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低碳技术 推进城市绿色发展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0年的49.68%。中国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城市化。
  城市是能耗与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城市生活的不同层面,如交通、住房、供电等均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息息相关。作为消费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消费了全球资源和能源的85%,占全球废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85%。我国有600多个城市,2万多个小城镇,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55%,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的58%。近300个城市就占到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未來三十年内我国还将有大约5亿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进程推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所需要的大量水泥和钢铁只能在国内生产。因此,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经历一段刚性的高增长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同的是,中国必将经历城市化进程,这一进程具有高能源消费,高排放的特征;与发达国家不相同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着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稀缺等诸多全球化的挑战。在城镇化过程中节能减排控制的压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低碳城市发展的复杂性、系统性都是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中国不可能人为地减缓城市化进程,但是,可以把城市化进程作为低碳发展的机会,推动城市化进程向低碳、绿色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涉及到产业、建筑、交通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城市化进程的核心支撑。无论是对于全球还是对于中国而言,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都是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低碳、绿色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创新。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工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强“科技—产业”统筹,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其次,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投入体系。创立开放式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在政府引导和示范作用下,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投入体系。第三,打造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以绿色低碳技术评估机构、金融服务机构、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交易市场等创新服务。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打造绿色低碳现代服务业体系。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城市化进程绿色发展将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从绿色产业角度来看,生态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通过统筹“科技—经济”发展和统筹“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构建结构科学、发展协调的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绿色低碳产业体系。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传统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先机,构建绿色低碳现代工业体系。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优先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环保服务和科技服务等服务业,建设绿色低碳现代服务业体系。
  
  建立绿色建筑技术支撑体系
  
  建筑能耗过高和建筑垃圾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发达国家,建筑所需能耗已达到全部能耗的30~40%,建筑环境污染在整个环境污染中的比重也达到了38%。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则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可以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法,研发低碳建筑技术与产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建筑技术支撑体系,切实实现城市化低碳发展的目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低碳建筑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建筑体系的建立;建筑节能新型材料和固体废弃物再生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工程示范;低碳建筑物设计标准的制定;城镇建筑全生命周期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建筑规划设计、建造、使用、运行、维护、拆除和重新利用全过程低碳控制优化等。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交通领域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发达国家交通能耗已达29.5%。另外,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交通运输发展转型,对于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发展绿色交通,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我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快发展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提高交通综合运输的效率。第二,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城市交通,加快推广清洁燃油、天然气混合型动力和纯电力公共汽车。第三,大力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有效集成应用到交通运输行业的步伐。第四,发展交通运输低碳经济,大力发展以低碳为主要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技术性和管理性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交通结构、建设方式、消费模式,促进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城市化进程的绿色低碳发展,既是中国的需求,也是世界的需求。低碳发展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过技术创新在城市中推广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来制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来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增加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改善城市生活,最终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作者系四川大学校长)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超出物质的需求;旅游正成为人们放松休闲的主要手段之一,甚至周末短程出游放松的休闲概念已渐渐脱离出旅游的范畴,成为一种时尚。  江苏溧阳天目湖度假景区正是提供这样休闲方式的绝佳目的地,周边覆盖了众多名城,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均在2小时车程之内,因此它的休闲度假式酒店的配套尤为重要,它提供的是人们到达目的地后的第一感受。  
期刊
莆田市城厢区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湄洲湾畔,与台湾隔海相望,北邻福州,南接泉州。城厢区地处莆田中部,1984年建区,是一座古府新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现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金融中心,辖3个街道、4个镇,户籍总人口38.3万人。    改旧拓新建设“四宜”    凤凰山麓半入城,木兰溪水穿城过,延寿溪蜿蜒城北;福建省内第二大人工湖东圳水库层层青山环绕,碧波荡漾;还有千年古
期刊
摘要:简析了中国茶叶生产消费现状及进出口贸易现状,提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系统概述了我国在茶树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茶树全基因组与代谢调控机制、茶树土壤与营养调控分子机理、茶树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茶园绿色防控与质量安全、茶叶制造化学与品质化学机理、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茶与健康等8个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与成果,明确了基础研究在推进我国茶叶生产技术进步、产品品质提升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
期刊
蔡春鹤,1943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现任潮汕文化对外传播中心主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国际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秦中艺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国际名人画院高级画师。其作品《神仙鱼》、《春韵》、《清平世界》、《迎旭日》等先后荣获国际国内大奖十余次。    秋收季节,经石家庄老乡王学民局长的介绍,有幸对蔡春鹤老师进行了采访。早有耳闻,蔡老师在岭南画派中素以“神仙鱼
期刊
进入21 世纪以来, 中国现代服务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以银行、保险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中心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些金融中心城市虽然地处不同的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表现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目标定位日益明确、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和金融功能区建设形成规模等最新态势。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金融中心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旅游业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以乡村生活、民俗节庆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以及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特点的温泉旅游更是其中两大亮点。近年来,大连市的乡村旅游、温泉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品牌影响力,日益成为大连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连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乡村旅游是以民族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为灵魂,充分利用乡村旅游景点和“农家乐”等自然景观
期刊
【案例】2011年前,陕西榆林市公民高怀堂死亡,警方认定其为被殴打致死;同时,也让贺玉山家族男子几乎全部身陷囹圄。此案历经法院四次发回重审,期间被告人翻供、证人“反水”,而办案人员和被害人家属则均认为“案子没问题”。至今,部分“嫌疑人”已在看守所羁押超过9年,有的虽未终审判决但已经坐满“刑期”。  刑事拘留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其运用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公民人身权利在刑事诉讼中能否得到切
期刊
一、新商业模式创新背景  1.传统经营模式下华安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经营亏损的局面  2004年初,针对当时华安管理混乱、业务品质低下和经营连年亏损的现状,公司实施了大规模的“完善管理平台”行动;2005年初,公司提出了 “风险可控下的规模扩张”战略,开始了机构的大规模扩张,并于当年完成了在全国的战略布局;2005年7月,基于企业的自然属性,公司提出了“利润生存”的经营理念,提出不允许没有利润的分
期刊
9月23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主办,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在滨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为时5天,紧紧围绕“低碳”话题来展开,集中展示国内外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先进理念、技术和产品,同时邀请国内开展试点工作的低碳省市及国外代表参会,共同探讨生态低碳城市发展的未来。  开幕式上,中国政协主席
期刊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政策方向。“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提出了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过程中,面临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