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铭记过往 勇往直前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涓涓细流,汇集江海;粒粒黄沙,聚成高塔。”63年来,香港保健海流协进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传递中延续,在大家齐心协力中风雨同舟。
  2010年12月10日,香港荃湾如心海景酒店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在这里,保健海流协进会举行了成立63周年庆典暨第48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在嘉宾的见证下,彭勃先生出任保健海流协进会理事长一职。
  创会的叔辈们的呕心沥血和艰辛,彭勃先生时刻铭记在心中,他和同仁一起接过这个已有63年历史的协会,他肩上肩负着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责任,这份责任也让他在服务的路上渐行渐远。
  
  创会的艰难,记在心上
  
  保健海流协进会的创办由一段爱国抗敌的故事开始。上世纪四十年代,香港沦陷,市民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抗日的苦难日子,战后的香港,百业萧条,群众生活困苦,失业失学,接踵而来,1947年,一批旅居香港、曾经参加东江抗日队伍的青年志士,组织了“海流业余联谊社”。“海流业余联谊社最初是为了联络留在香港的东江支队人员,团结许多青年和海陆丰同乡,激发青年人互助互励,关心群众疾苦而成立的。”彭勃先生介绍起其叔辈们创会的初衷。
  “然而,这个有着红色背景,爱国爱港旗帜鲜明的联谊社,在1950年的时候突然被港英政府强行取缔了。”彭勃先生说。联谊社虽然被强行取缔,然而他们对祖国的爱和信心却更加强烈。他们在外部条件恶劣,港英政府的阻止中,奔走呼号,积聚力量,终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之后以“保健体育会”为名注册成立。
  在当年经济极端贫困的情况下,他们努力向社会各界筹集福利金,用以对特别贫困者给予经济援助;向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会员发放失业救济金或协助其寻找工作;向子女读书无力缴纳学费的会员发放助学金;每次港九劳工子弟学校筹募经费,“保健体育会”会积极响应,出钱出力,支持教育事业;每次遇到水灾火灾,他们会迅速进行筹款,并展开救灾工作;1954年,化解了一场粮油危机等。
  转眼间,“保健体育会”走过了63年的风雨历程,秉承着前辈们艰辛创会的理念,不变的是他们对服务社会的真诚和热情。
  
  协会的未来,担在肩上
  
  2010年12月10日,香港荃湾如心海景酒店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在这里,保健海流协进会举行了成立63周年庆典暨第48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在嘉宾的见证下,彭勃先生出任保健海流协进会理事长一职。他说:“这个会是我们的叔辈们创办的,他们为创办这个会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这个会历经63年的历史传递到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会发展好。”
  翻开保健海流协进会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史,前辈们历尽心血,艰辛创会的过程如同电影一样,在彭勃先生的眼前一次次重现,作为年轻的一代出任协进会理事长,他倍感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时期,将爱国、爱港、爱乡的心融入社团,将会务发扬光大是他肩上那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份责任促使他向前。
  接班协进会,彭勃先生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发展青年上,2010年10月,他和同仁组织成立了“启新青年会”,彭勃先生高兴地说:“成立‘启新’是为了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尽展所长的平台,一方面锻炼青年领袖,为协进会培养新生力量,一方面服务社会。”
  “启新”成立之初会员就达两百多人,其凝聚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这些成员来自于社会各阶层的精英,他们热爱社会,是香港的新一代。“启新”秉承“保健会”的爱国爱港、热心公益和服务的精神,开拓创新。彭勃先生等人将初期的工作重点定在服务社会、关怀弱势社群以及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全方位交流、提升青年人对祖国的认识、全面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等方面。
  每次谈及祖国和香港这些年的变化,彭勃先生总是倍感自豪,他说:“记得香港回归前那会儿,很多人移民了,现在那些移民出去的人又陆续地回来了,因为他们看到了香港回归后的发展,他们对祖国有信心,对香港有信心,只要有祖国,什么都不怕!”他将国家的繁荣富强当做了人生中最自豪、最重要的收获,他说:“祖国的强大,对于我们这些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人来说,更是深有体会,我们在国外的时候,看到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中国的简体字,这是以前没有的现象,每次看到这些字都感到特别亲切,特别自豪,2008年北京奥运的时候,一个外国客户打电话给我说,‘你们不要把金牌全拿了,留点给我们国家。’这样一句话,让我感觉到我们的祖国真的越来越强大了。”祖国是什么,祖国就是心中那段魂强梦萦、永远无法也永远不愿割舍的情怀,愿为其喜,愿与其同进退。
  每一年,彭勃先生都会回到内地,作为香港海丰商会副会长的他常和商会成员一起筹集善款,出钱出力资助那些考上大学却无力上大学的学子,为祖国、为社会培养人才。秉承爱国爱港爱乡的优良传统,他在服务的路上渐行渐远。
  
  事业的长剑,握在手上
  
  彭勃先生的一生被两条主线贯穿着,一条是服务,一条是事业,无论服务还是事业,贯穿始终的是坚持,是不离不弃。
  1994年,彭勃先生从澳大利亚大学毕业回港,刚回港那会儿,他在一家船务公司工作,工作的过程中,心细如髪的他发现公司的冷冻柜每年都在增加,而且增加的数目还不少,无限的商机就隐藏在这样一个微妙的变化中,彭勃先生决定放手一搏,1996年,他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创业的决定,成立智威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进军食品界,彭勃先生首先想到的是:这一行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先,只要有人,就少不了吃的。”他说。他的公司以贸易为主,销售肉类、海鲜、蔬菜等食品。
  也许事业之帆,在行驶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风浪,起航时的艰难,被彭勃先生一笑而过,他说:“其实,事业最艰难的是2003年‘SARS’爆发的时候。”2003年,香港整个餐饮界都遭受了沉重而残酷的打击,为酒楼、饭店供货的“智威国际食品”未能幸免,彭勃先生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那时候,整个香港都比较迷茫,深陷一种恐惧当中,不知道该做什么,很多人都不敢出门。”
  “东西没有人吃,我们的公司也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彭勃先生说。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一旦放弃了,则意味着要否定过去走过的路,再回到起点,重新起航,这不是他想要的。为了挽救公司,他到处找朋友融资,全公司上下一心,终于挨过了这一关。“我们是咬紧牙关度过的。”彭勃先生说,“任何一份工作、一份事业都不容易,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事业,如果一遇到困难,就觉得没有前途,坚持不下去,放弃了,再去换个行业从事两三年,再换,这样下去,永远会一事无成。”原来,很多时候,有理想的人能够将一份事业坚持下去,依靠的除了坚强,还有想得透彻,而成功的人往往就是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直到2006年左右,公司才从风浪的颠簸中走出来,在“SARS”中消耗的元气才逐渐恢复过来,回忆过往,从1996年创办公司到走向平稳发展的道路,这个过程经历了十年。十年磨一剑,这柄长剑如今已经显露出锋芒。“智威国际食品”的货源来自于世界各地,在欧洲,有多个工厂专为其提供货源,作为产品总代理的彭勃先生将食品销售至香港以及内地,事业之树开枝散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谈及经商理念,彭勃先生将万千感慨化为了一句话:“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蕴含了太多,执着、从容、智慧、顽强坚韧,这一切,如被雨水清洗过的青山一样,明净、清洗、纤尘不染。
  在彭勃先生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两张与父亲的合影,一张拍摄于1997年,也就是彭勃先生创业的第二年,他的父亲在照片的右上角留下了三个字“创业难”;在他事业刚起步的时候他的父亲又留下了四个字“鸡鸣林角”,这两张照片一直陪伴着他,鼓励着他,而父亲和他那种亦师亦友的感情,陪伴着他一生。
  
  【人物简介】
  彭勃先生,毕业于澳大利亚大学,1994年回港,1996年创办智威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现任保健海流协进会理事长、香港海丰商会副会长,沉着稳定,不事张扬,十多年的坚持,在历经一番彻骨的寒风之后,赢得了梅花扑鼻香。
其他文献
上海財富研究及顾问公司胡润公布《2011胡润女富豪榜》及《2011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龙湖地产(00960.HK)董事长吴亚军以家族财富420亿元人民币(下同)荣膺“2011年中国女首富”,碧桂园(02007.HK)的杨惠妍以家族财富360亿元位居第二,玖龙纸业(02689.HK)张茵则由去年的第一跌至今年第四,家族财富280亿元。榜单显示,中国排名前十的女富豪中,有九名都是白手起家。  
期刊
欧洲中部时间11时(北京时间11月8日17时),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首都奥斯陆揭晓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利比里亚总统,现年70岁;莱伊曼古博韦,利比里亚民间人士,39岁;塔瓦库勒卡曼,也门民间人士,32歲。总计相当于150万美元的奖金将由3人平均分享。  约翰逊瑟利夫是经济学家,曾就读哈佛大学,2005年成为非洲大陆第一名民选产生的女性总统。古博韦是利比里亚一个妇女团体的发起人。
期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刘汉萍先生来说,回顾背后走过的道路,一个个脚印踏实而坚定,印证着那条执着之道。刘汉萍先生是一位从低做起的企业领导。创业艰难,他坚守着心中的理想,勤力拼搏,主动创新,以高端品质与优质服务锻造了极佳的口碑,载誉行业内外。刘汉萍先生更是一位有着浓厚家国情怀的归侨,执着于斯,付出于斯,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创业艰辛锲而不舍  上世纪二十年代,国家正饱受
期刊
过去培育英才,感师者之乐,如今专注收藏,作心头之好。须臾间,朱华消歇,蔡希良教授依旧精神饱满,中气十足。古诗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亦是如此,不慨叹光阴易逝,不伤怀时代更替,而达观处之,享受当下,笑傲前行。不屈之志如丹,无人可夺其赤!    缅怀过去 回味悠长  蔡希良教授出生于北京,曾是一名体育名师,自内地到香港,从业生涯整整四十年,教学成果颇丰。据悉,前知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就是
期刊
不再是那种不能输的心态,不再表现得锋芒毕露,走过年轻时候在体育训练场上、奥运、亚运、田径锦标赛上奋起一跳的勇猛。和一心求胜的倔强,尽管体育健将那昔日的风采,在林天寿先生身上还依稀可见,但此时的他却已由青春岁月,走进了成熟。  成熟于他而言,是一种明亮和光辉,是一种洗刷过去与辉煌之后的澹泊,是一种生活在简单中的微笑,是在经历许多之后懂得为自己寻找合适的位置。不奢求,亦不计较;能屈,亦能伸,他喜欢这样
期刊
中医世家出身的袁冰教授,勤恳钻研,博采众长,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实践,抑或是药品、保健品及医疗保健器具研发,他皆倾尽全力,以医者之专业素质和高尚医德,为人类健康带去光明。他深谙中华医学之博大精深,他懂得西医治病救人之功德,他以兼容并包的态度,抛开门户之见,理性认知中西医之优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努力融贯中西,为病患者带去更多生的希望。    学识渊博成就卓著  袁冰教授是北京人,出身于中医世
期刊
  
期刊
几千年的中医历史,记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这其中,透着朴素,透着智能,透着哲学和科学,还透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古老而不息不灭的文化。  十数年前,刘荣辉先生突然看透、猛然醒悟,为了父亲和自己的健康,他甘愿舍弃所有金钱及其它物质,并一头扎进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之中。他常感叹,人活一生,金钱再多,物质再丰富,没有健康的身体来享受,又能如何?舍弃那些扰人的繁杂的东西,静下心来,享受
期刊
年轻时,独当一面,创业办厂虽难,却从未改变初衷,努力向上;数十年,一晃而过,流逝的是匆匆时光,未曾失落掉的是肩上的那份责任,那是对工厂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也是对自己的责任;如今的她,依然不曾停下脚步,而是奋斗不息。  她踏实务实,对人,她真诚诚恳;她端庄大方、慈悲善良,她开朗、坚韧、理智、快乐。她是邓朱锦韶——2006年获颁“世界杰出华人”奖的女性。她的一生很美,美在忙碌,美在那个一直奋斗的过程
期刊
几盏醇香的普洱茶,一杯深红浓鬰的红酒,邀三五好友,欢聚在窗明几净的室内,把盏问杯,谈诗论画,品味人生!此种生活,是颇具诗情画意的生活,略显风流儒雅的生活,亦是黄雍先生时有的享受。  在熙熙攘攘的都市,追名逐利的不计其数,黄雍先生能回归宁静,为心灵找一方栖息之地,非大悟大气之人不能如此。黄雍先生正心修身,所以正派,信誉素着,舍己为人;他海纳百川,因而大气,以心会友,知交遍天下。  “浓情茶意会知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