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汉,其尊位仅低于佛、菩萨,属第三等,但其修行却达到最高果位。按佛典释义,获得罗汉果位,即意味着断尽世间所有烦恼,不再生死轮回,应受天人供应。
或因寄托着渡人渡己的愿望,历来道释画家,都重视表现罗汉形象,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十六罗汉,更是喜闻乐见的题材。但相关文献,对于十六罗汉的名称释义稍有不同,且不管哪种版本,最初阶段均无伏虎和降龙这两个配对罗汉。近日,因研究新发现的《伏虎罗汉》挂轴的需要(图1),笔者查找相关的文献和图像资料,意欲梳理与之关联的诸多问题,包括:十六罗汉或伏虎罗汉的文献记载和绘画作品的相关年代,传世至今的作品及其年代、流派和现状,还有由上述问题引发的相关思考,如此等等。
十六罗汉或伏虎罗汉 的文献记载和绘画作品的相关年代
根据佛教的传播形式,十六罗汉的呈现,文献早于图像。查阅相关佛典,北凉道泰所译的《入大乘论》的记载令人关注:
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睺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守护佛法。
这段文字,被看作是有关十六罗汉的最原始的资料,虽然没有交代具体的名称、住处和事迹。之后,唐玄奘所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却详述了上面诸项内容,遗憾的是,这部佛典仍然没有涉及罗汉形象,也没有涉及伏虎或降龙的事迹。
玄奘是七世纪的盛唐高僧,而道泰是东晋时期的译经僧,曾经历游西域,综揽梵文,“于玄始十六年(427)译出阿毗昙毗婆沙论一百卷(注1)。”目前普遍认为,对于十六罗汉的崇拜供奉,是从唐玄奘翻译《法住记》之后开始。那么,在唐玄奘之前,是否存在过《十六罗汉》或《伏虎罗汉》的绘画作品呢?
寻找文献证据,宜遵循古早、周全、权威三方面条件,依此,《宣和画谱》是首选。这部皇家文献,将道释画放在首位,其地位可想而知,因此,有关罗汉题材的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多数会被记录或御藏。
但是,查证《宣和画谱》御藏画目,不见任何与“伏虎”相关的作品,而挂名“罗汉”的作品却不少,其中画过《十六罗汉图》的,道释篇有张僧繇、卢楞伽、王齐翰、左礼、李昇、贯休,山水篇还有王维,都是五代以前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代表性画家,年代最早为南梁的张僧繇,其生卒年不详,仅从文献得知,在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曾任武陵王国侍郎,可见其活动时期大约在六世纪初。
对于宣和御藏的张僧繇作品,有人表示怀疑(注2),也有人在评估推测,贯休及之前画家所绘制的《十六罗汉图》,是否包含着伏虎罗汉的内容(注3)。
遗憾的是,《宣和画谱》不但缺乏与“伏虎”相关的文字记述,书中记载的诸多《十六罗汉图》,至今无一幸存,这种文献与图像的双重缺乏,给后来研究者造成极大的困惑。
张僧繇的作品,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笔者根据常识,认定其归属真迹的可能性很大,依据有二:
1、在宋徽宗的时代,鉴定张僧繇的作品,就好比当今鉴定明代初期的作品,应当不难,何况宋徽宗不但是水准超高的画家和鉴赏家,其身边的近臣也眼力不凡。
2、张僧繇的绘画应该本有所依,从时间顺序看,唐玄奘的译本在其后,显然不符,但北凉道泰的《入大乘论》译本在其前,张僧繇依其所述成画,逻辑上可行。
当然,从《入大乘论》简略的描述,推测张僧繇的《十六罗汉》不可能画有伏虎形象。
在笔者行将完稿的时候,得知敦煌莫高窟的第九十七窟,也存在《十六罗汉像》,属盛唐时期,这是同类题材中,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绘画作品,但还是缺失伏虎场面,而这点正好符合唐玄奘译本的“无虎”状况,说明盛唐时期尚未出现伏虎罗汉。
圈点历代绘制罗汉的名家,自然绕不开贯休,《宣和画谱》赞其“唯罗汉最著”。但是,陈清香先生认为,历来欣赏赞美过贯休的罗汉画诗词,不见与降龙伏虎相关的词句,“这意味着贯休不曾画降龙伏虎罗汉”(注4),单纯从逻辑上分析,这个结论未免牵强,因为未曾记载却真实存在的作品比比皆是。最重要的是,陈忽略了图像的关联。查阅现存的《十六罗汉图》,竟有数件归在贯休名下,其间都有独立成幅的“伏虎”画面,这些作品虽有托名之虞,但京都高台寺藏本,却值得关注。此作的技法特征,介于北南宋之间(图2),但观其图式,整套作品全然呈现北宋之前的中置式,且罗汉具备“庞眉大目”、“朵颐隆鼻”的“胡貌梵相”(注5),与杨新先生论证为贯休真迹的《罗汉图》的形象几乎一致(注6)。其中的“伏虎罗汉”,与藏于台北故宫的同名作品(旧题为五代人画),无论图式、形态、技法都极为相似。综合判断,两者的原始底本或应来自贯休。这些图像链接,间接地证实贯休画过伏虎罗汉。
现存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十六罗汉图》系列,包含“伏虎罗汉”单幅,系平安时代的日本画,展现娴熟的唐代道释画技法,推测其底本不低于晚唐。
新疆吐鲁番卡拉和卓出土的八世纪罗汉像残片,现藏德国国立博物馆。虽是残片,但透露着三个重要信息:一、头额高隆,浓眉大眼,与文献表述的贯休形象有承续关联。二、其衣纹线条显示与卢棱伽名下的宋代摹本《六尊者像》相关。三、罗汉呈现举拳出击状,合乎逻辑的推测,拳击对应的残失对象应是老虎,也就是说,完整的图像很可能是伏虎罗汉。
因此,基于现有的资料,笔者对早期的《十六罗汉图》或《伏虎罗汉》等同类作品,大胆做出判断或推测:
1、六世纪初的张僧繇,是文献提供的最早绘制《十六罗汉》的画家,依据相关资料、常识推测,应属可信,只是没有伏虎内容。
2、迄今发现最早的《十六罗汉》画作,为盛唐时期,但仍然缺少伏虎罗汉。
3、至少在八世纪,已经存在绘制伏虎罗汉这类题材的可能性。
分析现存的早期《十六罗汉图》(容后面叙述)的形式,大致可知,《宣和画谱》所言的“《十六尊者像》十六”、“《十六罗汉像》十六”、“齐翰画《罗汉》十六轴”,都是由十六幅的单幅罗汉组成系列作品,但是,此书记录张僧繇“十六罗汉像一”,不像是失群的单幅,而应该是单幅作品绘制十六位罗汉。因此,文献记述的《十六罗汉图》,可能是系列,也可能是单幅。 与伏虎罗汉相关的传世作品的年代、流派和现状
除了上述摹自贯休底本的两件作品外,还有如下作品与伏虎罗汉相关:
卢棱伽名下的《六尊者像册》,有北宋画风,现存故宫博物院。日本皇宫内厅所藏的《十六罗汉》,多数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但笔者未见图片,其年代如何,是否包含伏虎罗汉,都尚待查证。
相对而言,显示南宋特征的作品较多,笔者曾在《陆信忠<无量寿佛>初探》的序文提到,道释画发展到了南宋,产生了院画派、禅画派、四明画派三个群体(注7)。依据特征分类,具备禅意画风的,目前仅有藤田美术馆藏的无款《罗汉图》,其他的基本属于四明画作。
目前看来,四明画作最多,其中画过《十六罗汉图》的,陆信忠便有两套,均是完整无缺的系列作品,分别藏在日本相国寺、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图3)。金大受(图4)、赵璚的作品,则分别藏在日本东京博物馆和法华经寺。而藏于日本清凉寺的,则没有本款,过去多数学者,忽略图像本身,而沉迷于传承,认为是北宋初期,但从技法分析,这是典型的南宋四明画。还有一套,现存日本新知恩院,旧传颜辉,从各方面因素判断,与颜辉无所关联,还是显现诸多四明画特征(图5)。
此外,周季常、林庭珪的鸿篇巨制《五百罗汉》,虽然2幅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10幅藏波士顿美术馆,6幅散佚,最重要的82幅作品仍留藏日本京都大德寺。
通过查找归纳与“伏虎”题材相关的现存早期罗汉作品,发现三个特点:
1、大多作品呈现南宋风貌,说明这类题材在南宋时期颇为盛行。
2、大多作品归属四明画派,正好符合四明画派擅长绘制佛教画的特点。
3、所有作品现存或原藏日本,符合四明佛画大量输送日本的历史事实。
《伏虎罗汉》显示四明画派 的风格特征
本文讨论的《伏虎罗汉》,也同样来自日本,无款,绢本,91×37.5厘米。画中罗汉一腿盘地,赤脚悬空,一腿着地脚穿拖鞋,其右肩赤裸,左肩随意搭挂着袈裟,呈现一种世俗化的懒散状态(图1)。而将道释的形象世俗化,正是南宋道释画的表现理念。
《伏虎罗汉》色彩鲜亮,装饰性强,形态夸张,根据道释画的三个风格归类,此作必然归属于四明画派。当然,这是从风格特征的宏观判断,那么,如果从绘画元素进行微观探究,是否也是同样的结论呢?
《伏虎罗汉》中的罗汉形态,从衣纹到脸部,全都采用粗线勾勒,在眉毛、胡须等处,则杂用勾、皴、擦、染等多种技法,显现院画之外的粗犷笨拙;其五官先以褐色勾勒、敷色之后,对眼睛的上眼睑、嘴唇的中线等处,加勾又重又黑的粗线。按照正常比例,罗汉的五官夸大,其眼珠,几乎没有任何遮掩地显露出圆珠形状,让人觉得结构真实,却表情夸张,神态生动,有一种莫名的骇人威严(图6)。而这些手法,正是四明画派的基本特征。
《伏虎罗汉》的绘制顺序是先勾勒粗线,而后厚彩平涂,并略作分染,这个方法也同样使用在老虎身上。细察画面,老虎先采用白色厚敷铺底,其腹部保留白色,其他部位则根据结构需求加染深浅不同的棕褐色,最后再叠加深色斑纹,这个表现方法,与上述的四明诸多画作的老虎完全一致。或是为了与罗汉的大眼睛相和谐,老虎眼睛也夸张放大,其神态稚拙而可爱,已经全然失去虎威。这些技法和理念,也全部与四明画派相一致(图7)。
《伏虎罗汉》罗汉的袈裟,厚敷浓艳鲜亮的红色,平涂多于分染,然后以精细的金线勾勒繁缛纹饰,装饰性强,具有华贵之美。这个方法,也时常出现在四明画派的其他作品中。从赵璚《十六罗汉像》第三尊、金大受《十六罗汉》第十尊等作品,即可看到相同的技法(图8)。传为颜辉的《释迦三尊像》(日本鹿王院藏)的金线勾勒,显然过于复杂。当一种审美特征被夸大之后,必然是时代也不同了,从毛羽技法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即可说明这一点。
综合《伏虎罗汉》的不同元素的绘画技法、题材和表现理念,无不符合四明画派的基本特征,此作历经数百年,了无传承痕迹,却依靠图像证据链,归入四明画派,且在同类题材中,是唯一留存国内的作品,着实令人欣慰。
参照南宋时期四明画派的作品形式,《伏虎罗汉》应是《十六罗汉图》系列散离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配景,此作的罗汉和老虎的形态,都与新知恩院所藏的《十六罗汉图》系列的“伏虎罗汉”一致,可见两者同属一个图像谱系(图5),在十四世纪,这个谱系被日本画家良全传摹,作品现存建仁寺(图9)。
宋元时期,大量道释画尤其是四明画作携往日本,导致日本的画家争相模仿, 良全是其中最地道的高手,虽然形态接近,但画面却较为僵化,敷色单薄且过于均匀,缺少四明画作的自然、圆融和生气,只要多加比较,之间的差异不难判别。
(本文作者系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美术》杂志编委)
注解:
注1、《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北印度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
注2、任荣《罗汉造像源流初探》,《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第一期。
注3、注4、陈清香《降龙伏虎罗汉图像源流考》,《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辑。
注5、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贯休条》:(贯休)师阎立本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画其态。
注6、杨新《五代贯休罗汉图》,文物出版社, 2008/9/1出版。
注7、康耀仁《陆信忠<无量寿佛>初探》, 《东方收藏》 2014/10。
或因寄托着渡人渡己的愿望,历来道释画家,都重视表现罗汉形象,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十六罗汉,更是喜闻乐见的题材。但相关文献,对于十六罗汉的名称释义稍有不同,且不管哪种版本,最初阶段均无伏虎和降龙这两个配对罗汉。近日,因研究新发现的《伏虎罗汉》挂轴的需要(图1),笔者查找相关的文献和图像资料,意欲梳理与之关联的诸多问题,包括:十六罗汉或伏虎罗汉的文献记载和绘画作品的相关年代,传世至今的作品及其年代、流派和现状,还有由上述问题引发的相关思考,如此等等。
十六罗汉或伏虎罗汉 的文献记载和绘画作品的相关年代
根据佛教的传播形式,十六罗汉的呈现,文献早于图像。查阅相关佛典,北凉道泰所译的《入大乘论》的记载令人关注:
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睺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守护佛法。
这段文字,被看作是有关十六罗汉的最原始的资料,虽然没有交代具体的名称、住处和事迹。之后,唐玄奘所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却详述了上面诸项内容,遗憾的是,这部佛典仍然没有涉及罗汉形象,也没有涉及伏虎或降龙的事迹。
玄奘是七世纪的盛唐高僧,而道泰是东晋时期的译经僧,曾经历游西域,综揽梵文,“于玄始十六年(427)译出阿毗昙毗婆沙论一百卷(注1)。”目前普遍认为,对于十六罗汉的崇拜供奉,是从唐玄奘翻译《法住记》之后开始。那么,在唐玄奘之前,是否存在过《十六罗汉》或《伏虎罗汉》的绘画作品呢?
寻找文献证据,宜遵循古早、周全、权威三方面条件,依此,《宣和画谱》是首选。这部皇家文献,将道释画放在首位,其地位可想而知,因此,有关罗汉题材的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多数会被记录或御藏。
但是,查证《宣和画谱》御藏画目,不见任何与“伏虎”相关的作品,而挂名“罗汉”的作品却不少,其中画过《十六罗汉图》的,道释篇有张僧繇、卢楞伽、王齐翰、左礼、李昇、贯休,山水篇还有王维,都是五代以前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代表性画家,年代最早为南梁的张僧繇,其生卒年不详,仅从文献得知,在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曾任武陵王国侍郎,可见其活动时期大约在六世纪初。
对于宣和御藏的张僧繇作品,有人表示怀疑(注2),也有人在评估推测,贯休及之前画家所绘制的《十六罗汉图》,是否包含着伏虎罗汉的内容(注3)。
遗憾的是,《宣和画谱》不但缺乏与“伏虎”相关的文字记述,书中记载的诸多《十六罗汉图》,至今无一幸存,这种文献与图像的双重缺乏,给后来研究者造成极大的困惑。
张僧繇的作品,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笔者根据常识,认定其归属真迹的可能性很大,依据有二:
1、在宋徽宗的时代,鉴定张僧繇的作品,就好比当今鉴定明代初期的作品,应当不难,何况宋徽宗不但是水准超高的画家和鉴赏家,其身边的近臣也眼力不凡。
2、张僧繇的绘画应该本有所依,从时间顺序看,唐玄奘的译本在其后,显然不符,但北凉道泰的《入大乘论》译本在其前,张僧繇依其所述成画,逻辑上可行。
当然,从《入大乘论》简略的描述,推测张僧繇的《十六罗汉》不可能画有伏虎形象。
在笔者行将完稿的时候,得知敦煌莫高窟的第九十七窟,也存在《十六罗汉像》,属盛唐时期,这是同类题材中,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绘画作品,但还是缺失伏虎场面,而这点正好符合唐玄奘译本的“无虎”状况,说明盛唐时期尚未出现伏虎罗汉。
圈点历代绘制罗汉的名家,自然绕不开贯休,《宣和画谱》赞其“唯罗汉最著”。但是,陈清香先生认为,历来欣赏赞美过贯休的罗汉画诗词,不见与降龙伏虎相关的词句,“这意味着贯休不曾画降龙伏虎罗汉”(注4),单纯从逻辑上分析,这个结论未免牵强,因为未曾记载却真实存在的作品比比皆是。最重要的是,陈忽略了图像的关联。查阅现存的《十六罗汉图》,竟有数件归在贯休名下,其间都有独立成幅的“伏虎”画面,这些作品虽有托名之虞,但京都高台寺藏本,却值得关注。此作的技法特征,介于北南宋之间(图2),但观其图式,整套作品全然呈现北宋之前的中置式,且罗汉具备“庞眉大目”、“朵颐隆鼻”的“胡貌梵相”(注5),与杨新先生论证为贯休真迹的《罗汉图》的形象几乎一致(注6)。其中的“伏虎罗汉”,与藏于台北故宫的同名作品(旧题为五代人画),无论图式、形态、技法都极为相似。综合判断,两者的原始底本或应来自贯休。这些图像链接,间接地证实贯休画过伏虎罗汉。
现存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十六罗汉图》系列,包含“伏虎罗汉”单幅,系平安时代的日本画,展现娴熟的唐代道释画技法,推测其底本不低于晚唐。
新疆吐鲁番卡拉和卓出土的八世纪罗汉像残片,现藏德国国立博物馆。虽是残片,但透露着三个重要信息:一、头额高隆,浓眉大眼,与文献表述的贯休形象有承续关联。二、其衣纹线条显示与卢棱伽名下的宋代摹本《六尊者像》相关。三、罗汉呈现举拳出击状,合乎逻辑的推测,拳击对应的残失对象应是老虎,也就是说,完整的图像很可能是伏虎罗汉。
因此,基于现有的资料,笔者对早期的《十六罗汉图》或《伏虎罗汉》等同类作品,大胆做出判断或推测:
1、六世纪初的张僧繇,是文献提供的最早绘制《十六罗汉》的画家,依据相关资料、常识推测,应属可信,只是没有伏虎内容。
2、迄今发现最早的《十六罗汉》画作,为盛唐时期,但仍然缺少伏虎罗汉。
3、至少在八世纪,已经存在绘制伏虎罗汉这类题材的可能性。
分析现存的早期《十六罗汉图》(容后面叙述)的形式,大致可知,《宣和画谱》所言的“《十六尊者像》十六”、“《十六罗汉像》十六”、“齐翰画《罗汉》十六轴”,都是由十六幅的单幅罗汉组成系列作品,但是,此书记录张僧繇“十六罗汉像一”,不像是失群的单幅,而应该是单幅作品绘制十六位罗汉。因此,文献记述的《十六罗汉图》,可能是系列,也可能是单幅。 与伏虎罗汉相关的传世作品的年代、流派和现状
除了上述摹自贯休底本的两件作品外,还有如下作品与伏虎罗汉相关:
卢棱伽名下的《六尊者像册》,有北宋画风,现存故宫博物院。日本皇宫内厅所藏的《十六罗汉》,多数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但笔者未见图片,其年代如何,是否包含伏虎罗汉,都尚待查证。
相对而言,显示南宋特征的作品较多,笔者曾在《陆信忠<无量寿佛>初探》的序文提到,道释画发展到了南宋,产生了院画派、禅画派、四明画派三个群体(注7)。依据特征分类,具备禅意画风的,目前仅有藤田美术馆藏的无款《罗汉图》,其他的基本属于四明画作。
目前看来,四明画作最多,其中画过《十六罗汉图》的,陆信忠便有两套,均是完整无缺的系列作品,分别藏在日本相国寺、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图3)。金大受(图4)、赵璚的作品,则分别藏在日本东京博物馆和法华经寺。而藏于日本清凉寺的,则没有本款,过去多数学者,忽略图像本身,而沉迷于传承,认为是北宋初期,但从技法分析,这是典型的南宋四明画。还有一套,现存日本新知恩院,旧传颜辉,从各方面因素判断,与颜辉无所关联,还是显现诸多四明画特征(图5)。
此外,周季常、林庭珪的鸿篇巨制《五百罗汉》,虽然2幅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10幅藏波士顿美术馆,6幅散佚,最重要的82幅作品仍留藏日本京都大德寺。
通过查找归纳与“伏虎”题材相关的现存早期罗汉作品,发现三个特点:
1、大多作品呈现南宋风貌,说明这类题材在南宋时期颇为盛行。
2、大多作品归属四明画派,正好符合四明画派擅长绘制佛教画的特点。
3、所有作品现存或原藏日本,符合四明佛画大量输送日本的历史事实。
《伏虎罗汉》显示四明画派 的风格特征
本文讨论的《伏虎罗汉》,也同样来自日本,无款,绢本,91×37.5厘米。画中罗汉一腿盘地,赤脚悬空,一腿着地脚穿拖鞋,其右肩赤裸,左肩随意搭挂着袈裟,呈现一种世俗化的懒散状态(图1)。而将道释的形象世俗化,正是南宋道释画的表现理念。
《伏虎罗汉》色彩鲜亮,装饰性强,形态夸张,根据道释画的三个风格归类,此作必然归属于四明画派。当然,这是从风格特征的宏观判断,那么,如果从绘画元素进行微观探究,是否也是同样的结论呢?
《伏虎罗汉》中的罗汉形态,从衣纹到脸部,全都采用粗线勾勒,在眉毛、胡须等处,则杂用勾、皴、擦、染等多种技法,显现院画之外的粗犷笨拙;其五官先以褐色勾勒、敷色之后,对眼睛的上眼睑、嘴唇的中线等处,加勾又重又黑的粗线。按照正常比例,罗汉的五官夸大,其眼珠,几乎没有任何遮掩地显露出圆珠形状,让人觉得结构真实,却表情夸张,神态生动,有一种莫名的骇人威严(图6)。而这些手法,正是四明画派的基本特征。
《伏虎罗汉》的绘制顺序是先勾勒粗线,而后厚彩平涂,并略作分染,这个方法也同样使用在老虎身上。细察画面,老虎先采用白色厚敷铺底,其腹部保留白色,其他部位则根据结构需求加染深浅不同的棕褐色,最后再叠加深色斑纹,这个表现方法,与上述的四明诸多画作的老虎完全一致。或是为了与罗汉的大眼睛相和谐,老虎眼睛也夸张放大,其神态稚拙而可爱,已经全然失去虎威。这些技法和理念,也全部与四明画派相一致(图7)。
《伏虎罗汉》罗汉的袈裟,厚敷浓艳鲜亮的红色,平涂多于分染,然后以精细的金线勾勒繁缛纹饰,装饰性强,具有华贵之美。这个方法,也时常出现在四明画派的其他作品中。从赵璚《十六罗汉像》第三尊、金大受《十六罗汉》第十尊等作品,即可看到相同的技法(图8)。传为颜辉的《释迦三尊像》(日本鹿王院藏)的金线勾勒,显然过于复杂。当一种审美特征被夸大之后,必然是时代也不同了,从毛羽技法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即可说明这一点。
综合《伏虎罗汉》的不同元素的绘画技法、题材和表现理念,无不符合四明画派的基本特征,此作历经数百年,了无传承痕迹,却依靠图像证据链,归入四明画派,且在同类题材中,是唯一留存国内的作品,着实令人欣慰。
参照南宋时期四明画派的作品形式,《伏虎罗汉》应是《十六罗汉图》系列散离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配景,此作的罗汉和老虎的形态,都与新知恩院所藏的《十六罗汉图》系列的“伏虎罗汉”一致,可见两者同属一个图像谱系(图5),在十四世纪,这个谱系被日本画家良全传摹,作品现存建仁寺(图9)。
宋元时期,大量道释画尤其是四明画作携往日本,导致日本的画家争相模仿, 良全是其中最地道的高手,虽然形态接近,但画面却较为僵化,敷色单薄且过于均匀,缺少四明画作的自然、圆融和生气,只要多加比较,之间的差异不难判别。
(本文作者系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美术》杂志编委)
注解:
注1、《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北印度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
注2、任荣《罗汉造像源流初探》,《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第一期。
注3、注4、陈清香《降龙伏虎罗汉图像源流考》,《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辑。
注5、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贯休条》:(贯休)师阎立本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画其态。
注6、杨新《五代贯休罗汉图》,文物出版社, 2008/9/1出版。
注7、康耀仁《陆信忠<无量寿佛>初探》, 《东方收藏》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