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分析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学科的一大重点,几千年的文学传承,让我们的语文学科有着非常深厚的积淀,但作文教学却一直是其中的一块硬骨头,在小学阶段,普遍存在“教师怕教不会教,学生怕写不想写”等诸多现象,学生作文内容单一、形式固化、思路狭窄、套路老化等诸多的问题,让教师头疼,让家长揪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思考和实践的内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如何激发他们的灵性,让他们的作文个性飞扬,是笔者长期关注并研究的问题。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不断激发学生。
二、策略研究
(一)爱上作文,寓教于樂之中
爱是动力之源,是自觉自愿行为的根本所在,当学生爱上了作文,一切便水到渠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乐于表达。“乐”之一字,是其精髓所在。那么,如何做到“乐”在其中,让学生心生浓烈的爱呢?
1.让学生“爱上课堂”
除了必要的思想性与工具性,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挖掘文本的趣味性。那些较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课文,更应当深挖硬掘,引发学生的各种共鸣,学生觉得新奇有趣,便有了浓厚兴趣,自然会自觉自愿地学习模仿。而作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作文,特别是小学生的作文,为什么游戏作文、趣事作文、动物作文学生喜欢写,也写得比较好,便是一个“爱”字,选择学生喜爱的题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必然有一定裨益。
2.让学生“爱上阅读”
“胸中有沟壑,下笔涌千言。”从大量积累入手,不断汲取各种读物中的养分,是写出精彩文章的基础。故而,努力推荐各种课外读物,推荐那些具有一定文学性、知识性的相应书籍刊物,并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习惯于阅读,便成了重中之重。在实践中,不少教师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诸如开展各种阅读小竞赛活动,每月共读一本书活动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课外阅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学校可专门开设阅读课,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适当指导,让他们熟练掌握浏览、粗读、精读、研读、品读等各种阅读的方式方法,并能适当揣摩文章的各种表达技巧,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认识,为进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让学生“爱上生活”
“生活是写作之源”,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热爱写作。一味的模仿范文,套用格式,是写不出富有灵性的作文的,作文的关键在于真实,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感。平时注重引导学生走入生活,亲近自然,调动自身的各种感官,多看、多听、多闻、多触、多想,做生活的有心人,并适当写写日记,积累第一手最新鲜的资料。
(二)放飞心灵,少些约束限制
要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需要适当去除各种各样的约束限制。
1.内容上贴近生活
作文题材上的选择,应当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写作时有的放矢、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写些诸如“真心话大冒险”“我能说不吗”“我的喜怒哀乐”之类表达心声的文章,也可让学生写写类似“爸爸的肚子为何那么大”“妈妈的化妆袋”“减肥的独特艺术”之类适合他们探索研究的有趣文章,激发他们发现、探究的强烈愿望,启发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再在实践中探索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整个过程变成文章。
2.形式上不拘一格
同一题材的作文,学生大都写得较为类似,这是什么原因呢?究其根源,是“规范格式”“定式思维”造成的。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各种文体的写作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认识。比如,对于文章结构,学生总是习惯于“总—分—总”“总—分”“分—总”这类传统结构,而写事情,总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规格来写。固定的框架规格,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他们的创新,禁锢了他们的思想,捆绑了他们的手脚,故而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不用过于强调写作知识的各种规格模式,更多地让学生顺其自然,随心而写。不求尽善尽美,纵然有所欠缺,只要写出特点,写出亮点,就应当多加肯定。
(三)多样激励,感受成功喜悦
1.特色批改
教师对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评价,应该是多标准的,不能只拿原先的框框条条来衡量,要特别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努力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提升信心。
在评价语言上,不一定非要严肃工整,可以更加孩子化一些,更加亲和一些,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更加乐意接受。
在评价比较上,横向比较只是一个方面,更要重视纵向比较,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各种进步,这样才能不断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成功是成功之母”,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批改程度上,并不是越“精批细改”越好,将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一定程度上,就是用教师成人化的“规格语言”替换学生富有个性的“自然语言”,并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写作自信。需要特别讲究的,是作文启发课和作文讲评课。
另外,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批改,相互评价作文,同伴的榜样、同伴的意见,很多时候比教师的更为有效。
2.多样展示
写好的个性作文,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展示平台,让学生收获“成功的体验”。
班级的学习园地,可以时常更新,并开辟出更多展示作文的地方,诸如后黑板底下,前黑板两边,甚至可以专门开辟出新的版块,专门用来展示作文。班级可以整编作文集,不一定都要打印的,手抄的门槛低,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推荐到一些刊物或报纸上,让学生出个小名,增强写作吸引力。再利用适当的时机,开展一些作文小竞赛,以各种荣誉感来激发学生。
新时代是讲究个性的时代,富有个性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激发学生的灵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创造性地进行写作,是学习的需求,是时代的需求。
编辑 董慧红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学科的一大重点,几千年的文学传承,让我们的语文学科有着非常深厚的积淀,但作文教学却一直是其中的一块硬骨头,在小学阶段,普遍存在“教师怕教不会教,学生怕写不想写”等诸多现象,学生作文内容单一、形式固化、思路狭窄、套路老化等诸多的问题,让教师头疼,让家长揪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思考和实践的内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如何激发他们的灵性,让他们的作文个性飞扬,是笔者长期关注并研究的问题。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不断激发学生。
二、策略研究
(一)爱上作文,寓教于樂之中
爱是动力之源,是自觉自愿行为的根本所在,当学生爱上了作文,一切便水到渠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乐于表达。“乐”之一字,是其精髓所在。那么,如何做到“乐”在其中,让学生心生浓烈的爱呢?
1.让学生“爱上课堂”
除了必要的思想性与工具性,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挖掘文本的趣味性。那些较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课文,更应当深挖硬掘,引发学生的各种共鸣,学生觉得新奇有趣,便有了浓厚兴趣,自然会自觉自愿地学习模仿。而作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作文,特别是小学生的作文,为什么游戏作文、趣事作文、动物作文学生喜欢写,也写得比较好,便是一个“爱”字,选择学生喜爱的题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必然有一定裨益。
2.让学生“爱上阅读”
“胸中有沟壑,下笔涌千言。”从大量积累入手,不断汲取各种读物中的养分,是写出精彩文章的基础。故而,努力推荐各种课外读物,推荐那些具有一定文学性、知识性的相应书籍刊物,并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习惯于阅读,便成了重中之重。在实践中,不少教师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诸如开展各种阅读小竞赛活动,每月共读一本书活动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课外阅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学校可专门开设阅读课,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适当指导,让他们熟练掌握浏览、粗读、精读、研读、品读等各种阅读的方式方法,并能适当揣摩文章的各种表达技巧,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认识,为进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让学生“爱上生活”
“生活是写作之源”,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热爱写作。一味的模仿范文,套用格式,是写不出富有灵性的作文的,作文的关键在于真实,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感。平时注重引导学生走入生活,亲近自然,调动自身的各种感官,多看、多听、多闻、多触、多想,做生活的有心人,并适当写写日记,积累第一手最新鲜的资料。
(二)放飞心灵,少些约束限制
要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需要适当去除各种各样的约束限制。
1.内容上贴近生活
作文题材上的选择,应当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写作时有的放矢、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写些诸如“真心话大冒险”“我能说不吗”“我的喜怒哀乐”之类表达心声的文章,也可让学生写写类似“爸爸的肚子为何那么大”“妈妈的化妆袋”“减肥的独特艺术”之类适合他们探索研究的有趣文章,激发他们发现、探究的强烈愿望,启发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再在实践中探索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整个过程变成文章。
2.形式上不拘一格
同一题材的作文,学生大都写得较为类似,这是什么原因呢?究其根源,是“规范格式”“定式思维”造成的。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各种文体的写作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认识。比如,对于文章结构,学生总是习惯于“总—分—总”“总—分”“分—总”这类传统结构,而写事情,总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规格来写。固定的框架规格,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他们的创新,禁锢了他们的思想,捆绑了他们的手脚,故而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不用过于强调写作知识的各种规格模式,更多地让学生顺其自然,随心而写。不求尽善尽美,纵然有所欠缺,只要写出特点,写出亮点,就应当多加肯定。
(三)多样激励,感受成功喜悦
1.特色批改
教师对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评价,应该是多标准的,不能只拿原先的框框条条来衡量,要特别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努力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提升信心。
在评价语言上,不一定非要严肃工整,可以更加孩子化一些,更加亲和一些,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更加乐意接受。
在评价比较上,横向比较只是一个方面,更要重视纵向比较,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各种进步,这样才能不断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成功是成功之母”,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批改程度上,并不是越“精批细改”越好,将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一定程度上,就是用教师成人化的“规格语言”替换学生富有个性的“自然语言”,并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写作自信。需要特别讲究的,是作文启发课和作文讲评课。
另外,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批改,相互评价作文,同伴的榜样、同伴的意见,很多时候比教师的更为有效。
2.多样展示
写好的个性作文,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展示平台,让学生收获“成功的体验”。
班级的学习园地,可以时常更新,并开辟出更多展示作文的地方,诸如后黑板底下,前黑板两边,甚至可以专门开辟出新的版块,专门用来展示作文。班级可以整编作文集,不一定都要打印的,手抄的门槛低,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推荐到一些刊物或报纸上,让学生出个小名,增强写作吸引力。再利用适当的时机,开展一些作文小竞赛,以各种荣誉感来激发学生。
新时代是讲究个性的时代,富有个性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激发学生的灵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创造性地进行写作,是学习的需求,是时代的需求。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