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的“易子而教”之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xy05js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孟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其中“易子而教”教育思想发人深省。此理论在陈亢“君子之远其子”的基础上产生,寄予孟子对家庭教育中为避免“父子相夷”深刻思考,对解决当代现实社会中家庭教育问题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孟子;家庭教育;易子而教
  作者简介:朱亚妮(1992.3-),女,汉族,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1
  纵观古今,家庭教育作为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社会地位,逐渐成为每个家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古人有比较深刻的探索與研究,且成果显著。其中“易子而教”作为孟子提出的一种家教方式,却因历代注解家未充分考虑到孟子思想实际,使得对其内涵诠释不同,对其价值有所质疑。现追溯其理论源头的基础上,对具体文本内容加以分析,探讨孟子“易子而教”内涵及现代价值所在。
  一、“易子而教”理论的形成
  孔子时期,出现“君子之远其子”理论主张。《论语·季氏》记载道:陈亢怀疑孔鲤可能因父子关系而“有异闻”,便向其探求真相。当他了解到孔子对伯鱼与其他人的教育无异时,便“退而喜”,然后说道:“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按照常理来说,由于亲情关系的缘故,父亲多会偏袒儿子,作为圣人的孔子,却以“学诗学礼”而“远其子”的家庭教育方式教授儿子,可见其意义所在。“君子之远其子”之说可视为“易子而教”的理论源头。
  “易子而教”之说最早在《孟子·离娄上》中有所记载: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详莫大焉。”[2]
  即在陈亢“君子之远其子”家庭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孟子提出“易子而教”之说。爱之深,责之切。子女在接受父母正道正理教育时,或因其父母不以身作则,或因性格使然,使得“以正不行”,父母如何反应呢?“继之以怒,则反夷焉”,“反夷”是反过来伤害感情。“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即父母教育子女,必然希望子女品德优良,学己所教之“正”,但或因条件所限,父母不能做到所教的一切。因而,孟子主张“易子而教”,这样就可以避免父母与子女之间求全责备,伤害感情。张居正曾讲评此章说:“君子之于子,亲教则势有所不行,不教则情有所不忍,所以古人就中斟酌,务求两全,我有子必使之师事他人,人有子亦许之从学于我,恰似相换易的一般,是以教行而德成也。”[3]所以“易子”让别人来教,既能使教育得以正常进行,又能避免父子之间伤害感情。
  二、“易子而教”的内涵辨析
  “易子而教”之说在推行以来,古今学者对其具体内涵一直争论不断。主要集中于“子”字之上,分为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其“子”即为普遍意义上的子女,其内涵如《孟子注疏》中解释为:“所谓易子而教者,如己之子与他人教,他人之子与己而教之,是易子而教也。”[4]即从某种程度来说,孟子所谓的“易子而教”,已被简单而笼统地概括为交换双方子女而进行教化。今人杨伯峻、史次耘等人亦遵循此说。
  然而,父母教育子女乃是天经地义,而面对“君子之不教子”,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便出现了第二种观点,认为该“子”即为“不肖子”。追问缘由,阎若璩《释地又续》云:“古人文字简,须读者会其意所指,如‘君子之不教子’,子谓不肖子也。犹《左传》叔向曰‘肸又无子’,子谓贤子也。不然,当日杨食我见存。观孟子直承曰‘势不行也’,则知丑所问,原非周公之于伯禽,孔子之于伯鱼一辈子言矣。”[5]由焦循此言知,孟子“易子而教”之法,并非适用于所有子女,而是针对不良子女的家庭教育方法。笔者同意此说,从孟子对公孙丑“君子之不教子,何也?”的回答中可以窥探到缘由。孟子认为“君子之不教子”,是因为情势行不通,何种情势行不通,最主要的是“以正不行”。一般来说,教者亲自以正道正理教授子女,肖子多会欣然接受,效果即为“以正行”,而不肖子多会出现“以正不行”的结果,从而教者“继之以怒”,结果“父子相夷”。为了避免发生“父子相夷”、“父子善责”的家庭悲剧,则“易子而教”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因为“子不教,父之过”,特别针对不良子女,在教育途径局限的古代,“易子而教”是一种有效家庭教育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都是合理的。而近年来,湖南电视台的《变形记》栏目,即为现代版的“易子而教”,深受观众喜欢。可见,此教育思想依然适用于现当代,对于解决当代家庭中不良子女教育问题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注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176.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163.
  [3]陈生玺.张居正讲评《孟子》[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212.
  [4]赵岐,孙奭.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6.
  [5]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22—523.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阎爱民.中国古代的家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高鑫.孟子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J].文教资料.2013(08).
其他文献
摘 要:后世所熟知的陶渊明形象,并非自晋已有,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南北朝时期仅以隐士著称,唐朝时期他的诗人身份才真正受人重视,而宋朝时期独特的文化背景、文人心态和审美倾向才确定了经典诗人的形象。  关键词:陶渊明;经典化;过程;形象  作者简介:赵师(1993.7-),女,湖南岳阳人,长沙理工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
摘 要:随着认知诗学的发展,文本世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本的分析,基于文本涉及的不同层级世界的分析,探寻语篇构建及语篇参与者心理表征等问题。在文本世界理论框架下,该文分析了中国经典唐诗的多层次功能推进及世界转换,得出诗词文本世界多为多层级功能推进,诗词文本世界转换与次级世界的构建引起视点移位,促进读者对诗词主题的理解。  关键词:文本世界理论;唐诗;世界转换;功能推进;次级世界  作者简介:赵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