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学分银行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

来源 :教师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发展学分银行是一种聚焦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周期各类专业学习成果认证、存储、转换等事宜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教师专业发展学分银行可以赋能教师终身学习、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城乡教师一体化,促进教师实现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均衡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应着重在建设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国家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制定相配套的教师评价和聘用制度等方面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分银行体系建设.
其他文献
为改变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情感失落现象,落实情感教育,教师需具备相应的情感品质与能力.本文采取实证研究设计,通过对834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并能分别通过班级管理效能感、师生关系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情感学习信念→师生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产生间接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了提升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意义,并为教师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提供了参考途径.
自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朱小蔓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情感师范教育”以来,学术界对师范生情感教育中的情感知识一直缺乏必要的学理探讨.本研究以情感社会学和符号互动论为视角,以师范学校A校为个案,探究了A校课程中呈现的情感知识和师范生习得情感知识的方式.研究发现A校课程中呈现了两种类型的情感知识:价值型情感知识和策略型情感知识,师范生通过课堂师生会话和日常生活际遇等符号互动的方式习得这些情感知识,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对其进行丰富、完善,进而内化成为师范生个体的“隐性的情感符号”.本研究对师范院校课程中情感知识特
情感素养是影响教师情感劳动的重要因素.情感素养是指教师通过选择和实施恰当的情感策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能力,包括情绪识别能力、情感理解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感染力四个要素.良好的情感素养助力教师把握情感劳动时机,平衡情感表达与体验的冲突,增强情感劳动扮演适切性和促进情感劳动文化渗透.实践中通过坚持内修与外塑并举,加强情感素养培训,以理智规训情感冲突,并在实践中运用情感调节策略锤炼情感素养,增强情感劳动胜任力,发挥情感劳动的教育蕴意.
朱小蔓教授所开创的中国当代情感教育研究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进行现代转化的期待.本文在此认识上聚焦于早期儒家思想中对“情”的理解,通过对《性自命出》和《荀子》中“情”的简要解读,发现早期儒家思想中的“情”在交往、感通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情感”.作为“情感”的“情”就是一种个体与他人、他物交往中形成的感通力,包含了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发展的过程.以“礼”的实践为媒介的自我修身,就是训练个体在和他人、他物交往中的感通力.教师道德情感的发展需要培养教师的感通力.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可以理解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