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外科自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的ASA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例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进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每组100例。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血压(SBP和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统计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前和术后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压和心率较术前变化明显(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维持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咽喉反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较芬太尼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临床效果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其在体内经血浆和组织酯酶分解,作用时间短,其起效快、半衰期短,可控性好,镇痛作用优于芬太尼,是手术中实行全身静脉麻醉比较理想药物[1]。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全麻药物,效果起效快,时间作用短,恢复平稳迅速,不良反应少。本文选择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需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00例,分别进行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象为我院外科自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的ASA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例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47.4岁;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9.3岁。两组患者均无合并其他疾患,心电图,血常规和生化三系均正常,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术前所有患者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常规禁食、禁饮4-6h。入手术室后给予常规心电监测、血压脉搏测量、血氧饱和度检测。观察组静脉持续注射瑞芬太尼1.5 g/kg,1分钟后,以异丙酚2mg/kg持续输注;对照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注射,异丙酚在芬太尼后使用,剂量为1.5g/kg,120s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5mg/kg。两组均待麻醉满意之后马上开始手术。
1.3 监测指标观察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术前和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苏醒时间表1可见,对照组的麻醉维持时间稍长于观察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咽喉反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2 术中呼吸、循环系统监测指标的变化
3 讨论
瑞芬太尼是新一代U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瑞芬太尼化学结构中含有丙酸甲酯键,可被血流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不受病人体内拟胆碱酯酶影响[2]。无论静脉输注时间多长,其血药浓度减半时间始终在5min左右,而芬太尼随输注时间延长,输注4 h后延长262.5min,主要原因是异丙酚首次大剂量用药后对呼吸和心血管的影响较大,有研究认为异丙酚引起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周阻力下降,通过调整剂量和用药速度可缓解[3]。瑞芬太尼的起效快,作用强,有研究报道认为其镇痛作用是芬太尼的1.5-3倍,而其对呼吸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4]。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前和术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充分说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苏醒时间早,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平健,吕金.瑞芬太尼对气管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皮质醇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2):22-23.
[2]刘江洪,刘才堂,卓庆亮.瑞芬太尼一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0,30(6):80-81.
[3]高勇,王秋红.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麻醉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7):675-676.
[4]李大文.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黑龙江医学,2004,28(10):738-739
表1 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术前和术后SBP、DBP、HR和SpO2变化(x±s)
注:与术前比较,▲P<0.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临床效果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其在体内经血浆和组织酯酶分解,作用时间短,其起效快、半衰期短,可控性好,镇痛作用优于芬太尼,是手术中实行全身静脉麻醉比较理想药物[1]。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全麻药物,效果起效快,时间作用短,恢复平稳迅速,不良反应少。本文选择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需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00例,分别进行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象为我院外科自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的ASA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例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47.4岁;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9.3岁。两组患者均无合并其他疾患,心电图,血常规和生化三系均正常,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术前所有患者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常规禁食、禁饮4-6h。入手术室后给予常规心电监测、血压脉搏测量、血氧饱和度检测。观察组静脉持续注射瑞芬太尼1.5 g/kg,1分钟后,以异丙酚2mg/kg持续输注;对照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注射,异丙酚在芬太尼后使用,剂量为1.5g/kg,120s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5mg/kg。两组均待麻醉满意之后马上开始手术。
1.3 监测指标观察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术前和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苏醒时间表1可见,对照组的麻醉维持时间稍长于观察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咽喉反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2 术中呼吸、循环系统监测指标的变化
3 讨论
瑞芬太尼是新一代U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瑞芬太尼化学结构中含有丙酸甲酯键,可被血流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不受病人体内拟胆碱酯酶影响[2]。无论静脉输注时间多长,其血药浓度减半时间始终在5min左右,而芬太尼随输注时间延长,输注4 h后延长262.5min,主要原因是异丙酚首次大剂量用药后对呼吸和心血管的影响较大,有研究认为异丙酚引起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周阻力下降,通过调整剂量和用药速度可缓解[3]。瑞芬太尼的起效快,作用强,有研究报道认为其镇痛作用是芬太尼的1.5-3倍,而其对呼吸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4]。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前和术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充分说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苏醒时间早,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平健,吕金.瑞芬太尼对气管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皮质醇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2):22-23.
[2]刘江洪,刘才堂,卓庆亮.瑞芬太尼一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0,30(6):80-81.
[3]高勇,王秋红.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麻醉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7):675-676.
[4]李大文.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黑龙江医学,2004,28(10):738-739
表1 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术前和术后SBP、DBP、HR和SpO2变化(x±s)
注:与术前比较,▲P<0.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