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昆明市海东湿地公园植物种类、生活型、观赏特性、植物色彩、群落结构等进行调查,进行植物景观评价,以期为城市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2059
  湿地是城市的重要生态系统,具有蓄水防旱、调节气候、保持土壤等作用。城市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湿地认识的不断加深,对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活动的不断开展,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湿地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植物景观营造成为关键,特别是植被的选择、布局等。本文对昆明市海东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作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以期为城市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 调查区概况
  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较低。昆明市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宜人,享“春城”之美誉。昆明境内湖泊湿地有滇池、阳宗海等,河流湿地有金沙江、普渡河、南盘江等。其中位于昆明市西南的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滇池沿湖风光绮丽,名胜众多,有“高原明珠”的美称。海东湿地公园坐落于昆明环湖东路以南,滇池以北,是环滇池生态公园之一。公园集滇池水体和生态原生性保护、湿地生态研究、科普教育、体验型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是观光休闲、环保科教的首选之地。
  2 调查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记录海东湿地公园的植物种类、植物长势、绿化模式、观赏特性、景观时序、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等要素。
  2.2 景观分析方法
  对实地考察时搜集的具体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合前文相关理论,对昆明市海東湿地公园湿地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3 结果分析
  3.1 种类分析
  统计海东湿地公园植物种类,见表1。
  由表1可知:共35科47属48种,应用种类最多的是禾本科,有7种,占总种数的15%。27个科只应用了一种植物,占总科数的77%。33种陆生植物,占总种数的69%。15种水生植物,占总种数的31%。国外引种植物14种,占总种数的29%。
  3.2 生活型分析
  统计海东湿地公园植物生活型,见表2。
  由表2可知:海东湿地公园植物生活型可分为4种:乔木、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其生活型类型多样。其中乔木有9科10属10种,占总种数的21%,比例居中;小乔木有5科6属6种,占总种数的13%,比例较小;灌木5科5属6种,占13%,比例较小;草本有18科26属26种,占54%,比例最大。
  根据水生植物生长所需水的深度对其进行分类,分别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四种。统计海东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生活型,见表3:
  3.3 观赏特性分析
  统计植物观赏特性,见表4。
  由表4可知:海东湿地公园植物观赏特性可分为观花、观叶、观果植物3种。其中观花植物26种,占总种数的54%;观叶植物31种,占总种数的65%,比例最大;观果植物4种,占总种数的8%,比例最小。
  3.4 景观分析
  3.4.1 平面结构景观
  海东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在平面结构上结合地形、滇池海岸线、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没有突出的轴线,没有过多修剪成几何形的树木花草,属于自然式的种植方式,贴合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方式。
  3.4.2 立面结构景观
  海东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立面结构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混合式配置方式。乔、灌搭配较少,大部分为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种类较少,且多为挺水植物,沉水、浮水、漂浮植物分别只有1种、2种、1种。因此其立面景观结构中等偏低。
  3.4.3 景观时序
  海东湿地公园以观花观叶草本为主,观果种类较少,只有4种,在春、冬季无观果植物,因此其景观时序多样性指数中等偏低。
  4 结语
  水生植物是湿地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营造好的湿地植物景观,水生植物造景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充分利用美学法则,丰富植物景观层次,营造植物的意境美。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在湿地植物的选择上,注重景观功能的同时,要兼顾生态功能。重视湿地的社会效益,发挥城市湿地的科教文化功能。一个优秀的城市湿地不仅要为所有的参观者提供休闲娱乐机会,同时还要增强参观者对湿地功能、价值的认识,使参观者体会到自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勾波.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探讨——以苏州盛泽荡湿地公园为例[D].
  [2]俞青青.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3]李红艳,周为.杭州西湖湖西景区的湿地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4(10).
  作者简介:代继平(1987-),女,河南郑州,硕士研究生,工程师,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就职于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研究方向:湿地规划;张露月(1987-),女,云南玉溪,硕士研究生,助教,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就职于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岩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麦在我国的粮食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小麦产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几项重要的小麦种植技术,包括选种、耕作、播种、灌溉以及施肥等,针对小麦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079  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
摘 要:为了解宁晋县主要暴雨天气的年度和季节变化特征,利用宁晋县1957—2010年共54a的暴雨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 ,宁晋县暴雨天气年际变化大,年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暴雨天气一般从6月开始出现,到9月中旬结束,5月、10月偶尔会有暴雨天气出现,但极为稀少,暴雨天气主要集中在7月整月和8月上、中旬。  关键词:暴雨天气;日数;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于规范基层权力运行、盘活村级集体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安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为例,阐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推进的大好形势下,如何通过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进一步盘活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的和谐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三资”管理;集体经济  F321 A
摘 要:国有林场改革是促进国有林场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重要作用的举措之一。本文针对辽西凌源市国有林场实际,创造性的推行“安排部署到位、改革推进到位及财政输血解决困难到位”等措施,提前完成了改革任务指标。特成此文供决策者借鉴。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森林资源;持续经营;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93
摘 要: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和小麦,但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大。所以种植农作物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虫害,做好预防的工作。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在小麦病虫害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绿色防控;小麦;病虫害;技术;预防  中图分类: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10  1 目前我国
摘 要:通过试验探索,在留双株的前提下,盘州市以A1B4标准推广种植,产量最高,以A2B1和A2B4标准推广种植,产量次之,其他处理需要进一步试验。  关键词:薏苡;窝距;产量;群体质量  中图分类号:S5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009  1 试验地点及时间  盘州市保田镇鲁楚坡村颜江家责任田里,前作绿肥,田块平坦,肥力中等,海拔1615m,年平
摘 要:对肇庆特色黄皮的果实进行研究,利用挥发油提取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果实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计算机联用仪鉴定其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得到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出25个峰,鉴定了23种,其中β-水芹烯(36.97%)、4-萜烯醇(17.58%)、桧烯(13.76%)这三种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对挥发油抗氧化性研究时,探究了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并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挥发油浓度与羟自由
摘 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用、一田多收、一季多收、稳粮增效的最佳效果。在我国南方具有悠久历史,也是山区活水稻田主推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本文在论述典型的山区稻田生产县酉阳稻田综合种养现状、成功示范基础上,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多角度阐述产业发展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詞: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
摘 要:本文结合乌拉盖2015年的气象条件变化规律,分析了气象条件对牧草生产的影响,以期提升乌拉盖地区牧草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气象条件;乌拉盖;牧草; 生产建议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00  1 乌拉盖自然条件及牧草生长情况  乌拉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境内为低山丘陵、沟谷和平滩地组成,海拔在855.1~133
摘 要: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内网、湖南省气象局内网资料对2018年6月19日晚和22晚月娄底市2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均没有低空急流建立,低空急流对暴雨及大暴雨而言不是必要条件,2次过程700Hpa水汽条件都很差,其水汽来源均来自850Hpa及其下层;“6.19”大暴雨由于冷式切变线稳定少动,配合列车效应产生;“6.22”大暴雨为925Hpa的暖式切变线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