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傣族是云南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的西双版纳、普洱,滇西地区的德宏、临沧等州市,簧管乐器是傣族最具特色的乐器类型,也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名片之一。不同形制的簧管乐器伴随着不同地域的傣族音乐文化生活。作者今年年初在上述地区的傣族村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田野考察,从制作工艺的角度探寻云南傣族簧管乐器分布情况。
关键词:云南 傣族 簧管乐器 制作工艺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5-0186-03
簧管乐器是傣族最具特色的乐器类型,也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名片之一。不同形制的簧管乐器伴随着不同地域的傣族音乐文化生活。笔者于2020年年初在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德宏、临沧等地的傣族村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田野考察,从制作工艺的角度探寻云南傣族簧管乐器分布情况。现以考察点为单位阐述乐器的制作情况。
一、普洱市孟连县艺人波岩胆考察
傣族艺人波岩胆住在中缅边境孟连县山区的芒信镇芒卡傣族村芒蚌小组,他制作的竹簧类乐器“筚灵咩”需要选取已风干的竹管(艺人也曾选取湿度较大的竹管,但是几天后即变形),管身上方为封闭竹节位置,在侧面削成一个平面,在上方用刀开4个方孔,孔与孔的距离大约为一个手指宽度。在管身上方封闭位置侧面开簧窗,并用竹管侧壁作为簧片,顶端固定,其余三边可充分振动。竹材不可过嫩,也不可过硬,簧片本身需要用刀不断磨削并放入嘴中试吹,直至其可以充分振动并发声为止。
二、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艺人岩三考察
傣族乐器传承人岩三居住在景洪市嘎洒镇曼乱点村。老人可以制作多種傣族簧管乐器。
(一)“筚姑”(大号,公)和“筚奴艾①”(小号、母)
“筚姑”和“筚奴艾”的制作需要事先准备好已褪色的水分已基本蒸发的干竹子,上方为闭管, 艺人会将管身用砂纸反复打磨平滑。竹管中间有一个竹节并已打通,艺人按照已做好的乐器来画出开孔位置,两件乐器不同的竹节位置对开孔并未产生影响。常规开孔方式为:正面开7孔,背面开1孔,背面孔的开孔位置都经过比对并用刀环刻一条痕迹。
竹管打磨好确定开孔位置之后,作者跟随艺人来到他早年居住的傣族传统竹楼上进行乐器开孔与簧片加工。在竹楼上采用传统火塘,用木柴烧起炭火,将通条烧红,逐个开孔,通条分粗细两根,大孔用粗通条,小孔用细通条。最后再用通条将竹节烫开,打通竹管。
筚姑和筚奴艾的簧片都使用铜簧,岩三艺人的“簧片工作台”就是一根方形牛角的侧面。将牛角两段固定,用刀将簧片刮薄。牛角的侧面较窄,将簧片横向放置,两端向下弯曲固定,将用锯条制成的一字刀侧面放置在铜簧上,用锤子敲击一字刀,以切出簧舌,由于两端是弯曲固定,故簧片不会被切断。为了促使簧舌充分振动,需要用小段竹皮将振动簧垫起,用竹片在簧舌侧面反复打磨以使其与簧片产生一定的缝隙。簧舌制成后,将簧片弯曲的部分重新敲平,并反复刮至适合的厚度,从而制成簧片。
在竹管上端开长方形簧窗,筚姑的簧窗长2CM,宽1CM,筚奴艾的簧窗长1.8CM,款0.8CM,其位置位于闭管的上端,但并不要求与正面7孔或背面1孔对齐。在圆弧形的管身上开出一个长方形平面槽,用小尖刀在中间开出长方形窗口,在平面槽的上下两段端用刀开出缝隙,以便将簧片下方固定在簧窗上,这个缝隙就起到了固定簧片的作用。簧片安装后会不断试奏,聆听音色和簧舌的振动效果,如果振动不畅会继续将簧片刮薄。
最后用白石灰水将所有缝隙密封,密封后依然要反复调节簧舌使其能够自由振动,确认发音正常后,乐器即制作完成。为了保护簧片,艺人岩三专门用编织袋材料为簧窗专门制作保护套。
(二)“乖”
“乖”为牛角制簧管乐器成品,从形制即可看出乐器制作工艺,即用现成的牛角,在侧面中间位置开簧窗,按照筚姑和筚奴艾的做法安装簧片并用白石灰水密封。
“乖”的演奏没有明确的音高标准。但音高调节方法主要取决于左右手。常规演奏方法是:左手控制乐器左边的开孔,松开时,管身即形成开管状态,按住时,管身则处于闭管状态,音高可低八度;右手则形成松弛的“握拳”状,从而使其形成一个圆柱状空间,将其半握在管身右侧,其实就增加了实际的管身长度,通过调节手指空气柱的大小来调节音高,从而形成滑音旋律形态。
(三)“班啰”
该乐器最大的特色在于,竹管中间位置必然有一个竹节,就在靠近竹节的两边各开一个簧窗并安装一个簧片。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双簧窗铜簧乐器。再在上方粘贴上一个弧形竹片盖板,并在盖板上开一圆孔。盖板的粘合与固定在今天采用透明胶布,据艺人介绍,传统工艺是采用糯米糊粘合。
吹气时,两个簧片同时发音。这两个音没有固定音高,但是音高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完全相同,按照艺人的说法,应当是稍微偏一些。这也许是为了追求拍音。该乐器只能演奏持续的双音,没有开孔。
乐器制作完成后,艺人用青绿色塑料纸包裹整个乐器,他指出,班啰只能在傣历新年的时候才能制作和演奏,是在进行敬佛仪式时吹奏。
三、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艺人岩坎嫩考察
傣族乐器制作艺人岩坎嫩和岩稍晚居住在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委会曼贺勐村,他们可以制作用于章哈伴奏的傣族簧管乐器“筚”。
勐海“筚”所用的竹材为当地苦竹,选取材料应为健康和粗度适中的长竹管,为了保证竹管物理属性的稳定,需要将材料放入沸水中煮2小时左右,煮至竹材呈现暗黄色。其制作工艺与筚姑、筚奴艾的制作工艺相似,选材、开孔方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大孔和小孔的安排上存在差别。第一个开孔位置大致位于竹管的中点,然后其余孔的位置基本以相隔一指距离为准。筚的簧片所用的铜制材料源自傣族日常的铜质器皿,最常见的是用于装槟榔的铜质容器。 据艺人介绍,第1、3孔为小孔,第2孔为大孔,最后3孔艺人称大小无所谓。开孔方式也完全相同,即将粗细两根通条在火塘烧红,在竹管上烫出按孔。艺人自己的乐器第4孔是用纸封闭的,询问原因艺人无法作答。作者猜测,这应是与章哈伴奏的实用性有关,作为章哈伴奏的筚一般只循环演奏4-5个音。但仍然需要进一步证明。
在已有的簧片上放置小凿子用铁锤敲击以制成簧舌,将簧舌用金属片垫起后反复刮薄,直至能够充分振动。在竹管上端开簧窗,将簧片两边的边缘剪成圆弧形,在簧窗上下沿用刀割开缝隙,将簧舌朝下镶嵌在簧窗上(其他放置方式均错误)。然后反复试奏,如果簧舌难以起振,则需要继续将簧舌刮薄。簧舌的位置必须处于簧片的上端,不能处于下端,由此可知,铜簧类乐器都属于单向振动。
艺人的工具中都有石灰盒,里面存有一些干的白石灰,加入少量水将石灰拌成黏糊状,涂抹在簧窗和簧片周围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筚的演奏主要依据章哈演唱者的旋律走向,即兴跟随演奏,常规只有四个音高。
筚也分大小,即公母。所谓公母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乐器本身形制的大小的区别,即大乐器为公,小乐器为母;另一层是乐器演奏与演唱者关系的公母,即在男性章哈演唱者演唱是用大乐器,女性演唱者演唱则用小乐器。
四、临沧市耿马县艺人依板考察
傣族艺人依板居住在耿马县孟定镇滚乃村,据他介绍,当地的“筚朗叨”为两根管,即主管和一根附管,主管开七孔,附管不开孔。主管和附管顶端开簧窗,将簧片嵌在簧窗上方,簧片的制作材料艺人坚称为银制,常规做法是将簧片放置在有弧度的管身上,用刻刀刻出簧舌。然后需要不断的将簧舌打磨到合适的厚度,以实现充分振动。
当地筚朗叨制作工艺最大的特点是簧窗与簧片的密封方式,将橡胶片点燃,即产生黑烟,将簧窗放置在黑烟飘起的位置,从而使黑烟附着在簧窗周围,产生密封作用,据艺人介绍,传统制作工艺是采用点灯的灯油产生的油烟来密封。
将主管和附管插入已准备好的葫芦中,将蜂蜡粘连在葫芦与竹管间的缝隙处,并在蜡烛上烤制,将蜂蜡烧化,以实现密封。
五、德宏州梁河县艺人冯绍兴考察
冯绍兴老人住在梁河县勐养镇帮盖村,他是已故知名葫芦丝演奏家哏德全的启蒙老师,他居住在帮盖村哏德全故居的后面,目前主要同家属一起开葫芦丝作坊,并在网上销售。因此,其制作工艺相对比较成熟,并具备了一些作坊化批量生产的特色。
老人所用的竹材为紫竹,已不在本地获取,而是由上海的供应商提供。常规紫竹需要烘烤、拉直,使其物理属性稳定,不会开裂变形,最终形成标准化的长度和厚度的竹管原料。竹管的顶部经过打磨后开簧窗,用胶水将簧片固定在簧窗上,并用直径仅1MM的竹条在簧片两侧固定,以便压紧铜簧。早期簧片与竹管的粘合剂主要是蜂蜡,今天主要使用502胶,偶尔用蜂蜡起到辅助粘合的作用,蜂蜡的优势在于其物理属性的不稳定,遇热即变软,可利用这一属性调节粘合的效果。
开孔位置采用已标注好刻度的竹条作为标准,开孔采用专用打孔机。在早年没有打孔机的时候,则采用通条烧红,在竹管上相应位置烫出孔来。
铜簧片的材料最早源于废弃的铜锅,今天的簧片都是从外地供应商处购得,老人有专门的铜簧切割机,人工切割需要的簧片,然后完全通过人工打磨以达到充分振动的目的,据老人介绍,外地簧片的处理大都通过浸入酸性溶液,效率虽然得到提升,但是艺人认为声音不理想。
葫芦丝的原材料中所用的葫芦主要在当地种植,镇政府为此专门建立了葫芦温室塑料大棚,并在通往帮盖村的公路两侧种植大量葫芦。葫芦成熟之后,将外皮刮掉,将其放置在烤烟坊烘干4-5天,即可呈现淡黄色,在葫芦下方开洞,将内部的葫芦子、葫芦瓤等清除干净,即可作为葫芦丝所用的气囊原材料备用。
簧片固定密封后,老人会将竹管插入葫芦中进行试奏(为防止漏气会在竹管和葫芦接口处用塑料袋密封),如果感觉音色不够圆润,说明簧片的密封效果还不够理想,会随时取下,进一步调节簧片的固定状态。
葫芦下方开的洞口会依据竹管的粗细调整,用锉刀将洞口开大,最终形成主管的一个大洞口和两边附管各一个小洞口。传统葫芦丝的竹管和葫芦连接处采用蜂蜡粘合,并用火烤软以防止漏气,蜂蜡的优势在于质地较软,竹管便于拆卸和安装,后采用白乳胶或502胶粘合,一旦固定后拆卸起来相对麻烦。现代葫芦丝为便于拆卸竹管,会在连接处套上金属管,便于随时调节。
葫芦上方的吹嘴部分需要开出直径约5-7MM的小孔,并插入一根3CM左右的竹管,成为吹嘴。为了便于演奏,吹嘴的安装常常依据葫芦顶端的生长方向稍微倾斜一些,吹嘴也会适当向演奏者身体方向倾斜。
葫芦丝的两个附管一般不开孔,各演奏一个持续音,两个附管音高不同,故竹管的有效筒长必然不同,为了便于固定,附管会留出一定长度的竹条,并保证两边的附管长度相等,以便与主管牢固的绑在一起。在试奏的时候如果认为附管的音高与竹管形成的和音不够协和,可以在附管的管口处削掉一些以调整音高,没有见到削主管的情况,相信是由于按孔均在主管,不能任意调整的缘故。
老人指出,葫芦丝受气候影响较大,冬天天气寒冷,音会变低,夏天天气炎热,音会变高②。为了解决声音变高的问题,老人会在竹管顶端插入一小段卫生纸或是其他阻塞物,通过控制空气柱的长度,来对音高进行微调。
六、结语
通过对傣族簧管乐器传统制作流程的普查,可以探究不同地域同一民族乐器制作工艺上的共性与个性,并为簧管乐器的发展历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根据笔者的初步考察可知:滇南、滇西地区傣族簧管乐器的形制存在联系,按照乐器结构的复杂程度看,基本呈现从滇南地区到滇西地区的渐变过程。西双版纳和德宏形制相对固定,普洱和临沧处于“缓冲地”,形制较为自由。
簧管乐器的簧片以铜簧为主,只有孟连傣族出现竹簧。簧管乐器葫芦气囊从滇西临沧市孟定镇开始向北逐渐增多,而滇南地区则未出现。
通过考察发现:傣族簧管乐器的制作艺人在制作工艺上从不关注乐器的音高关系、音阶等问题,只关注按照传统工艺是否能制作出让人“吹得舒服”的乐器。虽然也有艺人会依据传统的习惯做出度量尺方便确定大孔位置,但是大部分艺人并不认为孔与孔的距离对音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距离仅仅就是为了手指方便按孔。因此这些考察难以与“以指度律”相联系。
注釋:
①这里的“奴艾”是傣语中的一个音节,由于在汉字中无法表音,就用两个汉字加横线的方式来表音。下同。
②这主要是由于空气柱的作用,根据空气柱振动频率公式,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和声速成正比,冬天天气寒冷,声速变慢,空气柱振动频率变低,声音变低;夏天天气炎热,声速变快,空气柱振动频率变高,声音也就变高,与管身的材质没有关系。
关键词:云南 傣族 簧管乐器 制作工艺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5-0186-03
簧管乐器是傣族最具特色的乐器类型,也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名片之一。不同形制的簧管乐器伴随着不同地域的傣族音乐文化生活。笔者于2020年年初在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德宏、临沧等地的傣族村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田野考察,从制作工艺的角度探寻云南傣族簧管乐器分布情况。现以考察点为单位阐述乐器的制作情况。
一、普洱市孟连县艺人波岩胆考察
傣族艺人波岩胆住在中缅边境孟连县山区的芒信镇芒卡傣族村芒蚌小组,他制作的竹簧类乐器“筚灵咩”需要选取已风干的竹管(艺人也曾选取湿度较大的竹管,但是几天后即变形),管身上方为封闭竹节位置,在侧面削成一个平面,在上方用刀开4个方孔,孔与孔的距离大约为一个手指宽度。在管身上方封闭位置侧面开簧窗,并用竹管侧壁作为簧片,顶端固定,其余三边可充分振动。竹材不可过嫩,也不可过硬,簧片本身需要用刀不断磨削并放入嘴中试吹,直至其可以充分振动并发声为止。
二、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艺人岩三考察
傣族乐器传承人岩三居住在景洪市嘎洒镇曼乱点村。老人可以制作多種傣族簧管乐器。
(一)“筚姑”(大号,公)和“筚奴艾①”(小号、母)
“筚姑”和“筚奴艾”的制作需要事先准备好已褪色的水分已基本蒸发的干竹子,上方为闭管, 艺人会将管身用砂纸反复打磨平滑。竹管中间有一个竹节并已打通,艺人按照已做好的乐器来画出开孔位置,两件乐器不同的竹节位置对开孔并未产生影响。常规开孔方式为:正面开7孔,背面开1孔,背面孔的开孔位置都经过比对并用刀环刻一条痕迹。
竹管打磨好确定开孔位置之后,作者跟随艺人来到他早年居住的傣族传统竹楼上进行乐器开孔与簧片加工。在竹楼上采用传统火塘,用木柴烧起炭火,将通条烧红,逐个开孔,通条分粗细两根,大孔用粗通条,小孔用细通条。最后再用通条将竹节烫开,打通竹管。
筚姑和筚奴艾的簧片都使用铜簧,岩三艺人的“簧片工作台”就是一根方形牛角的侧面。将牛角两段固定,用刀将簧片刮薄。牛角的侧面较窄,将簧片横向放置,两端向下弯曲固定,将用锯条制成的一字刀侧面放置在铜簧上,用锤子敲击一字刀,以切出簧舌,由于两端是弯曲固定,故簧片不会被切断。为了促使簧舌充分振动,需要用小段竹皮将振动簧垫起,用竹片在簧舌侧面反复打磨以使其与簧片产生一定的缝隙。簧舌制成后,将簧片弯曲的部分重新敲平,并反复刮至适合的厚度,从而制成簧片。
在竹管上端开长方形簧窗,筚姑的簧窗长2CM,宽1CM,筚奴艾的簧窗长1.8CM,款0.8CM,其位置位于闭管的上端,但并不要求与正面7孔或背面1孔对齐。在圆弧形的管身上开出一个长方形平面槽,用小尖刀在中间开出长方形窗口,在平面槽的上下两段端用刀开出缝隙,以便将簧片下方固定在簧窗上,这个缝隙就起到了固定簧片的作用。簧片安装后会不断试奏,聆听音色和簧舌的振动效果,如果振动不畅会继续将簧片刮薄。
最后用白石灰水将所有缝隙密封,密封后依然要反复调节簧舌使其能够自由振动,确认发音正常后,乐器即制作完成。为了保护簧片,艺人岩三专门用编织袋材料为簧窗专门制作保护套。
(二)“乖”
“乖”为牛角制簧管乐器成品,从形制即可看出乐器制作工艺,即用现成的牛角,在侧面中间位置开簧窗,按照筚姑和筚奴艾的做法安装簧片并用白石灰水密封。
“乖”的演奏没有明确的音高标准。但音高调节方法主要取决于左右手。常规演奏方法是:左手控制乐器左边的开孔,松开时,管身即形成开管状态,按住时,管身则处于闭管状态,音高可低八度;右手则形成松弛的“握拳”状,从而使其形成一个圆柱状空间,将其半握在管身右侧,其实就增加了实际的管身长度,通过调节手指空气柱的大小来调节音高,从而形成滑音旋律形态。
(三)“班啰”
该乐器最大的特色在于,竹管中间位置必然有一个竹节,就在靠近竹节的两边各开一个簧窗并安装一个簧片。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双簧窗铜簧乐器。再在上方粘贴上一个弧形竹片盖板,并在盖板上开一圆孔。盖板的粘合与固定在今天采用透明胶布,据艺人介绍,传统工艺是采用糯米糊粘合。
吹气时,两个簧片同时发音。这两个音没有固定音高,但是音高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完全相同,按照艺人的说法,应当是稍微偏一些。这也许是为了追求拍音。该乐器只能演奏持续的双音,没有开孔。
乐器制作完成后,艺人用青绿色塑料纸包裹整个乐器,他指出,班啰只能在傣历新年的时候才能制作和演奏,是在进行敬佛仪式时吹奏。
三、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艺人岩坎嫩考察
傣族乐器制作艺人岩坎嫩和岩稍晚居住在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委会曼贺勐村,他们可以制作用于章哈伴奏的傣族簧管乐器“筚”。
勐海“筚”所用的竹材为当地苦竹,选取材料应为健康和粗度适中的长竹管,为了保证竹管物理属性的稳定,需要将材料放入沸水中煮2小时左右,煮至竹材呈现暗黄色。其制作工艺与筚姑、筚奴艾的制作工艺相似,选材、开孔方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大孔和小孔的安排上存在差别。第一个开孔位置大致位于竹管的中点,然后其余孔的位置基本以相隔一指距离为准。筚的簧片所用的铜制材料源自傣族日常的铜质器皿,最常见的是用于装槟榔的铜质容器。 据艺人介绍,第1、3孔为小孔,第2孔为大孔,最后3孔艺人称大小无所谓。开孔方式也完全相同,即将粗细两根通条在火塘烧红,在竹管上烫出按孔。艺人自己的乐器第4孔是用纸封闭的,询问原因艺人无法作答。作者猜测,这应是与章哈伴奏的实用性有关,作为章哈伴奏的筚一般只循环演奏4-5个音。但仍然需要进一步证明。
在已有的簧片上放置小凿子用铁锤敲击以制成簧舌,将簧舌用金属片垫起后反复刮薄,直至能够充分振动。在竹管上端开簧窗,将簧片两边的边缘剪成圆弧形,在簧窗上下沿用刀割开缝隙,将簧舌朝下镶嵌在簧窗上(其他放置方式均错误)。然后反复试奏,如果簧舌难以起振,则需要继续将簧舌刮薄。簧舌的位置必须处于簧片的上端,不能处于下端,由此可知,铜簧类乐器都属于单向振动。
艺人的工具中都有石灰盒,里面存有一些干的白石灰,加入少量水将石灰拌成黏糊状,涂抹在簧窗和簧片周围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筚的演奏主要依据章哈演唱者的旋律走向,即兴跟随演奏,常规只有四个音高。
筚也分大小,即公母。所谓公母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乐器本身形制的大小的区别,即大乐器为公,小乐器为母;另一层是乐器演奏与演唱者关系的公母,即在男性章哈演唱者演唱是用大乐器,女性演唱者演唱则用小乐器。
四、临沧市耿马县艺人依板考察
傣族艺人依板居住在耿马县孟定镇滚乃村,据他介绍,当地的“筚朗叨”为两根管,即主管和一根附管,主管开七孔,附管不开孔。主管和附管顶端开簧窗,将簧片嵌在簧窗上方,簧片的制作材料艺人坚称为银制,常规做法是将簧片放置在有弧度的管身上,用刻刀刻出簧舌。然后需要不断的将簧舌打磨到合适的厚度,以实现充分振动。
当地筚朗叨制作工艺最大的特点是簧窗与簧片的密封方式,将橡胶片点燃,即产生黑烟,将簧窗放置在黑烟飘起的位置,从而使黑烟附着在簧窗周围,产生密封作用,据艺人介绍,传统制作工艺是采用点灯的灯油产生的油烟来密封。
将主管和附管插入已准备好的葫芦中,将蜂蜡粘连在葫芦与竹管间的缝隙处,并在蜡烛上烤制,将蜂蜡烧化,以实现密封。
五、德宏州梁河县艺人冯绍兴考察
冯绍兴老人住在梁河县勐养镇帮盖村,他是已故知名葫芦丝演奏家哏德全的启蒙老师,他居住在帮盖村哏德全故居的后面,目前主要同家属一起开葫芦丝作坊,并在网上销售。因此,其制作工艺相对比较成熟,并具备了一些作坊化批量生产的特色。
老人所用的竹材为紫竹,已不在本地获取,而是由上海的供应商提供。常规紫竹需要烘烤、拉直,使其物理属性稳定,不会开裂变形,最终形成标准化的长度和厚度的竹管原料。竹管的顶部经过打磨后开簧窗,用胶水将簧片固定在簧窗上,并用直径仅1MM的竹条在簧片两侧固定,以便压紧铜簧。早期簧片与竹管的粘合剂主要是蜂蜡,今天主要使用502胶,偶尔用蜂蜡起到辅助粘合的作用,蜂蜡的优势在于其物理属性的不稳定,遇热即变软,可利用这一属性调节粘合的效果。
开孔位置采用已标注好刻度的竹条作为标准,开孔采用专用打孔机。在早年没有打孔机的时候,则采用通条烧红,在竹管上相应位置烫出孔来。
铜簧片的材料最早源于废弃的铜锅,今天的簧片都是从外地供应商处购得,老人有专门的铜簧切割机,人工切割需要的簧片,然后完全通过人工打磨以达到充分振动的目的,据老人介绍,外地簧片的处理大都通过浸入酸性溶液,效率虽然得到提升,但是艺人认为声音不理想。
葫芦丝的原材料中所用的葫芦主要在当地种植,镇政府为此专门建立了葫芦温室塑料大棚,并在通往帮盖村的公路两侧种植大量葫芦。葫芦成熟之后,将外皮刮掉,将其放置在烤烟坊烘干4-5天,即可呈现淡黄色,在葫芦下方开洞,将内部的葫芦子、葫芦瓤等清除干净,即可作为葫芦丝所用的气囊原材料备用。
簧片固定密封后,老人会将竹管插入葫芦中进行试奏(为防止漏气会在竹管和葫芦接口处用塑料袋密封),如果感觉音色不够圆润,说明簧片的密封效果还不够理想,会随时取下,进一步调节簧片的固定状态。
葫芦下方开的洞口会依据竹管的粗细调整,用锉刀将洞口开大,最终形成主管的一个大洞口和两边附管各一个小洞口。传统葫芦丝的竹管和葫芦连接处采用蜂蜡粘合,并用火烤软以防止漏气,蜂蜡的优势在于质地较软,竹管便于拆卸和安装,后采用白乳胶或502胶粘合,一旦固定后拆卸起来相对麻烦。现代葫芦丝为便于拆卸竹管,会在连接处套上金属管,便于随时调节。
葫芦上方的吹嘴部分需要开出直径约5-7MM的小孔,并插入一根3CM左右的竹管,成为吹嘴。为了便于演奏,吹嘴的安装常常依据葫芦顶端的生长方向稍微倾斜一些,吹嘴也会适当向演奏者身体方向倾斜。
葫芦丝的两个附管一般不开孔,各演奏一个持续音,两个附管音高不同,故竹管的有效筒长必然不同,为了便于固定,附管会留出一定长度的竹条,并保证两边的附管长度相等,以便与主管牢固的绑在一起。在试奏的时候如果认为附管的音高与竹管形成的和音不够协和,可以在附管的管口处削掉一些以调整音高,没有见到削主管的情况,相信是由于按孔均在主管,不能任意调整的缘故。
老人指出,葫芦丝受气候影响较大,冬天天气寒冷,音会变低,夏天天气炎热,音会变高②。为了解决声音变高的问题,老人会在竹管顶端插入一小段卫生纸或是其他阻塞物,通过控制空气柱的长度,来对音高进行微调。
六、结语
通过对傣族簧管乐器传统制作流程的普查,可以探究不同地域同一民族乐器制作工艺上的共性与个性,并为簧管乐器的发展历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根据笔者的初步考察可知:滇南、滇西地区傣族簧管乐器的形制存在联系,按照乐器结构的复杂程度看,基本呈现从滇南地区到滇西地区的渐变过程。西双版纳和德宏形制相对固定,普洱和临沧处于“缓冲地”,形制较为自由。
簧管乐器的簧片以铜簧为主,只有孟连傣族出现竹簧。簧管乐器葫芦气囊从滇西临沧市孟定镇开始向北逐渐增多,而滇南地区则未出现。
通过考察发现:傣族簧管乐器的制作艺人在制作工艺上从不关注乐器的音高关系、音阶等问题,只关注按照传统工艺是否能制作出让人“吹得舒服”的乐器。虽然也有艺人会依据传统的习惯做出度量尺方便确定大孔位置,但是大部分艺人并不认为孔与孔的距离对音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距离仅仅就是为了手指方便按孔。因此这些考察难以与“以指度律”相联系。
注釋:
①这里的“奴艾”是傣语中的一个音节,由于在汉字中无法表音,就用两个汉字加横线的方式来表音。下同。
②这主要是由于空气柱的作用,根据空气柱振动频率公式,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和声速成正比,冬天天气寒冷,声速变慢,空气柱振动频率变低,声音变低;夏天天气炎热,声速变快,空气柱振动频率变高,声音也就变高,与管身的材质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