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农村寄宿制小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0(B)—0009—01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十一五期间农村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新兴办学模式,是合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效益的具体措施。就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前景来说,有利于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将得到提高。就学校而言,它使原来分散的教学点得到整合,学校规模扩大和教育资源将得到合理配置。寄宿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改变了以往家庭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另外,这种新的办学模式将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相比以前进城务工孩子就学难而言,寄宿制小学的建立将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减轻负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间接的推动作用。
但是,伴随农村寄宿制小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低龄儿童在校集中寄宿,给寄宿制小学的工作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见识少,加之离开家长等方面的原因,大多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弱,自理能力差,以至于学生的身体、心理、知识能力、综合素质不能得到全面提高。
其次,传统观念严重束缚着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对一部分教师来说,他们缺乏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只是把教书机械地作为每天的工作,缺乏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保守的认为只要学校管得严、抓得紧,孩子就会学好。
再次,寄宿制小学原有设施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办学的要求,硬件配备不完善。包括宿舍、食堂、厕所、学生的活动场所等规模小,甚至有些学校把教室作为宿舍来用也满足不了需求。
最后,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困难,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尽管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家庭的支持力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笔者认为,针对寄宿制小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应制定相关措施加强管理。这需要从四个方面做起。
1.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畸形学生的教育。对于这部分学生,首先要从人格上尊重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行为上引导他们;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认真对待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以自己为人师表的行动去感化他们,而不是使用一些偏激的行为去征服他们。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学生的“上级领导”。
2.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小学生年龄结构参差不齐,又离开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慈母般的爱心和强烈的敬业、奉献精神。农村寄宿制小学应在学生中间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在各种违纪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同时也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教师要改变那种“成绩重于一切”的观念,奉行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给学生以人文关怀。每个小学生都是有潜能的,教师要科学分析每一位学生,并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创造条件去推动每个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情感投入与认同,用期盼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公正的话语去评价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成功,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因为成功体验能给人自信,催人奋进。此外,家长应改变保守的观念,如果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锻炼,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个人不能没有知识,但更不能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
4.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政策支持。农村小学办学方式的改变,使本来硬件不完善的学校更是雪上加霜。资金的缺乏使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步履维艰。政府在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硬件设施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应重点开展对贫困学生生活补助的工作,在原有救助资金的基础上,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强救助资金管理,从各方面保证资金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在寄宿学生生活费用提高的情况下,这也是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的一个重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0(B)—0009—01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十一五期间农村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新兴办学模式,是合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效益的具体措施。就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前景来说,有利于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将得到提高。就学校而言,它使原来分散的教学点得到整合,学校规模扩大和教育资源将得到合理配置。寄宿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改变了以往家庭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另外,这种新的办学模式将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相比以前进城务工孩子就学难而言,寄宿制小学的建立将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减轻负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间接的推动作用。
但是,伴随农村寄宿制小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低龄儿童在校集中寄宿,给寄宿制小学的工作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见识少,加之离开家长等方面的原因,大多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弱,自理能力差,以至于学生的身体、心理、知识能力、综合素质不能得到全面提高。
其次,传统观念严重束缚着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对一部分教师来说,他们缺乏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只是把教书机械地作为每天的工作,缺乏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保守的认为只要学校管得严、抓得紧,孩子就会学好。
再次,寄宿制小学原有设施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办学的要求,硬件配备不完善。包括宿舍、食堂、厕所、学生的活动场所等规模小,甚至有些学校把教室作为宿舍来用也满足不了需求。
最后,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困难,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尽管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家庭的支持力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笔者认为,针对寄宿制小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应制定相关措施加强管理。这需要从四个方面做起。
1.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畸形学生的教育。对于这部分学生,首先要从人格上尊重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行为上引导他们;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认真对待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以自己为人师表的行动去感化他们,而不是使用一些偏激的行为去征服他们。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学生的“上级领导”。
2.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小学生年龄结构参差不齐,又离开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慈母般的爱心和强烈的敬业、奉献精神。农村寄宿制小学应在学生中间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在各种违纪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同时也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教师要改变那种“成绩重于一切”的观念,奉行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给学生以人文关怀。每个小学生都是有潜能的,教师要科学分析每一位学生,并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创造条件去推动每个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情感投入与认同,用期盼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公正的话语去评价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成功,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因为成功体验能给人自信,催人奋进。此外,家长应改变保守的观念,如果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锻炼,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个人不能没有知识,但更不能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
4.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政策支持。农村小学办学方式的改变,使本来硬件不完善的学校更是雪上加霜。资金的缺乏使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步履维艰。政府在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硬件设施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应重点开展对贫困学生生活补助的工作,在原有救助资金的基础上,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强救助资金管理,从各方面保证资金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在寄宿学生生活费用提高的情况下,这也是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的一个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