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一样的女人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佛空气中有什么不可见的事物随时会威胁到她。”时隔多年,我看到有人这么说起我的梦中情人莫尼卡·维蒂。说这句话的,正是莫尼卡小姐现实生活里的情人——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
  这句话令人琢磨,包含了言说者的爱和周遭世界的无常,更重要的是此话体现了她的独特性。哪怕不知道对莫尼卡·维蒂的人,看到这句话,一定也会感受到某种荡漾的神秘气息,从而要探究一下这谜一样的女郎是谁。
  情窦初开的年纪,我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喜欢上了红极一时的山口百惠、千百惠、邓丽君和林青霞。有一天我还大言不惭地跟小伙伴宣布:我爱上我“姑姑”钟楚红!这种自造亲近的做派,有点像一位毛姓作家戏谑地称英国大文豪萨默赛特·毛姆为“毛姆叔叔”。
  我忘了第一次被莫尼卡·维蒂迷住是什么时候。但如果你不介意,我乐意把这次邂逅描述成一次走亲戚或假期独自旅游。这样一来,那种青春无法排遣的孤寂会显得更加肆意泛滥。彼时,在异地夜晚,电视中播放黑白译制片《奇遇》,当莫尼卡小姐在安东尼奥尼的镜头里出现时,我被“酥”倒了。当时我想,即使追逐梦中情人,也不能随波逐流,一定要追逐自己的至爱。
  莫尼卡的面孔散发着小说般的美感。看着她,不会觉得有压力,也不会觉得只是一张家喻户晓的明星脸,作单方面幻想。我渴盼在她表情的瞬间变化里捕捉到一些什么,一如在小说中我们隐约找到的线索,有着相互激荡的快感。她是神秘的,也是家常、亲切的,似乎就是穿过广场、走近我们的某女子。
  
  电影是女人的艺术。或者正如特吕弗所说,导演的工作就是找漂亮女人来做漂亮的事:希区柯克和琼·芳登、冯·斯登堡和玛琳·黛德丽、迪姆瓦和碧姬·芭铎等等。无疑,只要说起安东尼奥尼和莫尼卡·维蒂中的任何一位,另一个一定如影随形。除了《奇遇》,莫尼卡在任何一部她情人导演的影片中都是优雅、轻盈的,但在节奏翩跹的同时,她忽而也向我们展露着生活的难堪和毫无诗意可言的“沉重的肉身”。
  读着莫尼卡·维蒂的表情,似乎能窥探到一些人性深处的隐疾和难言。她微微张开的双唇显露出某种耽于享乐的神色,但突然梦游般的几声欢笑又将人带到明净地带。纷纷扬扬的情欲在她身上的旋律一样流动,完美极致地诠释着人间情事——绵绵不绝又不堪一击。《奇遇》中有一句对白:
  “告诉我你爱我。”“我爱你。”
  “再说一次。”“我不爱你。”
  莫尼卡·维蒂出生于1931年。在想象中,她一直没有老去,正如她饰演的那些角色一样,永不褪色,还时不时给人惊奇。昨天重温《奇遇》,又有一个新发现:安娜在小岛神秘失踪,莫尼卡饰演的克劳迪娅在她的行箧里发现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紧接着后面的一个段落,和菲茨杰拉德的这部小说有微妙的联系,而整部电影也和小说有相同的基调:迷惘、空虚,男女陷入情欲之后的悲伤绝望。
  正是在莫尼卡·维蒂之后,我开始像阅读一样,观看电影和女演员。当然,所有好导演都是以摄影机为笔,来记录世事变迁和人间情事的。
其他文献
尽管两人都属左翼进步阵营,但立场和政纲仍有不小的差别  5月9日的韩国总统大选已经箭在弦上。4月15日,主要政党已经完成了候选人登记,从4月17日起进入到正式的拉票竞选阶段。此次大选尽管参选人众多,但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文在寅和国民之党的候选人安哲秀在民调中遥遥领先,大幅抛离其他对手,不出意外的话,韩国总统将在这两人中间产生。尽管这两人都属左翼进步阵营,但立场和政纲仍有不小的差别。  64岁的文在寅
腊八第二天,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北京的天空异常澄澈。我边开车,边琢磨着前往侯莹舞蹈工作室的复杂路线。  驶出东五环一刻钟后,在黑桥村大门前,一个保安拦住了我。我放下车窗,他蘸口唾沫拈起一张停车条扔在副驾的座位上。路开始变窄,两旁店铺林立,我放慢车速。贴着小广告的公厕前,一个嘴里叼着手套的老妇人在系腰带;两条夹着尾巴的流浪狗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杨树下停着几辆趴活的货车,司机们挤在一台银色面包车里打牌
“我最喜欢和擅长的是处理复杂而细致的信息,它是曲折的,不符合现在这个时代。很多歌里面有很多线索,但它越来越难被发掘了……有可能我和我的所有作品,在某一个人的人生中可以变成被这样看待的东西,这是很有趣的事情”  有趣能够充分吸引陈珊妮的注意力。晚上睡觉前看到软件上Bjork的《Utopia》和Darius的《Utopia》两张专辑封面摆在一起,两个歌手她都喜欢,封面风格又完全不同,她觉得很有趣,听到
现代社会似乎让人处于永不停歇的状态。无休止的加班和24小时不间断的社交媒体,侵蚀着我们生活最私密的部分——睡眠;昼夜分界也变得模糊,城市里出现越来越多深夜不打烊的餐厅、酒吧、便利店和书店,我们很难在现代化程度没那么高的乡村找到它们的身影。  在现代主义的世界观中,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和改造者,或者可以更自负地说,是控制者。黑夜意味着运转的停滞,也意味着人对世界控制力的空白。直到电灯普及,驱逐黑暗的同时
我生了个儿子叫马小烦。贱名好养,当然我也心存侥幸:取个很烦人的名字,也许马小烦就不会真那么烦了。  但马小烦还是特别烦,屙屎撒尿,还不让人好好睡觉,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把他送走。马小烦长到两岁多,终于可以开始操心他的入园大业。距离、环境、教育理念、饭菜、安全……这些东西都考虑过。朋友们是这么说的:千万别去考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离家不近,什么华德福、双语班,再好的教育理念都会变得可恶。马伯庸  我觉得很
“我已经52岁,体内的力比多慢慢走远了。”苏珊娜·波特诺伊(Suzanne Portnoy)在专栏中宣告。她曾因自己的欲望掀起一阵议论,如今就连没有欲望,都能再引来关注。  “在座各位,真是不好意思。英国人的标签素来都是‘我们是英国人,我们没有性生活’。现在看来,这个标签岌岌可危了。”10年前,她在专栏中这么调侃。  苏珊娜的嘲讽倒不是没有理由:她的两本书全是关于自己的性经历。书卖到伦敦,伦敦的书
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50年前的知青中,日后有许多早已成为这个国家的精英。或是“青春无悔”,或是“我不相信”,或是“反思伤痕”,更多的,则默默工作,默默退休,或是默默下岗。  在那个年代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中,知青群体毫无疑问成为日后社会话语领域的佼佼者。当知青群体集体缅怀起这曲“青春之歌”时,另一些群体,正在被社会的年轻一代所遗忘。比如,三线建设中的迁徙者。  基于国防安
刚刚揭晓的第88届奥斯卡奖,虽然最佳男主角两大热门人选——“小李子”与“小雀斑”的角逐以莱昂纳多胜出画上句号,但是,“小雀斑”埃迪在去年凭《万物理论》拿到奥斯卡小金人后迅速在今年凭《丹麦女孩》再获提名,也实在是佳话一段。  《丹麦女孩》开拍伊始就获得空前的关注,因为它的题材太特别了。一个人到底如何决定改变自己的性别?改变之前他是怎样的人,改变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只要想到本片是根据世界上第一个变性人的
物理手段  《狗十三》上映之前,演员张雪迎晚上睡不着,给导演曹保平发了很长时间的微信。她感慨良多。拍《狗十三》的时候,她14岁,比剧中角色李玩大一岁。曹保平明白,很多表象背后的深意跟一个14岁的小女孩无法交流,那个年龄的小孩还没有成熟的心智和思辨。只能说,在那时候,张雪迎是个有表演悟性的女孩,她被選中,成为剧中人。  张雪迎已经20岁,上了大学,她回头去看这部电影,开始感受到之前无法感受到的东西。
“电影,与其说是目的本身,不如说是手段。我利用它向前走。我常对自己说,我始终是强有力的,因为,不是电影利用我,相反,是我利用了它”  “《她》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寻找。我演的所有女人,都是直面命运的。她们必须从现状的泥潭中走出,跨越到彼岸。”  64岁的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 Huppert),因去年上映的电影《她》再次登上事业高峰,收获了包括金球奖在内的18座影后大奖,也因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