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六价铬Cr6+致16HBE细胞DNA损伤相关的恶性转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Cr6+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
方法以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为研究对象,使用梯度浓度Cr6+(0、0.625、1.25、2.5 μmol/L)染毒处理,通过软琼脂克隆和裸鼠成瘤实验鉴定细胞恶性转化模型是否构建成功。同时,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并进一步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DNA损伤修复关键蛋白53BP1的表达水平。
结果软琼脂克隆与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Cr6+染毒16HBE细胞15周后,细胞恶性转化成功。1.25和2.5 μmol/L Cr6+处理组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μmol/L Cr6+处理组细胞可在裸鼠体内成瘤。Cr6+染毒后会造成细胞不同程度的DNA损伤,且呈剂量效应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625 μmol/L和1.25 μmol/L浓度组53BP1的相对表达没有明显变化,2.5 μmol/L浓度组53BP1的相对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Cr6+可能通过抑制53BP1的DNA损伤修复水平导致细胞DNA损伤得不到及时修复进而诱导细胞恶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