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校合作共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家校工作的完美契合,才能让教育的过程更加美好。将父母正确地引导到和谐的家校共育活动中,也是尊重教育规律,保障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
【关键词】家校共育;教育规律;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8-0059-02
【作者简介】余金玉,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九中学(湖北宜昌,443000)教师,一级教师。
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交给你们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社会的嘱托,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期待。对照现实,我们发现,其实这句话中还传递出来家长们的焦虑和不信任。很多家长因为对学校和教师的不信任,硬生生地将自己变成了教育专家;因为对孩子的期待,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校和教师的身上。
在带班的过程中,笔者每一年都会遭遇许多有独到教育心得的家长。这些活跃在家校沟通平台里的家长们,他们对教育时政很关心,对教育热点和消息很敏感,对学校和班级的一举一动密切关注,说起教育子女,头头是道,完全算得上是个专业人士。
班上有一名女学生的妈妈,从女儿进入初中,就加入了一个读书群,这个妈妈每天5点起床开始随群诵读经典,读完之后就在本班的QQ群里发送各种读书心得和育儿知识,俨然一个教育专家。
还有一个家长,听说班上的生物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于是经常私下与生物教师探讨生物问题,并且还给教师不断地提各种建议,甚至将很多课件、试卷打包发给教师。
一个个家长似乎按捺不住,已有“越位”之嫌。其实,对于同样身为人母的我而言,非常能够理解学生背后那庞大的而急切的父母群体。身为一名班主任,我更明白只有家校之间完美契合,才能让教育的过程更加美好。
显然本班的家长群中有一批有文化、有想法的家长。这些家长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恰好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独有的珍贵资源。班主任如果能够借力这些“越位”的家长们,班级的家校共育就会更加和谐美好。对此,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邀家长进课堂,感受教学过程
课堂里发生了什么,家长不知道,而他们又非常想知道。在征得任课教师的同意后,我在本班的家长群中征求志愿家长随堂听课,让家长感受真实的教学过程。家长轮流进校,每天一名家长随堂听课,近距离走近教师,走进课堂,走近自己的孩子,同时要求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后,填写听课感受。
在家长们的听课感受中,我们发现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他们会记录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足,如:课前准备文具不到位,齐读课文的声音不响亮,小组讨论都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中心人物在发言等。针对家长们发现的问题,我与任课教师共同商量讨论对策,并就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班级的精细化管理方面展开探索,寻找有效办法,分头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再次邀请那些提出建议的家长进课堂,请他们继续观察。通过改进和反馈,消除家长们的忧虑,最终取得家长的信任。
二、请家长上讲台,传递教育智慧
翻阅本班学生信息,不难发现如今家长群中”高知”普遍增多。在我的班上,父母亲职业是教师或医生的多达十余人。很多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体面的职业。既然家长有足够的智慧,我何不把这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家长也请上讲台呢?
于是,我利用班会课的平台,设计家长展示的主题活动,一次安排一到两名家长上讲台,分享父母智慧。比如三八妇女节前夕,我设计了主题为“我心中最美的她”班会课,分别从“感恩、尊重、美丽”这三个角度认识女性的伟大。班会现场也邀请了本班两位学生的妈妈,她们分别是本市一家保险公司的高管和本区一所重点高中的会计。在“妈妈在现场”的環节中,两位妈妈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合理地用“惜时、奋进、梦想”等关键词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不辜负青春时光。两位母亲的话催人奋进,一时间掌声雷动。班会结束后两位妈妈和学生们亲密交谈,气氛格外温馨,此时教育如同溪水一般,缓缓流淌。
之后,我又组织了“读书节”“父亲节”“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等主题班会,不断有家长走上讲台,在分享中传递快乐。我及时推荐优秀的分享者到学校的“道德讲堂”中担任主讲,其中那位“读经妈妈”在“道德讲堂”上的讲座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家长们通过在这样的平台上展示自我,也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了正面形象。班主任利用好这种教育的契机,更容易实现家校之间的双赢!
三、为家长搭舞台,树立榜样形象
每一个家长群就是一个小社会,其中包括十分理性的家长,但也不乏部分喜欢盲目跟风,妄下评论的家长。作为班主任,对家长进行正确引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发挥优秀家长的榜样作用,用家长去影响家长,是我在家校合作共育中的又一种尝试。
我们班每月出版两期班报。班报上除了学生们写的读书随笔和心灵感悟之外,还特别开通“家校频道”,诚邀班上走在队伍前面的家长们用文字抒发观点,传递正能量。比如苏子涵爸爸的《家训·家风》,冯文韬妈妈的《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夏宇骁爸爸的《管理自己,快意人生》等,都是现实版的家长互相影响、互相教育的好文章。在班报上刊登这些文章,让学生们和家长一起阅读,共同成长。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为了方便家校联系,我设计了以“青春修炼手册”为名字的家校联系本,将学生的日常表现都记录下来,并呈报给家长,学生周末返校后将家长的反馈带给班主任。我通过收集整理家长的反馈,不定期召开小型家长会。在家长会上,选择部分优秀家长将自己的管理经验介绍给其他人,还分享一些他们教育孩子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心得。会后,我将发言家长的语音记录下来并作整理,将内容放在班级QQ群内滚动直播,这样就发挥了榜样引领和同伴互助的作用。
四、与家长共读书,搭好沟通桥梁
曾经听过一段话:“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我的班级一直以营造书香班级为建设目标,而目标的达成更是与其背后的几十个书香家庭是分不开的。邀请家长共读书,读好书,搭建家校沟通桥梁,是一个班级成长的重要因素。
在开学的家长会上,我提出“用读书改变自己”的家校共建计划。我将自己的家教书单进行整理,在家长群中荐读,同时,建议家长读后交流读书感悟。我拿出了杨杰的《让孩子心悦诚服》,洪兰的《理直气平》《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冯德全的《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周国平的《宝贝,宝贝》《妞妞》,以及美国人塞西的《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等。家长们认真阅读,在家校群里随时交流读书心得,甚至有的家长开始写读书日记。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大家在讨论中达成共识,更拉近了班主任与家长的距离。通过在读书中共育,在育儿时先育己,用别人一些成功的方法和经验为自己服务,让家庭教育逐步走上了正轨,学生的成长有了保障,我的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也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可以说,没有家长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因此,将父母正确引导到和谐的家校合作活动中,也是尊重教育规律,保障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家校合作的良性发展方向,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家校共育;教育规律;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8-0059-02
【作者简介】余金玉,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九中学(湖北宜昌,443000)教师,一级教师。
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交给你们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社会的嘱托,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期待。对照现实,我们发现,其实这句话中还传递出来家长们的焦虑和不信任。很多家长因为对学校和教师的不信任,硬生生地将自己变成了教育专家;因为对孩子的期待,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校和教师的身上。
在带班的过程中,笔者每一年都会遭遇许多有独到教育心得的家长。这些活跃在家校沟通平台里的家长们,他们对教育时政很关心,对教育热点和消息很敏感,对学校和班级的一举一动密切关注,说起教育子女,头头是道,完全算得上是个专业人士。
班上有一名女学生的妈妈,从女儿进入初中,就加入了一个读书群,这个妈妈每天5点起床开始随群诵读经典,读完之后就在本班的QQ群里发送各种读书心得和育儿知识,俨然一个教育专家。
还有一个家长,听说班上的生物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于是经常私下与生物教师探讨生物问题,并且还给教师不断地提各种建议,甚至将很多课件、试卷打包发给教师。
一个个家长似乎按捺不住,已有“越位”之嫌。其实,对于同样身为人母的我而言,非常能够理解学生背后那庞大的而急切的父母群体。身为一名班主任,我更明白只有家校之间完美契合,才能让教育的过程更加美好。
显然本班的家长群中有一批有文化、有想法的家长。这些家长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恰好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独有的珍贵资源。班主任如果能够借力这些“越位”的家长们,班级的家校共育就会更加和谐美好。对此,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邀家长进课堂,感受教学过程
课堂里发生了什么,家长不知道,而他们又非常想知道。在征得任课教师的同意后,我在本班的家长群中征求志愿家长随堂听课,让家长感受真实的教学过程。家长轮流进校,每天一名家长随堂听课,近距离走近教师,走进课堂,走近自己的孩子,同时要求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后,填写听课感受。
在家长们的听课感受中,我们发现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他们会记录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足,如:课前准备文具不到位,齐读课文的声音不响亮,小组讨论都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中心人物在发言等。针对家长们发现的问题,我与任课教师共同商量讨论对策,并就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班级的精细化管理方面展开探索,寻找有效办法,分头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再次邀请那些提出建议的家长进课堂,请他们继续观察。通过改进和反馈,消除家长们的忧虑,最终取得家长的信任。
二、请家长上讲台,传递教育智慧
翻阅本班学生信息,不难发现如今家长群中”高知”普遍增多。在我的班上,父母亲职业是教师或医生的多达十余人。很多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体面的职业。既然家长有足够的智慧,我何不把这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家长也请上讲台呢?
于是,我利用班会课的平台,设计家长展示的主题活动,一次安排一到两名家长上讲台,分享父母智慧。比如三八妇女节前夕,我设计了主题为“我心中最美的她”班会课,分别从“感恩、尊重、美丽”这三个角度认识女性的伟大。班会现场也邀请了本班两位学生的妈妈,她们分别是本市一家保险公司的高管和本区一所重点高中的会计。在“妈妈在现场”的環节中,两位妈妈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合理地用“惜时、奋进、梦想”等关键词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不辜负青春时光。两位母亲的话催人奋进,一时间掌声雷动。班会结束后两位妈妈和学生们亲密交谈,气氛格外温馨,此时教育如同溪水一般,缓缓流淌。
之后,我又组织了“读书节”“父亲节”“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等主题班会,不断有家长走上讲台,在分享中传递快乐。我及时推荐优秀的分享者到学校的“道德讲堂”中担任主讲,其中那位“读经妈妈”在“道德讲堂”上的讲座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家长们通过在这样的平台上展示自我,也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了正面形象。班主任利用好这种教育的契机,更容易实现家校之间的双赢!
三、为家长搭舞台,树立榜样形象
每一个家长群就是一个小社会,其中包括十分理性的家长,但也不乏部分喜欢盲目跟风,妄下评论的家长。作为班主任,对家长进行正确引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发挥优秀家长的榜样作用,用家长去影响家长,是我在家校合作共育中的又一种尝试。
我们班每月出版两期班报。班报上除了学生们写的读书随笔和心灵感悟之外,还特别开通“家校频道”,诚邀班上走在队伍前面的家长们用文字抒发观点,传递正能量。比如苏子涵爸爸的《家训·家风》,冯文韬妈妈的《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夏宇骁爸爸的《管理自己,快意人生》等,都是现实版的家长互相影响、互相教育的好文章。在班报上刊登这些文章,让学生们和家长一起阅读,共同成长。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为了方便家校联系,我设计了以“青春修炼手册”为名字的家校联系本,将学生的日常表现都记录下来,并呈报给家长,学生周末返校后将家长的反馈带给班主任。我通过收集整理家长的反馈,不定期召开小型家长会。在家长会上,选择部分优秀家长将自己的管理经验介绍给其他人,还分享一些他们教育孩子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心得。会后,我将发言家长的语音记录下来并作整理,将内容放在班级QQ群内滚动直播,这样就发挥了榜样引领和同伴互助的作用。
四、与家长共读书,搭好沟通桥梁
曾经听过一段话:“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我的班级一直以营造书香班级为建设目标,而目标的达成更是与其背后的几十个书香家庭是分不开的。邀请家长共读书,读好书,搭建家校沟通桥梁,是一个班级成长的重要因素。
在开学的家长会上,我提出“用读书改变自己”的家校共建计划。我将自己的家教书单进行整理,在家长群中荐读,同时,建议家长读后交流读书感悟。我拿出了杨杰的《让孩子心悦诚服》,洪兰的《理直气平》《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冯德全的《这样说孩子最能接受》,周国平的《宝贝,宝贝》《妞妞》,以及美国人塞西的《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等。家长们认真阅读,在家校群里随时交流读书心得,甚至有的家长开始写读书日记。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大家在讨论中达成共识,更拉近了班主任与家长的距离。通过在读书中共育,在育儿时先育己,用别人一些成功的方法和经验为自己服务,让家庭教育逐步走上了正轨,学生的成长有了保障,我的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也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可以说,没有家长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因此,将父母正确引导到和谐的家校合作活动中,也是尊重教育规律,保障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家校合作的良性发展方向,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