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舆论监督,是继行政监督、党内监督与法制监督之后又一重要的监督形式,对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近10年的舆论监督实践来看,这种监督形式与前三种监督形式相比,它引起的“官司”或“麻烦”也比较多。除了它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之外,也有新闻从业人员对所监督事件细节核定不实的因素。总而言之。要避免“麻烦”。只有把新闻监督的事实搞准确,才是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关键。
事件细节要客观真实
文章的客观性是舆论监督的“生命”。只有保证新闻事实的准确。才能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要确保文章的客观性,避免新闻官司。除了记者本人立场要坚定之外,新闻记者还要注意采访写作技巧,从一开始就要站稳脚跟。要通过客观真实的细节描写,准确表述发生的新闻事实。
2004年3月末,笔者在新乡驻站时,发现了一件违反文物保护法的事件。一项新,市的重点工程,由于工期紧,不经勘探、挖掘。便匆匆开工,以致数十座汉墓被推平,许多珍贵文物成为瓦砾。当地文物部门长期奔走呼号无人理睬:對当地党报的批评。有关政府部门也置若罔闻。这一“毁宝”工程的继续施工势必造成更多珍贵文物的万劫不复。于是,经向报社汇报,确定对新乡这一事件进行批评。在3月24日至4月1目的9天,笔者对新乡市这一毁坏古汉墓事件作了连续报道,前后共发了3篇消息。当时,记者采取了直接引用事件当事人和直录现场目击的手法写了一组3篇报道。其中一篇的片段如下:
当记者随着老张到项目在建的办公楼区时,他又气愤地说,今年3月初挖办公楼地槽时,他就建议先勘探再建楼,可是盖了快一层也没有人听!勘探队队长赵树旺惋惜地说,这几百平方米的楼基内就有3座汉墓。距此北面8米左右。有一刚刚挖掘好的近50平方米的长方形大坑,老张指着南、东两面坑壁说,这也是两座古墓道。这项工程所占的500多亩地,估计会有上千座古墓。面对同样无可奈何的记者,老张欲哭无泪地喊道:“快来救救新乡这个古汉墓群吧!”
上述片段的每个细节。或者是文物保护专家的情况介绍,或者是专业人员的述说,没有一句记者带有主观评判的陈述。这不仅增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真实性,也为避免新闻官司留了后手。
语言表达要精当准确
语言表达精当准确是搞好舆论监督的灵魂。当然,批评报道如果不倾注记者本人的真情实感,就不可能有震撼力,在打动受众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这组报道第一篇主标题的引言便是“3月24日上午,新乡市凤泉区政协常委、汉风博物馆馆长老张指着一辆正在嚼张施工的挖掘机,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告诉记者:‘23日刚刚挖出的两座古墓道,今天已经荡然无存。’记者在现场看到,挖掘机的巨铲正在伸向一座汉代古墓的砖墙。老张无奈地说:‘完了,完了,不出两分钟就完了!再有10分钟,另一座也完了!’据介绍,仅3月23日上午10时至24日上午1O时,就发现被破坏古汉墓4座。这是发生在新乡市凤泉区王门村汉墓群区令人痛心的一幕”。
但是,舆论监督稿件决不能仅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夸大事实,决不能为了增强语言的震撼力而不顾客观事实乱说乱讲。记者要对自己文章的每一句话、描写的每个细节负责。因此,为了对党的新闻事业负责。为了对我们所维护的国家法律、党的方针政策负责,我们在追求新闻语言具有很强震撼力的同时,更要注重用精当准确的语言表达严肃的新闻舆论监督的主题。
语言的精当准确。就是指不论是记者本人对现场事件细节的描述,还是记者引用事件当事人的原话,都必须符合新闻事实,都不能夸大或掩盖新闻事实,用新闻记者的党性和做人的良心说实话。
为了确保新闻语言的精当准确,这组批评报道,全是通过事件当事人的现场语言构成一篇篇批评稿件。甚至文章的标题都是引用事件当事人的原话。用这样的写作方法批评新乡市违反文物法的行为,还有谁会怀疑新闻稿件的真实性?不论是细节、语言。还是新闻背景,都是事件当事人的语言或介绍,加之记者本人亲临现场的认真采访。哪里还会有失实的细节和语言?
整体把握要和缓适度
舆论监督是鞭挞假、恶、丑的手段,旨在促进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障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对搞好新闻舆论监督,我们认为语言要精确适度、批评分寸适度、波及面大小适度,决不能当“审判员”,也不当“宣判员”。反对“一吐为快”泄私愤,更反对横扫一切有关的人和事。但要做到这些,必须在立场鲜明的同时,更要心态平和地、理性地看待发生的人和事,这样才能为写出事实准确的舆论监督稿件奠定可靠的思想基础。
对于新乡破坏文物事件。笔者当时作为驻地记者站站长,非常了解这一工程在当地的位置,也清楚它的竣工和投入使用毒新乡市“五城创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申报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必要条件。之所以对此背景只字未提,完全是顾及新乡市领导的“面子”。同时,对所批评的项目施工单位——新乡市环卫处的负责同志及所有相关人员,也一个不点名批评。因为我们搞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党的利益,反映人民的呼声”;只要能够确保新闻舆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就算达到了舆论监督的目的,达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但是同时,笔者在几篇文章中也先后表述了“新乡市重点工程”、“这个项目我们和市里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必须确保9月10日竣工”、“建设项目再重要,也要遵守《文物保护法》”等关键语句,比较好地处理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被批评单位和新乡市的领导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记者在进行报道期间,就建议有关各方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文物勘探、挖掘和保护,并在最后表明希望“这一环保工程尽快开工”,这都为以后和缓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对簿公堂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事件细节要客观真实
文章的客观性是舆论监督的“生命”。只有保证新闻事实的准确。才能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要确保文章的客观性,避免新闻官司。除了记者本人立场要坚定之外,新闻记者还要注意采访写作技巧,从一开始就要站稳脚跟。要通过客观真实的细节描写,准确表述发生的新闻事实。
2004年3月末,笔者在新乡驻站时,发现了一件违反文物保护法的事件。一项新,市的重点工程,由于工期紧,不经勘探、挖掘。便匆匆开工,以致数十座汉墓被推平,许多珍贵文物成为瓦砾。当地文物部门长期奔走呼号无人理睬:對当地党报的批评。有关政府部门也置若罔闻。这一“毁宝”工程的继续施工势必造成更多珍贵文物的万劫不复。于是,经向报社汇报,确定对新乡这一事件进行批评。在3月24日至4月1目的9天,笔者对新乡市这一毁坏古汉墓事件作了连续报道,前后共发了3篇消息。当时,记者采取了直接引用事件当事人和直录现场目击的手法写了一组3篇报道。其中一篇的片段如下:
当记者随着老张到项目在建的办公楼区时,他又气愤地说,今年3月初挖办公楼地槽时,他就建议先勘探再建楼,可是盖了快一层也没有人听!勘探队队长赵树旺惋惜地说,这几百平方米的楼基内就有3座汉墓。距此北面8米左右。有一刚刚挖掘好的近50平方米的长方形大坑,老张指着南、东两面坑壁说,这也是两座古墓道。这项工程所占的500多亩地,估计会有上千座古墓。面对同样无可奈何的记者,老张欲哭无泪地喊道:“快来救救新乡这个古汉墓群吧!”
上述片段的每个细节。或者是文物保护专家的情况介绍,或者是专业人员的述说,没有一句记者带有主观评判的陈述。这不仅增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真实性,也为避免新闻官司留了后手。
语言表达要精当准确
语言表达精当准确是搞好舆论监督的灵魂。当然,批评报道如果不倾注记者本人的真情实感,就不可能有震撼力,在打动受众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这组报道第一篇主标题的引言便是“3月24日上午,新乡市凤泉区政协常委、汉风博物馆馆长老张指着一辆正在嚼张施工的挖掘机,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告诉记者:‘23日刚刚挖出的两座古墓道,今天已经荡然无存。’记者在现场看到,挖掘机的巨铲正在伸向一座汉代古墓的砖墙。老张无奈地说:‘完了,完了,不出两分钟就完了!再有10分钟,另一座也完了!’据介绍,仅3月23日上午10时至24日上午1O时,就发现被破坏古汉墓4座。这是发生在新乡市凤泉区王门村汉墓群区令人痛心的一幕”。
但是,舆论监督稿件决不能仅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夸大事实,决不能为了增强语言的震撼力而不顾客观事实乱说乱讲。记者要对自己文章的每一句话、描写的每个细节负责。因此,为了对党的新闻事业负责。为了对我们所维护的国家法律、党的方针政策负责,我们在追求新闻语言具有很强震撼力的同时,更要注重用精当准确的语言表达严肃的新闻舆论监督的主题。
语言的精当准确。就是指不论是记者本人对现场事件细节的描述,还是记者引用事件当事人的原话,都必须符合新闻事实,都不能夸大或掩盖新闻事实,用新闻记者的党性和做人的良心说实话。
为了确保新闻语言的精当准确,这组批评报道,全是通过事件当事人的现场语言构成一篇篇批评稿件。甚至文章的标题都是引用事件当事人的原话。用这样的写作方法批评新乡市违反文物法的行为,还有谁会怀疑新闻稿件的真实性?不论是细节、语言。还是新闻背景,都是事件当事人的语言或介绍,加之记者本人亲临现场的认真采访。哪里还会有失实的细节和语言?
整体把握要和缓适度
舆论监督是鞭挞假、恶、丑的手段,旨在促进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障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对搞好新闻舆论监督,我们认为语言要精确适度、批评分寸适度、波及面大小适度,决不能当“审判员”,也不当“宣判员”。反对“一吐为快”泄私愤,更反对横扫一切有关的人和事。但要做到这些,必须在立场鲜明的同时,更要心态平和地、理性地看待发生的人和事,这样才能为写出事实准确的舆论监督稿件奠定可靠的思想基础。
对于新乡破坏文物事件。笔者当时作为驻地记者站站长,非常了解这一工程在当地的位置,也清楚它的竣工和投入使用毒新乡市“五城创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申报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必要条件。之所以对此背景只字未提,完全是顾及新乡市领导的“面子”。同时,对所批评的项目施工单位——新乡市环卫处的负责同志及所有相关人员,也一个不点名批评。因为我们搞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党的利益,反映人民的呼声”;只要能够确保新闻舆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就算达到了舆论监督的目的,达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但是同时,笔者在几篇文章中也先后表述了“新乡市重点工程”、“这个项目我们和市里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必须确保9月10日竣工”、“建设项目再重要,也要遵守《文物保护法》”等关键语句,比较好地处理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被批评单位和新乡市的领导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记者在进行报道期间,就建议有关各方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文物勘探、挖掘和保护,并在最后表明希望“这一环保工程尽快开工”,这都为以后和缓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对簿公堂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