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比较抽象的,而学生的思维又离不开实践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像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在知识点连接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知识点的连接,起着承上启下、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因此,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 4=13”为例:
①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②4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另6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③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5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 有多少种摆法?
④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里拿出(—)与(—)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知识的连接处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二、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注重动手操作
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在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准备好足够的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外,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罗杰斯语),从而促进学生智慧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事先准备了3厘米长的小棒3根,2厘米、4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请同学把8厘米长的小棒用上去搭一个三角形。学生们很快就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搭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呢?”就在大家感到非常困惑的时候,我顺势引导:“怎样利用你手中所有的小棒才能搭成呢?再想想!”不甘示弱的学生兴致又来了,他们不停地摆弄每根小棒,终于在几分钟后,搭成了各种形状的三角形。一个孩子拼完后,忍不住叫出声来:“哦,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只要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一个三角形就能搭成了。”就是这么简单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后得出,感觉真的不一样。那份快乐是老师永远无法给予的!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动手操作
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会创新,这是最终目的。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要画出120°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提出问题:“不要用量角器,你们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了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两种画法: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个30°的角拼起来画得到120°角;用两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来画得到120°的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创新了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老师表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此时,老师再出示问题:“还有新的画法,看谁能最先发现?”这样,学生积极性更高,争先恐后地又展开了操作探索,结果又发现并学会了另一种方法:用三角尺的一边(或直尺)和另一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的角(即用一个平角减去60°)。如此这般不断地出现创新方法,如果离开了动手操作,是很难有这样的结果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强化应用意识,实施动手操作
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应用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例如,当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后,可创设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用过的圆柱形饮料瓶、茶叶筒、饼干盒等物体的体积问题。要求体积,必须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高比较好测量,如何测量底面半径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展示了各自的智慧:有的直接用直尺量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再求出半径;有的把圆柱形物体用力往作业纸上一压拿开后,测量出印在本子上圆的直径,再求出半径;有的用小绳围绕圆柱体一周,用尺子量出绳子周长,再求出半径;有的直接在圆柱体上画一点,再把圆柱体在作业本上滚动一周,量出作业本上两点间的距离(也是周长),再求出半径。通过这类实践性活动,让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强化了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学,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和指导,学生的整体素质定会得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在知识点连接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知识点的连接,起着承上启下、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因此,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 4=13”为例:
①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②4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另6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③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5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 有多少种摆法?
④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里拿出(—)与(—)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知识的连接处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二、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注重动手操作
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在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准备好足够的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外,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罗杰斯语),从而促进学生智慧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事先准备了3厘米长的小棒3根,2厘米、4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请同学把8厘米长的小棒用上去搭一个三角形。学生们很快就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搭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呢?”就在大家感到非常困惑的时候,我顺势引导:“怎样利用你手中所有的小棒才能搭成呢?再想想!”不甘示弱的学生兴致又来了,他们不停地摆弄每根小棒,终于在几分钟后,搭成了各种形状的三角形。一个孩子拼完后,忍不住叫出声来:“哦,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只要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一个三角形就能搭成了。”就是这么简单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后得出,感觉真的不一样。那份快乐是老师永远无法给予的!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动手操作
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会创新,这是最终目的。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要画出120°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提出问题:“不要用量角器,你们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了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两种画法: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个30°的角拼起来画得到120°角;用两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来画得到120°的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创新了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老师表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此时,老师再出示问题:“还有新的画法,看谁能最先发现?”这样,学生积极性更高,争先恐后地又展开了操作探索,结果又发现并学会了另一种方法:用三角尺的一边(或直尺)和另一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的角(即用一个平角减去60°)。如此这般不断地出现创新方法,如果离开了动手操作,是很难有这样的结果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强化应用意识,实施动手操作
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应用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例如,当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后,可创设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用过的圆柱形饮料瓶、茶叶筒、饼干盒等物体的体积问题。要求体积,必须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高比较好测量,如何测量底面半径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展示了各自的智慧:有的直接用直尺量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再求出半径;有的把圆柱形物体用力往作业纸上一压拿开后,测量出印在本子上圆的直径,再求出半径;有的用小绳围绕圆柱体一周,用尺子量出绳子周长,再求出半径;有的直接在圆柱体上画一点,再把圆柱体在作业本上滚动一周,量出作业本上两点间的距离(也是周长),再求出半径。通过这类实践性活动,让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强化了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学,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和指导,学生的整体素质定会得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