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花的精彩,在于留住了植物的美丽,也定格了那一刻的闲情逸致。
所谓压花,就是保持花草植物自然的颜色,经创作者奇妙构思,设计制作成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植物装饰画和生活日用品。它色彩鲜艳、生动逼真,是一门新兴的创意手工艺术。
在日本、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家,压花不仅拥有不同风格,而且已发展为一种高雅的艺术门类。摩洛哥皇后Grace Kelly酷爱压花,亲自组建花园俱乐部,进行各种形式的花艺活动,还担任费城压花比赛评委;英国维多利亚女皇也是一位压花高手,王子洗礼时,女皇把压花贴在了所有请帖上;还有已逝的戴安娜王妃、里根夫人南希都是压花艺术爱好者……这些国家不仅有专卖压花工具和材料的商店,压花爱好者常常组织聚会,互相介绍奇异花草,切磋压花技艺。
在国内,现代压花艺术正在一步步被大众所熟知。
“采花大盗”乐在其中
用少而精来形容中国压花艺术并不为过,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国菊便是亮点。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压花大赛时,就拿走三个金奖中的两个,之后在被称为压花界“奥斯卡”的费城压花比赛上又获得两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
仔细算来,陈国菊的“花龄”有十八年之久,而她最初却是研究蔬菜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原理的,与艺术风马牛不相及。从最初制作植物标本到获得国际大奖,压花早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生活,“一把镊子,一个简便的压花器,就是我随行的基本装备,随时准备着做个‘采花大盗’。” 陈国菊笑言。
陈国菊最擅长的就是压花人物画,一拈、一折、一叠,一个灵动飘逸的古典女子跃然而出,压制的花草就是这支神奇的“笔”。
为推广这门享受自然、美化生活的艺术,陈国菊在学校开设了压花艺术选修课。位于花丛中的实验室每周开放一天,学生们聚在那里学习压花、交流技艺。“虽然压花是陶冶自我情操的艺术,可大家聚在一起分享花花世界的快乐远比获奖更重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陈国菊说:“压花艺术没有门槛,哪怕是没有绘画基础的人,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与植物的心,同样也能制作出美丽的压花作品。”陈国菊手下的学生,有三分之一是男孩。“每当看到他们小心翼翼地粘花时,我都忍不住感叹压花艺术的神奇,是怎样的魅力征服了这群活泼好动的男孩,在这里安静地拈花惹草。”男女有别,不同性格的学生制作的作品也风格迥异,陈国菊会根据各自的特点加以引导,细腻的你可多用小花,粗狂的他,那就选择颜色对比强烈的花材吧……陈国菊指导的学生相继在国际压花大赛上获奖。
几年来,陈国菊乐此不疲地教授压花,组织学校师生进行比赛,可缺乏与更多高手的交流使得她一直处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状态,不寂寞,却缺少妙趣横生的交流,直到加入了国际压花协会。
融入生命的艺术
国际压花协会(The World Wide Pressed Flower Guild)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在美国,汇聚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压花艺术家与爱好者,交流压花心得与花材。平日,压花协会的会员们都靠Email互相联系,而每年10月举办的“国际压花协会研讨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久违的盛宴。
世界各地的压花艺术家与爱好者欢聚一堂,互赠花材、交换教课、比赛压花……活动一场比一场精彩。“相互学习很重要,比如今年我们主要邀请英国压花协会的艺术家,明年就会选择日本压花艺术家,如此循环反复,不同风格的压花艺术就会相互传递。就像我从陈国菊那里学到很多充满中国传统元素的东西,她也从我这里学到西洋透视压花技巧。”每次研讨会上,都少不了朱少珊(Kate)的身影,她是国际压花协会第一任会长,一位居住在美国南加州的华人。“我的生活几乎都围着压花转,制作压花、与人分享。它早已融入我的生命。”
清晨,Kate身着长衫长裤在花丛中穿梭,恬静而优雅。这里是她为压花精心打理的后花园,玫瑰、杜鹃、三色堇、绣球花……竞相争艳。“晴天早上的9点到10点,是收集花材的最好时间,植物枝叶展开与花朵绽放最有生机,是色泽最艳丽的时辰。”亲手栽种让Kate对花草的灵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们也为她提供不少灵感,当大家还停留在古典压花设计时,Kate走在了风景、抽象画的前沿。“朋友常聚到我家采花,临走时也不忘带几株植物回家栽种。”Kate口中的朋友,是她每周开办压花少儿班和成人班的学生,从5岁到80多岁,无一不受过她的“恩赐”。
在主流艺术界,压花还没有形成单独的流派。在国内依附于插花门下,国外则将压花归类于拼图系列,几年前的Kate便遭遇如此窘境。她精心制作的一幅压花作品《和平竹》,因没有压花这门类别而被国际艺术节拒之门外,只好寄于拼图篱下才得以入围。这幅规格不大的压花作品将竹子的风骨勾勒无遗,利用半透的宣纸巧妙地将竹层层掩盖,营造出传统中国画的浓淡相宜,一举取得国际艺术比赛一等奖,令油画、水粉等主流门派刮目相看,为压花艺术在全世界的推广立下汗马功劳。水墨画风格的压花也成为Kate独有的特色,但层层叠叠地压制使得花材颜色的保持难度加大。“要制作这样的作品,一般选择日本制作的花材,他们走在压花色彩保持的技术前沿,可以保存十多年,这也是我们研讨会常常交流的重点。”
花间多童话
凌晨两点,大大的餐桌上堆满了紫黄相间的三色堇、几摞半人高的喜帖,十几位国际压花协会的会员围坐桌旁,小心翼翼地将三色堇贴在喜帖上。一位面色苍白的女子尤其引人注意,她叫Rebekah,是一位患了脑癌的准新娘。即便知道自己时日已不多,她依然坚持与深爱自己的男友走进婚礼殿堂。为了祝福他们,压花协会的成员们含着泪水为她赶制一张张超越生命意义的喜帖。
也许是爱情的伟大,也许是专研压花使Rebekah保持了一份平和的心态,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成为现任国际压花协会会长。
如此温情的故事也发生在协会财务长的身上。她靠售卖花材过活,有一次花材被水淹没,成员们自发将自己压制、收藏的花材不远万里邮寄到她手中,助她渡过难关,“我们协会就是这样,非常温暖,在今天的社会已经不多见了。”
尽管中国的现代压花艺术处于起步阶段,喜欢的人多,做的人少。但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宝库手工艺中心,一样是压花爱好者的天堂。梦工房是工艺中心主推的压花项目,聚在一起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压花爱好者,两周一次的压花课从不缺席,用他们的话说,“舍不得从这个童话王国逃走”。
29岁的沐木是位小学美术老师,三年前梦工房到学校给学生介绍压花艺术,不料却将这位“大儿童”迷倒,“我从没接触过压花艺术,第一眼就被作品透出的美丽气息俘虏。” 如今,沐木已是梦工房的压花小组长,名副其实的“花蜜”。私下里,这群压花爱好者根据花龄,把自己划为五个等级,“花粉、花蕊、花瓣、花苞、花蜜”,新加入者就是“花粉”,逐级递增。特别的是,他们会为每一位“花粉”的加入举办童话般的仪式,“花蜜”将寓意欢迎的水仙压花贴在“花粉”额头上,其他成员则送出自己压制的花材,第一天,第一课,便是在大家的指导下粘贴制成第一件压花作品,如此创意别具一格。
正所谓压花的精彩,在于将植物的美丽定格。如果你热爱花草,并有兴趣通过自己的双手美化生活,感悟艺术,不妨加入压花这个新兴的手工圈,你一定会为成为“花痴”而幸福。
Tips:
压花的选材与保存
准备工具:手套(棉质、乳胶均可)、枝剪、小刀、保鲜袋若干
时间:晴天早上9点到10点
1. 用枝剪将花剪下,保留一段花枝,这样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保鲜。
2. 将采摘的花材放进保鲜袋或塑料袋中,最好放入两团沾有双氧水的棉花球,起防腐保鲜的作用。每种材料尽量分袋装,不易混淆又容易处理。
压花一般是先构图,再进行花材采摘,这样便于在压制时根据构思选择压制方法。不急于使用的花材需要注意保色和干燥。对于压花作品的装裱,国外一般使用防紫外线有机玻璃,将框内抽成真空,用胶密封。这样不会受阳光和空气的影响而褪色,也不会生虫子。爱好者自我制作时可以将食品常用的干燥剂与压制好的花材一起存放,也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压花艺术网站推荐:
朱少珊压花艺术:http://www.pressed-flowers.com/index.html
国菊压花:http://www.gjyh.net/
杉野宣雄压花艺术:http://www.sugino-nobuo.com/
压花交流QQ群:86428394
圈子活动预告:
2010国际压花协会研讨会
国际压花协会致力于联合全世界压花艺术家和爱好者,共同发展压花艺术。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今年是第一次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举办。
此次活动邀请英国压花协会会长Denise Stirrup,俄罗斯压花艺术家Eugenia Ivanova,以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地的压花艺术家参与,进行压花作品比赛评选,并讲授课程,包括英式压花、写生压花艺术设计、压花染色技巧、大师级风景画、鸟类压花设计、高级压花项链设计与制作等。
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28日~11月1日
活动地点: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广州)
所谓压花,就是保持花草植物自然的颜色,经创作者奇妙构思,设计制作成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植物装饰画和生活日用品。它色彩鲜艳、生动逼真,是一门新兴的创意手工艺术。
在日本、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家,压花不仅拥有不同风格,而且已发展为一种高雅的艺术门类。摩洛哥皇后Grace Kelly酷爱压花,亲自组建花园俱乐部,进行各种形式的花艺活动,还担任费城压花比赛评委;英国维多利亚女皇也是一位压花高手,王子洗礼时,女皇把压花贴在了所有请帖上;还有已逝的戴安娜王妃、里根夫人南希都是压花艺术爱好者……这些国家不仅有专卖压花工具和材料的商店,压花爱好者常常组织聚会,互相介绍奇异花草,切磋压花技艺。
在国内,现代压花艺术正在一步步被大众所熟知。
“采花大盗”乐在其中
用少而精来形容中国压花艺术并不为过,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国菊便是亮点。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压花大赛时,就拿走三个金奖中的两个,之后在被称为压花界“奥斯卡”的费城压花比赛上又获得两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
仔细算来,陈国菊的“花龄”有十八年之久,而她最初却是研究蔬菜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原理的,与艺术风马牛不相及。从最初制作植物标本到获得国际大奖,压花早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生活,“一把镊子,一个简便的压花器,就是我随行的基本装备,随时准备着做个‘采花大盗’。” 陈国菊笑言。
陈国菊最擅长的就是压花人物画,一拈、一折、一叠,一个灵动飘逸的古典女子跃然而出,压制的花草就是这支神奇的“笔”。
为推广这门享受自然、美化生活的艺术,陈国菊在学校开设了压花艺术选修课。位于花丛中的实验室每周开放一天,学生们聚在那里学习压花、交流技艺。“虽然压花是陶冶自我情操的艺术,可大家聚在一起分享花花世界的快乐远比获奖更重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陈国菊说:“压花艺术没有门槛,哪怕是没有绘画基础的人,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与植物的心,同样也能制作出美丽的压花作品。”陈国菊手下的学生,有三分之一是男孩。“每当看到他们小心翼翼地粘花时,我都忍不住感叹压花艺术的神奇,是怎样的魅力征服了这群活泼好动的男孩,在这里安静地拈花惹草。”男女有别,不同性格的学生制作的作品也风格迥异,陈国菊会根据各自的特点加以引导,细腻的你可多用小花,粗狂的他,那就选择颜色对比强烈的花材吧……陈国菊指导的学生相继在国际压花大赛上获奖。
几年来,陈国菊乐此不疲地教授压花,组织学校师生进行比赛,可缺乏与更多高手的交流使得她一直处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状态,不寂寞,却缺少妙趣横生的交流,直到加入了国际压花协会。
融入生命的艺术
国际压花协会(The World Wide Pressed Flower Guild)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在美国,汇聚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压花艺术家与爱好者,交流压花心得与花材。平日,压花协会的会员们都靠Email互相联系,而每年10月举办的“国际压花协会研讨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久违的盛宴。
世界各地的压花艺术家与爱好者欢聚一堂,互赠花材、交换教课、比赛压花……活动一场比一场精彩。“相互学习很重要,比如今年我们主要邀请英国压花协会的艺术家,明年就会选择日本压花艺术家,如此循环反复,不同风格的压花艺术就会相互传递。就像我从陈国菊那里学到很多充满中国传统元素的东西,她也从我这里学到西洋透视压花技巧。”每次研讨会上,都少不了朱少珊(Kate)的身影,她是国际压花协会第一任会长,一位居住在美国南加州的华人。“我的生活几乎都围着压花转,制作压花、与人分享。它早已融入我的生命。”
清晨,Kate身着长衫长裤在花丛中穿梭,恬静而优雅。这里是她为压花精心打理的后花园,玫瑰、杜鹃、三色堇、绣球花……竞相争艳。“晴天早上的9点到10点,是收集花材的最好时间,植物枝叶展开与花朵绽放最有生机,是色泽最艳丽的时辰。”亲手栽种让Kate对花草的灵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们也为她提供不少灵感,当大家还停留在古典压花设计时,Kate走在了风景、抽象画的前沿。“朋友常聚到我家采花,临走时也不忘带几株植物回家栽种。”Kate口中的朋友,是她每周开办压花少儿班和成人班的学生,从5岁到80多岁,无一不受过她的“恩赐”。
在主流艺术界,压花还没有形成单独的流派。在国内依附于插花门下,国外则将压花归类于拼图系列,几年前的Kate便遭遇如此窘境。她精心制作的一幅压花作品《和平竹》,因没有压花这门类别而被国际艺术节拒之门外,只好寄于拼图篱下才得以入围。这幅规格不大的压花作品将竹子的风骨勾勒无遗,利用半透的宣纸巧妙地将竹层层掩盖,营造出传统中国画的浓淡相宜,一举取得国际艺术比赛一等奖,令油画、水粉等主流门派刮目相看,为压花艺术在全世界的推广立下汗马功劳。水墨画风格的压花也成为Kate独有的特色,但层层叠叠地压制使得花材颜色的保持难度加大。“要制作这样的作品,一般选择日本制作的花材,他们走在压花色彩保持的技术前沿,可以保存十多年,这也是我们研讨会常常交流的重点。”
花间多童话
凌晨两点,大大的餐桌上堆满了紫黄相间的三色堇、几摞半人高的喜帖,十几位国际压花协会的会员围坐桌旁,小心翼翼地将三色堇贴在喜帖上。一位面色苍白的女子尤其引人注意,她叫Rebekah,是一位患了脑癌的准新娘。即便知道自己时日已不多,她依然坚持与深爱自己的男友走进婚礼殿堂。为了祝福他们,压花协会的成员们含着泪水为她赶制一张张超越生命意义的喜帖。
也许是爱情的伟大,也许是专研压花使Rebekah保持了一份平和的心态,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成为现任国际压花协会会长。
如此温情的故事也发生在协会财务长的身上。她靠售卖花材过活,有一次花材被水淹没,成员们自发将自己压制、收藏的花材不远万里邮寄到她手中,助她渡过难关,“我们协会就是这样,非常温暖,在今天的社会已经不多见了。”
尽管中国的现代压花艺术处于起步阶段,喜欢的人多,做的人少。但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宝库手工艺中心,一样是压花爱好者的天堂。梦工房是工艺中心主推的压花项目,聚在一起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压花爱好者,两周一次的压花课从不缺席,用他们的话说,“舍不得从这个童话王国逃走”。
29岁的沐木是位小学美术老师,三年前梦工房到学校给学生介绍压花艺术,不料却将这位“大儿童”迷倒,“我从没接触过压花艺术,第一眼就被作品透出的美丽气息俘虏。” 如今,沐木已是梦工房的压花小组长,名副其实的“花蜜”。私下里,这群压花爱好者根据花龄,把自己划为五个等级,“花粉、花蕊、花瓣、花苞、花蜜”,新加入者就是“花粉”,逐级递增。特别的是,他们会为每一位“花粉”的加入举办童话般的仪式,“花蜜”将寓意欢迎的水仙压花贴在“花粉”额头上,其他成员则送出自己压制的花材,第一天,第一课,便是在大家的指导下粘贴制成第一件压花作品,如此创意别具一格。
正所谓压花的精彩,在于将植物的美丽定格。如果你热爱花草,并有兴趣通过自己的双手美化生活,感悟艺术,不妨加入压花这个新兴的手工圈,你一定会为成为“花痴”而幸福。
Tips:
压花的选材与保存
准备工具:手套(棉质、乳胶均可)、枝剪、小刀、保鲜袋若干
时间:晴天早上9点到10点
1. 用枝剪将花剪下,保留一段花枝,这样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保鲜。
2. 将采摘的花材放进保鲜袋或塑料袋中,最好放入两团沾有双氧水的棉花球,起防腐保鲜的作用。每种材料尽量分袋装,不易混淆又容易处理。
压花一般是先构图,再进行花材采摘,这样便于在压制时根据构思选择压制方法。不急于使用的花材需要注意保色和干燥。对于压花作品的装裱,国外一般使用防紫外线有机玻璃,将框内抽成真空,用胶密封。这样不会受阳光和空气的影响而褪色,也不会生虫子。爱好者自我制作时可以将食品常用的干燥剂与压制好的花材一起存放,也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压花艺术网站推荐:
朱少珊压花艺术:http://www.pressed-flowers.com/index.html
国菊压花:http://www.gjyh.net/
杉野宣雄压花艺术:http://www.sugino-nobuo.com/
压花交流QQ群:86428394
圈子活动预告:
2010国际压花协会研讨会
国际压花协会致力于联合全世界压花艺术家和爱好者,共同发展压花艺术。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今年是第一次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举办。
此次活动邀请英国压花协会会长Denise Stirrup,俄罗斯压花艺术家Eugenia Ivanova,以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地的压花艺术家参与,进行压花作品比赛评选,并讲授课程,包括英式压花、写生压花艺术设计、压花染色技巧、大师级风景画、鸟类压花设计、高级压花项链设计与制作等。
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28日~11月1日
活动地点: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