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时代的呼唤,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大问题。初中物理教学,可以说是物理的启蒙教学,教师应抓住良好的时机,通过各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能力,而这种习惯和能将让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兴趣;探究式教学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弥留之际对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深感忧虑,为什么我们培养的学生会是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钱老的担忧,笔者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深受感触。确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时代的呼唤,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大问题。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学习兴趣
陆登庭指出:“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初二学生刚刚遇到物理,心中充满着好奇和求知欲,如何抓好这一黄金时期,使学生感觉物理之奇,物理之美,物理之趣,物理之有用。笔者认为:其一,可以用物理中新颖,奇特的实验优势让学生耳目一新,悬念重重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最完美和最强烈的情感来自面对不解之谜。”比如在讲声音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会跳舞的小人”,摩擦沾有松香粉的金属棒可以听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音,可以让学生自备洗衣机出水管、吸管、水瓶子、纸等生活用品自己动手动嘴发出意想不到的声音。在讲到“热现象”时,可以演示“让水重新沸腾起来”,“火烧纸杯”等实验。其二,利用自然界和生活中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励学生多问为什么。例如2009年人人都经历的日食,雨后的彩虹,闪电,为什么人能浮在死海海面上,为什么孔明灯能飞上天空等等。让学生心中充满疑问,“钓”出他们的好奇心,启迪他们应当善于观察,勇于追问“当然之理”。其三,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的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让学生崇尚物理学。如果不是牛顿对苹果为什么落向地面而不是落向天空感到好奇,又怎会有如此简洁,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今日人类又如何会实现飞天梦想!如果不是技术工人瓦特对效率极低的纽可门蒸汽机如此好奇,他又怎么能够如此执着地去改进它,最终使蒸汽机成为当时的“万能原动力”,促进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如果不是法拉第如此迷恋于电与磁之间,今日我们怎会享受这如此便捷,如此丰富多彩的电气化时代!
二、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则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科学发展、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就拥有着超凡的想象力,他创设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从此后人们才开始了解神奇的高速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万物。牛顿曾想象在高山上用足够大的速度水平抛出物体,他将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他将围绕地球旋转,因此一张人造卫星图诞生了。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其实我们的学生想象力也是丰富多彩的,记得在学过摩擦力后,我给学生留了一题,“世界假若没有摩擦将会怎样”,学生的答案可算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比如:铅笔无法写字,橡皮无法擦去字迹,我们再也不能打篮球,因为我们无法跑步,手中的球再也抓不住了,连鞋带都系不住等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所学东西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奇思妙想,说不定哪一天它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人类的进步创造奇迹。另外,训练发散性思维也是尤为重要,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寻找一题多解,另辟蹊径。在实验中,启迪学生不墨守成规,寻找多种实验方案,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广阔、灵活起来。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长时间以来,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都是唯师,唯书,唯权威,养成盲从的陋习,而这恰恰与成为创新人才背道而驰,陶行知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马克思的座右铭:“怀疑一切。”质疑和批判是创新者应有的品质。要让学生拥有这些品质,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乐于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质疑,一起探讨学生对权威的质疑。第二,为学生树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凡事都要实事求是的意识。第三,让学生认识历史上那些“胆大妄为”的人,让事实证明只有勇于挑战权威,才能掀开真理的面纱。比如在讲到“力与运动”时,我特意利用多媒体隆重介绍了历史伟人伽利略及他的事迹,他对当时权威亚里斯多德的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提出质疑,通过实验推理建立了正确的动力学思想,推动了停滞近两千年的动力学发展,另外他否定了亚里斯多德的“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他富有个性,读大学时毅然决定放弃父亲为他选择的医学而从事他钟爱的自然科学,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在讲到原子结构模型时,让大家了解卢瑟福尊重实验,不迷信权威推翻他的导师汤姆生的“枣糕模型”,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相信历史能够让学生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总之,创新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知识广博,思维活跃,有精通的专业学科知识,关注科技前沿,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刻了解创新教育的本质,改变现有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钻研教学策略和技巧,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相信我们只要努力探索、不断改进,一定会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龚春燕 主编。创新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2]刘炳昇 主编。继承与创新——初中物理新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市陶都中学)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兴趣;探究式教学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弥留之际对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深感忧虑,为什么我们培养的学生会是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钱老的担忧,笔者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深受感触。确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时代的呼唤,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大问题。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学习兴趣
陆登庭指出:“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初二学生刚刚遇到物理,心中充满着好奇和求知欲,如何抓好这一黄金时期,使学生感觉物理之奇,物理之美,物理之趣,物理之有用。笔者认为:其一,可以用物理中新颖,奇特的实验优势让学生耳目一新,悬念重重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最完美和最强烈的情感来自面对不解之谜。”比如在讲声音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会跳舞的小人”,摩擦沾有松香粉的金属棒可以听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音,可以让学生自备洗衣机出水管、吸管、水瓶子、纸等生活用品自己动手动嘴发出意想不到的声音。在讲到“热现象”时,可以演示“让水重新沸腾起来”,“火烧纸杯”等实验。其二,利用自然界和生活中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励学生多问为什么。例如2009年人人都经历的日食,雨后的彩虹,闪电,为什么人能浮在死海海面上,为什么孔明灯能飞上天空等等。让学生心中充满疑问,“钓”出他们的好奇心,启迪他们应当善于观察,勇于追问“当然之理”。其三,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的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让学生崇尚物理学。如果不是牛顿对苹果为什么落向地面而不是落向天空感到好奇,又怎会有如此简洁,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今日人类又如何会实现飞天梦想!如果不是技术工人瓦特对效率极低的纽可门蒸汽机如此好奇,他又怎么能够如此执着地去改进它,最终使蒸汽机成为当时的“万能原动力”,促进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如果不是法拉第如此迷恋于电与磁之间,今日我们怎会享受这如此便捷,如此丰富多彩的电气化时代!
二、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则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科学发展、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就拥有着超凡的想象力,他创设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从此后人们才开始了解神奇的高速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万物。牛顿曾想象在高山上用足够大的速度水平抛出物体,他将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他将围绕地球旋转,因此一张人造卫星图诞生了。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其实我们的学生想象力也是丰富多彩的,记得在学过摩擦力后,我给学生留了一题,“世界假若没有摩擦将会怎样”,学生的答案可算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比如:铅笔无法写字,橡皮无法擦去字迹,我们再也不能打篮球,因为我们无法跑步,手中的球再也抓不住了,连鞋带都系不住等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所学东西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奇思妙想,说不定哪一天它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人类的进步创造奇迹。另外,训练发散性思维也是尤为重要,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寻找一题多解,另辟蹊径。在实验中,启迪学生不墨守成规,寻找多种实验方案,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广阔、灵活起来。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长时间以来,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都是唯师,唯书,唯权威,养成盲从的陋习,而这恰恰与成为创新人才背道而驰,陶行知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马克思的座右铭:“怀疑一切。”质疑和批判是创新者应有的品质。要让学生拥有这些品质,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乐于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质疑,一起探讨学生对权威的质疑。第二,为学生树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凡事都要实事求是的意识。第三,让学生认识历史上那些“胆大妄为”的人,让事实证明只有勇于挑战权威,才能掀开真理的面纱。比如在讲到“力与运动”时,我特意利用多媒体隆重介绍了历史伟人伽利略及他的事迹,他对当时权威亚里斯多德的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提出质疑,通过实验推理建立了正确的动力学思想,推动了停滞近两千年的动力学发展,另外他否定了亚里斯多德的“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他富有个性,读大学时毅然决定放弃父亲为他选择的医学而从事他钟爱的自然科学,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在讲到原子结构模型时,让大家了解卢瑟福尊重实验,不迷信权威推翻他的导师汤姆生的“枣糕模型”,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相信历史能够让学生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总之,创新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知识广博,思维活跃,有精通的专业学科知识,关注科技前沿,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刻了解创新教育的本质,改变现有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钻研教学策略和技巧,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相信我们只要努力探索、不断改进,一定会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龚春燕 主编。创新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2]刘炳昇 主编。继承与创新——初中物理新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市陶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