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差异实施有效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asd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有差异的,我们允许有差异,尊重学生差异,教师要随时对学生的各种差异做出反应,只有当我们真正在自己心中形成差异教育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信息分析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差异,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采取分类辅导、设计层次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差异;分层教学;伙伴教学;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信息技术科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平时动手实践活动多的同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肯有一定的优势,不大爱动、操作技能差的同学便处于劣势。在信息技术学科中采取差异教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目前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下面我结合多年来从事高一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就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差役实施有效教学,谈一些个人观点。
  一、要尊重学生差异。
  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且表现形式不一,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关系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学生接受知识的开式不同,渠道也不一样,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也大,我们中学教师应了解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资源实施信息技术教学。
  二、要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分类组织教学。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自学、刻苦钻研、专心听讲、作业一丝不苟、勇于质疑问难、善于表现自己,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等等。但是,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也不尽相同。属于兴奋型的学生,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较快,但往往是马虎了事,不求甚解;属于活泼型的学生,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很感兴趣,理解问题也比别人较快,但缺乏恒心,学习是容易分散注意力;属于安静型的学生,他们性情沉静、动作迟缓,对新事物接受较慢,课堂上总是依赖老师多讲几遍,但他们对学习严谨认真,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属于弱型的学生,他们喜欢复习旧知识,不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常比别人容易产生厌恶情绪和疲劳感,但每当一个问题弄懂了,就根深蒂固,不易忘怀。教师只有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组织教学,才能有目的地促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要“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弹性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是教学质量的指令期望,它对教学具有诱发、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由于学生个体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技能也不是彼此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是不能“一刀切”,而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弹性化教学目标,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使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全面提高。教师备课时既要把握课标的最低要求,又要考虑适当提高的范围,教学时要以后进生能“吃得了”、优秀生能“吃得饱”、中等生能“跳一跳摘得到”为原则,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后进生及时辅导,在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四、要针对学生的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
  1、采用分层教学法——培养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我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时,既不忽略学困生,也不忽略优生,每节课都从好、中、差三个层次来考虑。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达到不同的目标,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简单地说也就是将任务设计为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要求学生至少要完成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继续完成拓展任务。
  2、采用伙伴教学法——让差异变为优势,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伙伴教学”通俗地讲就是优生带学困生,选择操作技能好、有耐心、有热情的学生作为“伙伴教师”,辅助信息技术教师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同学。在课堂上按异质同组的方法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中都有层次不同的三类学生,让他们一起来攻克每一个关卡。学生互相帮助,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在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可以充分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学困生也可以尽其所能,这样优生可以“吃好、吃饱”,而学困生可以“吃的了”;另一方面互相监督,这样对学困生很有好处。并且各小组之间开展每一次通关的竞赛、作品展示,让组内学生荣辱与共,这种做法可以让“优生”、“学困生”融与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3、采用巧添错误法——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极力避免犯各种错误,但事实上错误往往很难避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显著。
  巧添错误就是在新课传授过程中,一些学生容易出错或学生普遍会犯错的知识点,在演示的过程中就特意把这个知识点做错,并且表现出非常惊讶的表情,这时学生想超越老师的心态就出现了,抓住大好时机,让学生对照学习材料帮我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当然,在课堂复习中也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学生有了处理这种改错题的经验,处理同类问题会显得得心应手。
  4、采用比喻、巧打比方方——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能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例如,我们在讲“文件夹和文件”时,可以将“文件夹”比作“抽屉”,“文件”比作抽屉里摆放的“物品”,或将“文件夹”比作“房间”,“文件”比作房间里的“人”或“物品”,既形象又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同时,人要居有定所、物品要归类摆放,这样就水到渠成自然化解了学生心中“为什么要建立文件夹”的疑问。运用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的方法,学生就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这种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教学方法,被运用在许多教学过程中。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技能差异性是永远存在的,“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如何将差异变为优势,缩短学生间的差距,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这是作为课堂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努力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能生,《重视个体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2]陈爱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6第一版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
  [4]《教育研究》2004、11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21  英语课堂是学生们学习英语、接触英语、运用英语、掌握英语的基地,因此,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尤为重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师生双方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进行探索,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知识,并在能力、智力等方面同时得到发展。  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英语教师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要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就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是生本课堂,是生成课堂,是生命课堂。通过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主动探究知识的积累和生成过程,最大限度地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实现课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和身心健康健康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对学生生命的最大关怀。  【关键词】高效课
通过对尿路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相关因素、感染途径的分析,提出UTIC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包括导尿管材料的选用、正确的导尿术、腔内感染、腔外感染、膀胱冲洗问题、尿管留置时间
摘要:高中物理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要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可视化的图式思维工具,变抽象的思维过程为形象直观的思维导图等,是实践证明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运用图式思维进行物理课堂教学作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关键词:图式 图式思维 可视化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本文中所述的图式,指的是用以表示抽象思维的逻辑结构图以及符号化图形的一种简单的图形方式,并
【中图分类号】G424.21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如果有人问我,你最佩服谁?我会自豪地说:我最佩服我的学生们。因为他们的好多想法常让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而他们的不佳表现又让我学会了急中生智、幽默风趣,让我们的课堂时常绽放美丽的智慧之花,真可谓教学相长,收益无穷!如何使数学课堂成为创造乐园呢?  首先:数学课要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  数学新教材实现的
摘 要:精品课程建设重在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结合Java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提出了课程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系统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建设的方案。实践表明,这一方案适应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课程建设的目标和特色,更容易使课程建设落地实处,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