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中洪的话很少,语速也很慢。每周星期二、四、六三天,这一点尤其明显。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铜梁县中医院。
血液透析室一角,31岁的左中洪有些头晕。他半眯着眼,盯着插在左臂上的两根管子。
他的血液正从其中一根管子流出来,源源不断地注入人工肾。流过人工肾的半透膜,滤掉了血液的肌酐毒素。过滤后的血液,又从另一根管子注回动脉。
每个星期二、四、六,左中洪必须到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每次四个多小时,一次都不能缺。否则,他随时可能会被尿毒症夺去生命。
闭了会儿眼,左中洪伸出右手,从裤兜里摸出手机。
“计生工作季度统计报表基本完成,明天我到办公室处理。”写完短信,左中洪已经满头大汗。
按下“发送”键,他似乎使出了全身力气。
头又开始眩晕,左中洪再次闭上眼,任手机滑落身旁……
乡情
晚饭时分,夕阳在山巅燃烧,百里桑林披上了金边。
林间小道上,三个人肩扛锄头,谈笑着,往借宿的农家走去。
为首一人,黑瘦、方脸,戴眼镜,虽言语不多,却难掩满面笑意。
2000年初,作为最后一批“统招统分”人员,19岁的左中洪被分配到铜梁县大庙镇蚕桑站工作。
一年后,他接到了第一个重大任务——为大庙镇建设30亩蚕桑育苗基地。
在桑林里挥汗如雨一整天,左中洪筋疲力尽。可这会儿,行走在乡间小道上,他却倍感惬意。
举目四望,但见青山如黛,田园阡陌间皆沐霞光;闭上双眼,但闻鸡鸣犬吠相连,声声入耳。左中洪深吸一口气,泥土的气息和桑林玉米的芳香扑面而来……
这是他熟悉的乡村,就像他记忆中的故乡。
几十公里外,就是左中洪的故乡白羊镇。他四岁那年,父亲由于肺结核去世。11岁那年,继父又患上肝癌撒手人寰。
母亲多病、弟弟年幼,左中洪扛起了整个家——打谷子、养猪、种菜……他什么都干,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1997年,左中洪考入重庆市第二财贸学校,顺利取得了大专学历和会计资格。
毕业时,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摆到左中洪面前——一条是到大都市谋生,成为一个城里人;另一条是回到依然贫困的故乡。
左中洪选择了后者。
“30亩蚕桑育种基地,甲级苗比例达53%。”
2001年10月,育苗基地建设完成。经过专业评估,左中洪得了高分。
“看到桑苗被乡亲运回家,在全镇各处枝繁叶茂,那感觉……”左中洪停了停,努力寻找着形容词,“很光荣。”
此后11年,左中洪一直在追寻“光荣”。
“铁人”
八月间,地冒烟。
老农刘福安站在家门口,一边举着草帽遮挡阳光,一边焦急地四处张望。
目光所及,桑树枯萎、玉米焦黄,可谓赤地千里。
2006年夏天,铜梁县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大庙镇旱情尤为严重。
刘福安所在的黄垭村,水井全部干涸,村民吃水只能到两公里外去挑。
刘福安家没有青壮劳动力,用水一下子没了保障。
“难不成被渴死?”老人摇头念叨。
正焦急间,远处村道上出现了一个人,黑瘦、方脸,戴眼镜。
那是驻村干部左中洪。
“大爷,我来看看你。”
一进门,左中洪直奔刘家水缸。见水缸空空,他提起水桶就往外走。
一个多小时后,刘福安的水缸满了,左中洪的衣服也湿透了。
抗旱期间,左中洪和一位同事负责给乡亲们送水。他们每天早上6点就出发,天黑才回到镇上,每天能送五车水。同时,他还主动为村里没有青壮劳力的家庭挑水。
“这小伙有使不完的劲,是个‘铁人’!”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铁人”的名号,从此在大庙叫响。
2008年,左中洪被提拔为团镇委书记。由于镇里人手紧张,他又兼任了党政办负责人、机关工会主席、组工干部等职。
左中洪从此没了闲暇时间——他承担着党员统计、干部统计、工资变更、信息报送、会议材料等多项工作,业务类型多、工作量大。尤其是每年国庆节过后,为完成各种年度统计任务,他早上8点上班,深夜12点下班,天天如此。
他没有怨言,全部承担了下来。
其后四年,由左中洪主持编制的党内统计年报年年被评为全优报表。左中洪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还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
“你是事业编制,待遇不如人、级别不如人,为什么还愿意干这么多工作?”
曾有人这么问左中洪。
他没有回答,而是转过头去,出了神。
“我……是党员。”良久,左中洪吐出这几个字。
苦战
2010年12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
时针指向21点,大庙镇党政中心二楼,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
左中洪坐在电脑前,正忙着撰写《全镇年度工作总结》。
电脑显示器的荧光,映照着他黑瘦的面孔。
那张脸,竟然显出一丝苍白。
忙活了一阵,左中洪有些口渴。这些日子,他总觉得口干舌燥,怎么喝水也不够。
于是,他站起身,想倒一杯水。
起身的一刹那,左中洪眼前一黑。
他赶紧扶住桌子。
“我怎么了?”左中洪心中涌出一团阴霾。
又是一阵眩晕袭来,左中洪手一软,倒了下去。
最近三年,机关推行无纸化办公,左中洪要将镇里以前的手写资料录入电子系统。于是,他加班的时间更长了。
近几个月,左中洪时常感到头晕、口干。他以为是颈椎病,并没怎么在意。单位不久前组织了一次体检,他也由于工作忙没有参加。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终于击倒了“铁人”。
左中洪晕倒后第二天,家人和领导强行将他“扭送”到县医院。
“慢性肾衰竭晚期,也就是俗称的尿毒症。”
当医生说出这几个字时,左中洪的世界崩溃了——得了尿毒症,他就只能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要想彻底治愈,就必须做换肾手术。
一想到治疗的巨额费用,左中洪绝望了。
一个月后,大庙镇机关宿舍。
宿舍很旧,面积十多平方米,没有卫生间。
一张被褥凌乱的旧床,两张堆满药盒的桌子,就是左中洪的全部家当。
确诊为尿毒症后,左中洪同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分了手,一个人搬进了宿舍。
从此,左中洪没了家,没了健康。他时常靠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感恩
2012年9月18日,铜梁县中医院。
16点30分,左中洪的透析结束了。他扶着墙,三步一歇地走出医院。
来到县汽车站,左中洪买了票,坐上开往大庙的公共汽车。
左中洪患病后,镇领导将他调到相对轻松的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为方便左中洪做透析,镇上还准备在县城为他租一套房子,但他婉言谢绝了。
来自组织的关怀,并未到此为止。
2010年底,铜梁县巴川街道办事处。
社区主任熊英接到紧急通知,到办事处参加一场爱心活动。
熊英是个热心肠的人,还没到活动现场,她就开始给同事打电话。
“这是给谁捐钱呐?”
“是给大庙镇的左中洪,就是那个‘铁人’!”
“哎呀,我知道,他是一个好人。”
那天,熊英捐了400元。
在县委、县政府号召下,全县机关干部、各界群众为左中洪慷慨解囊,短短数月就捐助了16万元。
2012年9月19日,大庙镇计生办。
上午9点,左中洪端坐在办公桌前,开始了工作。
这天是大庙的赶场天,他要负责接待来访群众。
9点50分,一个中年壮汉走进来,乐呵呵地同左中洪打招呼,向他请教照片下载的问题。
10点30分,一位中年妇女笑着进门,咨询办理独生子女证的事。
11点45分,一位年轻妇女找到左中洪,询问“双独”夫妻生二胎的政策。
“左师兄,你好好歇着,这么拼命干嘛!”已调任镇计生办主任的熊英看到左中洪总是拼命地工作,便这样劝他。
“我欠组织和乡亲们这么大的情,怎么歇得住哟。”左中洪摇摇头,“等我彻底好了,一定努力工作,回报组织和乡亲们!”
说着,“铁人”的眼圈红了。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铜梁县中医院。
血液透析室一角,31岁的左中洪有些头晕。他半眯着眼,盯着插在左臂上的两根管子。
他的血液正从其中一根管子流出来,源源不断地注入人工肾。流过人工肾的半透膜,滤掉了血液的肌酐毒素。过滤后的血液,又从另一根管子注回动脉。
每个星期二、四、六,左中洪必须到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每次四个多小时,一次都不能缺。否则,他随时可能会被尿毒症夺去生命。
闭了会儿眼,左中洪伸出右手,从裤兜里摸出手机。
“计生工作季度统计报表基本完成,明天我到办公室处理。”写完短信,左中洪已经满头大汗。
按下“发送”键,他似乎使出了全身力气。
头又开始眩晕,左中洪再次闭上眼,任手机滑落身旁……
乡情
晚饭时分,夕阳在山巅燃烧,百里桑林披上了金边。
林间小道上,三个人肩扛锄头,谈笑着,往借宿的农家走去。
为首一人,黑瘦、方脸,戴眼镜,虽言语不多,却难掩满面笑意。
2000年初,作为最后一批“统招统分”人员,19岁的左中洪被分配到铜梁县大庙镇蚕桑站工作。
一年后,他接到了第一个重大任务——为大庙镇建设30亩蚕桑育苗基地。
在桑林里挥汗如雨一整天,左中洪筋疲力尽。可这会儿,行走在乡间小道上,他却倍感惬意。
举目四望,但见青山如黛,田园阡陌间皆沐霞光;闭上双眼,但闻鸡鸣犬吠相连,声声入耳。左中洪深吸一口气,泥土的气息和桑林玉米的芳香扑面而来……
这是他熟悉的乡村,就像他记忆中的故乡。
几十公里外,就是左中洪的故乡白羊镇。他四岁那年,父亲由于肺结核去世。11岁那年,继父又患上肝癌撒手人寰。
母亲多病、弟弟年幼,左中洪扛起了整个家——打谷子、养猪、种菜……他什么都干,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1997年,左中洪考入重庆市第二财贸学校,顺利取得了大专学历和会计资格。
毕业时,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摆到左中洪面前——一条是到大都市谋生,成为一个城里人;另一条是回到依然贫困的故乡。
左中洪选择了后者。
“30亩蚕桑育种基地,甲级苗比例达53%。”
2001年10月,育苗基地建设完成。经过专业评估,左中洪得了高分。
“看到桑苗被乡亲运回家,在全镇各处枝繁叶茂,那感觉……”左中洪停了停,努力寻找着形容词,“很光荣。”
此后11年,左中洪一直在追寻“光荣”。
“铁人”
八月间,地冒烟。
老农刘福安站在家门口,一边举着草帽遮挡阳光,一边焦急地四处张望。
目光所及,桑树枯萎、玉米焦黄,可谓赤地千里。
2006年夏天,铜梁县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大庙镇旱情尤为严重。
刘福安所在的黄垭村,水井全部干涸,村民吃水只能到两公里外去挑。
刘福安家没有青壮劳动力,用水一下子没了保障。
“难不成被渴死?”老人摇头念叨。
正焦急间,远处村道上出现了一个人,黑瘦、方脸,戴眼镜。
那是驻村干部左中洪。
“大爷,我来看看你。”
一进门,左中洪直奔刘家水缸。见水缸空空,他提起水桶就往外走。
一个多小时后,刘福安的水缸满了,左中洪的衣服也湿透了。
抗旱期间,左中洪和一位同事负责给乡亲们送水。他们每天早上6点就出发,天黑才回到镇上,每天能送五车水。同时,他还主动为村里没有青壮劳力的家庭挑水。
“这小伙有使不完的劲,是个‘铁人’!”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铁人”的名号,从此在大庙叫响。
2008年,左中洪被提拔为团镇委书记。由于镇里人手紧张,他又兼任了党政办负责人、机关工会主席、组工干部等职。
左中洪从此没了闲暇时间——他承担着党员统计、干部统计、工资变更、信息报送、会议材料等多项工作,业务类型多、工作量大。尤其是每年国庆节过后,为完成各种年度统计任务,他早上8点上班,深夜12点下班,天天如此。
他没有怨言,全部承担了下来。
其后四年,由左中洪主持编制的党内统计年报年年被评为全优报表。左中洪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还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
“你是事业编制,待遇不如人、级别不如人,为什么还愿意干这么多工作?”
曾有人这么问左中洪。
他没有回答,而是转过头去,出了神。
“我……是党员。”良久,左中洪吐出这几个字。
苦战
2010年12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
时针指向21点,大庙镇党政中心二楼,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
左中洪坐在电脑前,正忙着撰写《全镇年度工作总结》。
电脑显示器的荧光,映照着他黑瘦的面孔。
那张脸,竟然显出一丝苍白。
忙活了一阵,左中洪有些口渴。这些日子,他总觉得口干舌燥,怎么喝水也不够。
于是,他站起身,想倒一杯水。
起身的一刹那,左中洪眼前一黑。
他赶紧扶住桌子。
“我怎么了?”左中洪心中涌出一团阴霾。
又是一阵眩晕袭来,左中洪手一软,倒了下去。
最近三年,机关推行无纸化办公,左中洪要将镇里以前的手写资料录入电子系统。于是,他加班的时间更长了。
近几个月,左中洪时常感到头晕、口干。他以为是颈椎病,并没怎么在意。单位不久前组织了一次体检,他也由于工作忙没有参加。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终于击倒了“铁人”。
左中洪晕倒后第二天,家人和领导强行将他“扭送”到县医院。
“慢性肾衰竭晚期,也就是俗称的尿毒症。”
当医生说出这几个字时,左中洪的世界崩溃了——得了尿毒症,他就只能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要想彻底治愈,就必须做换肾手术。
一想到治疗的巨额费用,左中洪绝望了。
一个月后,大庙镇机关宿舍。
宿舍很旧,面积十多平方米,没有卫生间。
一张被褥凌乱的旧床,两张堆满药盒的桌子,就是左中洪的全部家当。
确诊为尿毒症后,左中洪同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分了手,一个人搬进了宿舍。
从此,左中洪没了家,没了健康。他时常靠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感恩
2012年9月18日,铜梁县中医院。
16点30分,左中洪的透析结束了。他扶着墙,三步一歇地走出医院。
来到县汽车站,左中洪买了票,坐上开往大庙的公共汽车。
左中洪患病后,镇领导将他调到相对轻松的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为方便左中洪做透析,镇上还准备在县城为他租一套房子,但他婉言谢绝了。
来自组织的关怀,并未到此为止。
2010年底,铜梁县巴川街道办事处。
社区主任熊英接到紧急通知,到办事处参加一场爱心活动。
熊英是个热心肠的人,还没到活动现场,她就开始给同事打电话。
“这是给谁捐钱呐?”
“是给大庙镇的左中洪,就是那个‘铁人’!”
“哎呀,我知道,他是一个好人。”
那天,熊英捐了400元。
在县委、县政府号召下,全县机关干部、各界群众为左中洪慷慨解囊,短短数月就捐助了16万元。
2012年9月19日,大庙镇计生办。
上午9点,左中洪端坐在办公桌前,开始了工作。
这天是大庙的赶场天,他要负责接待来访群众。
9点50分,一个中年壮汉走进来,乐呵呵地同左中洪打招呼,向他请教照片下载的问题。
10点30分,一位中年妇女笑着进门,咨询办理独生子女证的事。
11点45分,一位年轻妇女找到左中洪,询问“双独”夫妻生二胎的政策。
“左师兄,你好好歇着,这么拼命干嘛!”已调任镇计生办主任的熊英看到左中洪总是拼命地工作,便这样劝他。
“我欠组织和乡亲们这么大的情,怎么歇得住哟。”左中洪摇摇头,“等我彻底好了,一定努力工作,回报组织和乡亲们!”
说着,“铁人”的眼圈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