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jiang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对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建设目标的系统概括,在指引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和推动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制度建设及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质内容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可为考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赋予有益视角.高质量发展由执政党和政府系统推进并以权力的规范运行为前提条件,包含维护权利行使和激发人民主体意识的价值诉求,旨在均衡分配利益资源和化解利益矛盾纠纷.在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巩固制度建设的人民导向、明确权责对等原则并促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有效衔接,结合高质量发展所处的复杂现实形势增进各部门的协同治理与方式创新,并在正确审视高质量发展持续性、过程性和结果性特征的基础上坚持渐进式改革和构建容错纠错机制.
其他文献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但是在研发过程经常会遇到无法预见的困难,导致研发失败,并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通过以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研发投入强度、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期企业绩效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水平越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且在高竞争背景下,这种效更加明显.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工作重塑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探究创业型领导对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对高科技企业中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创业型领导和工作重塑向预测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工作重塑在创业型领导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显著调节创业型领导与员工工作重塑的关系,环境动态性高的情境下,创业型领导能更好地预测员工作重塑.
“三社联动”是基层社区建设的新模式,近几年来,在党政领导和基层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三社联动”在实践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三社”主体协同共治中尚存在障碍因素,社会工作者在联动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居民参与也较形式化、参与意愿被动.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通过政府转变职能,树立协同治理理念,以及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层组织还权、加快社区建设等方式促进“三社联动”的进一步发展.
边俸制度创立于明朝中后期,以缩减考满年限的优抚方式,鼓励官员赴任边疆.清初,边俸制度被继承发展,但因疆域及边疆治理模式与理念发生变化,无法从职官角度满足边疆治理需求.因此,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始,清朝分别创设海疆缺、烟瘴缺、苗疆缺、沿边缺,并发展成为以“拣选题补”“俸满优升”为基础的边缺制度.之后,随着边疆治理深化及治理一体化的推进,边缺制度的体系化建设不断发展,边俸逐渐融入边缺制度体系中,成为其“俸满优升”制度原则下的升转方式之一.从边俸到边缺的发展过程,是边疆治理深化的重要表现.
元灭大理国后将云南纳入版图,并实现了云南与内地在省级行政区划上的统一.“使重臣治其事”是元至清初中原王朝治理云南边疆的重要理念,无论是元代藩王与行省宰执的“分权共治”,还是明代勋臣与藩王、勋臣与内官、勋臣与巡抚的“共镇”与“共治”,抑或是清时督抚体制下的“同城共治”,实则是中央在边疆施政的具体举措.各个阶段前后相继而又多有更张,共同推动了中原王朝治理云南边疆的不断深化,使云南边政最终实现内地化.
对于中国的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中国到理想中国的一种转变,这种理想中国所根本追求的便是一种交融、互惠与理解的乡村振兴,同时一种乡村振兴的人类学的发展目标也日益得到了突显和涌现.现实乡村曾经是被城市目光所予以看轻的乡村,而转换到一种理想乡村,它将是城市之人心中向往和乐于移去之地.城乡关系的这一转变也在激发出来一种乡村人类学的自我转向.这种转向会根基于基础性的人与土地之间的特有关联,维护着农耕社会的群体认同,借由一种城乡间的分隔与融合,而实现一种理想中国的城乡发展之路.
在卓越教师培养中,教师愿景的作用日渐受到关注.教师自我愿景是教师愿景的重要内,是教师追求自身价值感的前提.在职前阶段,引导师范生构建合理、清晰的自我愿景具有重要意.通过对参与“卓越幼儿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的 S大学28名师范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越师范生自我愿景发展的阶段存在不同的特征及潜存问题,主要源于他们认知困顿、经验缺乏及理与现实脱节,因此应厘清自我愿景、关注教学实践、创新培养机制,促进师范生自我愿景的提升.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较大的意义.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团结一心,永跟党走;亲如一家,共同富裕;多元一体,复兴中华.它有深厚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建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加快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以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于嘉道时期的总体历史地位,学术界主流观点是在“嘉道中衰论”的前提下予以“守成”的评价,又间有“维新”“务实性退却”等一些观点,对这一时期的地区治理也有类似主张.实际上,嘉道时期的新疆治理较为有力.新疆驻扎大臣建置沿革、职能行使状况等情况表明,对于乾隆朝始入清朝版图的新疆地区,嘉道时期做了很多制度上的整理工作,对新疆的治理步入规范化和常态化.嘉道时期,南疆变乱迭起,但动乱最终都能得到较为有效的遏制,统治秩序得以较快恢复,说明清廷对新疆依然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所谓“嘉道中衰”在全国各地区的表现并非同步,对这
对立法机关、最高法和最高检的主张与解释进行研习后发现:中国有关规定正在朝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议要确定刑这一方向发展.其背后的动因及制约因素主要有:为了使被追诉人在签署具结书时对将要处以的刑罚有合理预期,作为激励机制,确定刑量刑建议有助于增强这一预期;控辩双方协商一致后的确定刑量刑建议属于带有司法公信力的承诺,确定刑的量刑建议有利于兑现这一承诺.审判机关是否采纳确定刑之量刑建议,关乎该制度能否被真正落实,规定所强调的认罪认罚案件中确定刑量刑建议的效力为“一般应当采纳”,即以采纳为原则,以不采纳为例外.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