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的学习生活对于学生今后的性格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初中学生的一些性格特征,为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带来了一些挑战。先进的教育理論研究表明,从学生的心理角度着手,是解决当下初中生管理难题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介绍激励教育法的内涵以及传统管理方式中的弊端,并提出一些运用激励机制提升初中管理的方式。
【关键词】初中管理;激励机制;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72-01
引言
在学生的初中阶段正处在青春期早期过程,这一过程的学生探索精神强烈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同时由于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形成且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原因,使教师的管理工作面对一些困难。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中十分重视针对学生心理需求的研究,研究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鼓励式的教育方式十分接受并且管理效果明显。但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对于学生的激励教育往往不够重视,如何运用激励式手段有效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初中教学管理建设中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激励制教育的特征
激励制管理理论成型与美国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并在日本七十年代的企业发展中被成功应用,由于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改良教育界将这种激励机制引进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界又结合自身特点对激励制度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重新定义。激励制教育是指教师以学生心理需求为依托,转变教学主体,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热情,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来。这样的方式优化了传统教学的管理方式,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增进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在现代的先进教育理念中,运用激励机制对初中班级进行有效管理,已经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
二、传统初中班级管理的问题
(一)学习管理中的问题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管理常常出现问题。首先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初中学生尚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心智不够成熟,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而传统的初中课堂由于教学手段单一,所以气氛枯燥、乏味,这对于学生的注意力会造成影响。其次是部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度不够,这些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提问时通常不愿主动举手,一种原因时害怕出错老师会批评、同学会嘲笑,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学生长期不愿回答问题,从而养成了其对于主动回答问题的畏难情绪。还有部分同学无法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经过教师与家长的多次劝导也难以有效改进。
(二)纪律管理中的问题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纪律管理也成为了需要老师颇费精力的工作。首先在课堂上学生常会出现溜号、聊天、搞小动作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初中生这一年龄段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常常难以专注于某一件事务上,所以在课堂上往往无法专心听讲。其次在课间的活动中,由于男同学正处在青春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且身体活泼好动,所以常常嬉戏打闹严重影响学校秩序并造成安全隐患。
(三)生活管理中的问题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对于学生生活方面的管理也是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初中学生已经由少年儿童阶段向青年阶段过渡,这一时期的学生容易沾染一些成年人的生活习惯。其中影响最坏的恶习之一是吸烟问题,据某民间机构统计我国初中男性学生尝试过吸烟的比率达到28.5%,吸烟对于身体的健康百害而无一利,未成年人过早吸烟将严重影响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还有影响较坏的问题时初中生早恋,这样的行为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都将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并且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通过激励机制提升初中班级管理
(一)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励学生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以致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通过引进多种教学手段的方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些难以理解并充满抽象概念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引进实物图片并鼓励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积极参与,由相对简单的问题入手,鼓励其逐渐进入更为困难的学习过程。
(二)通过转变教学主体激励学生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结构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积极性。在管理实践中,教师可以积极转变教学主体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针对学生的具体需求制定更具激励性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化学课程中,部分同学对于化学公式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鼓励这些同学参加一些化学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这些同学可以得到更为深刻的体会,教师可以邀请其在课堂中为其他同学分享经验,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学习兴趣。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三)通过竞争机制激励学生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对学生的个体塑造层面中。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之间动态的情绪影响。例如,针对课堂纪律的改善教师可以引入评分制度,让学生的纪律情况可以通过评分表现出来,再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激励其自我监督,从而提升课堂纪律。再有教师可以在某一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对榜样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从而对其产生激励。
(四)通过情感鼓励激励学生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严师”的形象出现,对于同学生情感上的交流不够重视。在新型管理模式的应用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激励改善师生关系从而提升管理效果。教师首先应当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帮助,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再此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可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耐心地为其分析错误行为带来的危害。由于学生对教师人格的信任,在面对批评教育时通常会更加信服,并触动自己的内心,从而原意主动改正错误。
四、结语
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传统的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使学生的日常学习、校园纪律与日常生活都受到许多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未足够重视。基于这一背景,一些教师在教学管理中通过应用激励教学法已经改善了传统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激励机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它可通过改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主体、引进竞争、情感鼓励及社会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积极地开展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悦.基于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3(33):150-151.
[2]彭祥霞.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18+20.
[3]任志鹏.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70-71.
【关键词】初中管理;激励机制;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72-01
引言
在学生的初中阶段正处在青春期早期过程,这一过程的学生探索精神强烈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同时由于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形成且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原因,使教师的管理工作面对一些困难。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中十分重视针对学生心理需求的研究,研究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鼓励式的教育方式十分接受并且管理效果明显。但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对于学生的激励教育往往不够重视,如何运用激励式手段有效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初中教学管理建设中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激励制教育的特征
激励制管理理论成型与美国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并在日本七十年代的企业发展中被成功应用,由于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改良教育界将这种激励机制引进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界又结合自身特点对激励制度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重新定义。激励制教育是指教师以学生心理需求为依托,转变教学主体,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热情,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来。这样的方式优化了传统教学的管理方式,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增进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在现代的先进教育理念中,运用激励机制对初中班级进行有效管理,已经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
二、传统初中班级管理的问题
(一)学习管理中的问题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管理常常出现问题。首先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初中学生尚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心智不够成熟,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而传统的初中课堂由于教学手段单一,所以气氛枯燥、乏味,这对于学生的注意力会造成影响。其次是部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度不够,这些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提问时通常不愿主动举手,一种原因时害怕出错老师会批评、同学会嘲笑,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学生长期不愿回答问题,从而养成了其对于主动回答问题的畏难情绪。还有部分同学无法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经过教师与家长的多次劝导也难以有效改进。
(二)纪律管理中的问题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纪律管理也成为了需要老师颇费精力的工作。首先在课堂上学生常会出现溜号、聊天、搞小动作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初中生这一年龄段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常常难以专注于某一件事务上,所以在课堂上往往无法专心听讲。其次在课间的活动中,由于男同学正处在青春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且身体活泼好动,所以常常嬉戏打闹严重影响学校秩序并造成安全隐患。
(三)生活管理中的问题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对于学生生活方面的管理也是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初中学生已经由少年儿童阶段向青年阶段过渡,这一时期的学生容易沾染一些成年人的生活习惯。其中影响最坏的恶习之一是吸烟问题,据某民间机构统计我国初中男性学生尝试过吸烟的比率达到28.5%,吸烟对于身体的健康百害而无一利,未成年人过早吸烟将严重影响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还有影响较坏的问题时初中生早恋,这样的行为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都将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并且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通过激励机制提升初中班级管理
(一)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励学生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以致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通过引进多种教学手段的方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些难以理解并充满抽象概念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引进实物图片并鼓励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积极参与,由相对简单的问题入手,鼓励其逐渐进入更为困难的学习过程。
(二)通过转变教学主体激励学生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结构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积极性。在管理实践中,教师可以积极转变教学主体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针对学生的具体需求制定更具激励性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化学课程中,部分同学对于化学公式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鼓励这些同学参加一些化学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这些同学可以得到更为深刻的体会,教师可以邀请其在课堂中为其他同学分享经验,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学习兴趣。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三)通过竞争机制激励学生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对学生的个体塑造层面中。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之间动态的情绪影响。例如,针对课堂纪律的改善教师可以引入评分制度,让学生的纪律情况可以通过评分表现出来,再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激励其自我监督,从而提升课堂纪律。再有教师可以在某一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对榜样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从而对其产生激励。
(四)通过情感鼓励激励学生
在传统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严师”的形象出现,对于同学生情感上的交流不够重视。在新型管理模式的应用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激励改善师生关系从而提升管理效果。教师首先应当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帮助,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再此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可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耐心地为其分析错误行为带来的危害。由于学生对教师人格的信任,在面对批评教育时通常会更加信服,并触动自己的内心,从而原意主动改正错误。
四、结语
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传统的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使学生的日常学习、校园纪律与日常生活都受到许多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未足够重视。基于这一背景,一些教师在教学管理中通过应用激励教学法已经改善了传统模式中的一些不足。激励机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它可通过改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主体、引进竞争、情感鼓励及社会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积极地开展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悦.基于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3(33):150-151.
[2]彭祥霞.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18+20.
[3]任志鹏.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