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_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乡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获得文化素养的发展。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乡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乡土教育;作用
  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在“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结合本地和学校的特点,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并积极地对其进行整合、利用。在此指导下,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回归乡土,挖掘其中丰富的教育资源,以乡土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乡土文化资源到底有何作用呢?
  一、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地区的文化内容也是精彩纷呈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倘若教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往往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忽视了教材的统一性与乡土特殊性的矛盾,导致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难以对乡土文化产生认同感,更不要说养成热爱乡土文化的热情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回归现实,回归乡土,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家乡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写作,不仅可以将学生从教材转移到现实中,还可以将其情感从文本中转移到乡土中,对乡土文化产生浓浓的热爱之情,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将教材奉若神明,一味地按照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述基础的语文知识。而学生则在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的过程中,被动参与,久而久之,失去了语文学习兴趣,甚至一些学生在机械识记语文字词、句段的过程中,产生了学语文无用的想法。如此教学,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尽管教材是教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但是,教材是由少数专业人士编写的,其忽视了某一地区、某一学校的发展实际情况,导致教师的照本宣科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就算我们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收录着极具文化内涵的文章,细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文章中的文化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无法使其产生文化认同感,久而久之,自然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倘若能打破语文教材的限制,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回归乡土,回归生活,立足学生的生活场景,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并在分析、整合之后,将其引入到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还可以拉近学生与语文的距离,使其在生活经验的驱使下,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自主地投身语文学习活动,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探寻其中的文化内容,进而在语文知识和乡土文化层面获得有效发展。
  三、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學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新课改背景下,尤其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打破知识的限制,以知识为基础,使学生在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获得发展,尤其获得文化素养的发展。在当前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受教材、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不是忽视语文学科文化教学,就是知直接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引导。分析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可以看到,其大部分都是现代城市文化,难以使学生在现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认知的作用下,对其有深刻的理解,自然而然地会限制其文化素养的养成。文化素养的养成是以学生大量的文化知识储备和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在组织乡村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立足乡村生活,开发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还可以在与基础的语文知识相融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深入学生内心,使其在已有生活经验和文化经历的作用下,自主感知、自主理解,同时开拓眼界,积累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乡土文化与教材城市文化的对比中,学会热爱乡土文化,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除此之外,在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应用乡土文化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其语文学习质量;帮助学生树立乡土文化意识,更好地反哺乡土文化,实现对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总之,在组织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需要立足该学科的性质,结合课程标准要求,积极挖掘乡土资源,借此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感知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对家乡产生浓浓的热爱之情,进而自主肩负发扬乡土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刘佐锋.谈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J].甘肃教育,2015(22):81.
  [2] 郑露露,张锋.亲近乡土文化 优化语文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2(24):5+11.
  (作者单位:河北省怀安县西湾堡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认识到该阶段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还要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教学方式创新与教学改革,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该阶段的学习,了解具体的英语语法知识,扩充自己的英语词汇量,同时掌握英语语言的相关表达技巧。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作为考查学英语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教师应该不断促进阅读教學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本文对具体的优化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的最新成就之一,它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大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结构,拓宽了师生视野,使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然而,我们反思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它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生动优质的课堂教学及便捷丰富的课外教学时,也有其负面影响。本文主要根據本人近几年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总结与反思
期刊
摘要:在我区壮族偏远农村地区,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较滞后,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地提高。要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提高,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加阅读量,重视读书笔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重视小练笔等方法做为主抓手,循序渐进地进行习作指导,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  关键词:提高;习作水平;方法  在我区壮族偏远农村地区,大部分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
期刊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迎来了新时代发展时期,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专业开始进行了教学的创新改革,其改革内容就是针对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行为导向教学理论的应用,本文便以此对交通运输专业中行为导向教学理论的应用进行详细地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与有效性策略,以供参考。  關键词:交通运输专业;行为向导教学理论;教学改革  前言  我国的
期刊
摘要:在体育课堂上,要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小组互助合作,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精神家园,丰富情感,提高学业成就和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我们要努力转变学生的角色,打破教师的传统观念,通过小组互助合作,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合作;互助;体育;教学  由上述案例可知,该节体育课旨在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力量。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学生采取的力量训练主要
期刊
摘要:高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学科教育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改变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观念,加大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但受到教学资源、设施设备、学生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仍有待改善。本文将结合高中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新课改体系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研究,探索多种形式的变化提升现有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作为一
期刊
摘要:木秀于林要靠竞争,人要立足于社会也要靠竞争。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名教师不想办法让学生产生智力振奋、情绪高昂的内心状态就忙于传授知识,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疲倦。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使学生的优越感也日益增强,加之我们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不够重视,致使好多学生出现依赖心理,学习没有热情,缺乏拼博精神,尤其在我们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学民族地区,家长素质太差,对孩子的学习
期刊
摘要: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且深入贯彻原形阅读理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文浅述原形阅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原形阅读理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的学习环环相扣,因此,要大力发展语文阅读教学,给中学语文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中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阅读在试卷中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分值,因此,老师要运用原形阅读的教学
期刊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小学阶段涉及到的应用题类型包括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和复杂应用题这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简单应用题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应用题包括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和复杂应用题这三种类型,其中简单应用题,其内容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动有趣,学生在表格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是科技不断进步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先进的教育手段与教学方式融合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微课作为新型信息化教学的产物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将之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起来,能够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及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使数学教学更具灵活性和趣味性。基于此,本文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为根本参考,针对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一番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