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至民国古籍版本图录编纂特征分析

来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至民国(1901-1944年)是我国古籍版本图录的诞生和发展时期,据统计,共有22部古籍版本图录.这些古籍版本图录在编纂特征上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如在收录范围、编纂思想等方面都经历了发展和变化,特别是其间还出现了王文进《文禄堂书影》这一带有售卖性质的图录,在当时可谓绝无仅有.通过对这些古籍版本图录在编纂特征上的分析,可以反映出我国传统版本目录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规律.
其他文献
在高校建设档案收集中面临着法规相冲突的情况,一方面是高校档案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要求建设部门保证建设档案齐全、完整;另一方面是城建档案馆依据《城市建设
为了解决订购图书长期得不到配送却收不到书商反馈和图书配送时间过长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集成书商供应链能力评价机制的图书采访模式。由图书馆发布订购书目清单,书商根据
刘勰早年曾皈依佛门,从事整理佛经、区别藏书部类等带有一定文书档案性质的工作,档案学思想在其代表作《文心雕龙》中多次得到彰显。文章通过对《文心雕龙》的分析,结合刘勰身世及时代背景,从公文理论、档案辨伪以及档案修史三个方面入手,对刘勰的档案学思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当今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温岭家庭图书分馆对邻里和社会开放,成为阅读服务体系的一个层级,与市、镇、村图书馆一起构成“四级”阅读服务体系,从而使阅读服务模式由原来单一的公共服务变成“公共服务
通过对《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分析,结合近年来档案服务领域研究与实践进展,指出我国档案服务的发展趋势:从档案到数据,档案服务理念需要升华;从集成到融合,档案
毛泽东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时说过,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被人们当作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大生的创业、发展史不仅是南通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