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实现多元化的经营、获取长久性的利益,往往会选择长期投资的方式来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目前,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采用的多是简易便捷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疏漏。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研讨,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股权投资 核算 研讨
引言
长期股权投资指的是企业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一般被视为长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具有利险并存、禁止出售和风险较大的鲜明特征。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包含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会计、财务等相关规定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侧重于对成本法的研究和分析,在总结、归纳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现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核算优化对策,改进、完善核算制度。
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现行规定
1991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进行了修订,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规范。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修订,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作出了更为细致和明确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一般以初始投资成本来计价,通常情况下不调整账面价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1期股权投资》明确规定了成本法核算的范围:一是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是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相关规定,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应“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问题分析
⑴计量基础不一致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计量基础不一致,导致投资核算的会计信息处理不对称,该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投资价值额差额的处理上。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现行规定,明确指出当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所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值份额时,其中的差额部分不会被当做初始投资成本,这就意味着差额部分不会做任何的会计处理,因此,这部分差额在会计账面上是无法看到的。而当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所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其中的差额部分是会被归入投资损益中的。两种不同情况的不痛处理结果,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不能真实反映股权持有期间的价值变动
会计准则相关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不将市场价值变动纳入影响因素行列。结合核算实际的整体情况来看,会计相关制度存在一定的欠缺和漏洞,其一,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可能受市场价值波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現损失,而获取损失的证据并进行实证分析是一个耗时的过程。其二,当损失的证据经财政等相关部门批准核销之后,账面余额只损失核销之后的净额,无法反应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成本累计的损失,与实际的投资所得净额所在一定的差异。
(3)核算管理体系待完善
核算管理体系包括核算方法的选择、核算过程的监督、核算结果的审查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首先,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长期过程,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内外环境的影响,完善核算管理体系,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的核算方法选择过程中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极大影响,通常片面地以是否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实质性的影响作为选择的依据,如果有影响,就选择权益法,反之,则选择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优化对策
(1)会计信息对称处理
针对投资核算计量基础不一致的问题,企业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的因素变化,明确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笔者建议企业可以实行统一采用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权益的公允价值份额作为计量基础的方法,并基于确定的计量基础实现对初始成本的后续调整,充分体现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综合经济形式的业务实质。
(2)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既是对企业资产的强化管理,也是防止资产流失的重要举措。会计、财务相关管理制度也规定,在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加强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督。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过程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实际上是明确了投资单位和被投资单位对应的职责和权益,根据长期股权投资过程汇总出现的权益变动进行账面价值的调整,参与长期股权投资涉及的各方人员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资产的变化情况,综合掌握被投资企业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降低长期投资的风险。
(3)完善核算管理体系
完善的核算管理体系是实现核算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锻炼,全面了解、对比、分析并掌握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各自优劣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客观地选择合理的核算方法。其次,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建立健全绩效评级体系,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绩效评价体系应实现多元化,避免考核指标的片面性和单一性,结合企业文化、发展目标、个人诉求等多方面因素,正确引导员工实现个人进步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完善核算管理制度,实际上是通过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和引导力,减少核算过程中的弹性空间,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结语
长期股权投资是竞争逐渐激烈的当前社会环境下的重要的经济运行形式,也是企业实现多元化运营的重要途径,企业应积极、主动学习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方法选择、信息处理等专业知识,加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从根源上切实落实投资核算的各项工作,保证投资核算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刘冬.浅谈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J].市场观察,2016(1)
[2]王娟婷.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J].中外企业家,2016(19):121-122
[3]王俊玲.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J].现代经济信息,2016(7)
[4]常卫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0):60-61
股权投资 核算 研讨
引言
长期股权投资指的是企业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一般被视为长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具有利险并存、禁止出售和风险较大的鲜明特征。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包含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会计、财务等相关规定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侧重于对成本法的研究和分析,在总结、归纳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现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核算优化对策,改进、完善核算制度。
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现行规定
1991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进行了修订,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规范。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修订,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作出了更为细致和明确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一般以初始投资成本来计价,通常情况下不调整账面价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1期股权投资》明确规定了成本法核算的范围:一是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是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相关规定,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应“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问题分析
⑴计量基础不一致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计量基础不一致,导致投资核算的会计信息处理不对称,该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投资价值额差额的处理上。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现行规定,明确指出当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所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值份额时,其中的差额部分不会被当做初始投资成本,这就意味着差额部分不会做任何的会计处理,因此,这部分差额在会计账面上是无法看到的。而当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所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其中的差额部分是会被归入投资损益中的。两种不同情况的不痛处理结果,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不能真实反映股权持有期间的价值变动
会计准则相关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不将市场价值变动纳入影响因素行列。结合核算实际的整体情况来看,会计相关制度存在一定的欠缺和漏洞,其一,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可能受市场价值波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現损失,而获取损失的证据并进行实证分析是一个耗时的过程。其二,当损失的证据经财政等相关部门批准核销之后,账面余额只损失核销之后的净额,无法反应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成本累计的损失,与实际的投资所得净额所在一定的差异。
(3)核算管理体系待完善
核算管理体系包括核算方法的选择、核算过程的监督、核算结果的审查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首先,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长期过程,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内外环境的影响,完善核算管理体系,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的核算方法选择过程中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极大影响,通常片面地以是否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实质性的影响作为选择的依据,如果有影响,就选择权益法,反之,则选择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优化对策
(1)会计信息对称处理
针对投资核算计量基础不一致的问题,企业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的因素变化,明确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笔者建议企业可以实行统一采用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权益的公允价值份额作为计量基础的方法,并基于确定的计量基础实现对初始成本的后续调整,充分体现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综合经济形式的业务实质。
(2)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既是对企业资产的强化管理,也是防止资产流失的重要举措。会计、财务相关管理制度也规定,在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加强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督。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过程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实际上是明确了投资单位和被投资单位对应的职责和权益,根据长期股权投资过程汇总出现的权益变动进行账面价值的调整,参与长期股权投资涉及的各方人员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资产的变化情况,综合掌握被投资企业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降低长期投资的风险。
(3)完善核算管理体系
完善的核算管理体系是实现核算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锻炼,全面了解、对比、分析并掌握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各自优劣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客观地选择合理的核算方法。其次,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建立健全绩效评级体系,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绩效评价体系应实现多元化,避免考核指标的片面性和单一性,结合企业文化、发展目标、个人诉求等多方面因素,正确引导员工实现个人进步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完善核算管理制度,实际上是通过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和引导力,减少核算过程中的弹性空间,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结语
长期股权投资是竞争逐渐激烈的当前社会环境下的重要的经济运行形式,也是企业实现多元化运营的重要途径,企业应积极、主动学习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方法选择、信息处理等专业知识,加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从根源上切实落实投资核算的各项工作,保证投资核算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刘冬.浅谈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J].市场观察,2016(1)
[2]王娟婷.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J].中外企业家,2016(19):121-122
[3]王俊玲.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J].现代经济信息,2016(7)
[4]常卫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