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热烈祝贺《刘学锴文集》10 卷22 册出版。刘先生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在社会上都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出版他的文集,对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对普及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光彩夺目的唐诗,具有重大意义。
刘学锴先生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与任教,他是我敬重的学长,更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在同他多年的交往中深获教益。刘先生是学界公认的李商隐研究权威。他的大著《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传论》《李商隐资料汇编》《李商隐诗歌接受史》《李商隐诗选》( 其中有些著作是与余恕诚先生合作的),我认为是20 世纪以来最杰出的李商隐研究成果。从以上著作,可见刘先生的李商隐研究全面而又深入,兼具广度与深度,既有对李商隐生平事迹和作品的搜集、考证、整理、校勘、注释,也有理论的研究与作品的鉴赏,几乎每一个方面,都有超越前人的优秀成果,使今人与后人都有“高山仰止”之感。我本人主要研究宋代诗词,但也喜爱唐诗,喜爱李商隐诗,我在写作《论李商隐诗歌的幻象与幻境》一文时就从研读刘、余二先生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中获得很多启示,这篇文章也得到刘、余二先生的赞扬与鼓励。刘先生曾任李商隐研究会会长,为推进全国的李商隐研究做了很多工作,使李商隐研究长期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刘学锴先生也是温庭筠研究的专家,他先后撰著了《温庭筠全集校注》《温庭筠传论》《温庭筠诗词选》。我曾研读了《温庭筠传论》,刘先生对温庭筠其人其诗词精彩独到的论析,也给予我很多教益。
刘学锴先生是著名的唐诗鉴赏专家、大家。他撰著的十册《唐诗选注评鉴》,共选唐诗650 余首,集选诗、校注、笺评、鉴赏为一体。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唐诗研究大家陈尚君先生评此书是近三十年最出色的大型唐诗选本。这部书的“选诗”,在注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重视诗的艺术性、可读性。他选出的唐诗,都具有浓郁的诗情诗味,有明快与含蓄相统一的突出特点,在思想与艺术创新中体现出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风格,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刘先生为每首入选诗歌所撰写的鉴赏文章,在疏解诗意、再现诗境的同时,对全诗的艺术风貌与特色进行品评。由于刘先生具有一颗敏感敏锐的诗心,有一双善于发现各种诗的意象、意境、韵味、语言之美的慧眼,因此每一篇鉴赏文章都能发现并揭示出诗篇独具匠心的美妙、奇妙、神妙之处,做出中肯精到、细致入微的分析,并用精练、自然、生动、流畅、富于文采的语言表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我感到,刘先生很擅长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品评鉴赏诗艺。例如,他鉴赏雍陶的《题君山》,就以此前李白的咏洞庭诗、刘禹锡的《望洞庭》,以及北宋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做比较,从而指出雍陶此诗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他将所咏对象由整个洞庭湖集中到君山,所咏时间由白天变成夜间,而作为诗的主要喻象的“青螺”,则由实物变成了“螺髻”。诗的意境,也由李白的阔远明丽、刘禹锡的设喻新奇巧妙而變为空灵缥缈。鉴赏文章写得如此精彩动人,刘先生真是慧眼如炬,心灵笔妙,不愧为唐诗的鉴赏高手、大家。
最后说一点,我非常钦佩刘学锴先生为人的谦虚诚恳,以及治学在严谨求实中创新的精神。我在《文学遗产》做编辑时,每次读到刘先生手写的文稿,一笔一画,每个标点,都是那么清清楚楚。全文精练流畅,很难让人改换一句一字乃至一个标点。读刘先生的论文真是一种真善美的精神享受。
刘学锴先生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与任教,他是我敬重的学长,更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在同他多年的交往中深获教益。刘先生是学界公认的李商隐研究权威。他的大著《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传论》《李商隐资料汇编》《李商隐诗歌接受史》《李商隐诗选》( 其中有些著作是与余恕诚先生合作的),我认为是20 世纪以来最杰出的李商隐研究成果。从以上著作,可见刘先生的李商隐研究全面而又深入,兼具广度与深度,既有对李商隐生平事迹和作品的搜集、考证、整理、校勘、注释,也有理论的研究与作品的鉴赏,几乎每一个方面,都有超越前人的优秀成果,使今人与后人都有“高山仰止”之感。我本人主要研究宋代诗词,但也喜爱唐诗,喜爱李商隐诗,我在写作《论李商隐诗歌的幻象与幻境》一文时就从研读刘、余二先生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中获得很多启示,这篇文章也得到刘、余二先生的赞扬与鼓励。刘先生曾任李商隐研究会会长,为推进全国的李商隐研究做了很多工作,使李商隐研究长期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刘学锴先生也是温庭筠研究的专家,他先后撰著了《温庭筠全集校注》《温庭筠传论》《温庭筠诗词选》。我曾研读了《温庭筠传论》,刘先生对温庭筠其人其诗词精彩独到的论析,也给予我很多教益。
刘学锴先生是著名的唐诗鉴赏专家、大家。他撰著的十册《唐诗选注评鉴》,共选唐诗650 余首,集选诗、校注、笺评、鉴赏为一体。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唐诗研究大家陈尚君先生评此书是近三十年最出色的大型唐诗选本。这部书的“选诗”,在注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重视诗的艺术性、可读性。他选出的唐诗,都具有浓郁的诗情诗味,有明快与含蓄相统一的突出特点,在思想与艺术创新中体现出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风格,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刘先生为每首入选诗歌所撰写的鉴赏文章,在疏解诗意、再现诗境的同时,对全诗的艺术风貌与特色进行品评。由于刘先生具有一颗敏感敏锐的诗心,有一双善于发现各种诗的意象、意境、韵味、语言之美的慧眼,因此每一篇鉴赏文章都能发现并揭示出诗篇独具匠心的美妙、奇妙、神妙之处,做出中肯精到、细致入微的分析,并用精练、自然、生动、流畅、富于文采的语言表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我感到,刘先生很擅长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品评鉴赏诗艺。例如,他鉴赏雍陶的《题君山》,就以此前李白的咏洞庭诗、刘禹锡的《望洞庭》,以及北宋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做比较,从而指出雍陶此诗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他将所咏对象由整个洞庭湖集中到君山,所咏时间由白天变成夜间,而作为诗的主要喻象的“青螺”,则由实物变成了“螺髻”。诗的意境,也由李白的阔远明丽、刘禹锡的设喻新奇巧妙而變为空灵缥缈。鉴赏文章写得如此精彩动人,刘先生真是慧眼如炬,心灵笔妙,不愧为唐诗的鉴赏高手、大家。
最后说一点,我非常钦佩刘学锴先生为人的谦虚诚恳,以及治学在严谨求实中创新的精神。我在《文学遗产》做编辑时,每次读到刘先生手写的文稿,一笔一画,每个标点,都是那么清清楚楚。全文精练流畅,很难让人改换一句一字乃至一个标点。读刘先生的论文真是一种真善美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