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课程资源日益拓宽,教学形式更加丰富,通过知识结构整合,作为课堂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课堂被激活,并有了更多的创新。如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质的转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读一读、演一演、讨论交流、观看录像,气氛非常活跃。气氛活跃似乎证明学生参与积极,主动性强,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好。但理性分析之后,也不难发现有些方面存在浮华之处。
1)失控的自主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小组讨论形式化,有些学生凑热闹,教师片面追求气氛热烈。
2)解题多元化,怎样理解都行,说什么都对,偏离主题也不纠正,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赏识表扬庸俗化。有时学生发言平平,教师也不加分析一味表扬,全体同学“奉命”鼓掌,以至于连被表扬的学生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好在哪里。
4)盲目地随风而动。要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于是教师不管教授什么都合作,任由学生“合作”;说要先学后教,于是学生抱本而学,教师却无所事事;说要采用情境教学,于是教师极尽情境煽情。
5)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画面太多,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深入思考。用展示代替学生必要的动脑和动手,难以发展学生个性,贯彻因材施教。
精品课是建立在返璞归真的基础上的。精品课精粹而不繁杂,精当而不失体,精辟而不流俗,精湛而不虚夸,精进而不囿旧。一堂精品课必须是精彩而高效的。采取何种教学形式,重要的是是否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经过一堂课的交流,师生间的情谊是否在彼此心中建立与加强。加深对精品课的理解,会对我们做好课堂教学有很大启发。
1)语文教学呼唤超前意识,这种超前意识的回归成为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模式,变任务型、应试型的语文课为自主型、体验型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有思想的课,有文化的课,有智慧的课,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
2)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人文精神的弘扬和文化底蕴的充实都是为学生的终身打地基的。有坚实的地基,有厚实的底气,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学习、追求就会出现新气象。教学要务实创新,教师要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萌芽,要体现五度:①能准确理解教材编排,选择适合切入口的“角度”;②以认知规律为原则,循序渐进、张弛有度的“梯度”;③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意识的“广度”;④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触类旁通的“深度”;⑤随机应变、收放自如,调动学生情绪的“灵活度”。
3)语文课改的最终目标应是追求语文教学的和谐。教师要处理好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学生愿望需求,“学得”与“习得”等对应关系。要体现教学系统的完美、富有远见,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学习习惯,才是可持续的,有远见的。教师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冷静审视当前诸多的教育思潮和现象,求真务实,在追求实效和教学效果上下功夫。
2)树立大教学观,务实创新才会有新的更广阔的空间。学科教学必须思考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延伸和指导,思考人的终身发展。
3)教学是科学,必须认真研究教与学之间的联系,恰当处理教与学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搞清教与学在不同环境下的主客体转化,才能各尽其能,相得益彰。
4)教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其中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情感体系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认知到体验、由模仿到创新的规则。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句容市实验小学)
1)失控的自主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小组讨论形式化,有些学生凑热闹,教师片面追求气氛热烈。
2)解题多元化,怎样理解都行,说什么都对,偏离主题也不纠正,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赏识表扬庸俗化。有时学生发言平平,教师也不加分析一味表扬,全体同学“奉命”鼓掌,以至于连被表扬的学生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好在哪里。
4)盲目地随风而动。要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于是教师不管教授什么都合作,任由学生“合作”;说要先学后教,于是学生抱本而学,教师却无所事事;说要采用情境教学,于是教师极尽情境煽情。
5)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画面太多,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深入思考。用展示代替学生必要的动脑和动手,难以发展学生个性,贯彻因材施教。
精品课是建立在返璞归真的基础上的。精品课精粹而不繁杂,精当而不失体,精辟而不流俗,精湛而不虚夸,精进而不囿旧。一堂精品课必须是精彩而高效的。采取何种教学形式,重要的是是否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经过一堂课的交流,师生间的情谊是否在彼此心中建立与加强。加深对精品课的理解,会对我们做好课堂教学有很大启发。
1)语文教学呼唤超前意识,这种超前意识的回归成为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模式,变任务型、应试型的语文课为自主型、体验型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有思想的课,有文化的课,有智慧的课,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
2)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人文精神的弘扬和文化底蕴的充实都是为学生的终身打地基的。有坚实的地基,有厚实的底气,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学习、追求就会出现新气象。教学要务实创新,教师要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萌芽,要体现五度:①能准确理解教材编排,选择适合切入口的“角度”;②以认知规律为原则,循序渐进、张弛有度的“梯度”;③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意识的“广度”;④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触类旁通的“深度”;⑤随机应变、收放自如,调动学生情绪的“灵活度”。
3)语文课改的最终目标应是追求语文教学的和谐。教师要处理好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学生愿望需求,“学得”与“习得”等对应关系。要体现教学系统的完美、富有远见,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学习习惯,才是可持续的,有远见的。教师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冷静审视当前诸多的教育思潮和现象,求真务实,在追求实效和教学效果上下功夫。
2)树立大教学观,务实创新才会有新的更广阔的空间。学科教学必须思考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延伸和指导,思考人的终身发展。
3)教学是科学,必须认真研究教与学之间的联系,恰当处理教与学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搞清教与学在不同环境下的主客体转化,才能各尽其能,相得益彰。
4)教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其中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情感体系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认知到体验、由模仿到创新的规则。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句容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