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初,为了解决城市车辆拥堵问题,政府提出要合理布局交通路网,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今后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的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此举的目的是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实施“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
这是一件改善城市管理的好事,理应得到公众的响应和支持,但据报载,网上却立即出现了众多抵制的声音:“什么?我花钱住的‘私人小区’,你要打开变成公共通道?”有人还质问:“开放之后,安全问题怎么解决?”
无疑,在这些声音中,有的确实说出了实际问题,是要客观、合理地予以解决的。当然,小区开放既要照顾到城市交通便捷,又要考虑住户利益,应由相关负责部门逐步做出通盘安排。但这个问题甫一提出,就马上有人反对,并首先抛出“安全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人们脑海中普遍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封闭才安全,开放则危险。这一点,无论是在具体的城市小区管理上,还是在一些重大的管理体制前,国人的传统思维长期如此。扩而大之,从历史纵深去观察,这种观念实际上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哪里不是处处封闭着呢?一个家庭,传统的院落标准是四合院,四周高墙壁立,围裹得严严实实,留出一个唯一的门道,还要在门口专门砌起一道高高的影壁,把整个院落封得“密不透风”,生怕外露。一个村落,特别是靠近通衢大道的村落,几乎无处不建有土围子,目的就是为了把整个村子围拢起来。一个乡镇,大多建有由石块砌成的高大的寨墙,把乡镇围成城堡状,整体呈圆形、方形或多边形,并设有寨门固守,封闭得牢牢靠靠,外人难以随意进出。每个县城、府城,那更是完全仿照都城城墙建筑的样子,由砖石砌成女墙、箭楼,甚至外加瓮城,完全是可以封闭起来固守的。至于都城,像北京、长安和南京之类的大都市,大家都很熟悉,在此不赘述。再把范围扩大看,整个中华大地,自古以来,北面筑有万里长城,东面和南面面临广阔海疆,也可以说是更大范围的封闭。
近日看到题为《从东周中原墓葬看华夏族的封闭心态》(作者马雷,《探索与争鸣》2015年12期)一文,更从考古视角,以历史实证说明了这一点。古代中原广大地区严守礼制,从春秋时期起,就采用“长方竖穴土坑葬”这一唯一墓葬形式,而排斥邻近夷狄地区“与之并行的其它墓葬形式”。按照该文作者的论证,这有力佐证了“华夏族礼制外表下的封闭而排外的心理”。
当然,这种封闭也同自古以来中华大地的自然环境和周边地缘政治密切相关。我国北边接壤的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和荒漠,没有任何高山河流作屏障;而在边境居住生活的,又是终年游牧的马背民族,历史上频频攻城略地,杀伐侵扰。而我国东南方则是一片广阔的海疆,自明代始,又遭倭寇的频繁侵扰。
在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缘政治环境下,形成“封闭才安全,开放则危险”的社会心态和传统惯性思维方式,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们对此应当有客观和理性的认识,特别是在当今和平发展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人更应深刻认识这一问题,进而逐渐克服这种偏好封闭的思维模式,并要有勇于开放的文化自觉。
在经济上,我国现在已基本完全开放,与世界接轨,也融入了世界,而在其它方面,诸如文化、学术、思想、政治等,是否也可根据自身特点逐步开放?此外,是否还存在着该开放的地方还封闭着、不敢开放的?是否应该转变一下思想,把过去“封闭才安全,开放则危险”的思维方式,转换到“开放才发展,封闭则落后”的思想轨道上来呢?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这是一件改善城市管理的好事,理应得到公众的响应和支持,但据报载,网上却立即出现了众多抵制的声音:“什么?我花钱住的‘私人小区’,你要打开变成公共通道?”有人还质问:“开放之后,安全问题怎么解决?”
无疑,在这些声音中,有的确实说出了实际问题,是要客观、合理地予以解决的。当然,小区开放既要照顾到城市交通便捷,又要考虑住户利益,应由相关负责部门逐步做出通盘安排。但这个问题甫一提出,就马上有人反对,并首先抛出“安全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人们脑海中普遍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封闭才安全,开放则危险。这一点,无论是在具体的城市小区管理上,还是在一些重大的管理体制前,国人的传统思维长期如此。扩而大之,从历史纵深去观察,这种观念实际上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哪里不是处处封闭着呢?一个家庭,传统的院落标准是四合院,四周高墙壁立,围裹得严严实实,留出一个唯一的门道,还要在门口专门砌起一道高高的影壁,把整个院落封得“密不透风”,生怕外露。一个村落,特别是靠近通衢大道的村落,几乎无处不建有土围子,目的就是为了把整个村子围拢起来。一个乡镇,大多建有由石块砌成的高大的寨墙,把乡镇围成城堡状,整体呈圆形、方形或多边形,并设有寨门固守,封闭得牢牢靠靠,外人难以随意进出。每个县城、府城,那更是完全仿照都城城墙建筑的样子,由砖石砌成女墙、箭楼,甚至外加瓮城,完全是可以封闭起来固守的。至于都城,像北京、长安和南京之类的大都市,大家都很熟悉,在此不赘述。再把范围扩大看,整个中华大地,自古以来,北面筑有万里长城,东面和南面面临广阔海疆,也可以说是更大范围的封闭。
近日看到题为《从东周中原墓葬看华夏族的封闭心态》(作者马雷,《探索与争鸣》2015年12期)一文,更从考古视角,以历史实证说明了这一点。古代中原广大地区严守礼制,从春秋时期起,就采用“长方竖穴土坑葬”这一唯一墓葬形式,而排斥邻近夷狄地区“与之并行的其它墓葬形式”。按照该文作者的论证,这有力佐证了“华夏族礼制外表下的封闭而排外的心理”。
当然,这种封闭也同自古以来中华大地的自然环境和周边地缘政治密切相关。我国北边接壤的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和荒漠,没有任何高山河流作屏障;而在边境居住生活的,又是终年游牧的马背民族,历史上频频攻城略地,杀伐侵扰。而我国东南方则是一片广阔的海疆,自明代始,又遭倭寇的频繁侵扰。
在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缘政治环境下,形成“封闭才安全,开放则危险”的社会心态和传统惯性思维方式,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们对此应当有客观和理性的认识,特别是在当今和平发展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人更应深刻认识这一问题,进而逐渐克服这种偏好封闭的思维模式,并要有勇于开放的文化自觉。
在经济上,我国现在已基本完全开放,与世界接轨,也融入了世界,而在其它方面,诸如文化、学术、思想、政治等,是否也可根据自身特点逐步开放?此外,是否还存在着该开放的地方还封闭着、不敢开放的?是否应该转变一下思想,把过去“封闭才安全,开放则危险”的思维方式,转换到“开放才发展,封闭则落后”的思想轨道上来呢?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