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缝衣针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nian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缝衣针,人们立马会想到针头线脑,它属于生活当中非常微小的东西。是的,一枚小小的缝衣针,既不是孙悟空手中大闹天宫的定海神针,也不是大海中能够指明方向的司南磁针,更不是具有计时效应、立竿见影的日晷钢针,它好像不值得一提,但我却不这样看。我认为,缝衣针虽小,非常普通,但对老百姓来说,是最起码的、最基本的生活工具,它不仅仅连接着一片片的布料,它还连接着勤劳和朴素、收获和幸福、真情和挚爱、温暖和幸福。
  我与缝衣针的因缘,要从一枚缝衣骨针说起。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耕地的村民捡到了一枚深藏于土几千年的骨针,后来它辗转来到我的手中。这枚骨针,长度与普通的大号缝衣针相当,稍粗,针身坚实而笔直,针尖圆滑而锐利,针尾扁平,尾端有一椭圆针孔,孔的旁边有横向阴线纹。
  旧石器时代,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原始先民们,过着集体生活,树叶遮体,钻木取火,刀耕火种,茹毛饮血。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为了抵御风寒、遮盖身体、搭盖住所,经过漫长实践活动,发明了骨针。凭借着一枚小小的缝衣骨针,渐渐远离了衣不蔽体,脱离了野蛮和蒙昧。
  如今要制成一枚钢针,需经过几十道工序,打眼和磨光还需使用精密设备。几千年以前,原始先民们没有任何设备,凭借的仅仅是一双手和粗陋的石具,要制作一枚缝衣骨针,可想而知有多艰难。现在展现在面前的骨针,是原始先民们制作的,何等精美。一枚小小的骨针,不知承载着他们多少艰辛和汗水。
  几千年前原始部落的一天晚上,繁星满天,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纷纷走出草舍,在村旁的大树下聚集在一起,点起篝火,男人们欢快地吹着竹笛,弹着土琴,唱着歌谣;女人们一边听着歌谣,一边拿着骨针,把兽皮、鸟毛缝合成衣裳。
  唐代大诗人孟郊,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叫《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对母亲的赞歌,也是一首对缝衣针的赞歌。诗中虽然没有提到缝衣针, 但由“手中线”变成“身上衣”,不正是缝衣针的写照吗?
  每当读到这首诗,我就会想到我的母亲,想到母亲手中的缝衣针,想到母亲一双勤劳的手。母亲正是靠着一双勤劳的手、一枚小小的缝衣针,把我们兄妹拉扯大,使我们兄妹有了衣穿,家庭有了温暖,生活有了尊严,才得以度过虽清贫但却非常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我们兄妹5个年幼,生活非常困难。为了保证家人身上有衣穿,每到棉花收获季节,母亲中午顶着烈日,在收摘完的棉田里寻找剩棉,像篦头发一样,一遍遍地搜寻,几天下来,竟也捡到不少残棉。母亲将这些棉花晒干、去籽、弹压、纺线、浆洗、织布、裁剪、缝制,最后我们穿上了新衣。母亲白天在田地劳动,回家还要给我们做饭,起五更、搭黄昏,更是家常便饭。母亲的针线活是那样得细密,缝制的衣裳是那样得结实,她不知用坏了多少缝衣针。“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这句话已深深铭记在我的心里。
  母亲常对我们说,勤能补拙,省能补贫。我的家庭继承了这种传统,保持着这种作风。如今,物质丰富了,生活进步了,不少家里不再使用缝衣针,但我的家庭却是例外,对缝衣针情有独钟。穿过多年的跑鞋破损了,开线了,舍不得扔掉,妻子用针缝补起来继续穿。一台上世纪80年代的缝纫机,舍不得处理掉,至今仍然使用。
  有一个人因为一枚小小的缝衣针,感悟了人生,改变了命运,成为一代伟大诗人,他就是李白。李白自小聪颖,但调皮好玩,读书并不用功。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老太太用铁棒磨制一枚缝衣针,非常不解,这么粗的铁棒啥时才能磨成啊?老太太却说,铁棒虽粗,我天天磨,一定会成功的。李白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专心读书,不贪玩了,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千百年来,这个故事激励了一代代后来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有不怕流汗出力的行动,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缝衣针虽小,作用却不小,折射出的精神非常巨大。如果没有一枚小小缝衣针,也许就没有了温暖,没有了慈爱,没有了幸福,没有了尊严。从小小缝衣针身上,仿佛看到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看到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创业精神;看到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干精神;看到了“一勤天下无难事、天道酬勤”的乐观精神。现今社会上流行“偷懒是美德,勤劳是傻瓜”的错误思想,贪图安逸,醉生梦死,花天酒地,这是典型的“贪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的浮躁、腐朽和寄生观念。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这一美德代代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
其他文献
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然而她最崇敬的恩师,却是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胡适。如今文理两科壁垒森严,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其实是大陆学者至今不能问津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  胡、吴的师生关系是在上海中国公学时建立的。上世纪20年代末,在上海的中国公学因学潮难以为继,无奈之下聘请胡适回母校担任校长。胡适上任后,马上进行整顿,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也由300余人猛增至1300
【正】生命科学与医学是最为复杂的科学,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如果对致病危险因素一概采取干预,对某些个体会造成过度医疗。比如造成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高眼压是否干
【正】预防冤假错案的目标原本应当是纠错、防错,但实践中却变成一边纠错,一边还在不停犯错,这是不对的。经济犯罪,特别是经济犯罪中职务犯罪问题,没有真凶,没有死人,冤假错
7月20日,中央统战部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统一战线高端智库工作启动会”。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邵鸿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在讲话中指出,建设中央社院高端智库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提供协作研究平台。
◆ 建立责权明确、统一的司法运行体系,从层层审批过渡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模式。  ◆ 加强合议制、法官联席会议和院庭长联席会议制度。  ◆ 无论是合议,还是法官联席会议、院庭长联席会议,都要全程留痕。  司法审判既有内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因素的制约,找准问题,抓住要害才能破解瓶颈。  影响审判公正的因素  影响司法公正因素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4个方面。一是法官在各种外力作用
每年夏天,都有许多人为子女升学而焦虑。焦虑的原因,是害怕孩子上不了一个好学校。好的标准,主要是指升学率;至于老师如何,则往往退居其次,或根本不容考虑。其实,老师的人品或者说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比如已故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就遇上了几位很好的老师,如果没有这几位老师,他可能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较早的一位好老师是后来在学界、翻译界颇富盛名的傅东华先生。傅先生早年在浙江东阳中学任教时,严
大概因为“通奸”这个词让人看着不大舒服,所以在报刊上消失有年了。最近反腐文件又重新启用这个词。翻开前几年文件,都只是说“包养情妇”“生活腐化”之类,而绝不提“通奸”二字,似乎觉得这个词不雅而且陈旧,可以废弃了。但何以又重新启用了呢?我认为,原因有三:腐败情况严峻;此词最能反映事实;此词具有震慑力。  这些年来,通奸在某些地方,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了一种风气。西门庆和潘金莲不仅民间多有,官场中也逐日增
在我国现行小语教材中,“文选型”教材一统天下,所选文章往往独立成篇,又以人文思想或文本内容为单元主题,因而存在着语言训练目标不明,篇与篇之间联系不紧的“硬伤”,选文的“朦胧
5月16日至17日,九三学社中央以“教育信息化与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教育”为主题,在京召开第7次科学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副主席赖明、丛斌、武维华分别主持四场专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