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风险的影响:一项为期2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4个月的抗阻运动(RT)和有氧运动(AT)对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4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并分为3组:RT组(82例)、AT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RT组和AT组的参与者在3个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组织和监督下,每周集中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RT或AT(150 min/周),为期24个月。RT使用弹力绳,以60%的1RM(肌肉能一次举起的最大重量)进行运动;AT组患者以最大心率的60%~70%进行有氧操运动。在基线以及第6、12和24个月结束时对每个受试者进行评估。主要结局指标为2型糖尿病风险的改变,次要结局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的变化。

结果

完成6、12和24个月随访的研究对象分别为217、206和173例。基线时RT组、AT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9.91±5.92)、(60.93±5.71)和(60.73±5.83)岁。与对照组相比,RT组和AT组在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末时HbA1C显著降低(P<0.05),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明显上升(P<0.01)。校正年龄、性别、他汀类药物使用、血脂、血压和体重指数等参数后,COX回归显示24个月的RT和AT分别使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55.6%(P=0.012)和59.8%(P=0.010)。

结论

为期24个月的中等强度RT和AT均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β细胞功能和糖脂代谢,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藁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本地病例、CDC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省份公开发布的疫情信息,描述该起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2021年1月2日至2月14日,石家庄市共报告COVID-19病例1 033例,罹患率为9.36/10万;疫情分布在石家庄市14个县(市、区),并扩散到河北省在
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的1/4,居世界首位,但我国一直以来却缺乏针对老年糖尿病的指南以规范老年糖尿病的诊治。2021年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有关老年糖尿病的指南——《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本文拟对该指南的部分重要推荐意见进行解读,希望它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最终改善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
目的研究阿黑皮素原(POMC)在miR-21敲除小鼠表达下丘脑中的变化及其相应的能量代谢变化。方法将miR-21敲除小鼠及野生型C57BL/6J小鼠分别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监测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变化。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下丘脑组织检测POMC蛋白表达、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基线时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少见、侵袭性强、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近年,关于MPM的临床研究进展迅速,新的治疗药物和临床试验结果不断涌现,本文对MPM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解读,力求推动临床更好地诊断和治疗MPM。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在食管内与食管壁内神经及食管平滑肌构成“神经-ICC-肌肉”的功能单位,调节食管运动。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失弛缓以及食管体部失蠕动,其病理生理机制并未阐明。本文综述ICC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贲门失弛缓症发病的作用及机制。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菌引起的威胁生命的新兴真菌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毛霉菌病的临床表现因宿主而异,最常见的是鼻-眶-脑、肺、皮肤感染。由于毛霉菌病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使得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大挑战。本文介绍毛霉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策略,以期为毛霉菌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血管,主动脉受累罕见。本例患者为52岁男性,临床表现为皮肤、肺、肾、周围神经、心脏、主动脉多系统受累,皮下肿物病理提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胞质型(cANCA)1∶80,诊断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予甲泼尼龙1 g/d 静脉滴注3 d后改口服泼尼松60 mg/d,环磷酰胺 0.2 g 隔日1次静脉注射,7次血浆置换治疗后主动脉壁间
目的观察少见细菌感染对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一感染中常见及相对少见的15个菌种共计288例DFU患者,进行入组病情分析、随访近远期预后指标。根据愈合、截肢、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等病情结局,分析各组间差别与不同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少见感染菌种为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摩根摩根菌、溶血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各组间患者年龄、白蛋白
狭窄成型术是克罗恩病手术中一种重要术式。本中心完成10例吻合器狭窄成型,结果显示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无出血及肠瘘发生,随访期间未发现成型部位疾病复发及再发梗阻情况,证明吻合器狭窄成型术是安全可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