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空间形态、装饰艺术、营造技术三方面来分析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试图找出相关的规律,并希望能够引起各界的重视和保护。
关键词: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
雷州地区处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现存大量传统民居,大多为清朝时期所建。雷州地区传统民居研究成果相对少,而门楼建筑单体的研究甚至处于空白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传统建筑不应该面临着消失殆尽的命运。雷州地区多个传统村落被评选为中国传统村落,如潮溪村、邦塘村、苏二村。过去人们对传统民居门楼的保护意识较弱,加上自然灾害,年久失修,遭破损严重。从考察发现,门楼相对建筑其他部位而言,保存较好。而且最为精彩和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建筑特色和技术水平。著名风水书《黄帝宅经》中说道“宅以门户为冠带”。道出了门在宅第中所占有的地位和重要性。所以,研究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空间形态
“中国传统营造尤其注重建筑之间的空间意境,也因为土木结构的体系局限,平面设计大都采取由间而房、由房而院的格局加法”。雷州地区传统民居平面布局特点较为严谨的对称关系,以合院布局为主体,多三合院、四合院布局为基本单元。规模较大的在主体合院侧边另加偏院,俗称“包廉”,门楼位于从厝一侧。所以,成为两进式门楼,而且门楼都为一开间。门楼在雷州传统民居建筑中常置于东南角位置。大门前空间为“门楼井”,遮阳避雨作用。屋内为门楼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储藏空间(阁楼放置物品以防潮),下层为门过道空间。门楼空间宽敞,门头高大,给人一种威严感。也有部分门楼内部空间设置屏门(多数已毁),应合“曲折生吉”。
(一)平面形式
从门楼建筑单体的平面上划分,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分为一字型门楼、凹斗型门楼两类,多为凹斗型门楼。
一字型门楼,顾名思义,门楼平面呈一字形态。雷州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特点。一字型门楼需要挑出屋檐或独立屋檐,才能在夏天解决遮阳避雨的问题。这种类型门楼在雷州地区少见。如雷州东林村和品题村中的门楼。(图1-2)。
凹斗型门楼,即大门入口向内凹退一定的空间。可以供人们避风挡雨,同时也作为来访者遮阳避雨等待的缓冲空间。雷州地区以凹斗型门楼为主,如遂溪县旧县村、雷州关新村(图3-4)。
(二)立面形式
在雷州地区,从传统民居门楼立面上划分,分为门楼式门楼和屋宇式门楼。门楼立面由三部分组成,屋顶、墙面、台基。屋顶多为硬山顶,抗风、防火性能好。屋面多有灰塑装饰,屋脊粗大,装饰繁简不一,翘脊尤为精美。也有突显五行山墙。墙面多为红砖砌筑,大门正面是装饰繁富的门额和嚴密结实的大门。门额是由字匾与多层装饰构成,装饰层数不定,一般由门楼的高度决定的,层数越多,门楼则越高,但并非绝对(图5)。台基多为土质台基,台阶多为奇数。
门楼式门楼,即是门楼屋面高度超出两旁屋面。从大量的实地考察得知,采用此类门楼者多为衣锦还乡,为了光宗耀祖的富贵人家。富足人家为了突显门楼的气势魅力,常拔高门楼屋面。屋内分上下两层,能在炎热天气通风透气,在潮湿天气祛湿,在立面高低不同部位设置枪眼防匪,还能与邻宅隔断火源,防火。
屋宇式门楼,即是门楼屋面与两旁或一旁屋面共用,同等高度。此类门楼被经济拮据人家广泛使用,因技术含量和成本较低。(图6)
二、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装饰艺术
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人们的信仰、道德、愿望、艺术审美等观念。通过雷州地区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和演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经验、风俗习惯都能从传统民居装饰中呈现出来。雷州地区传统民居装饰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尤其在门楼上的装饰更能充分体现出来。门楼具有代表性的装饰部位有屋脊、山墙、墀头、墙面、门簪、狗洞、石狗、枪眼。门楼装饰中常运用了直观、隐喻、谐音、引申、移情等手法表现吉祥瑞庆的内容。门楼的装饰题材有文字题材、动物题材、植物题材、故事题材、几何题材、器物题材。不管在构件的造型上,还是在装饰题材上,都能体现出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的独特艺术风格,具有地域特色。
(一)代表性元素装饰
屋脊,屋脊是门楼屋面顶部的结合线和分水线,不仅具有稳定屋面结构和预防雨水渗漏的实际功能,还具有屋顶轮廓视觉的效果的美学价值。屋脊做有灰塑装饰,图案多样,特别是正脊,装饰繁密,有花鸟虫鱼、瓜果藤蔓、夔纹等图案,屋顶檐口起翘的装饰造型尤为精美,通透玲珑。
山墙,是古建筑中支撑梁桁的有坡度的墙体。为了与邻民居隔开有着防火的作用,又有着辨别邻民居和装饰美观的作用。雷州地区山墙的形状,具有独特的五行星行纹,不同于潮汕地区(图7)。
墀头,即山墙两端檐柱外突出部分。为了“门楼井”空间能更大程度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墀头就是支撑挑出屋檐的功能。墀头的装饰简繁不一,装饰题材有动植物类、器物类、几何图形、文字类等。
字匾,字体多为楷体或行体,让人容易读懂。内容多以表达屋主的社会地位、人生愿望或者教育后人的词语。如稚麟、余庆、富德等(图8)。
门簪,即固定连楹木与门框的构件。门簪的造型多为方形,也有圆形、莲花形和其他几何形。门簪的题材多为文字,也有动物,字体多为篆体。(图9)
狗洞,专门为狗设置出入的洞口。狗洞的造型还有圆形、六边形、八边形、方形等几何形状,狗洞的周边环绕着竹子、蝙蝠等装饰题材,寓意出入平安。(图10)
石狗,即是用石材雕刻成狗的造型的艺术品。多安置于大门两旁,也有放在屋面上(图11),主要是期望它能够镇宅辟邪作用。还有,相传孕妇摸石狗生殖器能保生男孩子的功效。
枪眼,门楼墙壁上供射击用的小孔。枪眼孔的造型符合枪口的大小形状,也似小葫芦,而葫芦又寓意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保佑家人平安无事之愿望。 (二)材料与表现手法
石雕,是用石材雕刻而成的饰件。石雕分为线刻、浮雕、透雕、圆雕等。在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石雕中,各种表现手法都有体现。石雕装饰多出现在柱础、石门框、抱鼓石、狗洞、枪眼等建筑构件上。
木雕,即用木材雕刻而成的饰件。在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木雕中,表现手法有浮雕、透雕、线雕、圆雕。如门簪,多为阳雕;封檐板为透雕等手法混合使用。
灰塑,在民间分为灰批和彩绘两种,灰批是用白灰或贝灰为原材料做成灰膏,加上颜色,然后在建筑物上描绘或塑造成型再上色的装饰类别。灰塑在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中常见应用于屋脊、墀头、墙面上。
(三)装饰艺术风格
在雷州传统建筑装饰风格中,最鲜明的体现在于它的地域性。在自然环境上,雷州地区三面环海,地质以红土为主。雷州先民就地取材,建筑墙体以红砖为主。所以,造就了独特的活泼世俗的韵味。在人文环境上,建筑装饰受到儒、道、佛三家思想以及风水文化、生活风俗等因素的影响,门楼对外具有攻防,对内具有亲和,文化深厚、简约实用的特点。
三、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营造技术
民间造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有诸多的讲究。
(一)施工顺序
在雷州地区传统建筑营造过程中,屋主、先生和师傅为最主要的角色。屋主的经济实力对房屋的规模大小和形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先生即是风水师。师傅即掌管着房屋建造的技术问题。其中,木工和水泥工采用的工具有锯子、刨子、墨斗、曲尺、铲、瓦刀等。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为砖木结构,以红砖为主,砖材多用在砌筑墙体。木材大多用在檩条和小木作上,还有大量的屋面红瓦等材料。营造的顺序为相地、放宅向、择日、做买卖、平地、开墙基、挡日子、升梁、盖瓦面、修饰、乔迁。
(二)尺寸
门楼的开间大小是由面阔和进深决定的。面阔由瓦坑数来决定的,而进深又是由檩条数来决定的。从20多条古村落中,挑出100栋门楼的数据分析总结出:门楼的明间瓦坑数都是奇数,且每瓦宽多为24厘米。明间瓦坑数多为7-11坑,次之13-15瓦坑数,而17、19瓦坑数为极少数。门楼进深总檩数多为9-13条,门楼井檩条数多为3-4条。如潮溪村朝议第门楼面阔明间瓦坑数为9坑(2.38米),进深檩条为13条(5.7米)。
门楼立面,从测绘数据分析总结得出,面阔由瓦坑数来决定,门楼的立面高度、面阔与屋面坡度高度(正檩与檐口檁的垂直高度)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如潮溪村朝议第门楼,进深与立面高度比为3:2(图12)。立面高度与面阔之比为3:1(图13)。
(三)营造文化
从雷州传统民居门楼的门口开置、朝向、装饰都有传统地方习俗。门楼宜开在两厢或下座两侧,门楼与正屋门成直线较少(俗称“直门楼”)。大门朝向偏东北或西南方向。大门俗称“门面”,门口形式和装饰可辨别屋主的贵贱贫富,门额和楹联较为讲究,门匾名人题字。按四季节令、红白喜事装扮大门。如端午节时,在门框两边插艾草,门顶悬挂狼牙棘,辟邪消灾。
四、结语
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现存有大量的资源,现分布多在农村,县城为少数。现大量民居门楼因年久失修,多属于“危、漏”现状,严重的处于破朽不堪、无人照管、逐步消失。研究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就是研究鲜明的地方性特色,研究地方传统建筑,中国文化才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对雷州传统民居门楼的保护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才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建筑师、企业家、政府都应重视传统文化,加强宣传力度,引起更多人关注和保护传统文化,并以保护为第一原则,开发利用起来。
【参考文献】
[1]陈纲伦,颜利克.鄂西干栏民居空间形态研究[J].建筑学报,1999(09):46-50.
[2]建筑文化-湛江文史系列丛书[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
关键词: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
雷州地区处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现存大量传统民居,大多为清朝时期所建。雷州地区传统民居研究成果相对少,而门楼建筑单体的研究甚至处于空白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传统建筑不应该面临着消失殆尽的命运。雷州地区多个传统村落被评选为中国传统村落,如潮溪村、邦塘村、苏二村。过去人们对传统民居门楼的保护意识较弱,加上自然灾害,年久失修,遭破损严重。从考察发现,门楼相对建筑其他部位而言,保存较好。而且最为精彩和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建筑特色和技术水平。著名风水书《黄帝宅经》中说道“宅以门户为冠带”。道出了门在宅第中所占有的地位和重要性。所以,研究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空间形态
“中国传统营造尤其注重建筑之间的空间意境,也因为土木结构的体系局限,平面设计大都采取由间而房、由房而院的格局加法”。雷州地区传统民居平面布局特点较为严谨的对称关系,以合院布局为主体,多三合院、四合院布局为基本单元。规模较大的在主体合院侧边另加偏院,俗称“包廉”,门楼位于从厝一侧。所以,成为两进式门楼,而且门楼都为一开间。门楼在雷州传统民居建筑中常置于东南角位置。大门前空间为“门楼井”,遮阳避雨作用。屋内为门楼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储藏空间(阁楼放置物品以防潮),下层为门过道空间。门楼空间宽敞,门头高大,给人一种威严感。也有部分门楼内部空间设置屏门(多数已毁),应合“曲折生吉”。
(一)平面形式
从门楼建筑单体的平面上划分,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分为一字型门楼、凹斗型门楼两类,多为凹斗型门楼。
一字型门楼,顾名思义,门楼平面呈一字形态。雷州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特点。一字型门楼需要挑出屋檐或独立屋檐,才能在夏天解决遮阳避雨的问题。这种类型门楼在雷州地区少见。如雷州东林村和品题村中的门楼。(图1-2)。
凹斗型门楼,即大门入口向内凹退一定的空间。可以供人们避风挡雨,同时也作为来访者遮阳避雨等待的缓冲空间。雷州地区以凹斗型门楼为主,如遂溪县旧县村、雷州关新村(图3-4)。
(二)立面形式
在雷州地区,从传统民居门楼立面上划分,分为门楼式门楼和屋宇式门楼。门楼立面由三部分组成,屋顶、墙面、台基。屋顶多为硬山顶,抗风、防火性能好。屋面多有灰塑装饰,屋脊粗大,装饰繁简不一,翘脊尤为精美。也有突显五行山墙。墙面多为红砖砌筑,大门正面是装饰繁富的门额和嚴密结实的大门。门额是由字匾与多层装饰构成,装饰层数不定,一般由门楼的高度决定的,层数越多,门楼则越高,但并非绝对(图5)。台基多为土质台基,台阶多为奇数。
门楼式门楼,即是门楼屋面高度超出两旁屋面。从大量的实地考察得知,采用此类门楼者多为衣锦还乡,为了光宗耀祖的富贵人家。富足人家为了突显门楼的气势魅力,常拔高门楼屋面。屋内分上下两层,能在炎热天气通风透气,在潮湿天气祛湿,在立面高低不同部位设置枪眼防匪,还能与邻宅隔断火源,防火。
屋宇式门楼,即是门楼屋面与两旁或一旁屋面共用,同等高度。此类门楼被经济拮据人家广泛使用,因技术含量和成本较低。(图6)
二、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装饰艺术
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人们的信仰、道德、愿望、艺术审美等观念。通过雷州地区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和演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经验、风俗习惯都能从传统民居装饰中呈现出来。雷州地区传统民居装饰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尤其在门楼上的装饰更能充分体现出来。门楼具有代表性的装饰部位有屋脊、山墙、墀头、墙面、门簪、狗洞、石狗、枪眼。门楼装饰中常运用了直观、隐喻、谐音、引申、移情等手法表现吉祥瑞庆的内容。门楼的装饰题材有文字题材、动物题材、植物题材、故事题材、几何题材、器物题材。不管在构件的造型上,还是在装饰题材上,都能体现出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的独特艺术风格,具有地域特色。
(一)代表性元素装饰
屋脊,屋脊是门楼屋面顶部的结合线和分水线,不仅具有稳定屋面结构和预防雨水渗漏的实际功能,还具有屋顶轮廓视觉的效果的美学价值。屋脊做有灰塑装饰,图案多样,特别是正脊,装饰繁密,有花鸟虫鱼、瓜果藤蔓、夔纹等图案,屋顶檐口起翘的装饰造型尤为精美,通透玲珑。
山墙,是古建筑中支撑梁桁的有坡度的墙体。为了与邻民居隔开有着防火的作用,又有着辨别邻民居和装饰美观的作用。雷州地区山墙的形状,具有独特的五行星行纹,不同于潮汕地区(图7)。
墀头,即山墙两端檐柱外突出部分。为了“门楼井”空间能更大程度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墀头就是支撑挑出屋檐的功能。墀头的装饰简繁不一,装饰题材有动植物类、器物类、几何图形、文字类等。
字匾,字体多为楷体或行体,让人容易读懂。内容多以表达屋主的社会地位、人生愿望或者教育后人的词语。如稚麟、余庆、富德等(图8)。
门簪,即固定连楹木与门框的构件。门簪的造型多为方形,也有圆形、莲花形和其他几何形。门簪的题材多为文字,也有动物,字体多为篆体。(图9)
狗洞,专门为狗设置出入的洞口。狗洞的造型还有圆形、六边形、八边形、方形等几何形状,狗洞的周边环绕着竹子、蝙蝠等装饰题材,寓意出入平安。(图10)
石狗,即是用石材雕刻成狗的造型的艺术品。多安置于大门两旁,也有放在屋面上(图11),主要是期望它能够镇宅辟邪作用。还有,相传孕妇摸石狗生殖器能保生男孩子的功效。
枪眼,门楼墙壁上供射击用的小孔。枪眼孔的造型符合枪口的大小形状,也似小葫芦,而葫芦又寓意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保佑家人平安无事之愿望。 (二)材料与表现手法
石雕,是用石材雕刻而成的饰件。石雕分为线刻、浮雕、透雕、圆雕等。在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石雕中,各种表现手法都有体现。石雕装饰多出现在柱础、石门框、抱鼓石、狗洞、枪眼等建筑构件上。
木雕,即用木材雕刻而成的饰件。在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木雕中,表现手法有浮雕、透雕、线雕、圆雕。如门簪,多为阳雕;封檐板为透雕等手法混合使用。
灰塑,在民间分为灰批和彩绘两种,灰批是用白灰或贝灰为原材料做成灰膏,加上颜色,然后在建筑物上描绘或塑造成型再上色的装饰类别。灰塑在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中常见应用于屋脊、墀头、墙面上。
(三)装饰艺术风格
在雷州传统建筑装饰风格中,最鲜明的体现在于它的地域性。在自然环境上,雷州地区三面环海,地质以红土为主。雷州先民就地取材,建筑墙体以红砖为主。所以,造就了独特的活泼世俗的韵味。在人文环境上,建筑装饰受到儒、道、佛三家思想以及风水文化、生活风俗等因素的影响,门楼对外具有攻防,对内具有亲和,文化深厚、简约实用的特点。
三、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营造技术
民间造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有诸多的讲究。
(一)施工顺序
在雷州地区传统建筑营造过程中,屋主、先生和师傅为最主要的角色。屋主的经济实力对房屋的规模大小和形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先生即是风水师。师傅即掌管着房屋建造的技术问题。其中,木工和水泥工采用的工具有锯子、刨子、墨斗、曲尺、铲、瓦刀等。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为砖木结构,以红砖为主,砖材多用在砌筑墙体。木材大多用在檩条和小木作上,还有大量的屋面红瓦等材料。营造的顺序为相地、放宅向、择日、做买卖、平地、开墙基、挡日子、升梁、盖瓦面、修饰、乔迁。
(二)尺寸
门楼的开间大小是由面阔和进深决定的。面阔由瓦坑数来决定的,而进深又是由檩条数来决定的。从20多条古村落中,挑出100栋门楼的数据分析总结出:门楼的明间瓦坑数都是奇数,且每瓦宽多为24厘米。明间瓦坑数多为7-11坑,次之13-15瓦坑数,而17、19瓦坑数为极少数。门楼进深总檩数多为9-13条,门楼井檩条数多为3-4条。如潮溪村朝议第门楼面阔明间瓦坑数为9坑(2.38米),进深檩条为13条(5.7米)。
门楼立面,从测绘数据分析总结得出,面阔由瓦坑数来决定,门楼的立面高度、面阔与屋面坡度高度(正檩与檐口檁的垂直高度)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如潮溪村朝议第门楼,进深与立面高度比为3:2(图12)。立面高度与面阔之比为3:1(图13)。
(三)营造文化
从雷州传统民居门楼的门口开置、朝向、装饰都有传统地方习俗。门楼宜开在两厢或下座两侧,门楼与正屋门成直线较少(俗称“直门楼”)。大门朝向偏东北或西南方向。大门俗称“门面”,门口形式和装饰可辨别屋主的贵贱贫富,门额和楹联较为讲究,门匾名人题字。按四季节令、红白喜事装扮大门。如端午节时,在门框两边插艾草,门顶悬挂狼牙棘,辟邪消灾。
四、结语
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现存有大量的资源,现分布多在农村,县城为少数。现大量民居门楼因年久失修,多属于“危、漏”现状,严重的处于破朽不堪、无人照管、逐步消失。研究雷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就是研究鲜明的地方性特色,研究地方传统建筑,中国文化才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对雷州传统民居门楼的保护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才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建筑师、企业家、政府都应重视传统文化,加强宣传力度,引起更多人关注和保护传统文化,并以保护为第一原则,开发利用起来。
【参考文献】
[1]陈纲伦,颜利克.鄂西干栏民居空间形态研究[J].建筑学报,1999(09):46-50.
[2]建筑文化-湛江文史系列丛书[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