处于明显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点,培养毕业生的竞争意识,为参与工作岗位的竞争做好充足的准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四)加强就业指导,更新就业观念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调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面对社会对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对现行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应有计划地缩减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受到师范专业的限制,特别是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多数选择了教育行业,就业面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师范类院校应调整教学目标,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从课程方案、教学结构设置到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是21世纪高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凤梅.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J].职业,2010(3):26-27.
[2]程绪彪.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108-109.
[3]李宇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6):94-96.
[4]陈阿娜.金融危机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0(1):100-102.
[5]于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国家就业政策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92-193.
[6]李慧林.河南省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供求关系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6(5):67-72.
[7]卢捷.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51-252.
[8]徐彬,冯秋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12):80-81.
[9]杨伟,黎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素质结构调整[J].中国电力教育,2009(18):170-171.
[10]單一飞,李皓.豫北地区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形势调查与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