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培养 问题意识 思考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不愤不悱,不悱不发”,古人早就认识到问题对学生的价值,指出“愤悱”是学习的源头。在传统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忽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学生思维,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一个好的生物老师,一堂好的生物课,不应该讲得使学生没有问题,而应启发学生不断提出深刻的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创设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怀疑,但又不能用现有知识解决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见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
针对生物的学科特点,教学中问题情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设:
(一)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问题情境
探究热情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自然会帮助学生发现有趣和有价值的问题。如: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时,我这样启发学生:“课本的实验装置有没有不足?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法?”通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如下问题:①无氧呼吸装置图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瓶连通着空气,没有排除空气中CO2对澄清石灰水的影响;②无氧呼吸装置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操作中,难以确定在何时该瓶中的氧气已经消耗完了;③实验要求“让空气间歇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分钟),然后放在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个小时”,实验条件有难度。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这时就可以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设计出较合理的方案。
(二)能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就造成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机,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时,学生已掌握了孟德尔的两个遗传定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与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遗传因子的特征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很快产生联想: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表现出自由组合。孟氏定律中提到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确实有惊人的一致啊!于是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疑问:遗传因子(基因)和染色体是不是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对一对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在细胞中是如何分离的?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非等位基因)又是怎样自由组合?这些疑问让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仅仅抓住这一契机,师生展开了有关萨顿的假说等知识的学习活动。
(三)能诱发学生产生联想的问题情境
联想是学生学习生物的一种重要学科能力,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模拟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学习《伴性遗传》时,我这样引入课题:有一对视觉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男一女,女孩正常,但男孩色盲。于是丈夫埋怨妻子不忠,结果闹上了法庭。这对夫妇能不能生出色盲的男孩呢?这样的生活实例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说“龙生龙,凤生凤”,男孩不可能是这对夫妇亲生的;有的学生则根据生活经验,发现这种现象很普遍,就象一对同是A型血的夫妇,生了个O型血的孩子一样;也有猜想可能与孩子的性别有关,伴性遗传的概念自然产生。
三、营造民主课堂氛围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
学生能否在课堂上积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民主、和谐、充满信任的课堂氛围是前提,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心态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息,教师与学生的是平等的,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诱发问题的基石。在民主的气氛下,学生才有自觉主动参与的欲望,才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学生真正体验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感,问题意识才更强烈。
(一)正确的评价是基础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正确评价,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一个学生如果总是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原则地抬高学生,即对于课堂中部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问题意识,教师应适时引导,加以褒贬。如:学习“胚芽鞘的向光性与什么有关”时,某学生提出:“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可能会因为受伤而不能生长。”我肯定了学生的大胆猜想,该实验中确实存在这方面的可能,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排除这种可能因素。
(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关键
新课程倡导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尽力消除学生在传统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可能没有切中要害甚至带几分幼稚或某些错误,他们的猜想也许带有主观性,缺乏逻辑性,对此教师不能轻视、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应付或流露出不屑,而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问题中的不“合理”成分要及时给予提醒,使其完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验思索、提问的乐趣,从而从爱问、好问发展到乐问、善问。
(三)公平的竞争是保障
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公平,切忌出现少数学生占据整个课堂的现象。教师要建立和维持学生间的友好、互助、合作学习的关系,形成广泛的学习共同体,学生间既是竞争者更是伙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从而真正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问题是教育的起点,问题意识才是教育的归宿,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带着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走出课堂,这应是新课改中每个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追求。
关键词:培养 问题意识 思考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不愤不悱,不悱不发”,古人早就认识到问题对学生的价值,指出“愤悱”是学习的源头。在传统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忽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学生思维,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一个好的生物老师,一堂好的生物课,不应该讲得使学生没有问题,而应启发学生不断提出深刻的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创设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怀疑,但又不能用现有知识解决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见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
针对生物的学科特点,教学中问题情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设:
(一)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问题情境
探究热情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自然会帮助学生发现有趣和有价值的问题。如: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时,我这样启发学生:“课本的实验装置有没有不足?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法?”通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如下问题:①无氧呼吸装置图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瓶连通着空气,没有排除空气中CO2对澄清石灰水的影响;②无氧呼吸装置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操作中,难以确定在何时该瓶中的氧气已经消耗完了;③实验要求“让空气间歇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分钟),然后放在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个小时”,实验条件有难度。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这时就可以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设计出较合理的方案。
(二)能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就造成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机,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时,学生已掌握了孟德尔的两个遗传定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与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遗传因子的特征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很快产生联想: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表现出自由组合。孟氏定律中提到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确实有惊人的一致啊!于是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疑问:遗传因子(基因)和染色体是不是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对一对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在细胞中是如何分离的?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非等位基因)又是怎样自由组合?这些疑问让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仅仅抓住这一契机,师生展开了有关萨顿的假说等知识的学习活动。
(三)能诱发学生产生联想的问题情境
联想是学生学习生物的一种重要学科能力,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模拟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学习《伴性遗传》时,我这样引入课题:有一对视觉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男一女,女孩正常,但男孩色盲。于是丈夫埋怨妻子不忠,结果闹上了法庭。这对夫妇能不能生出色盲的男孩呢?这样的生活实例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说“龙生龙,凤生凤”,男孩不可能是这对夫妇亲生的;有的学生则根据生活经验,发现这种现象很普遍,就象一对同是A型血的夫妇,生了个O型血的孩子一样;也有猜想可能与孩子的性别有关,伴性遗传的概念自然产生。
三、营造民主课堂氛围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
学生能否在课堂上积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民主、和谐、充满信任的课堂氛围是前提,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心态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息,教师与学生的是平等的,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诱发问题的基石。在民主的气氛下,学生才有自觉主动参与的欲望,才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学生真正体验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感,问题意识才更强烈。
(一)正确的评价是基础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正确评价,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一个学生如果总是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原则地抬高学生,即对于课堂中部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问题意识,教师应适时引导,加以褒贬。如:学习“胚芽鞘的向光性与什么有关”时,某学生提出:“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可能会因为受伤而不能生长。”我肯定了学生的大胆猜想,该实验中确实存在这方面的可能,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排除这种可能因素。
(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关键
新课程倡导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尽力消除学生在传统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可能没有切中要害甚至带几分幼稚或某些错误,他们的猜想也许带有主观性,缺乏逻辑性,对此教师不能轻视、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应付或流露出不屑,而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问题中的不“合理”成分要及时给予提醒,使其完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验思索、提问的乐趣,从而从爱问、好问发展到乐问、善问。
(三)公平的竞争是保障
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公平,切忌出现少数学生占据整个课堂的现象。教师要建立和维持学生间的友好、互助、合作学习的关系,形成广泛的学习共同体,学生间既是竞争者更是伙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从而真正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问题是教育的起点,问题意识才是教育的归宿,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带着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走出课堂,这应是新课改中每个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