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跟我说,他的孩子在学校里特别听老师的话。班主任说什么,那简直就是“圣旨”。可在家里,同样一件事,同样一句话,从父母口里说出来,孩子却完全当做“耳边风”。
王女士“控诉”她那宝贝疙瘩:7点钟开饭,到新闻联播结束,还是那么一碗饭,几乎原封不动。“火起来,真想夺下碗筷。不吃拉倒,饿死!可就是这个孩子,在学校里,每天午餐都是最乖的,第一名,受表扬的。奇怪吧?我简直不敢想像……”
他们所说的,我也特别有同感,赞赞也是这种“德行”。单说睡觉吧,在外婆家从来就是要拍着、哄着,而且给她哼小曲才能渐渐入睡。有时外婆唱错了,小赞马上会挤眉弄眼:花红柳六,外婆,柳什么时候“六”?
据我妈妈说:有一次,她看挂钟,已经拍了整整20分钟了,手也酸了,口也渴了,窥视她的小外孙,似乎也已经睡着了。刚打算走开,赞赞突然“鲜活”地问:“外婆,你怎么不唱了?”——好嘛,前功尽弃。所以,往往,女儿还兴奋着呢,我妈妈已筋疲力尽。
这真是件头疼事!去问幼儿园老师,赞赞在学校里的午睡情况。要知道,在那里可没人理会她那一套“特殊需要”。
“赵铮铮睡觉很乖的。”奇怪,每次问,正副班主任每次都会这么肯定式地告诉我,而且负责午睡的徐阿姨也是这种表示。她们都觉得,在赞赞身上,这是一个不需要操心的问题。
判若两人嘛,这可怎么办?
后来,有相当一段时间,我仔细揣摩了女儿,发现她特别喜欢玩角色游戏,其中又特别爱当“小老师”。听赞赞“上课”,大致也能想像得出他们韩月老师怎么上课的,因为女儿说话的许许多多语句,甚至口气,都是学韩老师的。
后来,我又去听了一堂幼儿园里的公开课,终于茅塞顿开。为什么家长管一个孩子有时候都会束手无策,而幼儿园老师要管三十几个小朋友却显得那么游刃有余?关键是老师会利用集体主义思想引导孩子,有批评,有表扬,有对比,有榜样。
那好,让妈妈也借鉴一下吧:星期天,赞赞在家睡觉,脱衣脱裤,钻进被窝。女儿老规矩,照例要“拍拍”。我忽然拿腔拿调:“好了,现在全班小朋友都安静了。“珠珠,你怎么还在动?”我说到这儿,发现小赞马上停止扭身子。其实,妈妈在说她,故意点别的小朋友的名字。
“大家看,赵铮铮已经睡着了。”其实,女儿刚闭上眼睛。
“现在,老师出去一下,等一会儿回来检查,看谁被子盖得好,看谁先睡着,第一名。”
说完这几句,妈妈就随手关门到外屋去了,隔10分钟再进去,赞赞早已经打呼噜,流哈喇子了。
看来,这真是一个好方法,妈妈称之为“情景想像法”。就是通过假设人物,预支表扬,参与比赛等方法,提示小赞想像学校里午睡的情景,最终达到快速入睡的目的。
后来,这个法宝,被推广到别的事情上去,屡试不爽,成功率极高。比如,赞赞不爱喝牛奶,我就问:“小朋友们,谁知道,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喝牛奶?赵铮铮回答。”
小赞红着脸吭吭哧哧说几句,第二个动作就是“咕嗵,咕嗵”,一顿狂饮。
再比如,早晨起床,时间特别紧张,女儿穿衣服又爱磨蹭。以前,我老是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这种重复单调的声音,她早听腻了。于是,妈妈就改口:“噢,吴文涛已经穿好衣服走出去了;汪流也快了。”每每此时,明显地,赞赞系纽扣的速度就会加快……是的,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这种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心态正是最应该保护,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王女士“控诉”她那宝贝疙瘩:7点钟开饭,到新闻联播结束,还是那么一碗饭,几乎原封不动。“火起来,真想夺下碗筷。不吃拉倒,饿死!可就是这个孩子,在学校里,每天午餐都是最乖的,第一名,受表扬的。奇怪吧?我简直不敢想像……”
他们所说的,我也特别有同感,赞赞也是这种“德行”。单说睡觉吧,在外婆家从来就是要拍着、哄着,而且给她哼小曲才能渐渐入睡。有时外婆唱错了,小赞马上会挤眉弄眼:花红柳六,外婆,柳什么时候“六”?
据我妈妈说:有一次,她看挂钟,已经拍了整整20分钟了,手也酸了,口也渴了,窥视她的小外孙,似乎也已经睡着了。刚打算走开,赞赞突然“鲜活”地问:“外婆,你怎么不唱了?”——好嘛,前功尽弃。所以,往往,女儿还兴奋着呢,我妈妈已筋疲力尽。
这真是件头疼事!去问幼儿园老师,赞赞在学校里的午睡情况。要知道,在那里可没人理会她那一套“特殊需要”。
“赵铮铮睡觉很乖的。”奇怪,每次问,正副班主任每次都会这么肯定式地告诉我,而且负责午睡的徐阿姨也是这种表示。她们都觉得,在赞赞身上,这是一个不需要操心的问题。
判若两人嘛,这可怎么办?
后来,有相当一段时间,我仔细揣摩了女儿,发现她特别喜欢玩角色游戏,其中又特别爱当“小老师”。听赞赞“上课”,大致也能想像得出他们韩月老师怎么上课的,因为女儿说话的许许多多语句,甚至口气,都是学韩老师的。
后来,我又去听了一堂幼儿园里的公开课,终于茅塞顿开。为什么家长管一个孩子有时候都会束手无策,而幼儿园老师要管三十几个小朋友却显得那么游刃有余?关键是老师会利用集体主义思想引导孩子,有批评,有表扬,有对比,有榜样。
那好,让妈妈也借鉴一下吧:星期天,赞赞在家睡觉,脱衣脱裤,钻进被窝。女儿老规矩,照例要“拍拍”。我忽然拿腔拿调:“好了,现在全班小朋友都安静了。“珠珠,你怎么还在动?”我说到这儿,发现小赞马上停止扭身子。其实,妈妈在说她,故意点别的小朋友的名字。
“大家看,赵铮铮已经睡着了。”其实,女儿刚闭上眼睛。
“现在,老师出去一下,等一会儿回来检查,看谁被子盖得好,看谁先睡着,第一名。”
说完这几句,妈妈就随手关门到外屋去了,隔10分钟再进去,赞赞早已经打呼噜,流哈喇子了。
看来,这真是一个好方法,妈妈称之为“情景想像法”。就是通过假设人物,预支表扬,参与比赛等方法,提示小赞想像学校里午睡的情景,最终达到快速入睡的目的。
后来,这个法宝,被推广到别的事情上去,屡试不爽,成功率极高。比如,赞赞不爱喝牛奶,我就问:“小朋友们,谁知道,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喝牛奶?赵铮铮回答。”
小赞红着脸吭吭哧哧说几句,第二个动作就是“咕嗵,咕嗵”,一顿狂饮。
再比如,早晨起床,时间特别紧张,女儿穿衣服又爱磨蹭。以前,我老是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这种重复单调的声音,她早听腻了。于是,妈妈就改口:“噢,吴文涛已经穿好衣服走出去了;汪流也快了。”每每此时,明显地,赞赞系纽扣的速度就会加快……是的,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这种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心态正是最应该保护,最值得珍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