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到1600多万,而且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个性独立思想解放,追求前卫崇尚潮流,这给高校学生工作,尤其是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新的难度与考验。
大学生暴力事件、自杀等事件的频发,导致学生管理近年来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是有一定问题的。缺乏对人的关怀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人性化机制成为了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怎样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运用制度化的同时兼顾人性化。成为了今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的表现
(一)没有重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步入大学生活,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成年,经过了十二年的学习生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成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果学校单方面的强制运行制度化的管理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生活上的压力,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从而背离了学校的最终目标,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反面效果,所以在高校的管理系统中需要充分加入人性化因素,使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校方主导
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当前高校管理模式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以“校方主导”模式为主。学分制的出现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生活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堂氛围,而且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校园都是对外开放的,学生可以自由支配他的生活和时间,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制度带来挑战,并且我国高校的生源量增加,校方一定要切合校园中的实际情况,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制定符合校园发展的管理制度。
(三)管理人员缺乏人性化管理理念
在学校的治理系统中过分的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管理人员实干能力的考察与培训,导致学生管理团队在人性化管理方面的缺失。
二、学生管理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加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实现“学生为主”的管理模式,对于现代高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有三点:
(一)对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有一定的中和作用
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中强调“校方”的地位与主导型,打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反面效果。校方要努力实现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与课程设置。这对于改善以往管理模式中的弊端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增加高校管理模式的灵活性与人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力。 制度的连续性是指新制度的制定既需要延续以前制度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当前实际,还要考虑今后的发展情况。一个组织从建立之日起就有自己的历史,就有自已独特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组织风格或者文化,这种潜在的风格或者文化是组织的一大资源,新的制度制定必须继承和发扬旧制度里面优良的东西。同时,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把问题看深刻一些、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充分一些。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就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证实际和有效,否则就会朝令夕改,失去制度原有的作用。
(二)现代社会要求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的独立意志与自主性越来越明显,在校园中大学生的身上表现的越发突出,其具备独立选择的意识与要求。且现代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面临的可选择项也很多。这必然导致了其对于高校生活的选择性要求的丰富性,这也是高校管理不得不适应的一个潮流口。高校学生管理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相互关系。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是高校学生人性化与制度化管理实施的最终目标。相关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激励大多数学生、约束少数学生为原则和基础,同时,作为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者,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必须灵活的运用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充分的给予学生信任、尊重以及理解,才能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以人才为主的策略,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素质,应该保证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意识、时间管理、解决问题能力等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有利于学校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三、如何将学生管理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融合
(一)建立人性化管理模式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被尊重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需要遵循递增规律,即前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后一个层次的需要。前三个层次的需要属于生存本能需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当人们的最基本的低层次的生存本能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才能出现,人们才会安心工作、全心付出、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道德形象的塑造,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终极日标。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首先要先在制度层面上承认其地位,并建立相应的完整的流程与规范,来保证其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顺利运行。没有学校的管理章程作为依托,人性化机制的引入就变成乐无根之树,仅仅是有其形,而不得其意。制定合理的制度,符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在保障对其进行培养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
(二)管理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学校的管理工作实施中,一定要及时接受学生们反馈的意见,结合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创造学校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人性化管理应坚持顺其自然地“引导利用”原则。人无完人,在漫长的成长生活中会养成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好吃懒做、安于享乐等等。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应当顺其自然的“引导利用”,而不是不分情况,一律限制甚至否定。由此,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尊重人的本性,恰当引导。当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出先矛盾时,负责人应给予善意的解释和引导,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评优评奖”,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在给予优秀学生奖励时,既能鼓励他们成胜追击更上一层楼,又有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的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注重组织文化建设,用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与集体荣誉感来团结和协调组织关系。
(三)加强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人性化的管理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力,但并非放任其为所欲为,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是人性化管理顺利施行的重点。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程度自我意识与管理意识,才能保持其在自我选择的同时不放任自流。以往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强制性管理,只关注理性因素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学生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定化。这种模式可使各级学生管理工作者职责分明,学生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展開,其不足之处在于使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创造性和积极性,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机械化,学生本人的潜能、兴趣和个性等得不到有效的发掘和培养。学生管理一定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应采用刚柔并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是未来学生管理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专业教学上,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同样需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和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使人性化和制度化在管理体系中相互促进
个人觉得在大学生普遍不够成熟,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以人性化为辅,协调成员利益和融洽组织关系,有利于组织凝聚力、组织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
缺少人性化的学生组织将变得机械和乏味,利益充斥,不利于培养大学生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违背学生组织初衷;相反没有制度约束的组织可能变得散漫、混乱,不能良好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种各种任务,不能起到参与校园建设和引导学生成才成才的作用。所以两者在实际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升学量不断增加,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是拥有着高智力的知识阶层,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新颖的想法,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和人性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能将两者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那么将会大大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效率,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商学院)
大学生暴力事件、自杀等事件的频发,导致学生管理近年来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是有一定问题的。缺乏对人的关怀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人性化机制成为了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怎样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运用制度化的同时兼顾人性化。成为了今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的表现
(一)没有重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步入大学生活,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成年,经过了十二年的学习生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成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果学校单方面的强制运行制度化的管理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生活上的压力,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从而背离了学校的最终目标,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反面效果,所以在高校的管理系统中需要充分加入人性化因素,使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校方主导
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当前高校管理模式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以“校方主导”模式为主。学分制的出现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生活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堂氛围,而且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校园都是对外开放的,学生可以自由支配他的生活和时间,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制度带来挑战,并且我国高校的生源量增加,校方一定要切合校园中的实际情况,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制定符合校园发展的管理制度。
(三)管理人员缺乏人性化管理理念
在学校的治理系统中过分的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管理人员实干能力的考察与培训,导致学生管理团队在人性化管理方面的缺失。
二、学生管理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加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实现“学生为主”的管理模式,对于现代高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有三点:
(一)对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有一定的中和作用
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中强调“校方”的地位与主导型,打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反面效果。校方要努力实现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与课程设置。这对于改善以往管理模式中的弊端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增加高校管理模式的灵活性与人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力。 制度的连续性是指新制度的制定既需要延续以前制度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当前实际,还要考虑今后的发展情况。一个组织从建立之日起就有自己的历史,就有自已独特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组织风格或者文化,这种潜在的风格或者文化是组织的一大资源,新的制度制定必须继承和发扬旧制度里面优良的东西。同时,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把问题看深刻一些、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充分一些。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就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证实际和有效,否则就会朝令夕改,失去制度原有的作用。
(二)现代社会要求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的独立意志与自主性越来越明显,在校园中大学生的身上表现的越发突出,其具备独立选择的意识与要求。且现代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面临的可选择项也很多。这必然导致了其对于高校生活的选择性要求的丰富性,这也是高校管理不得不适应的一个潮流口。高校学生管理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相互关系。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是高校学生人性化与制度化管理实施的最终目标。相关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激励大多数学生、约束少数学生为原则和基础,同时,作为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者,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必须灵活的运用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充分的给予学生信任、尊重以及理解,才能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以人才为主的策略,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素质,应该保证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意识、时间管理、解决问题能力等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有利于学校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三、如何将学生管理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融合
(一)建立人性化管理模式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被尊重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需要遵循递增规律,即前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后一个层次的需要。前三个层次的需要属于生存本能需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当人们的最基本的低层次的生存本能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才能出现,人们才会安心工作、全心付出、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道德形象的塑造,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终极日标。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首先要先在制度层面上承认其地位,并建立相应的完整的流程与规范,来保证其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顺利运行。没有学校的管理章程作为依托,人性化机制的引入就变成乐无根之树,仅仅是有其形,而不得其意。制定合理的制度,符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在保障对其进行培养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
(二)管理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学校的管理工作实施中,一定要及时接受学生们反馈的意见,结合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创造学校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人性化管理应坚持顺其自然地“引导利用”原则。人无完人,在漫长的成长生活中会养成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好吃懒做、安于享乐等等。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应当顺其自然的“引导利用”,而不是不分情况,一律限制甚至否定。由此,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尊重人的本性,恰当引导。当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出先矛盾时,负责人应给予善意的解释和引导,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评优评奖”,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在给予优秀学生奖励时,既能鼓励他们成胜追击更上一层楼,又有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的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注重组织文化建设,用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与集体荣誉感来团结和协调组织关系。
(三)加强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人性化的管理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力,但并非放任其为所欲为,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是人性化管理顺利施行的重点。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程度自我意识与管理意识,才能保持其在自我选择的同时不放任自流。以往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强制性管理,只关注理性因素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学生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定化。这种模式可使各级学生管理工作者职责分明,学生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展開,其不足之处在于使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创造性和积极性,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机械化,学生本人的潜能、兴趣和个性等得不到有效的发掘和培养。学生管理一定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应采用刚柔并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是未来学生管理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专业教学上,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同样需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和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使人性化和制度化在管理体系中相互促进
个人觉得在大学生普遍不够成熟,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以人性化为辅,协调成员利益和融洽组织关系,有利于组织凝聚力、组织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
缺少人性化的学生组织将变得机械和乏味,利益充斥,不利于培养大学生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违背学生组织初衷;相反没有制度约束的组织可能变得散漫、混乱,不能良好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种各种任务,不能起到参与校园建设和引导学生成才成才的作用。所以两者在实际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升学量不断增加,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是拥有着高智力的知识阶层,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新颖的想法,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和人性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能将两者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那么将会大大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效率,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