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聂鲁达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对教育的理解和把握亦当如此。媒体连篇累牍的教育报道,持续兴奋着我们疲惫的神经,教育似乎日益茁壮成为一门显学。而高考后某地考生集体撕书等“最后的狂欢”不啻为一种吊诡?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学了那么多知识之后,不仅没有一种心灵的富足,反而是精神的虚无呢?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如果,我们废寝忘食、兢兢业业所进行着的教育,最终是培养出没有幸福感没有使命感的心灵空虚、灵魂虚无的而仅仅拥有“知识”的人,那将来的社会又将成为怎样的社会?正如教育界人士孙云晓所说的那样:“学生撕裂的不是书,是教育!是中国的未来!”法国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埃德加·莫兰认为教育的第一个黑洞就是教育无视知识的问题,“教育提供知识,但是人们从来不教授什么是知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就是这样的。
教育应回归其“原点”。那么,知识的“原点”是什么?教育的“原点”又在哪里?知识向内通向对个人存在使命的认识,向外通向个人在现实中支配他人与世界的力量。指向人体德性的知识越丰富,则个体心灵世界就越丰富,心灵自我就越发达,个体在世界中获得的自由就越大,个人越多地从盲目与任性之中解脱出来,自我存在的空间与内涵不断扩大,而使自我成为不断追求人性卓越的存在。一旦知识指向现实世界的力量不足以与其敞开的德性相匹配,个体的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就会越来越弱,物性就可能一步步侵蚀人性,个体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方向,而容易迷失在对外力量的迷信之中。原来我们的教育太沉溺于“力”的培训,而忽略了知识对个体心灵世界的涵养。但丁说:“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空白。”因此,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用知识守护人性、孕育德性,促进个体存在的完满,开启个体人生的尊严感与幸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教师应该是崇高的,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存在与发展、人的内涵与依据构成了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品质的根本性依据。教育最根木的逻辑、使命与依据便在于“成人”。因此,教育应具有乌托邦精神,乌托邦之路是教育生成人、提升人,走内在超越之路的必然选择。乌托邦是人类对超越现存状况的价值理想不懈追求的一种精神。人,曾无情地、轻率地放逐了乌托邦,如今,他必须在深刻地反思与忏悔之后虔诚地、热情地迎回、拥抱久违了的乌托邦精神。诚然,物质主义主宰一切的今天,再次印证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社会的批判:“技术越进步,人们受奴役越深。”当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时,许多学校的课桌有了,精神却没了;楼房高了,思想却矮了。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阅读之涵养——这些教育的木真被滚滚红尘淹没了。而这些属于梦想的人生价值,恰恰是教师应该坚持的、呼唤的、行动的,恰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品质。教育的理想让人崇高,让人有一种宗教般的期盼与虔诚……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重申教育乌托邦,让理想照进现实,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推动梦想,寻找更多“尺码相同的人”……
魂塑独立之人格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促使灵魂的转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需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已。”当代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人斯普朗格更是明确主张:“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为了给心灵寻找安顿之所、意义之乡,教育带给人的是和谐、充实、愉悦、热情、博大,而不是痛苦、阴郁、沮丧、冷漠、狭隘。虽然会像牛虻一样不断刺激人的心灵,但这种刺激是唤醒、激活,是为了让人的心灵趋向光明。因此,教育不仅仅是“授业、解惑”,而首先在于“传道”,在于呼唤受教育者的道德良知,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理想与信念,在于保障受教育者的心灵健康发展。“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塑造灵魂”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在学生看来,教师是可亲可信的,是真善美的化身。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家乌中斯基曾说:“教师的范例,对于少年儿童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高尚的“师魂”,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而道德是发展了的、成熟了的、显性的人格表现。“只有在人格的直接影响之下才能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道德与品行,不可能用任何程式、任何纪律、任何规章和课程代替……”因此,要塑就学生完整之“灵魂”,为师者就得先塑就自己独立之人格。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而这个播种者不是别人,正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的一面旗帜、一个楷模,那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则可一发破的。
独立的人格塑造首先在于教师的主体自觉。一位作家晚年时曾无限感慨地说起一位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像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这种境界,也许难望其项背,但“塑就灵魂”“独立人格”,我们绝不能坐而论道。丰子恺先生曾将人格比作是一只鼎,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分别为思想的真、情感的美与品德的善,形成完美人格,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自由之思想是独立之人格养成的应然前提。马克思曾说:“你们赞美大自然的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基础。孟子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存其心者,养其性也。”教育者要敢于秉持独立的思想立场。教师之所以为教育主体而非“我注六经”的“拷贝”者,究其根本在于其教育内容实为众家思想之聚纳,其教育过程实为一己思想之积淀,其教育成果实为思想交融之升华。离开了思想,何谓教育?因此,如何从独立的思想立场出发,攥紧思想的权利,坚守思想的责任,实为教育之要。
厚积自由之思想
“学校啊,当我把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 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读到这里,我似乎能看见这位母亲充满希望又疑虑的眼神,这眼神分明追问着每一位教师:我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广义上说,教育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对于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讲都是这样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应当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多彩的榜样。”但现实是我们的教师还远没有成为有“精神”的教师。我们的教师普遍缺少一种文化精神,缺少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缺少一种对于社会、人生和教育的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教师的大量劳动付出仅仅停留在低层次的“教书育人”上,缺乏对于学生精神的引领,缺乏对自身T作高远的立意。说得极端一点,把教育浅显化、庸俗化为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于是,我们的传承,就不可避免地让每一位母亲在目送孩子上学的眼神中流露出疑虑和忧郁。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王栋生老师的话也许让人感觉思想的眩晕与灵魂的挣扎,但你分明能感觉到那条灵魂的幽径。谁能想象一个志在立言立德以立人的教师没有自由之思想?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独立思考精神,是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木,一个学生,甚而一个人,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比格勒说:“每一天,当教师迈入课堂,他们都将对未来的世界施加影响。”每一天都在变化,当我们以不变应万变时,裹住的是前进的脚步,禁锢的是思想的触角。职业的倦怠让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人、口、手”中失去自我,成为一个每日重复昨天故事的机器。教师只有作为思想者,才会养护作为教师尊严的崇高,才会有对“教育”木质的深刻思考,才会有对“儿童”内涵的深切体察,才会有对“生命”与“幸福”的蓦然顿悟,才有可能在母亲目送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学校、走进社会时,成为孩子生命旅途中“真正天国的引路人”,让母亲疑虑与忧郁的眼神从此变得兴奋与幸福。
那么,如何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呢?必须在清醒的反思中敢于破除;在一片盲目的附和中,敢于说“不”;在一片“杀跌”的挞伐中,敢于说“且慢”。不但善于否定“他我”,而且勇于挑战“旧我”;不但敢于坚守已获验证的思想立场,而且善于在拥有充分理由的前提下创新和发展。对教育之“真”的执著追求是确立并把握独立思想立场的至高原则,对教育之“美”的强烈憧憬是超越当下狭隘功利的思想之旅的最终动力。而实现“思想突围”的不二法门便是阅读。阅读不仅是教师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自己的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阅读,或者让我们俯下身子,找寻教育的失落;或者让我们抬起头来,寻望教育的理想。它改变的不仅是行动,更有不断厚积的思想。它不拘泥于固守某一种理念,而执著地探寻教育的理想,让先进的教育思想兼容并包,形成广阔的思想土壤,并挥发从思想到实践的最大效益。于是,即使在当今极为功利化的教育中,对待每一个学生也会像龙应台女士一样,用坚定执著耐心赏识的目光回应天底下每一位母亲那透过时空的疑虑的眼神:“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睿升阅读之涵养
面对时代的困境与教养性的危机,无人不对无所不在的虚无与平庸的侵蚀深感痛心,也许只有依靠作为主体内心的坚持才能直面精神幽暗所存,通达人生理想彼岸。而阅读正是“敞开理想空间”的一把钥匙。古人云:“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品质要求的。”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教师必须读一些教育名著。阅读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人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思想因阅读而丰满,人格因阅读而睿升。阅读,不仅在穷理致知中坚守着生命的厚重,更能在不动声色中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于是,在这些书中,当你读到杜威的教育“信条”时,你是否会重新思考“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材?”这些原木认为毫无疑义的教育概念;当你读到周国平的“教育的七条箴言”时,你是否会对当今学校很多的“严格管理”等措施无情地剥夺了学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的行为深刻反思;我们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才会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应该把学生引向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我们只有明白了“什么知识最有力量”,才会恢复“求知”过程本身的趣味……我们只有明白了教育论著完全可以真情实感像泉水一样自然而然地奔涌流淌,才会去追求朴实、诗意、形象和激情的教育实践和教育表达。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的过程,一个引领学生成为我们所希望成为的人的过程。教师的思想丰赡、深刻,学生的心灵才会丰厚、光明;教师的知识贫乏、品格低劣,就有可能把学生导向阴暗、卑劣、偏狭的境地。教师唯有“广泛阅读、仔细咀嚼”,才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更宏大和更精微的视角看问题,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精神的滋养。
那么,读什么?只要是有价值、有“坡度”的书籍,都能给人以思想、睿智。爱默生说:“当心灵被劳动与创造所激励时,无论阅读何书,每一页都会变得熠熠闪光、意蕴无穷,每一句话都意义倍增……”读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籍,能够增加善念和怜悯,扩大智慧和见识,远离鸡虫得失的无谓争斗,把目光投送到更远大的天地,关注更根本性的、深沉久远的事物;读文笔酣畅、情怀优美的书籍,可以净化心灵、温润生命,可以使我们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绪看待世界和人生。怎么读?“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应该反复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在轻松阅读中“发现”愉悦、轻逸、趣味,令人捧腹,令人莞尔;在沉重阅读中“发现”生命内部的震撼,灵魂的激荡风暴……
在价值虚空、理想缺席的今天,也许重提教育“乌托邦”无异于南辕北辙。与其说这是回应时代危机所作的不懈努力,不如说是笔者当前的生存姿态,一种别样生活的可能选择。乌托邦是教育之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品质。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堂吉诃德的努力,是一种少数派,但坚守着这份理想,拒绝心灵的蜗居,执著坚韧地向前,尽管充满犹疑也难掩苍白,但不乏信心,因为那条为人性的高贵与健全敞开的幽微的道路已在脚下牛长……
教育应回归其“原点”。那么,知识的“原点”是什么?教育的“原点”又在哪里?知识向内通向对个人存在使命的认识,向外通向个人在现实中支配他人与世界的力量。指向人体德性的知识越丰富,则个体心灵世界就越丰富,心灵自我就越发达,个体在世界中获得的自由就越大,个人越多地从盲目与任性之中解脱出来,自我存在的空间与内涵不断扩大,而使自我成为不断追求人性卓越的存在。一旦知识指向现实世界的力量不足以与其敞开的德性相匹配,个体的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就会越来越弱,物性就可能一步步侵蚀人性,个体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方向,而容易迷失在对外力量的迷信之中。原来我们的教育太沉溺于“力”的培训,而忽略了知识对个体心灵世界的涵养。但丁说:“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空白。”因此,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用知识守护人性、孕育德性,促进个体存在的完满,开启个体人生的尊严感与幸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教师应该是崇高的,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存在与发展、人的内涵与依据构成了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品质的根本性依据。教育最根木的逻辑、使命与依据便在于“成人”。因此,教育应具有乌托邦精神,乌托邦之路是教育生成人、提升人,走内在超越之路的必然选择。乌托邦是人类对超越现存状况的价值理想不懈追求的一种精神。人,曾无情地、轻率地放逐了乌托邦,如今,他必须在深刻地反思与忏悔之后虔诚地、热情地迎回、拥抱久违了的乌托邦精神。诚然,物质主义主宰一切的今天,再次印证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社会的批判:“技术越进步,人们受奴役越深。”当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时,许多学校的课桌有了,精神却没了;楼房高了,思想却矮了。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阅读之涵养——这些教育的木真被滚滚红尘淹没了。而这些属于梦想的人生价值,恰恰是教师应该坚持的、呼唤的、行动的,恰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品质。教育的理想让人崇高,让人有一种宗教般的期盼与虔诚……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重申教育乌托邦,让理想照进现实,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推动梦想,寻找更多“尺码相同的人”……
魂塑独立之人格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促使灵魂的转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需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已。”当代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人斯普朗格更是明确主张:“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为了给心灵寻找安顿之所、意义之乡,教育带给人的是和谐、充实、愉悦、热情、博大,而不是痛苦、阴郁、沮丧、冷漠、狭隘。虽然会像牛虻一样不断刺激人的心灵,但这种刺激是唤醒、激活,是为了让人的心灵趋向光明。因此,教育不仅仅是“授业、解惑”,而首先在于“传道”,在于呼唤受教育者的道德良知,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理想与信念,在于保障受教育者的心灵健康发展。“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塑造灵魂”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在学生看来,教师是可亲可信的,是真善美的化身。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家乌中斯基曾说:“教师的范例,对于少年儿童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高尚的“师魂”,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而道德是发展了的、成熟了的、显性的人格表现。“只有在人格的直接影响之下才能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道德与品行,不可能用任何程式、任何纪律、任何规章和课程代替……”因此,要塑就学生完整之“灵魂”,为师者就得先塑就自己独立之人格。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而这个播种者不是别人,正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的一面旗帜、一个楷模,那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则可一发破的。
独立的人格塑造首先在于教师的主体自觉。一位作家晚年时曾无限感慨地说起一位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像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这种境界,也许难望其项背,但“塑就灵魂”“独立人格”,我们绝不能坐而论道。丰子恺先生曾将人格比作是一只鼎,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分别为思想的真、情感的美与品德的善,形成完美人格,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自由之思想是独立之人格养成的应然前提。马克思曾说:“你们赞美大自然的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基础。孟子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存其心者,养其性也。”教育者要敢于秉持独立的思想立场。教师之所以为教育主体而非“我注六经”的“拷贝”者,究其根本在于其教育内容实为众家思想之聚纳,其教育过程实为一己思想之积淀,其教育成果实为思想交融之升华。离开了思想,何谓教育?因此,如何从独立的思想立场出发,攥紧思想的权利,坚守思想的责任,实为教育之要。
厚积自由之思想
“学校啊,当我把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 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读到这里,我似乎能看见这位母亲充满希望又疑虑的眼神,这眼神分明追问着每一位教师:我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广义上说,教育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对于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讲都是这样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应当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多彩的榜样。”但现实是我们的教师还远没有成为有“精神”的教师。我们的教师普遍缺少一种文化精神,缺少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缺少一种对于社会、人生和教育的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教师的大量劳动付出仅仅停留在低层次的“教书育人”上,缺乏对于学生精神的引领,缺乏对自身T作高远的立意。说得极端一点,把教育浅显化、庸俗化为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于是,我们的传承,就不可避免地让每一位母亲在目送孩子上学的眼神中流露出疑虑和忧郁。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王栋生老师的话也许让人感觉思想的眩晕与灵魂的挣扎,但你分明能感觉到那条灵魂的幽径。谁能想象一个志在立言立德以立人的教师没有自由之思想?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独立思考精神,是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木,一个学生,甚而一个人,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比格勒说:“每一天,当教师迈入课堂,他们都将对未来的世界施加影响。”每一天都在变化,当我们以不变应万变时,裹住的是前进的脚步,禁锢的是思想的触角。职业的倦怠让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人、口、手”中失去自我,成为一个每日重复昨天故事的机器。教师只有作为思想者,才会养护作为教师尊严的崇高,才会有对“教育”木质的深刻思考,才会有对“儿童”内涵的深切体察,才会有对“生命”与“幸福”的蓦然顿悟,才有可能在母亲目送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学校、走进社会时,成为孩子生命旅途中“真正天国的引路人”,让母亲疑虑与忧郁的眼神从此变得兴奋与幸福。
那么,如何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呢?必须在清醒的反思中敢于破除;在一片盲目的附和中,敢于说“不”;在一片“杀跌”的挞伐中,敢于说“且慢”。不但善于否定“他我”,而且勇于挑战“旧我”;不但敢于坚守已获验证的思想立场,而且善于在拥有充分理由的前提下创新和发展。对教育之“真”的执著追求是确立并把握独立思想立场的至高原则,对教育之“美”的强烈憧憬是超越当下狭隘功利的思想之旅的最终动力。而实现“思想突围”的不二法门便是阅读。阅读不仅是教师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自己的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阅读,或者让我们俯下身子,找寻教育的失落;或者让我们抬起头来,寻望教育的理想。它改变的不仅是行动,更有不断厚积的思想。它不拘泥于固守某一种理念,而执著地探寻教育的理想,让先进的教育思想兼容并包,形成广阔的思想土壤,并挥发从思想到实践的最大效益。于是,即使在当今极为功利化的教育中,对待每一个学生也会像龙应台女士一样,用坚定执著耐心赏识的目光回应天底下每一位母亲那透过时空的疑虑的眼神:“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睿升阅读之涵养
面对时代的困境与教养性的危机,无人不对无所不在的虚无与平庸的侵蚀深感痛心,也许只有依靠作为主体内心的坚持才能直面精神幽暗所存,通达人生理想彼岸。而阅读正是“敞开理想空间”的一把钥匙。古人云:“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品质要求的。”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教师必须读一些教育名著。阅读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人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思想因阅读而丰满,人格因阅读而睿升。阅读,不仅在穷理致知中坚守着生命的厚重,更能在不动声色中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于是,在这些书中,当你读到杜威的教育“信条”时,你是否会重新思考“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材?”这些原木认为毫无疑义的教育概念;当你读到周国平的“教育的七条箴言”时,你是否会对当今学校很多的“严格管理”等措施无情地剥夺了学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的行为深刻反思;我们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才会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应该把学生引向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我们只有明白了“什么知识最有力量”,才会恢复“求知”过程本身的趣味……我们只有明白了教育论著完全可以真情实感像泉水一样自然而然地奔涌流淌,才会去追求朴实、诗意、形象和激情的教育实践和教育表达。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的过程,一个引领学生成为我们所希望成为的人的过程。教师的思想丰赡、深刻,学生的心灵才会丰厚、光明;教师的知识贫乏、品格低劣,就有可能把学生导向阴暗、卑劣、偏狭的境地。教师唯有“广泛阅读、仔细咀嚼”,才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更宏大和更精微的视角看问题,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精神的滋养。
那么,读什么?只要是有价值、有“坡度”的书籍,都能给人以思想、睿智。爱默生说:“当心灵被劳动与创造所激励时,无论阅读何书,每一页都会变得熠熠闪光、意蕴无穷,每一句话都意义倍增……”读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籍,能够增加善念和怜悯,扩大智慧和见识,远离鸡虫得失的无谓争斗,把目光投送到更远大的天地,关注更根本性的、深沉久远的事物;读文笔酣畅、情怀优美的书籍,可以净化心灵、温润生命,可以使我们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绪看待世界和人生。怎么读?“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应该反复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在轻松阅读中“发现”愉悦、轻逸、趣味,令人捧腹,令人莞尔;在沉重阅读中“发现”生命内部的震撼,灵魂的激荡风暴……
在价值虚空、理想缺席的今天,也许重提教育“乌托邦”无异于南辕北辙。与其说这是回应时代危机所作的不懈努力,不如说是笔者当前的生存姿态,一种别样生活的可能选择。乌托邦是教育之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品质。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堂吉诃德的努力,是一种少数派,但坚守着这份理想,拒绝心灵的蜗居,执著坚韧地向前,尽管充满犹疑也难掩苍白,但不乏信心,因为那条为人性的高贵与健全敞开的幽微的道路已在脚下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