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小学教学发展和学生成长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尤为重要。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中学生要实現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在五育中德行建设居于首位,也说明德育在整个中小学学生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价值。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对德育建设的途径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教师引导,学生素质养成;二是家庭教育示范,学生素质提升。本文将重点研究德育构成的第一个方面的要素。
在学校教师引导和学生素质养成环节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教育,第一是学校专门德育课程的教育,这一教育和其他教育不同,他们的专业性和指向性都更强,对学生的建设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这一课程建设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不足性的缺点,导致学生的德育建设难以做到全面有效;第二是学校广泛的德育课程,这包含多种多样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过程,几乎涵盖中小学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
当然,以上两种类型的德育课程建设我们都可以将其统称为校园显性课程,在校园发展中,更重要,也更加容易内化于心的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对这一类课程开发建设的强度与否将直接决定整个学生德育建设的发展程度和有效提升程度。
本文将重点从校园隐形课程开发这一角度对学生德育建设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剖析,并根据其内容和当前的发展环境,提供一定的可复制可参考的方案和内容类型。
一、校园隐形课程类型与学生德育发展之间的必要性关系
(一)校园隐形课程类型
校园隐形课程是校园发展建设中的一种无形却有形的影响力和影响资源。在当前的校园建设发展环境中,隐形课程从宏观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以教师行为为主体的隐形课程,这其中包括师生关系、教师行为;第二是以校园基础设施为主体的隐形课程,这其中包括校园环境、校园信息化水平;第三是以校园内生环境为主体的隐形课程,这其中包括校园文化、学校历史、校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这三个方面互相交织,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整个完善具体的校园建设,良好的隐形课程建设可以对学生的德育建设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和显性课程不同的是这一提升是不具体的,是内生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但一旦形成定式,将成为学生行为习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组成方面。下面,我们将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去探讨隐形课程对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和重要价值。
(二)教师行为与学生德育建设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行为有一个经典的描述,他认为,教师行为和师生之间每一次动作、语言、神态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这些影响金融法医行为是学生可模仿、可复制的形象。而中国教育学家陶行知也对教师行为和师生规范进行论述,他认为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镜子学生去学习去感知,去领悟,去提升。
以上两位教育家对教师行为的阐述都在说明教师行为的重要性。教师行为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教师在课程教学和课后的体态和方式等方面,如果教师可以从自我层面严格约束自己,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养成和建设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校园环境与学生德育建设的关系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前校园环境的建设中,管理者一般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普遍性,很少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充实学校环境和校园基础设施。但参观和观察享誉国内的中小学后发现,校园环境绝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与学生的发展建设息息相关,这种相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校园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学生德育之间的影响。良好的基础校园环境是前提条件,但其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和时代需要,对基础设施不断进行更新,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第二,是加强校园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更易于学生接受的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对学生德育建设进行强化和发展;第三,是完善周边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最长时间范围内的场所,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不断完善周边环境,打造一流的德育建设环境。
(四)校园文化与学生德育建设的关系
在整个校园隐形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当然,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以偏概全,而是应该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形象,逐一去对学生的德育建设进行提升和强化。这可以进行总结概括为校园教学文化、校园师生文化、校园读书文化、校园学习文化、校园道德文化、校园研究文化、校园安全文化等等方面。
当然,纵观学校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式,校园隐形课程的建设并不突出,甚至还存在相应的矛盾和引发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其中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
对于校园隐形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进行表现,第一是教师综合素质不足,甚至出现辱骂学生等相对不良的教师习惯和教学问题,很多师生建设带来相当负面的影响;第二是校园环境建设有待提升,整个校园环境相对保守,没有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内容开发和软件提升;第三是校园文化流于行为,流于热情,浮于表面,仅仅通过机械性的活动进行提升和加强,并没有形成内化效应,这种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一定的反向作用,这种反向作用对于整个素质的养成和德育的建设都将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基于以上的三点问题,我们按照问题方式,对相应的研究对策进行探讨和提升,这将有利于整个素质的强化和学生德育建设的完成。
二、校园隐形课程开发对学生德育建设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综合育人素质
在隐形课程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标准。在隐形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负责,积极为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在课下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为人要讲诚信、友善待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由于当下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无意的过失也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我在教学中会严格控制一言一行,凡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发生的问题会做两手准备,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对自身课程的开发与把控都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和能力,但是对于教书育人的育人环节的梳理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足导致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对学生,对学校缺乏一定的敬畏,往往在言语表达和身教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顾的只是表面的单一课程,失去的却是和学生内在交往的动力。
基于这一点原因,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提升:首先是加强自身素质建设,规范自身的教师行为和教师内容,使学生在自我德育建设上就有章可循;其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完善沟通方式,并将其与德育建设深度结合;最后发挥自身优势,去开发相关的内化与课程。
(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德育水平
校园文化建设是整个校园隐形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必须对其更加重视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绝不是空虚不在,而是需要结合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宏观细致的强化,比如在校园操场和校园空地进行德育文化墙展示,利用雕塑艺术全方面立体化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这一层次的努力和建设,以此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德育能力。当然这一程度的提升不是一个短时间的行为方式,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提炼和挖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并将这一接受内化于心,并最终在行为习惯中有所表现。当然,在这一方面还需要灵活借助互联网力量对这一提升进行辅助,通过喜闻乐见的行为将德育思想和理念对学生进行施教,有效摆脱学生不会学,不懂学,不知道怎么学的局面。
通过对校园隐形课程的开发,使学生对不存在的课程可以有一个全面感知,这种感知,不是空洞无形的,而是具体有表象的。这种表象具有一定的内生动力,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最终表现在学生的行为习惯上,这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养成,特别是对于德育素质的提高和养成。
当然,以上的方法仅仅是从宏观角度对学校的德育课程进行挖掘和建设的,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开发挖掘更加有效的隐形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能力。
(三)加强心理疏导教育
受成长环境和心智发育等问题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会影响学生学习情况。因此要提高德育的效率,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教育。在体育课上,教师不光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一旦发现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上存在令其困惑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防止因为心理问题出现更严重的事故。
所谓隐形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均衡“德”和“育”的工作,在“教书”的同时做到“育人”,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各教师要建立起正确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产生自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学习或心理上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防止以为生活或者学习上的问题影响学生的成长,在教师的关怀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德育教育与隐形课程教学的融合
在当下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没有合理将德育和隐形课程教育融合在一起,导致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琐碎,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将德育和隐形课程教学合理融合在一起。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拔河比赛,让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比拼,在比赛结束后让学生反思影响比赛结果的是个人的力量还是团队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进行乒乓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协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既定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将各个部分的隐形课程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结构。
(五)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情感教育
当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失去了自我发展空间,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另外,管理式教学也是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以后教学中,各个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尽量避免对立关系的产生。我在与学生的沟通中都会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地面对面交流,而不是以命令的姿态颐指气使地与学生交流,不要过多重复“不能怎么怎么样”,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成长。比如在隐形课程教学中,有部分学生不喜欢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六)建立严密的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精神
经过本人调查发现,当下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性格比较自我,在体育课堂上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观念,严重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然而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观念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光可以提高整个隐形课程教学的教学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体育课上的优秀品质带到生活中,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我在教学中会在体育课堂上建立严密的课堂结构。在教学中本人会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组织纪律观念,并在教学中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和表现差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惩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园隐形课程开发与学生核心价值观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18]GHB2294)。
(责任编辑
在学校教师引导和学生素质养成环节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教育,第一是学校专门德育课程的教育,这一教育和其他教育不同,他们的专业性和指向性都更强,对学生的建设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这一课程建设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不足性的缺点,导致学生的德育建设难以做到全面有效;第二是学校广泛的德育课程,这包含多种多样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过程,几乎涵盖中小学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
当然,以上两种类型的德育课程建设我们都可以将其统称为校园显性课程,在校园发展中,更重要,也更加容易内化于心的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对这一类课程开发建设的强度与否将直接决定整个学生德育建设的发展程度和有效提升程度。
本文将重点从校园隐形课程开发这一角度对学生德育建设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剖析,并根据其内容和当前的发展环境,提供一定的可复制可参考的方案和内容类型。
一、校园隐形课程类型与学生德育发展之间的必要性关系
(一)校园隐形课程类型
校园隐形课程是校园发展建设中的一种无形却有形的影响力和影响资源。在当前的校园建设发展环境中,隐形课程从宏观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以教师行为为主体的隐形课程,这其中包括师生关系、教师行为;第二是以校园基础设施为主体的隐形课程,这其中包括校园环境、校园信息化水平;第三是以校园内生环境为主体的隐形课程,这其中包括校园文化、学校历史、校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这三个方面互相交织,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整个完善具体的校园建设,良好的隐形课程建设可以对学生的德育建设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和显性课程不同的是这一提升是不具体的,是内生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但一旦形成定式,将成为学生行为习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组成方面。下面,我们将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去探讨隐形课程对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和重要价值。
(二)教师行为与学生德育建设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行为有一个经典的描述,他认为,教师行为和师生之间每一次动作、语言、神态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这些影响金融法医行为是学生可模仿、可复制的形象。而中国教育学家陶行知也对教师行为和师生规范进行论述,他认为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镜子学生去学习去感知,去领悟,去提升。
以上两位教育家对教师行为的阐述都在说明教师行为的重要性。教师行为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教师在课程教学和课后的体态和方式等方面,如果教师可以从自我层面严格约束自己,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养成和建设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校园环境与学生德育建设的关系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前校园环境的建设中,管理者一般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普遍性,很少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充实学校环境和校园基础设施。但参观和观察享誉国内的中小学后发现,校园环境绝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与学生的发展建设息息相关,这种相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校园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学生德育之间的影响。良好的基础校园环境是前提条件,但其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和时代需要,对基础设施不断进行更新,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第二,是加强校园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更易于学生接受的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对学生德育建设进行强化和发展;第三,是完善周边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最长时间范围内的场所,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不断完善周边环境,打造一流的德育建设环境。
(四)校园文化与学生德育建设的关系
在整个校园隐形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当然,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以偏概全,而是应该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形象,逐一去对学生的德育建设进行提升和强化。这可以进行总结概括为校园教学文化、校园师生文化、校园读书文化、校园学习文化、校园道德文化、校园研究文化、校园安全文化等等方面。
当然,纵观学校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式,校园隐形课程的建设并不突出,甚至还存在相应的矛盾和引发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其中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
对于校园隐形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进行表现,第一是教师综合素质不足,甚至出现辱骂学生等相对不良的教师习惯和教学问题,很多师生建设带来相当负面的影响;第二是校园环境建设有待提升,整个校园环境相对保守,没有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内容开发和软件提升;第三是校园文化流于行为,流于热情,浮于表面,仅仅通过机械性的活动进行提升和加强,并没有形成内化效应,这种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一定的反向作用,这种反向作用对于整个素质的养成和德育的建设都将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基于以上的三点问题,我们按照问题方式,对相应的研究对策进行探讨和提升,这将有利于整个素质的强化和学生德育建设的完成。
二、校园隐形课程开发对学生德育建设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综合育人素质
在隐形课程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标准。在隐形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负责,积极为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在课下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为人要讲诚信、友善待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由于当下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无意的过失也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我在教学中会严格控制一言一行,凡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发生的问题会做两手准备,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对自身课程的开发与把控都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和能力,但是对于教书育人的育人环节的梳理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足导致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对学生,对学校缺乏一定的敬畏,往往在言语表达和身教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顾的只是表面的单一课程,失去的却是和学生内在交往的动力。
基于这一点原因,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提升:首先是加强自身素质建设,规范自身的教师行为和教师内容,使学生在自我德育建设上就有章可循;其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完善沟通方式,并将其与德育建设深度结合;最后发挥自身优势,去开发相关的内化与课程。
(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德育水平
校园文化建设是整个校园隐形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必须对其更加重视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绝不是空虚不在,而是需要结合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宏观细致的强化,比如在校园操场和校园空地进行德育文化墙展示,利用雕塑艺术全方面立体化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这一层次的努力和建设,以此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德育能力。当然这一程度的提升不是一个短时间的行为方式,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提炼和挖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并将这一接受内化于心,并最终在行为习惯中有所表现。当然,在这一方面还需要灵活借助互联网力量对这一提升进行辅助,通过喜闻乐见的行为将德育思想和理念对学生进行施教,有效摆脱学生不会学,不懂学,不知道怎么学的局面。
通过对校园隐形课程的开发,使学生对不存在的课程可以有一个全面感知,这种感知,不是空洞无形的,而是具体有表象的。这种表象具有一定的内生动力,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最终表现在学生的行为习惯上,这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养成,特别是对于德育素质的提高和养成。
当然,以上的方法仅仅是从宏观角度对学校的德育课程进行挖掘和建设的,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开发挖掘更加有效的隐形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能力。
(三)加强心理疏导教育
受成长环境和心智发育等问题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会影响学生学习情况。因此要提高德育的效率,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教育。在体育课上,教师不光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一旦发现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上存在令其困惑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防止因为心理问题出现更严重的事故。
所谓隐形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均衡“德”和“育”的工作,在“教书”的同时做到“育人”,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各教师要建立起正确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产生自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学习或心理上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防止以为生活或者学习上的问题影响学生的成长,在教师的关怀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德育教育与隐形课程教学的融合
在当下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没有合理将德育和隐形课程教育融合在一起,导致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琐碎,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将德育和隐形课程教学合理融合在一起。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拔河比赛,让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比拼,在比赛结束后让学生反思影响比赛结果的是个人的力量还是团队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进行乒乓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协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既定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将各个部分的隐形课程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结构。
(五)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情感教育
当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失去了自我发展空间,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另外,管理式教学也是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以后教学中,各个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尽量避免对立关系的产生。我在与学生的沟通中都会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地面对面交流,而不是以命令的姿态颐指气使地与学生交流,不要过多重复“不能怎么怎么样”,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成长。比如在隐形课程教学中,有部分学生不喜欢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六)建立严密的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精神
经过本人调查发现,当下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性格比较自我,在体育课堂上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观念,严重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然而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观念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光可以提高整个隐形课程教学的教学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体育课上的优秀品质带到生活中,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我在教学中会在体育课堂上建立严密的课堂结构。在教学中本人会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组织纪律观念,并在教学中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和表现差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惩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园隐形课程开发与学生核心价值观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18]GHB2294)。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