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参加过不少在职培训,感觉各种培训大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三段式,第一段为理论介绍,第二段为案例实录,第三段为作业。培训形式相同可培训的效果差别却相当大。我认为,这是由于组织培训者对理论、案例、作业的处理方式不同而造成的。
有些培训理论、案例、作业三部分关联性不强,由各自独立的专家进行解构,形成一种各讲各的调、各成各的曲的局面,这种培训协同性不强,主题分散,不符合受培训教师的认知习惯。因此,建议组织者在培训之前,要将负责理论、案例、作业三部分的专家召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定出相同的培训主题,特别是理论部分不宜容量过大,每次培训只需针对一两点进行深入透彻的讲解,让受培训教师不再感到理论的假、大、空,而是对受训主题有深刻认识。
其次,一般教师更渴望通过培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培训中先理论再案例,不如先讲案例,再针对案例讲解理论,这样会让教育培训的内容更为鲜活。这样处理,一来可以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无味,二来可以让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而不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的认知。
因此,把以理论为中心、案例作陪衬的培训转变为以案例为中心、升华出理论的形式,进行容量上、深度上和教学上的贴近,才能让在职培训变得鲜活而有用,让继续教育真实地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技能添砖加瓦,让广大教师不再觉得“被培训”是种沉重的负担。■
有些培训理论、案例、作业三部分关联性不强,由各自独立的专家进行解构,形成一种各讲各的调、各成各的曲的局面,这种培训协同性不强,主题分散,不符合受培训教师的认知习惯。因此,建议组织者在培训之前,要将负责理论、案例、作业三部分的专家召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定出相同的培训主题,特别是理论部分不宜容量过大,每次培训只需针对一两点进行深入透彻的讲解,让受培训教师不再感到理论的假、大、空,而是对受训主题有深刻认识。
其次,一般教师更渴望通过培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培训中先理论再案例,不如先讲案例,再针对案例讲解理论,这样会让教育培训的内容更为鲜活。这样处理,一来可以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无味,二来可以让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而不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的认知。
因此,把以理论为中心、案例作陪衬的培训转变为以案例为中心、升华出理论的形式,进行容量上、深度上和教学上的贴近,才能让在职培训变得鲜活而有用,让继续教育真实地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技能添砖加瓦,让广大教师不再觉得“被培训”是种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