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栅调谐特性的实验研究和分析

来源 :压电与声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ro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光纤光栅的调谐特性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和具体的实验研究,利用微位移器(精度0.1 μm)对光纤光栅进行纵向拉伸实验,实验中采用了先进的高分辨率光谱仪(分辨率为0.004 nm)进行测试,实现了高精度的机械调谐和测试.实验结果比较理想,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两根光纤光栅分别实现调谐范围6.320 nm和5.762 nm,光纤光栅每拉伸约0.117%,Bragg波长位移1 nm,同时发现,调谐前后的中心Bragg波长、反射率、透射谱几乎不变.
其他文献
研究了微量银掺杂对多层压电陶瓷器件中使用的高性能低温烧结PMN-PNN-PZT(PMNNZT)基陶瓷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后没有产生明显的新相,少量银掺杂促进了陶瓷的烧结,
研制了一种新型埋入式曲率光纤传感器,以结构的曲率变形对传感器的输出光强实现强度调制。提出了该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对传感器的结构作了改进。将此传感器埋入树脂基复合材料板内部,测量板的弯曲变形。设计了一种智能结构中光纤出口和入口处的新型结构和保护方法。利用此曲率传感器组成准分布式传感系统检测智能结构的形状变化,重建智能结构的形状。
以简支板为例,利用压电式传感器测量声辐射模态.通过在板表面均匀粘贴一组相同形状的矩形高分子压电薄膜(PVDF),然后通过设计这组PVDF输出的加权系数,得到各阶声辐射模态的伴
为了指导电磁微执行器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该文用解析法求出了微执行器中电磁连续驱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衔铁位移与励磁电流的关系曲线及其各部分的物理意义,揭示了该曲线在铁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思想认知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实现,离不开劳动教育。二
从研究STM仪器对振动的敏感性出发,对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振动传感器的理论、技术及实现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研制了具有压电陶瓷结构的传感器样机模型,并进行了振动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隧道效应的测振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频率特性和与STM仪器一致的振动响应特性。
作者认为,自然语言逻辑的本体论承诺是范围最广泛、最具实用价值的关于"在者存在"的本体论承诺.回归这种本体论承诺,就是既承认存在的外在矛盾,又承认在者的内在矛盾,前者是
给出了三角波驱动信号下d31悬臂梁式驱动器的工作特性和频率特性.由于三角波包含了许多频率为基频奇数倍的谐波分量,当某一信号的谐波频率接近驱动器的共振频率时,该频率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