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眼保健操虽然只有短短5分钟时间,却是体现班主任管理水平的“试金石”。如何让学生在没有班主任管理的情况下,依然认真主动做好眼保健操呢?班主任摆正心态,选择合适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研究;自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1-0007-02
【作者简介】琚琤,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江苏苏州,215021)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一级教师。
一、让人烦恼的“眼操”时间
上午第三节课和下午第二节课,教室里都会照例响起眼保健操的音乐。我则会按照课表来到某个班级上心理课。短短的5分钟眼保健操是对一个班级班风班纪的“试金石”。
有的班级会马上安静下来,认真做眼操;有的班级一开始会闹哄哄的,学生对音乐声充耳不闻,嬉笑打闹。此时往往只有该班班主任赶来,学生才能安静下来,开始做眼操;等5分钟眼操安安稳稳度过后,班主任长吁一口气,转身离开班级。但是也有个别班级,即使班主任在场压阵依然毫无效果。这时班主任要么善意地提醒,要么大声地训斥,音乐声中交织着学生的喧闹和教师的批评。5分钟的眼操结束后,教室里才归于平静,新的一节课开始了。
有时我会和那些特意进班的班主任们聊聊,询问他们为啥不辞辛苦奔向教室,看这5分钟?班主任们说,在大队部的日常常规评比中,认真做眼操可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呢!所以即使不是自己的课,也依然会进班,就是希望自己进班管理,能让学生安静有序做眼操。
“哎,让学生们能够独立自主好好做眼操,怎么就这么难呢?”
二、从心理学角度看“眼操”问题
说实话,做班主任期间,我也确实为眼保健操烦恼过。晨会、班会上多次向学生说明做眼保健操的益处,反复申明做好眼操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面对违纪学生也训斥过,但总是容易出现反复现象,成效不大。
现在我不做班主任了,成了一名专业心理教师,两周才会进班级上课一次,要靠以前的班主任权威是根本不可能“压制”住学生的,还得麻烦班主任来回辛苦跑教室。那么怎么做呢?
我跳出班主任的身份限制,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首先是心态问题。当班主任看到学生不按要求做眼操时,怒上心头的原因也许不仅仅是因为学生违纪,还有可能是感到自身的权威被学生藐视了,于是就会居高临下地斥责学生,师生间的冲突随之而来。
其次是方式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习惯性地用语言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出并进行反复的批评教育。而作为学生的孩子们也适应了这种模式,尤其是那些所谓的调皮生,更是对教师的这种苦口婆心习以为常。日子久了,教師要说些什么,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了。渐渐地,教师的语言已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了。
最后是榜样效应。“既然老师说做眼操是为了保护眼睛,那为什么老师自己不做眼操呢?”某天一个学生的诘问让我愣住了。是呀,为什么教师就是个特例,可以在眼操的音乐声中,睁大眼睛看着学生们在做眼操呢?
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先生在《孩子与学校》中写道:“作为教师,重要的一点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乐趣。如果自己也不高兴,让孩子‘自由自在’也是一句空话。要让自己的工作更快乐,就要观察孩子,而且是用温暖而长远的眼光来观察……这样一来,你一定会发觉原来每个孩子都有着这样光辉灿烂的表情。”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决心要让自己和学生们都自由自在地享受做眼操的乐趣,告诫自己切不可让班级里所谓的“调皮”学生来掌控我的情绪。
我默默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下课疯玩,没有及时做好课前准备,所以不能立刻开始做眼操。也有些学生是因为课间忙于写作业,所以在眼操音乐响起时,才匆匆跑向厕所或是拿出水杯喝上一口,于是也不能立刻开始做眼操。其实一般在第一节操结束后,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开始做眼操的。
感受到孩子们的向善之心,那就要愉快地去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到做眼操的那节课前,我总是提前到要上课的班级,提醒疯玩的孩子先去做课前准备,提醒忙于作业的孩子先喝水再去上厕所。当眼操的音乐响起时,我安静地走到讲台上,告诉孩子们:“现在咱们一起来保护眼睛吧。”接着就第一个认认真真地做起眼保健操来。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闭着眼睛,双手按着穴位做眼操时,心里是有些忐忑的。从一个原本是监督者的我变成了一个做眼操的我,孩子们会不会变本加厉地不守秩序呢?
我竖起耳朵听着孩子们的反应,让人惊喜的情况出现了,班级中的声音从大变小,直到安静无声。虽然我因闭着眼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认真地做着眼保健操,但是安静的教室对于孩子们来说已是很大的进步了。
做完操,我微笑着向孩子们表示了感谢:“同学们,非常感谢大家刚才给我提供了这么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我能够安心做眼操,保护自己的眼睛,因为老师已经连续批改了几节课作业,眼睛确实需要休息了。”孩子们听着我的感谢,都瞪大了眼睛,小脸有些激动。我接着说:“相信大家今天也都认真做眼操了,感觉自己的眼睛明亮一些了吗?老师相信大家会为保护自己的眼睛而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的,对吗?”孩子们纷纷向我点头。
初战告捷后,我在自己教学的四年级和六年级都进行了同样的尝试,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的班级来说,教师的信任是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最好助力。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出自《中庸》的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因此,班主任的治班之道,在于要学会等待机缘,要在合适的时候教;在于要去观察和理解孩子,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压迫”行事;在于要激发孩子的自主性,不能过度代替孩子来承担责任。
此时无声胜有声!谁说教师的教育只能依靠一张嘴来进行呢?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研究;自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1-0007-02
【作者简介】琚琤,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江苏苏州,215021)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一级教师。
一、让人烦恼的“眼操”时间
上午第三节课和下午第二节课,教室里都会照例响起眼保健操的音乐。我则会按照课表来到某个班级上心理课。短短的5分钟眼保健操是对一个班级班风班纪的“试金石”。
有的班级会马上安静下来,认真做眼操;有的班级一开始会闹哄哄的,学生对音乐声充耳不闻,嬉笑打闹。此时往往只有该班班主任赶来,学生才能安静下来,开始做眼操;等5分钟眼操安安稳稳度过后,班主任长吁一口气,转身离开班级。但是也有个别班级,即使班主任在场压阵依然毫无效果。这时班主任要么善意地提醒,要么大声地训斥,音乐声中交织着学生的喧闹和教师的批评。5分钟的眼操结束后,教室里才归于平静,新的一节课开始了。
有时我会和那些特意进班的班主任们聊聊,询问他们为啥不辞辛苦奔向教室,看这5分钟?班主任们说,在大队部的日常常规评比中,认真做眼操可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呢!所以即使不是自己的课,也依然会进班,就是希望自己进班管理,能让学生安静有序做眼操。
“哎,让学生们能够独立自主好好做眼操,怎么就这么难呢?”
二、从心理学角度看“眼操”问题
说实话,做班主任期间,我也确实为眼保健操烦恼过。晨会、班会上多次向学生说明做眼保健操的益处,反复申明做好眼操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面对违纪学生也训斥过,但总是容易出现反复现象,成效不大。
现在我不做班主任了,成了一名专业心理教师,两周才会进班级上课一次,要靠以前的班主任权威是根本不可能“压制”住学生的,还得麻烦班主任来回辛苦跑教室。那么怎么做呢?
我跳出班主任的身份限制,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首先是心态问题。当班主任看到学生不按要求做眼操时,怒上心头的原因也许不仅仅是因为学生违纪,还有可能是感到自身的权威被学生藐视了,于是就会居高临下地斥责学生,师生间的冲突随之而来。
其次是方式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习惯性地用语言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出并进行反复的批评教育。而作为学生的孩子们也适应了这种模式,尤其是那些所谓的调皮生,更是对教师的这种苦口婆心习以为常。日子久了,教師要说些什么,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了。渐渐地,教师的语言已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了。
最后是榜样效应。“既然老师说做眼操是为了保护眼睛,那为什么老师自己不做眼操呢?”某天一个学生的诘问让我愣住了。是呀,为什么教师就是个特例,可以在眼操的音乐声中,睁大眼睛看着学生们在做眼操呢?
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先生在《孩子与学校》中写道:“作为教师,重要的一点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乐趣。如果自己也不高兴,让孩子‘自由自在’也是一句空话。要让自己的工作更快乐,就要观察孩子,而且是用温暖而长远的眼光来观察……这样一来,你一定会发觉原来每个孩子都有着这样光辉灿烂的表情。”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决心要让自己和学生们都自由自在地享受做眼操的乐趣,告诫自己切不可让班级里所谓的“调皮”学生来掌控我的情绪。
我默默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下课疯玩,没有及时做好课前准备,所以不能立刻开始做眼操。也有些学生是因为课间忙于写作业,所以在眼操音乐响起时,才匆匆跑向厕所或是拿出水杯喝上一口,于是也不能立刻开始做眼操。其实一般在第一节操结束后,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开始做眼操的。
感受到孩子们的向善之心,那就要愉快地去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到做眼操的那节课前,我总是提前到要上课的班级,提醒疯玩的孩子先去做课前准备,提醒忙于作业的孩子先喝水再去上厕所。当眼操的音乐响起时,我安静地走到讲台上,告诉孩子们:“现在咱们一起来保护眼睛吧。”接着就第一个认认真真地做起眼保健操来。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闭着眼睛,双手按着穴位做眼操时,心里是有些忐忑的。从一个原本是监督者的我变成了一个做眼操的我,孩子们会不会变本加厉地不守秩序呢?
我竖起耳朵听着孩子们的反应,让人惊喜的情况出现了,班级中的声音从大变小,直到安静无声。虽然我因闭着眼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认真地做着眼保健操,但是安静的教室对于孩子们来说已是很大的进步了。
做完操,我微笑着向孩子们表示了感谢:“同学们,非常感谢大家刚才给我提供了这么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我能够安心做眼操,保护自己的眼睛,因为老师已经连续批改了几节课作业,眼睛确实需要休息了。”孩子们听着我的感谢,都瞪大了眼睛,小脸有些激动。我接着说:“相信大家今天也都认真做眼操了,感觉自己的眼睛明亮一些了吗?老师相信大家会为保护自己的眼睛而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的,对吗?”孩子们纷纷向我点头。
初战告捷后,我在自己教学的四年级和六年级都进行了同样的尝试,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的班级来说,教师的信任是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最好助力。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出自《中庸》的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因此,班主任的治班之道,在于要学会等待机缘,要在合适的时候教;在于要去观察和理解孩子,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压迫”行事;在于要激发孩子的自主性,不能过度代替孩子来承担责任。
此时无声胜有声!谁说教师的教育只能依靠一张嘴来进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