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困境及途径研究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态的巨大变化,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面临着体制上的困境、专业背景复杂和职业发展前景迷茫的困境。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外部的支持和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外部支持包括厘清辅导员职责边界、重视学生工作,制定科学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自身努力包括努力构建辅导员专业知识体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职业能力的提升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有了质的突破,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也有所提高。尽管高校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都很重视,国家也连续两次制定辅导员培训的五年计划,但是,由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生态环境变化,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还面临着很多困境,还有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時代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态的特征
  职业生态是指职业人员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时的职业环境。①高校辅导员在从事本职工作时,其职业生态不仅仅包括教育对象大学生,还包括工作要求、工作目标等等,职业生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职业归属感,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新时代,高校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生态也呈现了新的特点。
  (一)工作对象的新特征
  当前,大批“95后”“00后”学生进入大学,成为大学生中的主力军。他们成长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长环境优越,生活条件较好,他们个性独立、敢做有为,但是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认知层次浅,这些大学生往往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行为却很不成熟。与此同时,世界发展趋于全球化,多元文化互相碰撞,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特别是一些后现代思潮对这些“95后”“00后”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渐渐表现出了后现代特质,推崇模糊性、不确定性、差异性,后现代思潮的负面影响使部分大学生缺乏信仰追求、缺乏社会责任感,造成价值取向错位和情感心智的紊乱等。②面对这些受多元文化和思潮影响的大学生,高校辅导员该如何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对他们进行价值引领,都值得高校辅导员深入思考。
  (二)工作要求的新高度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③“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这一根本任务后,十八大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十九大更是明确指出“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些论述都凸显了“立德树人”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位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更高指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及有效性,高校辅导员责任重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并不断提升职业能力以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三)工作目标的新变化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向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从重视量的增加发展到更加重视质的提升。国家确立了高等教育双一流的建设目标,相继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简称《办法》),“双一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双一流建设中包括了一流师资建设和一流人才的培养,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中的一员,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增强自身教育管理能力,才能适应双一流建设的要求。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出现了新的特征,工作有了新的要求,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在应对这些变化时往往会出现滞后,从而使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跟不上变化的速度,导致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遇到很多困境,包括体制困境、专业困境、职业发展困境。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体制困境
  各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考核管理制度,促进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首先,辅导员在高校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教师个体对本专业价值的认同和归属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教师形成专业发展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前提和基础。”④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高校辅导员既具有高校教师的身份也具有干部身份,这样的双重身份造成了其在专业发展上比不过专业教师,而在职级晋升方面又比不过高校普通行政干部,这种双重身份的不确定性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同时,这种双重身份也常常使高校辅导员陷入事务性工作无法抽身,也影响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其次,多数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采用院校两级的双重管理方式,既接受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也受学院的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使本来就庞杂的工作进一步复杂,使辅导员疲于应付而无暇顾及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最后,高校辅导员的考核、激励和评价体系还不科学。很多高校对辅导员考核的机制没有考虑辅导员工作的性质,没有结合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更多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也没有充分考虑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影响了高校辅导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专业困境
  首先,高校辅导员担负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担负着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的重任,辅导员自身只有具备过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和理论素养,才能完成此重任,但是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参差不齐,没有经历过系统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培训,理论宣讲能力不足,思政工作方法欠缺。其次,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管理又有教育,既有咨询还包括服务等等,涉及到的学科专业也较多,包括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但是高校在招录辅导员时,并不像专业课教师那样考虑学科背景,只要学历达到要求就可以从事辅导员的职业。这些专业背景的欠缺影响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职业发展困境
  一名高校辅导员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辅导员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但是同专业教师相比,在地位和待遇等方面存在着差距等原因,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较低,他们往往把辅导员这个职业当做跳板,而把转岗或担任行政职务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只要一遇到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脱离辅导员岗位,这样导致了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优秀辅导员流失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95后”“00后”个性独立的新生代,面对立德树人这一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面对高等教育“双一流”的逐步实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越来越紧迫。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外部支持和自身努力。
  (一)外部支持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国家、高校都应该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外部的保障。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中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辅导员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以及规定了对辅导员专业培训的要求和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通道。各高校都要切实落实好具体规定,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外部支持。首先,明确学生工作的边界,在职责上给辅导员减负。辅导员在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为密切,一切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交由辅导员来做,工作中把辅导员当成“消防员”,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需要冲在一线,把辅导员岗当成“全能岗”。长此以往,辅导员只能频于应付各种事务性工作,严重影响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要理清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去除附加在辅导员身上的额外工作,使辅导员的工作回归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位,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扫清道路。其次,提高学生工作的地位,增加高校辅导员培训交流机会。育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要将辅导员是学生的日常管理者这一观念转变为:辅导员是学生的教育者和思想引导者,要以教育引导为主,管理规范为辅。这也意味着既要重视科研、教学工作,也要重视学生工作,使学生工作与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并列,把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提升并列。因此,要增加辅导员各类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从基础培训到各专业培训,满足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要求。同时为辅导员搭建科研平台,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最后,制定科学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也要充分考虑外在的推动力和内在的驱动力。实施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充分考虑工作业绩和学生的满意度、工作的态度、工作的方法等指标,建立符合辅导员工作性质的评价考核机制。同时,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以此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产生内在的驱动力。
  (二)自身努力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是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人力保障。⑤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取决于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取决于辅导员的自我提升意识和果断的执行力。高校辅导员要有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要有目标意识,树立职业能力的价值追求目标;要有服务意识,切实提高职业能力的针对性;要有创新意识,这是职业能力提升的原动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突破职业能力的困境,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首先,努力构建辅导员专业知识体系。知识是专业的根基,任何职业的专业化都应建立在其稳定、成熟的专业知识基础上。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每一位辅导员的必修课,是辅导员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需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打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引导辅导员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⑦思想政治教育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用理论指导工作,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还需要掌握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学科知识,比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次,要谋划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愿景。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一种计划过程。高校辅导员在繁忙的工作中,要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不要只埋头工作而不抬头看路。要明确所在高校对于辅导员职业的发展路径,特别要关注培训提升、岗位晋升、职称评定等发展路径,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明确发展道路之后,根据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努力进取,争取成为专家型高校辅导员。最后,政策方面要向辅导员倾斜。努力做到重视辅导员,关心辅导员,提高其社会地位,增加其工资薪酬,从内生动力上激励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
  [注释]
  ①莫良元.职业生态视域下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动力系统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6(05):82-88.
  ②刘影春,王坤.后现代视域下的高校德育新情境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157-161.
  ③王圣祯,郭玉庆.试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四个着力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7):104-107.
  ④孔冬梅.试论制约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J].教育探索,2009(04):94-95.
  ⑤⑦卜建华,胡玉宁,王群林.社会思潮的传播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156.
  ⑥胡建新.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9(10):108-110
其他文献
习近平指出,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中挖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激发人们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利
加强高校机关青年干部学习,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需要,是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需要,是切合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问题的需要,也是适应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
从地理和空间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和结构性的作用。基础设施项目涉及各个领域如交
孟子不乏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世道的狂想,但由于人欲及天命的阻隔,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无法实现。于是,孟子便将对自由的追求由向外转为向内。他通过践行仁义礼智,转化人的求富贵利达
目的:评价妇安口服液的抗炎作用。方法:妇安口服液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观察妇安口服液对小鼠腹腔毛细
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与课程建设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值得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课程思政”建设要聚焦高校育人的价值本源,体现合目的性
民族区域自治是基于民族特殊性创设的治国举施,既属于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的"微观措施",又属于民族自治的"宏观指导",还属于中央领导和和民族自治之间的"中间纽带"。民族区域自
目的:制备药物控释载体B-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并探讨微球对中药制剂的控释机理。方法:以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β-CDP微球,用相溶解度法研究β—CD对盐酸小檗碱(BH)的包合作用,并以
装置了 Windows NT/2000 服务器后,IPC$ 的共享是默认的。如不对此加以限制,那就会给非法用户以可趁之机,入侵而加以利用。所以用户必须把这方便之门关闭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本
谭维新作为传教士到中国后,争取建立了开封教区,筹资兴建了理事厅街天主教堂,积极兴办教育、卫生和慈善事业,建立了培养本地神职人员的河南省总修院,抗战时期成立难民收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