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海华 守望青海医学的哈佛生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系采访鲍海华教授的时候正遇她被青海省卫生厅派到基层检查工作,条件艰苦,通话和网络都十分不便,这为原本就不能当面完成的采访更增加了困难。
  鲍教授得知记者采访时间较为紧张,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不仅邮件认真回复采访问题,还打电话和记者聊了很多。知道医生工作的忙碌和辛苦,记者也在感到抱歉的同时充满了感激,更通过这次没有谋面的采访,了解到了这位作为青海省医学界第一个去哈佛医学院留学的医生,最后拒绝美国实验室的高薪挽留,毅然回到故乡青海,为青海的医学进步不断贡献力量的经历。
  如今已经是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的她,生长在青海省海西州美丽的天峻县大草原,大美青海的水土养育了她爽朗执著的性情;而年幼丧父的经历,让她从小就立下志愿,要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而在坚强豁达的母亲的鼓励和影响下,虽然没有优越的条件,勤奋好学的她顺利考入了青海医学院并且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毕业,在今后工作和继续求学的机遇中远赴美国哈佛和德国罗腾堡总医院留学。
  被记者问起放弃其他优厚条件的工作的原因,她真诚而朴实地回答:“我是青海人,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养育了我,我愿意为家乡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梦圆青海大学医学院
  鲍海华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带头人,青海省放射学会委员,中国女子医师协会影像专组委员,近几年来更是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和学院级科研项目12项,为青海省影像医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当被问起为什么当初想要成为一名医生的时候,鲍教授却有些许沉默,然后淡淡地给记者讲起童年的经历。
  鲍海华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干部,母亲勤劳善良,家里兄弟姐妹多。从开始记事起鲍海华就知道父亲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在缺医少药的藏区看病非常困难,于是在她12岁的时候父亲因严重的肺气肿、肺心病离开了人世,“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长大想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
  初中毕业后,鲍海华和双胞胎姐姐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青海省卫校,3年的卫校学习她们刻苦努力、名列前茅,取得了优异成绩。1983年,鲍海华和双胞胎姐姐同时考入青海医学院,当时的青海广播电台还为此报道了“孪生姐妹同时考入医学院”的新闻。鲍海华说,在8年的学医生涯中,她最最感激的是母亲。
  “因为父亲早逝,家境又不富裕,上学时我们担心家里负担不起而时常纠结是否继续读大学,但母亲总是鼓励我们,‘只要你们有能力考上大学,我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们完成学业’。她为了我们白天晚上都在做零工挣钱养家糊口。我很感恩于母亲,她一生勤劳、善良和坚强的品格,在我一生奋斗的路上深深地鼓舞和影响着我。”
  在青海医学院5年的学习中,鲍海华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毕业后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留校分配到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这也是她自己非常喜爱的专业,通过她的努力也掌握了较好的技术。但由于鲍海华的“网球肘”病在注射局麻药封闭治疗时,引起局麻药普鲁卡因高度过敏。事后有一次为一位宫外孕大出血患者在局麻下紧急手术时,她由于麻药过敏险些自己丧命。
  当时医院正准备购买核磁共振检查仪,院长正物色从临床科室找一名医生做磁共振诊断医生,为此,她告别了工作7年的非常喜欢的妇产科,开始了放射科专业的学习。
  从事放射学科后鲍海华深深感受到现代影像医学并不简单。CT、MRI新知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身各系统的广泛应用,要求诊断医生必须掌握以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全身各系统的疾病知识,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当时我每天坚持看书学习,认真书写诊断报告,不断学习新的技术,逐渐喜欢上了影像学科,深深感受到了高端技术对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医院先后派我去了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等进修学习。”2002年,鲍海华取得青海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
  哈佛学成回归青海
  从1995年调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影像中心工作后,2001年鲍海华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8年晋升为教授。2011年被青海大学及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授予“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
  鲍海华说在她奋斗的路上,最幸运地遇到了从美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由青海省政府引进的人才——青海大学副校长格日力。
  在他的指导下鲍海华开始了一些高原病方面的课题研究,并在格教授的鼓励和帮助下通过了国家外专局的英语考试,2007年-2008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女子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实验室学习惰性气体MRI肺功能的研究以及小动物肝肺肿瘤的MRI研究。今年,她通过了德中科技交流考试,在德国罗德堡综合医院放射科学习了3个月。
  在哈佛医学院一年的学习中由于鲍海华工作认真刻苦努力,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以较高的工资待遇挽留她继续在实验室工作,并且还为鲍海华和当时在美国陪同她工作的丈夫和孩子办理了继续在美国的手续。
  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鲍海华想到自己是青海省医学界第一个去哈佛医学院学习的医生,“医院对我的培养,格教授对我的厚望,深思后我按时回到了家乡。通过在哈佛医学院的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思维和眼界,提高了科研能力。在德国医院临床放射科学习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德国医生的敬业精神,以及德国人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回国后,在3年时间内,鲍海华成功主持并申请到国家自然基金两项,青海省科技厅项目两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与哈佛医学院合作)一项。改变了青海省放射界国家自然基金零的突破。并组建科室研究团队,鼓励和指导年轻人积极申报课题,研究团队在近几年内成功申请到了10余项学院及省级科研项目,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在做好大量医疗诊断工作的同时,也确定了研究方向:针对高原特殊的缺氧环境,主要是对慢性高原病以及长期低氧环境对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影像学研究;针对高发的地方性疾病——包虫病,利用影像学技术并联合临床进行多学科研究。   鲍海华还参加了第六届、第八届和第十届国际高原医学会和第二届亚太高原医学会,论文均被录用为大会发言,尤其在秘鲁举行的第八届国际高原医学会上首次报道了慢性高原病引起的脑水肿和脑血液动力学改变,得到大会的关注和好评。其论文2013年12月被北美放射学年会录用并参加大会发言交流,这也是青海省放射学界首次在国际顶端会议上的发言交流。
  近年来,鲍海华积极向国内兄弟医院学习和交流,参与了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中心的多中心研究项目《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掌握了一些先进的MRI检查技术。
  同时,她还通过国家外专局项目的支持,先后邀请到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以及塔夫茨大学的放射科医师到科室工作,给予指导及科研合作,提升了科室乃至青海放射学科的整体水平。
  “近几年来,内地不少家医院都想把我作为人才引进,并约谈给我较丰厚的待遇,但我都拒绝了,我还是决心坚守在青海的土地上。”
  希望更多医学人才留在青海
  虽然取得了很多科研成就,但是鲍海华却特别说到,科研只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平时占用她最多时间和精力的还是临床工作。因为病人多,科室人员少,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即使在繁重的压力下,我也要求科室人员,认真做好每一个病人的检查和诊断工作,还积极和临床各科医师交流并开发各项检查技术。”同时,鲍海华经常指导基础医院放射科医生的培训工作。
  身为硕士生导师的鲍海华,被任命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导师组组长。
  从2006年到2014年她一共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8名,被问起如今青海医学人才培养的状况,鲍海华说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98%的研究生都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后都不愿意留在青海工作,原因就是艰苦,待遇较差。近几年来,从医院、大学层面也都在积极努力想办法,扩大招生等,但毕业后留青海工作的人仍然为数不多。
  青海要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学科的长足发展,人才是关键。但近些年来,随着全省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青海许多医院的人才外流现象也非常普遍,特别是高级医学人才流失严重。
  鲍海华认为核心问题是人才建设,包括人才培养和引进,按规律以引进人才为主,但在青海大学,应将留住自己的人才放在首位,如何稳定高级医学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
  留住人才,首先是提升待遇,她希望能尽早建立大学自己的博士生培养点,尽可能多地培养出留得住的后备高级医学人才。还应重视中青年医学人才的培养,使得中青年有个人学术发展的空间。鲍海华说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增强专家人才的归属感也非常重要,应该重视医院文化的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共同奋斗的愿望,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使医生能够忠诚于医院和医院所从事的事业,增强医生对医院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未来青海医院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在构成医院系统的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如果缺乏优秀的医学人才,缺乏有效的人才吸引手段,没有合理的人才梯队,不能稳定核心人才,就没有人才的储备,也就没有医学事业的发展,我对青海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相信青海大学和附属医院的明天会更好。”鲍海华说。
  责任编辑 李菡丹
其他文献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北京二中正在走向文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制度管理,也不是只注重科学管理。当然制度管理、科学管理也是需要的,因为没有制度也不能成方圆,没有科学管理,办学就缺乏规律性,缺乏科学性,但是深层次的东西还是要靠文化管理,我觉得它是管理的更高境界。  学校是一个文化传播的场所,就应该特别注重文化育人这样一个理念。现在来看我们很多人都是有知识而没有文化,那么我想这个人的发展是没有后劲的,是没有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