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对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高职院校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般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如今,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也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望能对今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为“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所以学生教育在高职教育中举足轻重,而学生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一、学生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学生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生管理”仅局限于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约束。广义的“学生管理”涵括了对“人”以及对“事”的管理,例如德育管理、日常行为管理、学籍管理、后勤管理等。本文探讨的便是广义的“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德育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胡志宏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学生,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养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和指导学生正确地行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国内学者蔡国春认为“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学生管理的好坏是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它决定着学生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日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对促进职业教育的繁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管理模式的更新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发展。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点:
(一)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学生管理模式老旧
虽然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不可估量,但由于社会认同度不高,使得它处于高职教育的末等。各大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人员招聘时,多对专业无要求,导致应聘者专业背景复杂,而专门从事师范教育类的人才很少。自身思想觉悟不高、教育学、心理学的缺失,使得当他们走上学生管理工作岗位后,对学生的指导效果不明显。再者,很多高校管理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处理问题时还缺乏经验的积累、原则的把控。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上也各显差异,看待问题不能从高境界出发,还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符合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自身做到不急不躁更是需要一个过程。
同时由于教师对管理工作缺乏统一认识,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普遍采用老旧的、传统的模式,重管理轻引导、重业务轻政治的现象严重。把“人”管的死死的,却不注重心理教育的疏导,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工作多、认同少,不善于运用微信、博客等现代化的方式和学生沟通交流。在这种行政式、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下,不仅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代沟,且让学生自身缺乏参与的主动性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教师工作只流于表面而受到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心理教育不受重视
高职院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受到许多阻碍,制度的严谨性和恒久性不能得到保证。学校现有管理制度条条框框很多,但时代在变迁,学生的身心素质都在变化,很多都已不合时宜,不符合现有规律,管理制度成了摆设,可操作性更是不强。
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大部分在十七八岁,正值高中毕业,生理、心理上都在发生很大变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健康而积极向上的思想才能表现出阳光、上进的性格,而高职院校的扩招又使得学生素质降低。比如理想信念淡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等等,这些都需要学校的思想政治及心理的引导。在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理解认识不够,所以实际进去心理咨询的学生少之又少。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网络负面影响严重
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身目标、思想、行为等等表现的管理,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由各高校的特点和教育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实质上是学生的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目标管理、时间管理、金錢管理、公共人际管理等主要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在课堂之余,都会通过开设选修课、社团以及多样的文体活动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真正的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中,才能有所感有所悟。学生才能从切身的感受去进行自我评价、检查、监督、控制巧调节,进而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的作用。但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在进大学之前很少表现自己,存在胆怯、害怕心理,参加的积极性不高。科技的发展,网络游戏、网络社交、黄色信息的诱惑,更是让大部分高职学生沉湎于其中,放弃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弱化了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时间一长,这些学生越来越脱离班级集体,在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中陷入自我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更严重的可能会产生失落和偏执等心理性格,青岛大学的心理专家陶明达认为,“网络迷恋在学生中一般不会单个出现。主要原因是网络游戏需要多人参与”,“一般情况下陷于网游的学生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有的会导致其休学、退学,甚至自杀或杀人。”所以说,互联网让很多缺乏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参考文献:
[1]方宏建,张宇.高校学术工作概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2]胡景明.大学生自主管理现状调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
[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4]马烨.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管理问题分析及途径探索[D].吉林:吉林大学,20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为“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所以学生教育在高职教育中举足轻重,而学生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一、学生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学生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生管理”仅局限于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约束。广义的“学生管理”涵括了对“人”以及对“事”的管理,例如德育管理、日常行为管理、学籍管理、后勤管理等。本文探讨的便是广义的“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德育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胡志宏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学生,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养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和指导学生正确地行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国内学者蔡国春认为“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学生管理的好坏是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它决定着学生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日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对促进职业教育的繁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管理模式的更新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发展。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点:
(一)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学生管理模式老旧
虽然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不可估量,但由于社会认同度不高,使得它处于高职教育的末等。各大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人员招聘时,多对专业无要求,导致应聘者专业背景复杂,而专门从事师范教育类的人才很少。自身思想觉悟不高、教育学、心理学的缺失,使得当他们走上学生管理工作岗位后,对学生的指导效果不明显。再者,很多高校管理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处理问题时还缺乏经验的积累、原则的把控。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上也各显差异,看待问题不能从高境界出发,还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符合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自身做到不急不躁更是需要一个过程。
同时由于教师对管理工作缺乏统一认识,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普遍采用老旧的、传统的模式,重管理轻引导、重业务轻政治的现象严重。把“人”管的死死的,却不注重心理教育的疏导,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工作多、认同少,不善于运用微信、博客等现代化的方式和学生沟通交流。在这种行政式、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下,不仅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代沟,且让学生自身缺乏参与的主动性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教师工作只流于表面而受到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心理教育不受重视
高职院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受到许多阻碍,制度的严谨性和恒久性不能得到保证。学校现有管理制度条条框框很多,但时代在变迁,学生的身心素质都在变化,很多都已不合时宜,不符合现有规律,管理制度成了摆设,可操作性更是不强。
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大部分在十七八岁,正值高中毕业,生理、心理上都在发生很大变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健康而积极向上的思想才能表现出阳光、上进的性格,而高职院校的扩招又使得学生素质降低。比如理想信念淡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等等,这些都需要学校的思想政治及心理的引导。在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理解认识不够,所以实际进去心理咨询的学生少之又少。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网络负面影响严重
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身目标、思想、行为等等表现的管理,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由各高校的特点和教育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实质上是学生的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目标管理、时间管理、金錢管理、公共人际管理等主要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在课堂之余,都会通过开设选修课、社团以及多样的文体活动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真正的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中,才能有所感有所悟。学生才能从切身的感受去进行自我评价、检查、监督、控制巧调节,进而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的作用。但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在进大学之前很少表现自己,存在胆怯、害怕心理,参加的积极性不高。科技的发展,网络游戏、网络社交、黄色信息的诱惑,更是让大部分高职学生沉湎于其中,放弃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弱化了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时间一长,这些学生越来越脱离班级集体,在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中陷入自我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更严重的可能会产生失落和偏执等心理性格,青岛大学的心理专家陶明达认为,“网络迷恋在学生中一般不会单个出现。主要原因是网络游戏需要多人参与”,“一般情况下陷于网游的学生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有的会导致其休学、退学,甚至自杀或杀人。”所以说,互联网让很多缺乏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参考文献:
[1]方宏建,张宇.高校学术工作概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2]胡景明.大学生自主管理现状调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
[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4]马烨.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管理问题分析及途径探索[D].吉林:吉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