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内容包括分层走班教学的含义介绍、英语分层走班的实施方法以及分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比较,并据此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中,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进”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此种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校尝试在英语课程中应用分层走班教学制度。此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即为在原有班级分配现况的基础之上,将各个班级中英语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持平的学生集合到一起。为了能够满足各个阶段中学生的学习要求,本校将英语分层走班制分成了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的学生是英语基础较好且成绩比较优异的,B层的学生即为基础稍差且成绩中游的,C层就是那些对英语缺少兴趣且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有效细化了传统高中英语课堂的授课内容,同时还成功地将因材施教理念贯彻到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一、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即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程度以及学习成绩等条件,将同处于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同时再按照新课标中所重点贯彻的“因材施教”制订出不一样的教学方案。我校只针对英语学科实施了分层教学,所以从客观条件上考虑只能应用流动式的分层走班制开展教学。
二、英语分层走班的实施方法
1.学生分层
首先,将整个高一年级的班级打乱,重新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程度进行班级重组。在已经分派好的班级中再按照A、B、C三层进行划分,将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安插到A层,将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安插到C层,剩余的学生留在B层。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到不同的教室上课,并分别由三名教师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在实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学生本身的意见需共同听取。
2.教学目标分层
英语教育者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不一样的目标:A层学生应当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自编对话能力;B层学生需要做到完全领会英语教师所下达的各种指令,并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对话当中;C层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先从一些层次较浅的单词或短句下手,而后再逐渐加深学习内容的难度,争取早日实现能够运用英语来完成基本交流。
3.教学方法分层
首先,教育者的授课内容应当秉承由浅入深的原则,多关心那些学习能力稍差但学习欲望较强的B、C层学生;其次,教育者需要将课堂训练进行分层处理,将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让”给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并非是独立完成的,教育者应当找到其中的共通之处并将其有效地结合起来。
4.评估分层
教育者需要定期展开课堂小测,以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客观评价自己的学生。考试内容应按照既定目标进行三层划分,其中基本题可达60分,拔高题为20分,综合题为20分。基本题目可以帮助C层学生树立对英语课程的学习信心;拔高题可以让B层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同A层学生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到自己的进步动力;综合题则能够让A层的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力的体现,并且经常性地感受到挑战难题后的成功喜悦。
三、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比较与建议
1.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比较
首先,从学习动机的角度来看,参与分层走班教学的学生表现出了动机明确且热情饱满的状态。由于处于不同学习层次中,学生的需求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所以在分层走班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实际成绩和学习能力均能够达到让教育者满意的程度。
其次,从课堂表现的角度来看,参与分层走班教学的学生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主动性,并且课堂输出也较之传统班级要来得更多。由于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会针对课堂活动与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所以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最后,从学习成绩的角度来看,分层走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由于评估分层模式的深入应用,各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表现力实现了同步提升,也就直接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考试成绩的提高。
2.相关建议
笔者认为,高中英语的分层教学虽然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归根结底来看,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仍然是通过对传统课堂的成功改革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基于此,教育者应当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做到如下几点内容:首先,给高层次的学生留出更多的自学空间,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其次,给中层学生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可以在得到认可的同时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最后,给低层次的学生更多的宽容和尊重,不可让他们感受到歧视与被忽略。
参考文献:
[1]盖淑华.最近发展区中的辞块习得实证研究——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实验报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71-75.
[2]高俊丽.如何打造高中英语高校课堂[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84-85.
[3]王达均,蒋艳艳.分层教学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尝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127-129.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中,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进”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此种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校尝试在英语课程中应用分层走班教学制度。此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即为在原有班级分配现况的基础之上,将各个班级中英语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持平的学生集合到一起。为了能够满足各个阶段中学生的学习要求,本校将英语分层走班制分成了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的学生是英语基础较好且成绩比较优异的,B层的学生即为基础稍差且成绩中游的,C层就是那些对英语缺少兴趣且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有效细化了传统高中英语课堂的授课内容,同时还成功地将因材施教理念贯彻到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一、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即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程度以及学习成绩等条件,将同处于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同时再按照新课标中所重点贯彻的“因材施教”制订出不一样的教学方案。我校只针对英语学科实施了分层教学,所以从客观条件上考虑只能应用流动式的分层走班制开展教学。
二、英语分层走班的实施方法
1.学生分层
首先,将整个高一年级的班级打乱,重新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程度进行班级重组。在已经分派好的班级中再按照A、B、C三层进行划分,将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安插到A层,将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安插到C层,剩余的学生留在B层。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到不同的教室上课,并分别由三名教师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在实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学生本身的意见需共同听取。
2.教学目标分层
英语教育者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不一样的目标:A层学生应当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自编对话能力;B层学生需要做到完全领会英语教师所下达的各种指令,并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对话当中;C层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先从一些层次较浅的单词或短句下手,而后再逐渐加深学习内容的难度,争取早日实现能够运用英语来完成基本交流。
3.教学方法分层
首先,教育者的授课内容应当秉承由浅入深的原则,多关心那些学习能力稍差但学习欲望较强的B、C层学生;其次,教育者需要将课堂训练进行分层处理,将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让”给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并非是独立完成的,教育者应当找到其中的共通之处并将其有效地结合起来。
4.评估分层
教育者需要定期展开课堂小测,以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客观评价自己的学生。考试内容应按照既定目标进行三层划分,其中基本题可达60分,拔高题为20分,综合题为20分。基本题目可以帮助C层学生树立对英语课程的学习信心;拔高题可以让B层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同A层学生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到自己的进步动力;综合题则能够让A层的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力的体现,并且经常性地感受到挑战难题后的成功喜悦。
三、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比较与建议
1.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比较
首先,从学习动机的角度来看,参与分层走班教学的学生表现出了动机明确且热情饱满的状态。由于处于不同学习层次中,学生的需求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所以在分层走班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实际成绩和学习能力均能够达到让教育者满意的程度。
其次,从课堂表现的角度来看,参与分层走班教学的学生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主动性,并且课堂输出也较之传统班级要来得更多。由于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会针对课堂活动与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所以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最后,从学习成绩的角度来看,分层走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由于评估分层模式的深入应用,各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表现力实现了同步提升,也就直接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考试成绩的提高。
2.相关建议
笔者认为,高中英语的分层教学虽然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归根结底来看,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仍然是通过对传统课堂的成功改革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基于此,教育者应当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做到如下几点内容:首先,给高层次的学生留出更多的自学空间,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其次,给中层学生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可以在得到认可的同时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最后,给低层次的学生更多的宽容和尊重,不可让他们感受到歧视与被忽略。
参考文献:
[1]盖淑华.最近发展区中的辞块习得实证研究——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实验报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71-75.
[2]高俊丽.如何打造高中英语高校课堂[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84-85.
[3]王达均,蒋艳艳.分层教学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尝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