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河池市1999——2012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病人(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河池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9——2012年河池市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1999年发现首例感染者,截止2012年累计报告现住址为河池市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HIV/AIDS)共计3968例,其中AIDS1797例,死亡1485人。11个县(市、区)均有疫情报告,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85: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以25-49岁组人群最多(2275例,占57.33%);职业以农民居多,占62.46%;三种传播途径并存,以异性性传播感染途径为主(占87.02%)。结论 河池市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农民(农民工)已成为我市艾滋病高发人群,在继续加大宣传和综合干预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农民和农民工外展干预力度,做到“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遏制艾滋病的持续蔓延。
【关键词】 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艾滋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死亡率极高的严重传染性疾病,全球、中国乃至广西的艾滋病疫情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1]。艾滋病已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河池市地处桂西北边陲,辖9县1区1市,总人口399.19万[3]。自1999年发现首例河池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截止2012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HIV/AIDS3968例,占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数的0.08%。为了解河池市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其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现将1999——2012年河池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1.2 方法 从直报系统中下载月报卡,核查个人信息完整性后剔除个人识别信息,重建Excel数据库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HIV/AIDS三间分布。
2 结 果
2.1 时间分布 自1999年发现首例河池市环江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后,在其他县(市、区)陆续有艾滋病病例散发报告,在2003年以前,每年报告河池籍HIV/AIDS不超过10人;2005年开始疫情波及到全市11个县(市、区),形成以城镇为中心,向周围乡镇弥漫性扩散且逐年增长的流行态势,见表1。
2.2 地区分布 11个县(市、区)均有疫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都安县、宜州市、金城江区、大化县和罗城县,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2.38%,呈现较明显的区域聚集性,人群感染率0.02%-0.21%,地区差异较大,除都安、金城江区和罗城县外,其余县(市)艾滋病疫情累计报告数占当地常住人口的比例均在0.10%以下,见表2。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年龄分布 报告病例中男性2578例,女性1390例,男女性别比为1.85:1,其中0-14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例为1:1,15-24岁组为1:2.04,25-34岁组为1.53:1,35-44岁组为2.25:1,45-54岁组为2.23:1,55-64岁组为1.87:1,65岁以上年龄组为4.03:1。结果显示,在15岁以前,男女性别发病比例一致;在15-24岁青年期,女性发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25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男性感染艾滋病比例呈现逐年增高趋势。
报告病例中最小的1.5岁,最大的89岁。病例主要集中在25-44岁人群,占48.76%(1935/3968),其次为45-64岁占32.79%(1301/396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11.04%(438/3968),见表3。
2.3.2 职业分布 报告病例中农民居多,占62.46%;其次是家政、家务/待业人员,占9.73%;民工5.34%、离退人员4.63%、商业服务4.29%、工人4.12%、干部职员1.52%等,其他2.94%,不详占1.79%。
2.3.3 文化程度与婚姻状况 报告病例中小学文化程度占41.26%(1637/3968),初中占38.68%(1535/3968),文盲占7.96%(316/3968),高中及中专7.06%(280/3968),大专以上1.79%(71/3968),不详占3.25%(129/3968)。
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者为主,占全部报告病例的56.20%(2230/3968),离异或丧偶者、未婚和不详分别占14.21%(564/3968)、14.92%(592/3968)、14.67%(582/3968)。
2.4 传播途径 多种传播途径并存,以异性性传播为主。报告病例中,异性性接触传播比例占87.02%,其次为注射毒品占5.22%,母婴传播比例0.83%,男男同性传播0.28%等,不详占4.91%。对2003——2012年HIV/AIDS传播途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随着疫情发展,性途径传播比例呈现逐年上涨趋势,成为我市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注射吸毒传播比例逐年下降,母婴传播比例有下降趋势,见表4。
2.5 病例报告来源 通过其他就诊者检测发现1411人,占全市报告HIV/AIDS数的35.56%;通过咨询检测门诊(VCT)发现1137人,占28.56%;阳性配偶/性伴检测发现375人,占9.45%,发病门诊检测发现237人,占5.97%;术前检测发现190人,占4.79%;监管场所筛查发现184人,占4.64%;婚检和孕产妇检测发现171人,占4.31%;有償供血和无偿献血人员检测发现129人,占3.26%;输血前检测、阳性子女检测、专题调查和其他检测发现134人,占3.38%。
【关键词】 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艾滋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死亡率极高的严重传染性疾病,全球、中国乃至广西的艾滋病疫情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1]。艾滋病已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河池市地处桂西北边陲,辖9县1区1市,总人口399.19万[3]。自1999年发现首例河池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截止2012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HIV/AIDS3968例,占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数的0.08%。为了解河池市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其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现将1999——2012年河池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1.2 方法 从直报系统中下载月报卡,核查个人信息完整性后剔除个人识别信息,重建Excel数据库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HIV/AIDS三间分布。
2 结 果
2.1 时间分布 自1999年发现首例河池市环江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后,在其他县(市、区)陆续有艾滋病病例散发报告,在2003年以前,每年报告河池籍HIV/AIDS不超过10人;2005年开始疫情波及到全市11个县(市、区),形成以城镇为中心,向周围乡镇弥漫性扩散且逐年增长的流行态势,见表1。
2.2 地区分布 11个县(市、区)均有疫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都安县、宜州市、金城江区、大化县和罗城县,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2.38%,呈现较明显的区域聚集性,人群感染率0.02%-0.21%,地区差异较大,除都安、金城江区和罗城县外,其余县(市)艾滋病疫情累计报告数占当地常住人口的比例均在0.10%以下,见表2。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年龄分布 报告病例中男性2578例,女性1390例,男女性别比为1.85:1,其中0-14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例为1:1,15-24岁组为1:2.04,25-34岁组为1.53:1,35-44岁组为2.25:1,45-54岁组为2.23:1,55-64岁组为1.87:1,65岁以上年龄组为4.03:1。结果显示,在15岁以前,男女性别发病比例一致;在15-24岁青年期,女性发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25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男性感染艾滋病比例呈现逐年增高趋势。
报告病例中最小的1.5岁,最大的89岁。病例主要集中在25-44岁人群,占48.76%(1935/3968),其次为45-64岁占32.79%(1301/396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11.04%(438/3968),见表3。
2.3.2 职业分布 报告病例中农民居多,占62.46%;其次是家政、家务/待业人员,占9.73%;民工5.34%、离退人员4.63%、商业服务4.29%、工人4.12%、干部职员1.52%等,其他2.94%,不详占1.79%。
2.3.3 文化程度与婚姻状况 报告病例中小学文化程度占41.26%(1637/3968),初中占38.68%(1535/3968),文盲占7.96%(316/3968),高中及中专7.06%(280/3968),大专以上1.79%(71/3968),不详占3.25%(129/3968)。
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者为主,占全部报告病例的56.20%(2230/3968),离异或丧偶者、未婚和不详分别占14.21%(564/3968)、14.92%(592/3968)、14.67%(582/3968)。
2.4 传播途径 多种传播途径并存,以异性性传播为主。报告病例中,异性性接触传播比例占87.02%,其次为注射毒品占5.22%,母婴传播比例0.83%,男男同性传播0.28%等,不详占4.91%。对2003——2012年HIV/AIDS传播途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随着疫情发展,性途径传播比例呈现逐年上涨趋势,成为我市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注射吸毒传播比例逐年下降,母婴传播比例有下降趋势,见表4。
2.5 病例报告来源 通过其他就诊者检测发现1411人,占全市报告HIV/AIDS数的35.56%;通过咨询检测门诊(VCT)发现1137人,占28.56%;阳性配偶/性伴检测发现375人,占9.45%,发病门诊检测发现237人,占5.97%;术前检测发现190人,占4.79%;监管场所筛查发现184人,占4.64%;婚检和孕产妇检测发现171人,占4.31%;有償供血和无偿献血人员检测发现129人,占3.26%;输血前检测、阳性子女检测、专题调查和其他检测发现134人,占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