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雪龙”下南极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立梅,保定蠡县人,1981年出生,浙江大学地质学专业博士后,现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我国首位乘“蛟龙”号潜入大洋深处的女科学家。先后荣获“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联合国妇女署与网易举办的“女性传媒大奖”、“首届浙江最美科技人”等荣誉或称号,入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新中国百位女性第一与中国梦”展览。
  2017年11月8日,一艘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轮船“雪龙”号从上海启锚出发,进行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船上,一位来自保定蠡县的女博士唐立梅,成为参加南极科考的第一位80后女地质学家。此前,她因是中国首位乘“蛟龙”号下潜深海的女科学家而备受关注,这次,经过近两个月的航行,2018年元旦,唐立梅终于站在了白雪皑皑的南极大陆中山站,开始谱写她人生的又一篇华章。
  锲而不舍求学路
  唐立梅的家乡是保定市蠡县蠡吾镇北南王村。唐家世代务农为生,家境并不富裕。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起的土坯房,父亲唐四启和母亲何桂清一住就是40年。就是这样一个有点贫寒的农家院,却考出了两个研究生——儿子唐立建是昆明理工大学的硕士,女儿唐立梅是浙江大学的博士后。靠着种地和打工却培养出了两位高材生,老两口几乎成了村里的神话。
  在父母眼里,唐立梅是个抱定信念不轻易动摇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她就立志将来要当一名科学家。母亲何桂清回忆:“打小她就特别努力,一回家总是先做作业。本来都关灯睡觉了,可半夜却总发现她还在看书。”初高中,唐立梅学习成绩一直位于全校前列,可高考前连续三天紧张失眠,让她发挥失常,最终,因家里没钱支持她复读一年,唐立梅极不情愿地被父亲送到了本科二批的一所普通大学。父亲唐四启告诉唐立梅:“上什么学校都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唐立梅是个要强的人,她懂得父母的艰辛,从上大学开始,她就利用节假日打工挣钱,暑假也要在县城里带个家教,挣的钱贴补家用和供自己完成学业。
  毕业后,唐立梅在沧州找到一份工作,一个月600元钱。但她却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才干了一年多,她就瞒着家人备考浙江大学研究生。这一次还是没能成功,因为微弱的差距,她被调配到了昆明理工大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一边读研,一边靠给大专生教授英语课程和参与导师项目赚钱,不但搞定了自己的学费,还资助家里盖了新房。昆明理工的研究生还没念完,她就对浙江大学的博士发起了冲击。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的地质学专业博士。2010年博士毕业后,她到位于杭州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面试,被顺利录取,从此开启了她的海洋科考之路。
  乘“龙”入海奇幻之旅
  2013年9月7日,唐立梅有幸被单位选中,与同事乘“蛟龙”号赴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西坡下潜,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取样与结壳分布情况调查及地质取样。这也让她成为中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下潜到2774米深度的女科学家。
  虽然有印度洋和北大西洋出海经历,但没有过下潜经历甚至不会游泳的她还是为这次科考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上船时就带了六大本相关资料,又反复研究之前同事拍回来的采薇海山东侧视频,制定了详尽的科学计划。她还从船上找来泡沫板,雕刻出小鱼小熊小星星的形状,绑在“蛟龙”号的外部帶下海底,让它们经受深海压力,变成“压缩模型”,作为亲历大洋的纪念。
  “蛟龙”号内部载人舱直径2.1米,除了设备,只能容纳三人。因为蛟龙号内部没有厕所,而整个下潜过程需要9个小时,下潜的前一天晚上,唐立梅就开始停止喝水。9月7日早晨八点钟,唐立梅干咽下几块饼干和一个煮鸡蛋,就和两位潜航员一起登上了“蛟龙”号。这是“蛟龙”号第三航段第72次下潜。主驾驶员在正前方的主观察窗,左舷右舷观察窗各一人:一位是潜航员,另一位就是唐立梅。
  下潜开始了,渐渐地,舱外越来越暗,舱内越来越冷。突然,一道闪烁的光从窗前飘过,是发光生物!她算了一下,一分钟能有十几只飘过去,有时是一串亮光,晶莹得仿佛雪树银花;有时是一个集合体在瞬间散开,估计是被这默默下潜的“神器”惊扰;更多的时候,它们像星星一样一眨一眨……多么安静,多么美丽。她想起国外一位科学家说过的一句话:灿若烟花的海底。
  下潜一小时二十分钟,接近海山斜坡,深度2774米。“蛟龙”号悬停在海山西侧,探照灯打开,一片白色的细沙在舱外腾起。“蛟龙”号慢慢向上攀爬,她瞪大眼,追着灯光搜寻,眼前是大块分布的结壳、岩石,大片的沉积物,还有各种色彩绚丽奇形怪状的生物:有像透明丝袜一样的玻璃海绵,有像虾一样爬、长着六个触手的海葵,还有两米高的冷水珊瑚,柳条一样纤细摇摆,被粉红色的喇叭状小花朵围簇着……
  来不及细细欣赏,唐立梅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拍照、观察、记录、让潜航员取样,水样、沉积物、磷块岩、结壳、冷水珊瑚、海葵、海胆、海绵、海星、海蛇尾、寄居蟹……整个作业过程,她都跪在窗前,忘记了工作外的一切。
  9个小时很快过去了,从海底上来,完成下潜汇报后,她放松下来,才发现膝盖酸痛,精疲力竭。而海底经历则像放电影一样不断在她脑中回放。
  成功永远没有止境
  在唐立梅看来,“蛟龙”入海只是短暂的奇幻之旅,伴随科学研究更多的是枯燥、乏味和艰苦,尤其遇到研究瓶颈时更需要耐心和执着。参加工作7年来,唐立梅有数次出海科考的经历,每次会持续两三个月。“我们一个课题要盯3年左右,随时随地都在给自己加班。”唐立梅说,“科研工作者一般做的都是前瞻性工作,现在做的研究,可能50年后才会用得上。”
  肯付出、爱学习的唐立梅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等多项基金项目,在《EPSL》《GCA》等国际国内一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唐立梅参与录制电视台科普节目,撰写科普文章,为小学生作海底科考之旅的报告,她写的海洋科考知识文章生动有趣,知识性强,深受读者喜爱。她荣获2013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成为2014年第2期《中国妇女》封面人物。获得联合国妇女署与网易共同举办的“2014女性传媒大奖”并荣膺“年度女性榜样”“2015首届浙江最美科技人”“最美浙江人——2015青春领袖”“2017浙江向上向善好青年”,入选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新中国百位女性第一与中国梦”展览。   2017年8月,央视6套《国片大首映》中,唐立梅作为嘉宾参加了节目,与电影《战狼》的两位主演吴京和卢靖姗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向两人赠送了礼物——“蛟龙”号潜水器模型和来自海底3000米深的大洋矿石标本。
  对于今天的成绩,她觉得并非因为自己特别聪明,而是因为刻苦和坚持。唐立梅的大量时间是在阅读专业书籍和在实验室里度过的。“越努力越幸运,我相信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唐立梅说。她的励志事迹在家乡蠡县被制作成展板展示在蠡县博物馆和蠡县中学,鼓舞和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学子。
  搭上“雪龙”去南极
  如今唐立梅已当了妈妈,肩负着事业、家庭的双重重担,但对于攀登科学险峰的渴望与激情,比起前往大洋深处的那一刻没有丝毫消减。对她来说,地球的南北极同样有着迷人的魅力。2017年,唐立梅主动报名要求参与海洋二所在南极的科考活动,希望围绕极地海洋地质学开展一些研究工作,丰富自己的科研工作经历。
  2017年11月8日,唐立梅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乘坐“雪龙”号出发,参加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雪龙”号将途经新西兰、南极罗斯海到达南极中山站,随后进行南极普利兹湾、戴维斯海和罗斯海科考作业,并启动建设中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根据计划,此次南極考察总航程约3.7万海里,预计于2018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码头。
  启航头几天,风大浪大,唐立梅晕船吐了三天,才终于可以坐下来写点东西,她马上拿起笔写航行日志,等待在有信号的时候发回国内,与小朋友们分享旅途趣闻。11月14日,“雪龙”号上的“中国南极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一所特殊的大学,学生是各个考察队员,老师也是考察队员,定期邀请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科考队员授课,课程内容上天入海,包罗万象。唐立梅作为特聘教授讲了第一堂课。她说:“我所理解的青春就是奋斗,无论命运怎样坎坷,永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满满的正能量努力实现自我。”
  2017年12月2号,“雪龙”号进入南极圈破冰前行。克服晕船呕吐、冰雪飘打、紫外线辐射等困扰,2018年元旦,唐立梅终于站在了处于极昼的南极大陆中山站。她极其珍惜这难得的科考机遇,没日没夜地工作着。在那里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信号,只有在随行采访的央视记者往回传稿子的几分钟里,她才能顺便给国内的亲朋发个信息。虽然南极的生活很艰苦,但她心里明白,一路的努力与坚持都没有白费,她知道将来的自己会走得更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安春华
其他文献
父亲去世是我有生以來经历的最大伤心事,以此为内容写过一个短篇《红鬃绿马》,写完还有伤心表达不尽,又写《天长地久》。《天长地久》写的是母亲,她与父亲相伴四十四年,两人生儿育女,甘苦与共,患难相从,虽不是上佳的鸾凤和鸣,也是夫唱妇随,最终全化为天长地久的平淡,天长地久的怀念。  这世上究竟有没有轮回?我没办法验证,但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夫妻、父女、母女、兄弟姐妹,其缘有自。虽然我们来自尘土又归于尘
跑马岭建起野生动物世界,饲养员自然不可或缺,这群农校学生也随着来了,一来二去和动物成了朋友。更有甚者拿动物当了自己孩子,比如马金花,比如李友亮、付风臣。   付风臣,济阳仁风人。仁风产一种小西瓜,有名。西瓜袖珍,仅两只拳头大小,叫蜜宝,黄瓤,沙甜。风臣是跑马岭第一批饲养员,在那帮农校学生中年龄最大,大家都尊称他老付。记得和老付第一次见面,连话都没说,印象中他一张黝黑憨笑的脸,老成持重的样子。有次
6月25日至28日,由河北省文联、当代人杂志社、承德市文联主办,承德市作协、《热河》杂志社承办的“歌唱祖国、礼赞英雄——承德生态文明采风采访创作活动”在承德举行。来自全省文联系统期刊联盟17家成员單位的40多位作家,走进承德美丽乡村,感受农村崭新的变化,采集文学创作素材。  这些作家,有的二十多年前到过承德,有的是第一次来。不管对承德是否“旧时相识”,这一次走进,都全身心投入,像第一次见面一样,感
目前厚皮甜瓜推广的品种大多数只适合春季栽培,少数品种可春秋季兼用,但秋季的表现较差,主要表现在抗病性差,不易结果,品质变差,不耐贮运等方面。为此,本所开始注重秋延后栽培专用甜瓜品种的选育,2001年秋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组合,通过几年的试验,2004年10月通过国家级鉴定,定名为“海蜜4号”。开发推广秋延后栽培专用甜瓜品种,可促进厚皮甜瓜秋季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填补深秋初冬季节商品甜瓜市场供应的
摘 要: 近些年,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迅速,已进入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新阶段,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西瓜、甜瓜和黄瓜是葫芦科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初步成果。综述了近几年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方法如表达序列标签(EST)、TILLING技术、DNA芯片和RNA干涉(RNAi)等在西瓜、甜瓜和黄瓜上的应用概况,并展望了未来葫芦科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全国西瓜甜瓜产业绿色发展,全面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技术,以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并纪念全国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协作会活动开展60周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发起主办并与有关单位协商,以“产业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科研生产协作,提升质量效益。”为主题,兹定于2019年8月在新疆昌吉召开“全国西瓜甜瓜产业绿色发展观摩研讨会暨全国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协作活动60
我要三把锄头、五把镰刀、一只筢子  其中一把锄头是陶潜戴着月亮扛过的  要水牛一头,羊一群,五六十只  牛是杜牧在清明雨中看到的牧童骑的那头  要庄稼地三亩,可种玉米、豌豆和高粱  三千豌豆里要有一位清纯的豌豆公主  要有茅庐三间、瓜棚一处、菜园一畦  菜园里长着茂盛的后庭花  屋里要有蟋蟀,十月时到我床下  田里要有蚱蜢,冬天跳进济慈的炉火里  这些都没有,就讓我借孟郊的驴子骑上  至少,有路可
齐白石老人一身中式打扮,拄着根很漂亮的杖,胸前戴一枚小葫蘆,葫芦也常在白石老人的画里出现。葫芦发音接近“福禄”,其意义便在这里,如果再画几只小蜜蜂,那便齐全了,是福禄甜蜜。人生在世,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中国画重境界,也重寓意,一幅画,挂在家里让人有美好的想象,这便是画家们的某种追求。这让我想到欧亨利的那篇短篇小说《最后一片绿叶》,艺术家应该向这篇小说中的那位“画家”学习,为了人间的美好,多用自己的
从红尘滚滚的城市一头来到陕北的某一个村落,倘若是冬天,你会觉得荒凉并不可怕。路过一个村口,一片只剩秸秆和枯藤的田间,没有什么可以遮住阳光,大地在繁华落尽后,原貌在阳光下坦坦荡荡。这时的天地,是没有欲求的世界,是灵魂回归到肉体的出发地。这是本能的回归。一个季节在色衰之后,这个状态就是必然的归宿。  冬村,阳光和北风不停地汲取欲求的颜色,不停地琢磨叶子的锐角。这样,冬村的轮廓在两个节气过后,逐渐成形了
摘 要: 西瓜是开封市的传统特产,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年也常遭受价低滞销的困扰,2013年开封西瓜再次出现了价低卖难现象,影响了农民收入。西瓜滞销虽然存在天气影响等一些客观原因,但也暴露出开封市西瓜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和问题。本文通过对西瓜价低滞销的原因分析、各地成功经验的借鉴来探讨重振开封西瓜的措施,使“汴梁西瓜”品牌更加响亮,瓜农收益更高。  关键词: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