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林场改革实施的主要措施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ub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有林场改革是促进国有林场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重要作用的举措之一。本文针对辽西凌源市国有林场实际,创造性的推行“安排部署到位、改革推进到位及财政输血解决困难到位”等措施,提前完成了改革任务指标。特成此文供决策者借鉴。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森林资源;持续经营;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93
  国有林场改革是促进国有林场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重要作用的举措之一。继2008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2015年凌源市被辽宁省列为县(市)级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单位。凌源市地处辽西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按照分类经营和建立完善的防护林体系要求,凌源市国有林面积近90% 被划为生态公益林,可伐森林资源少之又少,林场经济状况入不敷出,加之林场职工因既不能享受国家各种惠农补贴,也无法享受全额事业单位职工政策,一直处于“不农不工、不事不企”状态,成为正在被边缘化的特殊人群,有些职工每月工资收入不到200元,职工上访情况时有发生。针对上述情况,凌源市在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中,开动脑筋,创新举措,按辽宁省政府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任务,现将主要做法分述如下。
  1 基本情况
  遼宁省凌源市地处辽宁西部,总面积3278km2,共有5个国有林场,总编制155人,在职职工129人,经营总面积4.5亿m2,活立木蓄积量154.9万m3。2015年被省列为县(市)级国有林场改革试点。2016年底完成改革任务指标,也就是说在2017年1月,凌源市5个林场4个国合站、1个苗圃10个单位的所有参改单位由原来的差额事业单位变为全额事业单位,所有参改单位干部职工的工资、社保资金全部纳入本级财政供养。
  2 主要措施
  2.1 部署到位
  2016年2月25日,辽宁省政府召开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会议。2016年2月26日,凌源市立即组织19个部门负责人召开了市长办公会议进行贯彻落实。会议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19个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组建了宣传发动组、清产核资组、社会保险组3个工作推进组,共同领导和推进改革工作。
  2.2 推进到位
  确定了改革流程图:政府派驻工作组——宣传发动——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财务审计——改革成本测算——编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报批《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派驻工作组强化宣传,把政策、改革形势、林场家底交给了职工,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需要,更是吃饭的需要,从而统一了思想,使改革的阻力降到了最小,改革的合力放到了最大;坚持“保生态、保民生”2条底线,坚守“森林资源不破坏,国有资产不流失”2条红线,清产核资,做到“六清一统一”,即:清资源、清资产、清人员、清社保、清债权债务、清各类合同,一切支出统一签批入账。
  2.3 解决困难到位
  针对林场职工收入低、上访情况时有发生现状,将凌源市5个国有林场全部纳入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统一管理;对在职和离退休林场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三险和住房公积金没有缴纳的进行一次性补缴,失业和生育两项保险与凌源市同步落实;将林场符合低保条件的职工家庭全部纳入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林场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统一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由地方本级财政输血,建立与新的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核算办法。已经完成改革的2个林场的职工收入大幅增加,有效解决了生活困难。
  2.4 定编设岗到位
  面对国有林场人员编制不足的难题,在国家要求逐年削减编制、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情况下,凌源市坚持“困难再多也要保生态、保改革”的工作理念,根据工作性质、经营规模和管护难度等因素,提出了增编定岗的解决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确定凌源市国有林场事业编制人数按每人管护267万㎡的标准核定增编,核定新增编制14人。对国有林场现有的169个编制重新设编定岗,其中设定管理人员34人、专业技术人员77人、骨干林业技能人员58人。凌源市还明确出台提高技能岗位结构比例、适当放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的办法,增加国有林场职工收入的同时加强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为今后国有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质量提升提供能力保障。
  2.5 盘活资源到位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林业发展的国有林场管理新体制、新机制,我们在在充分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坚持以开发促保护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利用牛河梁省级森林公园金花山景区资源,引进了中国500强企业——香港嘉鑫集团投资12亿元开发建设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景区的建设发展进一步促进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目前,景区详细规划已着手编制,进山道路等工程已启动,届时,林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局面将形成,林场改革成果将进一步巩固。
  3 结语
  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有效化解债务,盘活资产等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其他文献
摘 要:为探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对冀北地区围场县的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空白区、水区、藻区、草区、藻草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设置样地,分层取样,分别测定了土壤pH、容重、土壤含水量、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围场荒漠区土壤理化性质总体变化特征:土壤pH为6.06~7.39,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0.21%~6.32%,土壤速效氮0.3~34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十分关键。本文就周麦18号小麦为例,对比豫麦49号,分析2种小麦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并针对小麦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关键词:周麦18号小麦;生理生化特性;产量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031  小麦
摘 要:传统村落的聚集具有地域性以及多样性,其空间未经过规划,但是其空间的形成以及功能性又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性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传统的村落公共空间现已无法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习俗。在积极响应国家“美丽乡村”的政策下,在改善村落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村民营造出一些舒适、悠閑的功能区域。  关键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空间营造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
摘 要:雷电是自然界中破坏力非常强的自然外力因素,严重危害建筑物及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近年来呈突显态势。如何通过对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科学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在雷击风险中的评估系数,减少雷电因素造成伤害,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特性、雷击风险评估要义及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以后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对雷击风险评的作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借
摘 要:通过对河北省馆陶县设施蔬菜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针对施肥不科学带来的问题、产生的不良后果、肥料施用效率低,导致农民种植投入高、效益低、产品质量差等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措施,结合多年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工作经验,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施肥方案,通过跟踪指导,根据不同蔬菜需肥规律和生长时期调整追肥种类和数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民投资,提高种植效益,对有效解决设施蔬菜施肥中存在的问
摘 要:为加快当涂县油菜生产的发展,正确使用优良品种,当涂县农技推广中心主持实施了油菜品种比较试验,从丰产性、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考量,选出适宜当涂县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的新品种。  关键词:油菜;产量;抗倒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40  1 试验概况  1.1 参试品种、试验地点  本试验共安排10个油菜品种,宁杂21号、德
摘 要:详细统计2015年聊城地区冬季气候要素特征,概括主要影响及气象服务重点,提升气候应对和防灾减灾能力。结果发现:显著的气候特点是光温基本充足、降水偏多、降雪早、出现了强寒潮和重度雾霾天气。季平均气温0.3℃,比常年偏高0.3℃、比上年偏低0.7℃;降水量27.3mm,比常年、上年分别偏多70%和58%;日照时数442h,比常年、上年分别偏少16h和33h。季内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低温雨雪天气
摘 要:小麦在我国的粮食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小麦产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几项重要的小麦种植技术,包括选种、耕作、播种、灌溉以及施肥等,针对小麦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079  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
摘 要:为了解宁晋县主要暴雨天气的年度和季节变化特征,利用宁晋县1957—2010年共54a的暴雨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 ,宁晋县暴雨天气年际变化大,年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暴雨天气一般从6月开始出现,到9月中旬结束,5月、10月偶尔会有暴雨天气出现,但极为稀少,暴雨天气主要集中在7月整月和8月上、中旬。  关键词:暴雨天气;日数;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于规范基层权力运行、盘活村级集体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安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为例,阐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推进的大好形势下,如何通过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进一步盘活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的和谐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三资”管理;集体经济  F3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