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翁氏家族藏书流传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4月28日,由一个家族六代保存的私人藏书“翁氏藏书”,正式收藏于上海图书馆,藏书的主人则是翁同龢之后裔翁万戈先生。翁同龢于1904年去世,存在天津的藏书传到他的曾孙翁之廉手中,之廉无后,其弟翁之憙的第三子翁兴庆(万戈)过继为嗣子。因此,翁兴庆两岁时便成为翁同龢一房的玄孙,翁同龢的藏书全归翁兴庆所继承。翁家先后三次过继,翁同龢的血脉才得以传承。那时翁同龢藏书的精品留在天津翁之廉家中,1947年运出国门。这批带到美国的古籍是翁同龢藏书中的核心部分,其中有不少“怡府”藏书,十分珍贵。但在翁同龢去世之后,翁家藏书始终秘不示人,到了民国初年,已经没人知道翁氏藏书的下落了,甚至连研究清代藏书历史的专家也得出了结论:翁氏藏书“今皆无尺牍片纸矣”。 意外的是,1985年,翁氏藏书突然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善本书展”上露面了。当时正在美国参观展览的傅熹年、启功才知道,翁万戈为翁同龢嫡系五世孙。后通过多方努力,由中国嘉德公司协调,2000年由上海市政府出资450万美元,收购这批流失海外半个多世纪的国家级文物,也是最后一批私人收藏的中国古代善本珍藏,终于入藏上海图书馆。
  我国私家藏书有浙东派和虞山派之分,翁氏则是常熟虞山派藏书的重要代表群体,藏书特点鲜明。首先,其家族均好宋元古籍善本,这也是虞山派藏书家共有的收藏偏好,与浙东派藏书家重史部珍集的传统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二,注重抄本收藏,在翁氏捐献给国家的藏书中有很多是罕见的抄本,如明代陶宗仪《北堂书抄》是现存抄本中最古的一种,人称海内孤本。其三,重视稿本的收藏;其四,翁氏藏书多经家族成员的校勘和装帧,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批校注本和题跋本;其五,注重收藏常熟藏书家的抄本和批校注本及常熟人的著作及有关常熟的文献。
  翁心存(1791—1862),是常熟翁氏藏书的奠基者。其早年家境贫寒,于是去当地藏书楼校勘书籍,这样的经历对版本、校勘、鉴赏等多有极大的提高。翁同龢在跋《老学庵笔记》上说:“龢家旧贫,先公爱书,储积甚富。庚申之际化为劫灰,其在者只零星断简耳。此二册尚是先公手粘治者。”道光年间,社会动荡,翁心存收购了同邑著名藏书家陈揆“稽瑞楼”藏书,计有四到五万册左右,由此奠定了翁氏藏书基础。翁心存的藏书传给了其子翁同书和翁同龢,形成两条支流不断发展。
  翁家长子翁同书(1810—1865),字祖庚,号药房,又号和斋,清朝大臣。善于博览,史称其读书过目成诵,尤长于治史学。担任官职仍然不离书本,虽在军中,依然读书校书,丹黄不去手,有嗜古和收藏之好。从秦恩复后人手中购得秦氏“石研斋”的大量藏书精品。在常熟祖居辟有“双桂轩”、“柏古轩”等。翁同书一支的传承分别是翁曾源、翁斌孙、翁之憙、翁兴庆(翁万戈)。1950年,北京图书馆善本部主任赵万里去天津,翁之憙就约赵万里到他家去看书,赵万里看后大吃一惊,说他发现了一个生坑,翁家的藏书从来没有人知道,就连叶昌炽写《藏书纪事诗》时也不知道翁家藏书,因此可以说无论从藏书数量和质量来看,翁家藏书不亚于铁琴铜剑楼瞿氏藏书。经赵万里之手购买了翁家目录类的一批书,大概有100多种,绝大部分是刘喜海的抄本,这批书过去很少有人见过,都是绿格抄本,版心印有“东武镏氏味经书屋”,有《脉望馆书目》《寸存堂书目》等。藏书中还有一部分更了不起的,就是穴砚斋抄本,有翁氏家人的校跋。在出售图书的同时,翁氏也向北京图书馆捐出了两批书。在这些捐献的书中,凡是翁同书一脉的藏书,多是以翁之憙之名捐赠,凡是翁同龢一脉的藏书,多以翁兴庆之名捐赠。
  翁同龢则是常熟翁氏藏书另一支继承与发展人。他寓居京师时,左图右史,典籍充栋,收藏的宋元刊本数百种,且珍秘罕见。翁同龢藏书除父亲翁心存和长兄翁同书藏书外,主要是他平时收藏,在京城有藏书室“一经堂”、“韵斋”,在祖居有“宝瓠斋”,自己筑有“瓶庐”。光绪二十二年(1896),翁同龢因主张维新变法,被开缺回籍。藏书印有“叔平所得金石文字”、“松禅”、“松禅居士”、“翁同龢观”、“常熟翁同龢藏本”、“虞山揽秀堂翁氏藏书”等。
  在上海图书馆入藏的翁氏藏书中,有许多惊人的孤本秘籍,有些是海内外仅存的孤本,其学术文献价值、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为中外学者所瞩目。这批古籍善本共80种542册,其中宋刻本11种,元刻本4种,明刻本12种,清刻本26种,名家抄本、稿本27种,这里简介八种被学术界认定为国宝级的宋代古籍善本,现简介如下。
  《集韵》十卷,南宋初明州刻本,10册,宋丁度等撰,为《集韵》现存最早的刊本和目前仅存的孤本。康熙以来,只有毛氏汲古阁、钱曾述古堂有影宋抄本二部流传于世。自清初钱曾收藏转入清怡亲王府后,而《怡府书目》未见著录。同治年间为翁同龢购藏。
  《邵子观物内篇》二卷、《外篇》二卷、《后录》二卷、附《渔樵问对》一卷,南宋福建漕治刻本,8册,宋邵雍撰。此书字体圆劲、版式疏朗,是建宁刻本中的上品。书中钤有“怡亲王宝”、“明善堂览书画印记”等印,为怡府旧藏,而《怡府书目》未见著录,百余年来,世所罕见。后为翁同龢所得。
  《长短经》九卷,南宋初年杭州净戒院刻本,8册,唐赵蕤撰。元、明以来未见刻本流传,卷中有“徐乾学印”、“传是楼”等印记,应为徐乾学旧藏之本。乾隆时此书归励守谦所有,四库馆征书时由励守谦进呈。封面钤乾隆三十年(1765)四库馆收书朱记,开卷有翰林院方印,高宗弘历题诗。卷末有洪武十年(1368)沈新民题跋,为明初人手迹。此书自清以来多为抄本流传,均出自此本。
  《重雕足本鉴诫录》十卷,南宋中期浙江刻本,巾箱本,两册,五代后蜀何光远撰。《百宋一廛赋》称之谓:“光远鉴戒,向为不腆。流丹青而贸实,睠云烟之过眼。”此书为明代天籁阁旧藏,至清代康熙年间,入归朱彝尊曝书亭,继而徐七来得此书,乾乾间顾广圻从徐氏处购藏此书,旋归同门之友程世铨所有,后程氏书散,黄丕烈展转购得之,黄氏之后,此书转入汪士钟家,最后为常熟翁氏入藏。
  《丁卯集》二卷,南宋后期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两册,许浑撰。此本雕镌精整,版式秀美,是宋刊本中的名品。此本曾经明项元汴、沈松,清季振宜、松犖、宋筠父子,黄丕烈、陈揆、翁心存、翁同龢父子递藏。有明仇英、沈松,清季振宜、宋筠题记,黄丕烈、翁心存、翁同龢题跋。钤有“稽瑞楼”、“虞山翁同龢印”、“心存”等印。
  《会昌一品制集》存十卷,南宋中期浙江刻本,两册,唐李德裕撰。黄丕烈于嘉庆四年(1799)、二十三年(1818)两度题跋。《百宋一廛赋》所言“敬舆中书,文饶一品”即是此书。钤有濮阳李廷相双桧堂书画私印、李廷相印、严蔚、二酉斋、二酉斋藏书、稽瑞楼等藏书印。
  《注东坡先生诗》存三十四卷,原书四十二卷,南宋嘉定六年(1213)宁宗时淮东仓司刊、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修补印本,34册,宋苏轼撰,施元之、顾禧注。此书曾经清怡亲王府收藏,有同治十年(1871)翁氏题跋,同治十二年(1873)潘祖荫题跋。
  《新刊嵩山居士文全集》存四十二卷,南宋乾道四年(1168)蜀刻本,13册,宋晃公撰。此书宋刻本仅见,明清以来传世抄本多出自是书。清代递藏出自叶国华、刘喜海家,自刘氏散出,即由翁氏收藏,隐藏百余年,为世人不知。
其他文献
竹雕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类中,起源最早的门类之一。顾名思义,竹雕就是以竹为材质,进行雕刻,做成各种陈设摆件。受制于竹的特殊结构,竹雕器物以小而精见长,一器虽微,但往往穷工极巧,是中国高超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与木雕、象牙雕、犀角雕等一起,构建了中国辉煌的雕刻艺术。明清时期,竹雕名家辈出,而且风格各异,一时“百花齐放”,蔚为盛世。  明清存世竹雕,以笔筒、香筒为主。清前期尚有明代遗风,但技法多样,浅刻
期刊
近年来,一种酷似小叶紫檀(檀香紫檀)的木料——血檀很受业界欢迎,鉴于其在木性上、感观上、一些技术指标上与小叶紫檀极为相近,极易被当做小叶紫檀来用。  浙江省木雕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工作人员刘金良介绍,依据GB/T 18107-200《红木》国家标准,小叶紫檀(檀香紫檀)属紫檀属中的紫檀木类,因其树叶较同属其他树种的小,故俗称“小叶紫檀”。小叶紫檀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附录二,限制进出
期刊
中国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我国甲骨文中就已有“鸡”文字出现。鸡是人类最熟悉的家禽,它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长期以来都被赋予了各种吉祥寓意。因而,以鸡为内容的艺术作品盛行不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鸡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凤的形象即来源于鸡。《太平御览》记载:“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为日中鸟,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西汉韩婴在
期刊
本刊讯 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休源神庙的明代二龙戏珠琉璃壁心日前被盗。1993年,中国第一家水利博物馆——介休市洪山水利博物馆在洪山源神池创建落成,洪山源神庙相传为唐初尉迟恭在介休任县令时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不少网友纷纷发布源神庙二龙戏珠琉璃壁心被盗的消息。“希望有关部门严查,早日将文物带回。”网友留言道。 (忠新)
期刊
今年天工奖参展作品中和田籽玉大幅减少,且玉质也逐年下滑。在十月份举办的“百花奖”活动中就已初见端倪。这无外乎有几个原因:  首先,和田籽玉资源面临枯竭,新采挖出来的籽玉原料锐减,在市场上形成了“面粉比面包贵”的现象。上游原料供应的减少以及原料价格的坚挺,直接导致了工作室选择原料的余地受限,和田籽玉作品数量减少。  其次,整个收藏市场的低迷,让玉器成品的销售量下滑、销售速度减缓,特别是商务需求的断崖
期刊
1969年10月1日至1970年4月20日,正值“文革”期间,国家邮政发行了1套普通无编号的邮票,全套共11枚,面值共2.225元,其中邮票图案5枚为工农兵形象,6枚为革命圣地。5枚工农兵形象,包括第3枚“农民”,第4枚“工人“,第5枚“解放军”,第10枚“女拖拉机手”和第11枚“炼钢工人”。革命圣地图案,包括了第1枚“天安门”,第2枚“延安宝塔山”,第6枚“延安枣园”,第7枚“遵义会议会址”,第
期刊
当代艺术品在各大拍卖会上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处于有也可无也可的状况,与狂热的古代近现代拍品相比,可以用“可怜巴巴”来形容。有关人士常常错误地把当代艺术品在拍卖会上的表现,当做当代艺术品市场冷热的晴雨表,却忽视了为什么古代近现代热当代冷的原因。其实,这个原因的形成,是古代、近现代与当代完全不同的两种交易方式造成的。  当代全国书画家则数量惊人,一二三线城市有名气书画家多达几万人,市场庞大而又鱼龙混杂,
期刊
本刊讯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挂牌暨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开馆仪式近日在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举行。活动期间,先后举办了名家作品书画联展、中国艺术家书画作品展、中华之光获奖书画作品展、“艺术与金融”合作论坛、艺术家大型笔会和“名家绘泉州”大型艺术采风等系列活动。  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始建于2013年,今年落成。展览馆将以弘扬文化艺术、培育青年艺术家为己任,通过精心策划
期刊
江苏常熟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来有“学道名邦”之称。生活于虞山琴水间的文人学士,辛勤耕耘,各尽所能,历宋元明清,才俊辈出,累世不绝。植根于吴文化沃土上孕育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出现了许多家学渊源深厚、文化系统承续,并为地方所认同的世家大族,文化名门可谓代有相望。清代更有“翁庞杨季是豪门,归言屈蒋有名声”的谚语,八大家族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乐善好施,崇德做人,立身大志
期刊
本刊讯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由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技艺传承人黄美金创作的金油滴撇口盏,被来自福建福清的著名慈善家陈先生和万福禅寺方丈悲升大师以299万元购得。  据介绍,此件口径21.5、高7厘米的金油滴建盏将永远入藏福清黄檗山万福千年禅寺。此前,由黄美金创作的金油滴建盏曾创下51万元的售价。 (李加林 龙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