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今年来大专院校的学生学业不良,毕业生质量水平下滑趋势逐渐扩大,而大专毕业生作为企业基层技术人员的主力军,其学业不良的问题应该引起普遍关注,章文主要从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分析了大专院校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并试着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业规划;学业不良;学习动机
一、引言
近年来,经常可以看到这一社会现象:本科生就业不如专科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优秀的技术人员短缺,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都需要大量的年轻一代的技术人员,而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将成为我国企业的基层技术人员的主力军。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专科学校等其它性质的院校升级为大专院校,大专学生在校人数迅速增长;但大专学生学业不良,毕业生的质量水平下滑的趋势逐渐扩大。若考虑到企业社会的长远发展,大专学生学业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作为从事大专教学工作的教师,根据几年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大专院校学生学业不良的因素。
二、大专院校学生学业不良因素分析
(一)自身因素
1.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进入了大学,没有高考的压力,导致学习和工作的无目标性,大专学生的学习期仅为三年,除掉找工作的一学期实际只有两年半的有效学习期。一年级学生刚迈入大学的殿堂,对新环境还不很熟悉,他们对新环境充满好奇,要花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大学生活,于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大一的课程主要为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较为轻松。他们没有中学老师的耳提面命,家长的监督引导,学习主要依靠自主性,所以大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动力。角色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挑战,所以往往导致他们在刚入学时,学习就无目标性了。经过大一的适应期后,大二及大三第一学期的学习由于专业课和其它学习内容的加重,如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就迫使他们把精力、时间转向于学习。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以往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学生要需要学习的课程多,而且每门课程的学习往往都必须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时间短,任务重,因此,许多大学老师教书往往只是抛砖引玉,提出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框架,更加深入学习的需要学生去自学与认真思考。那种已经习惯中学老师面面俱到,重点内容反复讲解的学生,此时就会觉得学习没有方向性,抓不住学习目标和重点,对于学习处于茫然的状态,没有学习目标,于是便导致了许多学生三年学习后不知所学,或学业收获小。
2.学生缺乏信心,遇到学习困难就退缩。随着国家的统招本科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大专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稍有下滑,一些学生在中学时期学习期间成绩较差,没有较好的学习方式方法,不受老师重视,往往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厌学情绪相当明显。因此进入大中专的学生往往在注意品质、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方面与统招本科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当大专生进入大学学习后,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跟不上老师的课堂节奏,于是在学习中容易碰到困难,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差,自信心不足,自控能力差,只要稍微碰到一点困难就产生畏惧心理,就放弃学习,丧失信心,久而久之,导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致使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厌烦,逃课频繁。
3.以自我为中心,自大懒惰脆弱的性格。目前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基本为80年及 9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家长的放纵和宠爱,让部分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极度自私自立的性格。在学校将吃喝玩乐放在第一位,学习放在最后,害怕吃苦,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便逃避现实,得过且过,受到处分也置之不理。
(二)环境因素
1.新的信息技术的冲击。目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的同时,对学校教育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游戏,聊天工具,视频软件等网上娱乐工具层出不穷,日益火爆。大学校院普遍对学生开放了互联网络,学生上网极为便利,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便沉溺于這些网络娱乐上面,结果本该作为学习工具的电脑,却成为了“男生的游戏机,女生的电视机”。同学间相互介绍,相互影响,相互效仿,甚至部分学习认真的学生也被感染,越陷越深。
2.学校缺乏教学经费;教师上课备课不充分、对学生关怀较少。大专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教育经费的划拨较少,且学生学费较本科院校低,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学校购买教学设备仪器的经费往往不足,这种教学资源的缺乏容易造成老师的教学手段单一,甚至某些实验实训课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还有极少数老师认为大专院校的学生学业成绩不佳,听课不认真,备课充分与否,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业成绩的提高与否作用不大。于是上课敷衍了事,不答疑,课后很少与学生交流,学生兴趣也就日益消失。
3.学校的宽容及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进入大专院校的部分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于是大专学生学业不佳,对于学校,社会大众不值得特别重视,甚至有些家长也觉得理所当然,在他们心目中孩子本来成绩就不好,才去读的大专,孩子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就足够了。
三、改善大专院校学生学业不良的对策
1.帮助大专学生制定学业规划,树立正确有效的学习动机。大学生学业规划[1],是指大学生对与其事业(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安排和筹划。具体来讲,是指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 确定自己的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科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学业规划的主要核心在于学业目标的制定。作好大学生学业规划可以激发青年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大学生活的效率和质量,为步入社会工作作好准备,还可以帮助高校提高管理理念。有效引导专科学生认清自我,了解市场。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学生规划与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探索”的一篇文章就给出了这样的一个调查[2]:5.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业不同阶段自己怎么做,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很大因素在于没有完整的学业规划,并且自身缺少学业规划能力和学业规划意识。目前,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已将学业生涯规划辅导教育列入必修的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而且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3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当时大学没过过学业规划的人几乎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学业规划模糊的生活在社会中下层,而做过短期学业规划的人进入了白领阶层,有长期学业规划且清晰的学生进入了精英阶层。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等确立学生学业目标,建立有效正确的学习动机[3]。
2.教师帮助和关怀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大专阶段是学生发展和趋于定型的时期。学生的性格一旦形成,将稳定、长期地影响其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使其提高对知识价值的认识,锻炼学生认知活动的灵活性和速度,培养学生行为的自觉性、自制力和坚持性,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教师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特别是辅导员老师应当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困难学生,直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使学生掌握完善人格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榜样,并坚持以身作则;创设融洽和谐的教育环境。 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过程中,自我评价这一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应该鼓励学生应尽可能地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以肯定和保护,只要有合理的成份就给予肯定,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便于纠正学生自学进程的错误和偏差。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伴随着信息网络资源日益丰富,除了各种娱乐游戏可以方便下载,各种精品课程,教学视频,电子图书,等学习资料,也可以从网络上方便的获取。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于上网的热情,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网络,网络查询学习资料。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教学资源形式新颖,轻松,甚至将学习融合在游戏中,这样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不必依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联合新型的办学模式,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学生在学习期间利用企业的各种设备资源进行实习实训,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弥补了学校因为办学经费不足而造成的教学困难,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办学企业工作。这种模式有效地将学生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学生从刚进入大专院校的学习便有了方向性和目标性,有效的增强了学习动机。四川教育学院商学院已经初步尝试了这种校企办学模式,而且成效明显,学生不仅学习刻苦,而且自控能力、合作意识、团队奉献意识等都有所提高,学生素质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基层技术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面临退休,而年轻一代的技术人员还没有成熟壮大,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企业部门,而这些部门的发展需要与以往传统技术不同的新一代的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毕业学生作为我国企业基层技术人员的主要来源,其素质的好坏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其在校学业好坏对其自身素质、生活工作态度和方式产生直接影响。作为一名大专院校的老师,本文根据自身的经验,就大专学生学业不良现象从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分析了的产生原因并阐述了相应的对策,但作者能力有限,所述问题和对策并不全面,对于一个值得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还需要广大学者不断参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唐瓷,高晓玲.有效开展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
[2]金国雄,于娜娜.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等教育,2008,18.
[3]溫多红.姚苗苗.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国际借鉴及有效性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
[4]王慧秋.高职学生性格品质与学业关系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6,6.
本文系四川教育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以实践任务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2010JG10)。
作者简介:谈潘攀,女,四川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教学。
【关键词】学业规划;学业不良;学习动机
一、引言
近年来,经常可以看到这一社会现象:本科生就业不如专科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优秀的技术人员短缺,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都需要大量的年轻一代的技术人员,而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将成为我国企业的基层技术人员的主力军。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专科学校等其它性质的院校升级为大专院校,大专学生在校人数迅速增长;但大专学生学业不良,毕业生的质量水平下滑的趋势逐渐扩大。若考虑到企业社会的长远发展,大专学生学业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作为从事大专教学工作的教师,根据几年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大专院校学生学业不良的因素。
二、大专院校学生学业不良因素分析
(一)自身因素
1.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进入了大学,没有高考的压力,导致学习和工作的无目标性,大专学生的学习期仅为三年,除掉找工作的一学期实际只有两年半的有效学习期。一年级学生刚迈入大学的殿堂,对新环境还不很熟悉,他们对新环境充满好奇,要花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大学生活,于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大一的课程主要为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较为轻松。他们没有中学老师的耳提面命,家长的监督引导,学习主要依靠自主性,所以大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动力。角色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挑战,所以往往导致他们在刚入学时,学习就无目标性了。经过大一的适应期后,大二及大三第一学期的学习由于专业课和其它学习内容的加重,如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就迫使他们把精力、时间转向于学习。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以往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学生要需要学习的课程多,而且每门课程的学习往往都必须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时间短,任务重,因此,许多大学老师教书往往只是抛砖引玉,提出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框架,更加深入学习的需要学生去自学与认真思考。那种已经习惯中学老师面面俱到,重点内容反复讲解的学生,此时就会觉得学习没有方向性,抓不住学习目标和重点,对于学习处于茫然的状态,没有学习目标,于是便导致了许多学生三年学习后不知所学,或学业收获小。
2.学生缺乏信心,遇到学习困难就退缩。随着国家的统招本科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大专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稍有下滑,一些学生在中学时期学习期间成绩较差,没有较好的学习方式方法,不受老师重视,往往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厌学情绪相当明显。因此进入大中专的学生往往在注意品质、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方面与统招本科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当大专生进入大学学习后,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跟不上老师的课堂节奏,于是在学习中容易碰到困难,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差,自信心不足,自控能力差,只要稍微碰到一点困难就产生畏惧心理,就放弃学习,丧失信心,久而久之,导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致使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厌烦,逃课频繁。
3.以自我为中心,自大懒惰脆弱的性格。目前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基本为80年及 9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家长的放纵和宠爱,让部分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极度自私自立的性格。在学校将吃喝玩乐放在第一位,学习放在最后,害怕吃苦,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便逃避现实,得过且过,受到处分也置之不理。
(二)环境因素
1.新的信息技术的冲击。目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的同时,对学校教育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游戏,聊天工具,视频软件等网上娱乐工具层出不穷,日益火爆。大学校院普遍对学生开放了互联网络,学生上网极为便利,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便沉溺于這些网络娱乐上面,结果本该作为学习工具的电脑,却成为了“男生的游戏机,女生的电视机”。同学间相互介绍,相互影响,相互效仿,甚至部分学习认真的学生也被感染,越陷越深。
2.学校缺乏教学经费;教师上课备课不充分、对学生关怀较少。大专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教育经费的划拨较少,且学生学费较本科院校低,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学校购买教学设备仪器的经费往往不足,这种教学资源的缺乏容易造成老师的教学手段单一,甚至某些实验实训课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还有极少数老师认为大专院校的学生学业成绩不佳,听课不认真,备课充分与否,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业成绩的提高与否作用不大。于是上课敷衍了事,不答疑,课后很少与学生交流,学生兴趣也就日益消失。
3.学校的宽容及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进入大专院校的部分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于是大专学生学业不佳,对于学校,社会大众不值得特别重视,甚至有些家长也觉得理所当然,在他们心目中孩子本来成绩就不好,才去读的大专,孩子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就足够了。
三、改善大专院校学生学业不良的对策
1.帮助大专学生制定学业规划,树立正确有效的学习动机。大学生学业规划[1],是指大学生对与其事业(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安排和筹划。具体来讲,是指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 确定自己的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科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学业规划的主要核心在于学业目标的制定。作好大学生学业规划可以激发青年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大学生活的效率和质量,为步入社会工作作好准备,还可以帮助高校提高管理理念。有效引导专科学生认清自我,了解市场。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学生规划与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探索”的一篇文章就给出了这样的一个调查[2]:5.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业不同阶段自己怎么做,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很大因素在于没有完整的学业规划,并且自身缺少学业规划能力和学业规划意识。目前,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已将学业生涯规划辅导教育列入必修的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而且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3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当时大学没过过学业规划的人几乎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学业规划模糊的生活在社会中下层,而做过短期学业规划的人进入了白领阶层,有长期学业规划且清晰的学生进入了精英阶层。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等确立学生学业目标,建立有效正确的学习动机[3]。
2.教师帮助和关怀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大专阶段是学生发展和趋于定型的时期。学生的性格一旦形成,将稳定、长期地影响其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使其提高对知识价值的认识,锻炼学生认知活动的灵活性和速度,培养学生行为的自觉性、自制力和坚持性,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教师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特别是辅导员老师应当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困难学生,直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使学生掌握完善人格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榜样,并坚持以身作则;创设融洽和谐的教育环境。 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过程中,自我评价这一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应该鼓励学生应尽可能地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以肯定和保护,只要有合理的成份就给予肯定,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便于纠正学生自学进程的错误和偏差。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伴随着信息网络资源日益丰富,除了各种娱乐游戏可以方便下载,各种精品课程,教学视频,电子图书,等学习资料,也可以从网络上方便的获取。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于上网的热情,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网络,网络查询学习资料。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教学资源形式新颖,轻松,甚至将学习融合在游戏中,这样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不必依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联合新型的办学模式,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学生在学习期间利用企业的各种设备资源进行实习实训,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弥补了学校因为办学经费不足而造成的教学困难,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办学企业工作。这种模式有效地将学生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学生从刚进入大专院校的学习便有了方向性和目标性,有效的增强了学习动机。四川教育学院商学院已经初步尝试了这种校企办学模式,而且成效明显,学生不仅学习刻苦,而且自控能力、合作意识、团队奉献意识等都有所提高,学生素质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基层技术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面临退休,而年轻一代的技术人员还没有成熟壮大,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企业部门,而这些部门的发展需要与以往传统技术不同的新一代的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毕业学生作为我国企业基层技术人员的主要来源,其素质的好坏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其在校学业好坏对其自身素质、生活工作态度和方式产生直接影响。作为一名大专院校的老师,本文根据自身的经验,就大专学生学业不良现象从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分析了的产生原因并阐述了相应的对策,但作者能力有限,所述问题和对策并不全面,对于一个值得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还需要广大学者不断参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唐瓷,高晓玲.有效开展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
[2]金国雄,于娜娜.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等教育,2008,18.
[3]溫多红.姚苗苗.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国际借鉴及有效性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
[4]王慧秋.高职学生性格品质与学业关系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6,6.
本文系四川教育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以实践任务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2010JG10)。
作者简介:谈潘攀,女,四川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