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俨然成为学校普及与落实义务教育的新难点。文章基于调研基础上对安定区西关小学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进行描述,并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关爱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 每一个孩子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82-01
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地处定西市中心,因为有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在学校附近,所以学校每年都要转入许多外来就读学生,目前学校2020名学生当中,流动人口子女有830人,占30%以上。这些孩子多来自外地的偏远山区,学习成绩大多不尽如人意,而且很多人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这既让他们难以适应和融入新的集体,也影响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
如何帮助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积极健康地成长一直是困扰学校和教师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专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努力寻找出了相对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挖掘优点,建立自信
和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相比,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孩子有着许多的优势:自理能力强,有协作精神,能吃苦耐劳,和城区孩子相比,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许纯朴。这些品质,更能让一个人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而这正是城市的孩子所缺乏的。我们努力把这些孩子身上的品质挖掘出来,在教育别的孩子的同时,也让这些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转变成为自身成长的动力。如,学生赵明(化名),父母进城开饭馆,非常忙,顾不上照顾孩子,使得孩子居无定所,经常在饭馆的凳子上睡觉。在学校里表现出不喜欢学习、爱迟到、爱买零食,随心所欲。对这样的孩子,批评毫无作用,老师就从忽略其缺点,寻找他的优点人手进行帮教。因为他个子长得高.是校运动会100米冠军,而且歌也唱得好。于是,老师就让他担任班上的文体委员,从此,班上的各项文体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几个月下来,这个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都有了改观,学习进步很快,现在已成了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学生。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实践让老师们达成一个共识:对流动人口子女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用包容、理解的态度.从挖掘他们的优点起步,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
2 家校联系,畅通信息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相辅相成,才会奏出和谐之音。每学期,我们通过开家长会和这些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和对话,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也转变了家长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如我们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讲解了法律对适龄儿童家长的责任要求,淡化了家长的性别歧视观念。我们列举了无数孩子的优缺点都能从家长身上找到根源的事例,来提醒家长自我教育、以身作则的重要;我们告诉家长不要总是以工作太忙、挣钱养家为理由,忽视和孩子的交流,力劝家长多给孩子帮助。在家长会上,老师们与家长相互对话,交流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学习状况,家长从老师那里学习了很多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此外,我们也通过开家长会了解到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境,学校从多方面帮助了那些贫困家庭的学生。
3 关爱呵护,健康成长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大都来自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的心理状况、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习惯都与本地学生有明显的差别,多种原因致使他们表现得自卑,不愿与人交流。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对这些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帮助他们消除隔阂,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融人新的集体。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许多班主任老师能够组织班上的优等生,一对一的帮助基础差的外来就读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让这些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从而很快融入自己的班集体。
4 打开视野,放飞梦想
在我们学校,有些外来就读的孩子生活的范围极其狭小,除了原先老家那个村子,没有去过任何地方。有很多学生来定西居住四、五年了,除了学校到回家的这条路哪儿都没有去过。视野的狭小严重阻碍了心智的发展。对此,学校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去认识和了解社会。如:组织学生参观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学生春游;参观市博物馆、图书馆;鼓励有条件的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等。这一扇扇知识窗户的打开,擦亮了孩子的眼睛,点燃了孩子的心灯。也缩小了城乡孩子间因生活阅历不同而造成的心智差异。我们告诉孩子们,通过阅读能够知道世界的博大和精彩。开放学校图书室,鼓励孩子们博览群书。学校在各班建立图书角,让孩子们和书籍有更亲密的接触,努力使孩子们成为真正快乐的读书人,成为视野开阔的人。
5 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学校组建了多种课外兴趣小组。每个孩子进入兴趣小组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一是凭个人的兴趣;二是凭个人的能力。各种兴趣小组的组建,也是针对孩子的发展需要,如,来自农村的孩子很爱唱歌,但都不会唱歌,于是组建合唱团,让辅导老师从发声方法教起。男孩子喜欢运动,我们组建篮球、田径、足球小组。孩子们英语基础薄弱,我们组建英语兴趣小组,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感知英语。为了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组建了科技小组。每个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老师们特别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在省、市、区组织的各项比赛中,我们极力推荐流动人口子女踊跃参加,展示自我。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让他们建立了更多的自信,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流动的花朵也需浇水,流动人口子女是学校平等的一员,在教育他们时,少一点埋怨,多一点信任;少一点偏见,多一点温暖;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帮助,就能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关爱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 每一个孩子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82-01
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地处定西市中心,因为有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在学校附近,所以学校每年都要转入许多外来就读学生,目前学校2020名学生当中,流动人口子女有830人,占30%以上。这些孩子多来自外地的偏远山区,学习成绩大多不尽如人意,而且很多人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这既让他们难以适应和融入新的集体,也影响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
如何帮助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积极健康地成长一直是困扰学校和教师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专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努力寻找出了相对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挖掘优点,建立自信
和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相比,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孩子有着许多的优势:自理能力强,有协作精神,能吃苦耐劳,和城区孩子相比,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许纯朴。这些品质,更能让一个人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而这正是城市的孩子所缺乏的。我们努力把这些孩子身上的品质挖掘出来,在教育别的孩子的同时,也让这些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转变成为自身成长的动力。如,学生赵明(化名),父母进城开饭馆,非常忙,顾不上照顾孩子,使得孩子居无定所,经常在饭馆的凳子上睡觉。在学校里表现出不喜欢学习、爱迟到、爱买零食,随心所欲。对这样的孩子,批评毫无作用,老师就从忽略其缺点,寻找他的优点人手进行帮教。因为他个子长得高.是校运动会100米冠军,而且歌也唱得好。于是,老师就让他担任班上的文体委员,从此,班上的各项文体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几个月下来,这个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都有了改观,学习进步很快,现在已成了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学生。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实践让老师们达成一个共识:对流动人口子女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用包容、理解的态度.从挖掘他们的优点起步,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
2 家校联系,畅通信息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相辅相成,才会奏出和谐之音。每学期,我们通过开家长会和这些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和对话,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也转变了家长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如我们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讲解了法律对适龄儿童家长的责任要求,淡化了家长的性别歧视观念。我们列举了无数孩子的优缺点都能从家长身上找到根源的事例,来提醒家长自我教育、以身作则的重要;我们告诉家长不要总是以工作太忙、挣钱养家为理由,忽视和孩子的交流,力劝家长多给孩子帮助。在家长会上,老师们与家长相互对话,交流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学习状况,家长从老师那里学习了很多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此外,我们也通过开家长会了解到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境,学校从多方面帮助了那些贫困家庭的学生。
3 关爱呵护,健康成长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大都来自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的心理状况、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习惯都与本地学生有明显的差别,多种原因致使他们表现得自卑,不愿与人交流。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对这些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帮助他们消除隔阂,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融人新的集体。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许多班主任老师能够组织班上的优等生,一对一的帮助基础差的外来就读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让这些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从而很快融入自己的班集体。
4 打开视野,放飞梦想
在我们学校,有些外来就读的孩子生活的范围极其狭小,除了原先老家那个村子,没有去过任何地方。有很多学生来定西居住四、五年了,除了学校到回家的这条路哪儿都没有去过。视野的狭小严重阻碍了心智的发展。对此,学校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去认识和了解社会。如:组织学生参观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学生春游;参观市博物馆、图书馆;鼓励有条件的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等。这一扇扇知识窗户的打开,擦亮了孩子的眼睛,点燃了孩子的心灯。也缩小了城乡孩子间因生活阅历不同而造成的心智差异。我们告诉孩子们,通过阅读能够知道世界的博大和精彩。开放学校图书室,鼓励孩子们博览群书。学校在各班建立图书角,让孩子们和书籍有更亲密的接触,努力使孩子们成为真正快乐的读书人,成为视野开阔的人。
5 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学校组建了多种课外兴趣小组。每个孩子进入兴趣小组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一是凭个人的兴趣;二是凭个人的能力。各种兴趣小组的组建,也是针对孩子的发展需要,如,来自农村的孩子很爱唱歌,但都不会唱歌,于是组建合唱团,让辅导老师从发声方法教起。男孩子喜欢运动,我们组建篮球、田径、足球小组。孩子们英语基础薄弱,我们组建英语兴趣小组,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感知英语。为了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组建了科技小组。每个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老师们特别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在省、市、区组织的各项比赛中,我们极力推荐流动人口子女踊跃参加,展示自我。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让他们建立了更多的自信,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流动的花朵也需浇水,流动人口子女是学校平等的一员,在教育他们时,少一点埋怨,多一点信任;少一点偏见,多一点温暖;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帮助,就能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